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4.84KB ,
资源ID:46109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109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迁古民居.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迁古民居.docx

1、高迁古民居 通过本人比较得出,位于仙居的白塔镇高迁村在木雕,石雕等方面都比较有特色,但是由于村庄规模不算特别大,导致无法查找到清晰的卫星图。调查时间过短,导致调查很不全面,对于村庄的农田、道路、环境(山水资源、绿化情况等)不是很清楚,本人决定年后再去详细调查一次,希望老师看完我的资料,可以提出我所缺的资料,我会尽量补全。对于毕业设计方向,虽然已搜索到一些论文资料等,但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头绪,希望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谢谢!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旅游局公布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旅游村)名单,仙居县高迁村入选,成为仙居县目前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白塔高迁村是建设部和

2、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据仙居吴氏族谱记载:始于元代,现存村落格局定型于清乾隆至咸丰年间。至今仍保持着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是吴氏宗族的血缘村落,体现着一方文化与风俗。高迁古村位于浙江省台州风光秀丽的仙居县白塔镇境内,毗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神仙居、景星岩。仙居山水的神奇美与高迁古村的古典美得到绝妙的组合,使游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视不游高迁古村为一生遗憾。古村的整体环境风貌基本保持完整,黑瓦、白墙、飞檐、翘脚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让人感受到主人昔日的荣耀。其东面为开阔平原,南依鹰嘴山和景星岩,西邻白水溪。古村总面积1平方公里,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村拥山环水,河流纵

3、横,果园丛林,田园风光,是一处融山、水、古建筑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圣地。高迁古村最值得关注的是其规模宏大的民居建筑群,布局精美,气势恢宏,大小院落分布有致,虽历经数千年风霜雨血,但仍然保存完整,是珍贵的古代建筑文化遗产。高迁古民居位于仙居县城西南20公里处白塔镇高迁村。高迁村是吴氏家庭的聚集地之一,仙居吴氏宗族,祖根无锡梅村,始于五代(梁)银青光禄大夫吴全智。仙居吴氏开基始祖吴全智,是唐代“文简先生”吴翥的后裔,吴石庆之长子。吴全智世居遂昌,进士出身,曾官后梁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兼侍御史等职,于唐光化年间(898年)由遂昌迁居仙居下砾村,其后裔除留居仙居外,还播迁至浙江诸多县市与国内外,其中

4、尤以永嘉、永康、东阳和磐安等县为多。吴全智生一子:吴陈。二世吴陈,由右科仕(后汉)副将,生二子:吴发、吴胜(早夭)。三世吴发,娶鲍氏,生一子:吴福。四世吴福,娶应氏、裘氏俱早亡,续娶闽省颜商之女,合葬东山,世称婆墓,生一子:吴奉。五世吴奉,娶陈氏,生四子:吴皓、吴经、吴设、吴纬(出继西柳柳氏),皓、经、设分迁仙居之上宅吴桥、中宅东州、下宅厚仁,吴设乃为下宅支祖,至其十七世孙吴熟(字子仁,13261378,任元季台州路巡防、浙东道副都元帅、怀远将军兼仙居县尹)始居高迁,是为高迁派祖。仙居吴氏发展史上曾涌现出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吴芾(11041183)、南宋左丞相吴坚(12131276,时右丞相为文天

5、祥)、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15271590)等名流俊杰。吴氏子孙多为谏臣、官宦,宋明以来中进士、举人者,多达四十余人。古往今来,吴氏宗族人才辈出,增添了高迁古村深厚的历史底蕴。高迁古村始建于元代,几经变迁,现存建筑基本保持明末清初的风貌,是浙江中部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自明末至清乾隆咸丰年间,吴姓白岩、应岩兄弟及子孙仿照太和殿模式,大兴土木,建成六叶马头,四开檐楼房十三座(称宅院),除烧毁二座外,现存十一座,每一座宅院风貌特异非凡,各具风格,外形优美,立面简洁,庭院高墙,马头雄姿;宅院装饰十分讲究,木雕、石雕、砖雕、悬雕、浮雕,巧夺天工;凤凰、锦鸡、稚鹿、狮子、孔雀、麒麟及花草,雕工精细,

