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9 ,大小:87.10KB ,
资源ID:47600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7600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1、人教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16人,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后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学生习惯,基本上能做到认真听讲及时上交作业,检查和订正作业的习惯也逐渐养成,能够熟练地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比较调皮,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将加强辅导,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2、,完成本册教学任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二、教学理念:1、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2、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3、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4、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三、教学内容: 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

3、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四、教学目标:(一)知识领域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位

4、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口算的分阶段

5、要求初步拟订如下:单元结束时期末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表内乘法6%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二)发展性领域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五、课时安排一、长度单位(4课时)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6、(二)(13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 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观察物体(4课时)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七、统计3课时八、数学广角2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六、教学措施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

7、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

8、问题的意识。1、 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 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网络知识进行直观教学。3、 加强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却得到发展。4、 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进度表周次起讫月日教学内容教时电教课时执行情况19月1 日至9月5 日始业教育29月6 日至9月12 日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一));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二))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练习课5239月13 日至9月19日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练习三;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练习四;5249月20 日至9

9、月26 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整理和复习练习七;5259月27 日至10月3 日国庆放假610月4 日至10月10 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认识长度单位-米线段;实践活动:我长高了;52710月11 日至10月17 日角的认识;直角的认识;练习八;52810月18 日至10月24 日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52910月25日至10月 31日乘加乘减;1-5的乘法口诀练习;用数学;521011月1日至11月 7日期中检测周次起讫月日教学内容教时电教课时执行情况1111月8日至11月14日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整理和复习;5

10、21211月15日至11月21日观察物体;轴对称图形的认识;镜面对称;521311月22日至11月28日7的乘法口诀;练习十六(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521411月29 日至12月5 日倍的认识(一)倍的认识(二);521512月6 日至12月12 日练习十七;8的乘法口诀;练习十八;9的乘法口诀;521612月13 日至12月19 日练习十九;练习(9的乘法口诀续);整理和复习;521712月20 日至12月26日统计;统计练习课;数学广角(排列和组合);简单的推理;521812月27日至1月2 日总复习52191月3 日至1月9 日总复习52201月10 日至1月16 日期末检测2004.

11、9第一单元 长度单元单元教学目标及要求:一、教学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2、认识线段二、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米和厘米的长度关系。4、通过看图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画线段。(二)基本技能: 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三)情感态度: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习惯。2、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重点、难点: 会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学画线段。四、教学时间: 3课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课时认识米 1课时认识线段 1课

12、时 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教学内容:教材13页例1和做一做。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2、在测量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教具准备:尺子、硬币、曲别针、刀子、正方体、三角形、图钉、纸盒等。学具准备:尺子、硬币、曲别针、刀子、正方体、三角形、图钉等。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老师拿起数学书。知道数学书的这条边有多长吗?拿出铅笔:知道这支铅笔有多长吗?美术书又有多长呢?2、请大家拿出我们准备的学具:硬币、曲别针、刀子、正方体、三角形等,选

13、取你喜欢的工具量量有几个硬币长或刀子长3、分组量物体:1组量数学书,2组量铅笔,三组量尺子。4、分组汇报测量结果。5、为什么我们测量的统一种东西,结果却不一样呢?(小组讨论)6、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结果相同?二、完成做一做。(一)完成第1题。1、豆角大约有几个正方形长?胡萝卜呢?2、你是怎么知道的?3、自己量一量,填写在书上。4、我们量这些粮食就是用的统一的单位。(二)第2题。1、用铅笔量桌椅的长度。2、分小组活动。3、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三)第3题。1、估一估这些文具有几个正方体长。2、填写在书上。3、集体订正。三、例1。1、你知道一个正方体的一条边有多长吗?2、请你拿尺子量一量。3、你是

14、怎么量出有1厘米的?4、老师示范量的方法。一边量一边叙述。5、对,正方体的边有1厘米长。1厘米就是这么长。6、那一个图钉有多长呢?请你也来量一量。7、看看你的哪个手指大约是1厘米?8、你还知道有哪些物品大约有1厘米长?四、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6题。2、先估一估,再用曲别针量一量。五、小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课后记: 第二课时:认识长度单位-米教学内容:教材34页例2、例3及练习一15题。教学目标:1、认识米和米尺,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学会实际操作的方法。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教具

15、准备:5厘米长的纸条、米尺、1米长的绳子、卷尺。学具准备:5厘米长的纸条、米尺、1米长的绳子、卷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测量物体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测量物体。二、教学例2。1、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纸条)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厘米就是这么长:老师给学生看尺子。3、请你估一估这个纸条大约有几厘米长。4、用尺子量一量。5、你是怎么测量出有5厘米长的?学生叙述不同的测量方法。6、你喜欢哪种测量方法?哪种方法方便?7、师总结:把尺子的“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5就是5厘米。8、看练习一第13题,请你按这种方法量一量,然后填在书上。