6、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飘逸,或简洁,或繁复,或劲道雄奇,或细密工整,无一不恰到好处,别具匠心,集我国古代民居雕刻之大观。特别是石子门堂的镶嵌堪称中华古居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如此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体留存至今,实为难得罕见。现对外开放的有七个宅院、十个门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旅游休闲体验价值,古今差落对比,感悟历史变迁;回忆童年生活,满足怀旧心理(老年人过去的生活居住环境);民风民俗民艺,体验耕读文化(纺纱、织布、捣年糕、民乐、水车、风车、针刺无骨花灯等)。人与古村相得益彰,一幅与世无争的平和景象,常令到此一游的游客羡慕不已。抗战期间,浙江省保安处,宁波高级工业

7、学校迁址高迁数年。建国后,为乡政府所在地,至今还聚居着1000多户人家,有人口约三千左右,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是吴氏宗族的血缘村落。现古村落格局保持较为完好,是研究古民居一份难得材料。解放前,白塔镇的交通运输靠永安溪水路,高迁村位于永安溪中上游,并因之而繁荣。村落水势由南向北,成“川”字型的独特格局,道路与水势相随。以自南向北的月鹿河为界,分为上屋、下屋两个行政,现上屋村古民居损坏严重。目前,高迁下屋古村对外开放旅游,自西向东可以分为古街区、绿荷池区、月鹿河区排列着六座四合院式宅院,共十一座,其中有余庆堂、积善堂、日新堂、慎德堂、省身堂、思慎堂、新德堂、旗杆里等民居院落,为古村落历史建

8、筑精华部分。除这十来座精美的大型民居建筑之外,高迁古村中尚保存有为数众多虽精致不足、但占地面积亦甚宽广、建筑风格各具特色的清代至民国初年建成的普通民居,每座宅院风貌特异,但总体特征则是注重细部的雕刻艺术。民居基本模式是以院落为核心组织空间,中心轴线左右对称,中心轴线上一般布置门厅,外院、正堂、中院、后花园,正堂一般为三间。建筑物多为二层高,厅堂开柱而成楼房。结构形式属于穿斗式。正堂、门厅明间空间宽敞。靠庭院一侧皆有披檐,一般有廊柱支撑。一座建筑群一般有多个院落组成,但院落尺度不大,以实用为主,也有多重轴线并列,形成“跨院”。沿街商业建筑较为简朴,多为二层,通用活动木排门窗,山墙为清水砖墙。村内

9、古建筑细部特征明显,柱础多为圆形鼓墩式,柱有支柱、梭柱两种;梁分直梁月梁两类,月梁端部皆雕刻线脚。墙有砖墙、乱石墙、卵石墙;门窗多为隔扇式,木质,砖石墙上一般采用石制窗,方形,石板镂刻作窗心,使用石库门,木雕精美,多刻在梁架、牛腿、门、窗上,尤其牛腿处最为精美,有历史典故、花草虫兽等,雕刻手法多样。走进古宅,都有一个四方的天井,抬头能望见一方四角的天空,四边是砖木结构的房屋,天井的地面用卵石铺成,每一处细节都散发出时间沉淀的味道。随意走进一座古宅,只见随处都是精美的木雕物件,尤其是木透雕动物花卉,木浮雕人物故事最让人叹为观止。花鸟虫鱼等自然风光、才子佳人等爱情场景,抑或神话传说的天马行空,都在

10、屋檐、梁架、栏杆等处可见。和高迁古村中其他的古宅一样,省身堂仍有后人在其中生活起居。宅中的老人神态安详,正坐在院中晒着太阳,录音机里放着越剧,老人慢悠悠地编织着草鞋。走过高迁古村,从宅院的命名可以看出吴氏家族子弟重以德养人、以书教人、追求功名的传统美德。与明快的小桥流水人家式的其他各地古村落相比,高迁古村的家族血缘色彩更为浓烈。其中,省身堂反映了吴氏族人德行修练的崇高思想境界。此堂为吴培洪(字世金,17981854)所建,相传其人,遵循孔孟之道,每日在此“三省其身”,恪守情操,德高望重,受人敬仰,而取其名。一进入省身堂,会闻到樟木的香味。省身堂最有特色的是中堂前方屋檐下柱子上的“雀替”,俗称“

11、牛腿”,又称“撑拱”,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上檐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主要起支撑建筑外挑木、檐与檩之间承受力的作用,使外挑的屋檐遮风挡雨,又将其重力传到檐柱,使其更加稳固,体现古人建筑的智慧。省身堂牛腿雕刻的是狮子回首图案,狮子以东为尊,东大西小。东边威武的狮子是雄狮,它足踩一个球,暗喻镇威避邪;西边的狮子表情温和,是雌狮,温柔地抱着一头小狮子,暗喻子孙后代绵延不绝。省身堂北门上的浮雕刻有“三娘教子”等富有教育意义的传说故事,表明主人重视对后代进行德行教育。和高迁古村中其他的古宅一样,省身堂仍有后人在其中生活起居。宅中的老人神态安详,正坐在院中晒着太阳,录音机里放着越剧,老人慢悠悠地编织着草鞋。折桂堂