16、集体订正。9、请同学到黑板前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度。用小尺子量,你会发现什么?(尺子不够长,量起来很麻烦。)10、那我们就用长尺子来量。师出示米尺。11、看,这就是1米,1米就是这么长。生汇报测量结果。三、教学例3。1、请大家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绳子。2、这条绳子有1米长,想知道它有多少厘米吗?3、请你用尺子量一量。(100厘米)4、你是怎样量出有100厘米的?(用20厘米的尺子量了5次就是100厘米。)5、所以说1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四、练习。1、出示卷尺。这叫卷尺,因为它比较长,有时量长的物体我们为了测量方便,就用卷尺测量。2、请你用卷尺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可以发现比用

17、小尺子量的快,而且更精确。3、你还可以用卷尺测量什么?(量量我们能跳多远)4、生跳远,师演示测量方法。5、请学生上来量。6、完成练习一第4题。量身高用什么?量床呢?量桌子有多宽?7、你还知道哪些测量工具?五、小节: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课后记: 第三课时:线段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710题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线段,会判断线段;2、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3、会按要求的长度画线段;4、培养动手和判断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用直观、描述方式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具:一根长线,直尺,三角板。学具:一根线,直尺或三角板,白纸。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平面图形线段。二、认识

18、线段,度量线段1、观察,总结线段特征(1)出示:瞧,这些都是线段。这是线段的端点,它表示不能再继续延长。(2)那么你能找到它们都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吗?(学生充分发言)(3)小结:大家说得不错!象这样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平面图形就是线段。(4)在我们教室中的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请观察你周围还有那些物体上有线段?2、练习巩固(1)指出下面那些是线段,不是线段的说明理由。 (2)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3、度量线段长度(1)那么线段有长度吗? (2)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固定,所以线段的长度可以量出来。(3)你认为量线段的方法是什么?请你用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量出书上的线

19、段的长度。(4)订正答案。三、画线段1、尝试画线段(1)现在请你画一条长为3厘米的线段,你能画吗?试一试。(书上有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2)展示,订正画的结果。(怎样判断画的对吗?1是不是线段?2线段是不是3厘米长)2、示范讲解:因为线段的长是3厘米,所以只要把尺子放平,铅笔紧挨尺子有刻度的一边,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最后在两边点上端点。3、再次画线段:你能用这种方法画一条7厘米的线段吗?巡视指导。四、巩固反馈1、基础练习:(1)练习一的7题(说明理由)(2)练习一的8题(3)练习一的10题: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认识,怎样得到正确的答案。2、全班在作业本上画:

20、(1)画出长5厘米的线段;(2)画出比5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3)画出比5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五、扩展练习:在每两个点间画线段。(试一试)思考:3个点能画几条线段? 4个点能画几条线段? 5个点能画几条线段?六、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它有两个端点,能量出它的长度。直线没有端点,不能量出它的长度。课后记:第二单元100以内加减法一、教学内容: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5、加减法估算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2、通过学生对

21、两位数加减估算方法的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3、使学生会运用100以内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难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加减混合的笔算方法。四、教学时间: 20课时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一)教学内容:第9页例1 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竖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 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出示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内容。请学生说

22、说图中有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事。引导学生发现每班的人数和车辆的准乘人数。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如果学生提不出乘车问题,教师就提问: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二、合作探索:学生先小组讨论,再请代表发言。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为什么?预计发生:生1: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师:为什么?生1:这两个班的人数合起来是66师:你是怎样算的?说说算式。学生说,教师板书算式。由于学生能口算,教师板书得数。三、教写竖式:1、请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算的,说时边摆小棒边讲。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谁会写竖式?请学生写写看,师生对其写法进行评价。2、教师

23、教写,边讲解边板书:先写“36”,在36的左下方写“+”,再写“30”,写30的时候要注意与36对齐数位,再写“”。计算时,把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3、请学生自己写竖式,指名写在投影片上,集体订正其他学生同位互查。4、讨论:列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四、做一做:用投影出示题目,指名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写在书上。全班学生看投影片,集体订正。然后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五、练习:教师投影出示练习题:35+2= 26+30= 45+20= 86+3=请学生任意选两道题,用竖式计算。同位检查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书写、计算正确的可以画一颗星。六、总结: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24、?板书: 3 6+ 3 0 6 6 课后记: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二)教学内容:第10页 例2 做一做 练习二的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1、教师出示主题图师:上节课有的同学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是否能合乘一辆车呢? (要知道两个班共有多少人?)师:怎样列算式?学生说,教师板书:35+

25、34=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 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提问: 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二、做一做: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三、练习:练习二 第1题: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列竖式计算。第2题:笔算下

26、面各题。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板书: 3 5 + 3 4 6 9课后记: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教学内容:第11页 例3 做一做 练习二 3、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能熟练得进行进位加竖式计算;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 复习: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72+5= 34+20=请学生用竖式计算,集体订正。请学生说说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二、解决情景中的问题1、教师出示主题图师: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二(3)班和二(

27、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那么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意见。教师:到底能不能呢?请同学们想办法算一算。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6+35,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小棒、竖式或口算的方法。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1)请摆小棒的学生说提问:6根和5根合起来超过10根怎么办?(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说提问:6加5得11,怎么写?你认为应从哪一位算起?为什么?(3)请口算的学生说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3、比较小结:和我们以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比,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三、做一做: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指名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边做边思考书上提出的问题。订正时指名说“个位上6加7得(),怎样写?”“个位上6加4得(),怎样写?”四、练习:练习二 第3题请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36+47怎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