12、,专出吴氏名士贤人。“折桂”是指求得上进、搏取功名之意。门堂有太极八卦图,东狮壮龙,南瓶四鱼,四角分别为葫芦、蝴蝶,周有梅花图案。中堂八扇门雕刻,从西到东的透雕为八仙人物,人物栩栩如生,还刻有高山流水、西厢记、梁祝、姜太公遇文王等故事,可见主人喜好史书,怡情养性。折桂堂是名副其实的名士荟萃之地,曾出过不少官宦、进士、举人等文武人才,美名远扬;现当代也出过不少在国内外均有较高名望的吴氏后裔。在折桂堂门口,立有一门匾,写有“椿树长荣,齿德兼贞”字样。折桂堂内西侧还贴有官报十多条。生活在宅院内的老人称这个天井为“勤堂书画”,意即一进门堂首先就能看到门堂地面东侧有“书”形图案,以八卦和太阳月亮为中心,

13、向四周扩散开来,分别镶嵌有狮子、荷花、喜鹊、花瓶、鱼、蝴蝶、麒麟、蟠桃、笔、画卷等图案。天井的图案设计蕴含着阴阳平衡,环境和谐,地轴四平八稳,尊崇自然规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入平安,生活如鱼得水。这种天井的布局设计也象征着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慎德堂也是耕读世家的居所,处处充满了书香气味。慎德堂为清代乾嘉年间吴树凤、吴熙河所造。此堂奉行以德养人、以俭治家,是典型的耕读世家,曾产生过一位优秀士子吴蓼溪(18401892),为台州府六县秀才头名。慎德堂是高迁古村落明清住宅的精华代表作之一,也是高迁古村的中心。此宅院属二进二明堂的前厅带后堂天井的格局。形态构成的基础为:

14、马头墙封护,青灰色瓦征,本色门面,色彩朴素而鲜明。慎德堂楼轩相连,古朴典雅,梁柱及门窗上雕刻的飞禽走兽,有的虎奔麟腾,有的隐龙喻凤,极为精致。慎德堂中堂有一扇高迁仅有的“全窗”,由三扇窗组合而成。全窗的外观看起来颇为华丽,采光好,易透气。窗中央嵌有太极八卦图案;窗上蓝色的装饰物叫“绿石岩”,也称“浮石”,是仙居本地产的一种矿石,清代建堂以来一直镶嵌在窗格上。慎德堂后堂四扇侧窗题有各种唐诗宋词。隐嵌于天井中的“书”,柱头上的“琴”、“棋”、“书”、“画”,以及墨迹斑斑的各类官报、学报,无不诉说着高迁源远流长的家族史,书香德馨渗及一根根梁柱。慎德堂宅院的瓦片是用“花头瓦”装饰成的,门堂天井是由细小

15、的鹅卵石铺就的,一条高高的门槛足有45厘米高,轿厅(又称茶厅)的屋檐下悬挂着“中书第”的匾,大门口的内侧用本色木料雕刻的龙喷水状以示镇火,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两进式的宅院约有二十八间厢房,各种人员按身份居住。思慎堂因曾诞生过七位武举人而闻名遐迩。思慎堂是练武世家的居住地,父吴孔星(16841793)为浙江省试第十九名武举人,其二子也先后考中武举,此堂先后出过七位武举。门堂里石板裂缝较多,是武举人在此长期习武的缘故。门堂中央有两个石锁,大者重320斤,小者重180斤,据说武举人一手就可把180斤重的石锁举过头顶。门堂西北有两条石阶,相传武举人站在这两条石阶上,十几人合力用绳拉他,人没被拉下,石阶却因

16、受力向外移了几厘米,足可想象武举人力大无比。中堂两边的门板上排列着“捷报”,这是科举时代考上状元、进士、举人的喜报,这些捷报都写明中式的年份、科次和名第,迄今清晰可辨。侧窗有一处很特别的设计,雕刻有剑、戟等各种兵器。据说思慎堂左右两扇半腰门都有家丁或武士守门,体现了武举人的尊贵身份和地位。新德堂是一座线条简洁的清代建筑。据家谱记载,该堂大约建成于1800年前后,为吴洪标、吴树哲父子所建,位于高迁民居最东面,是民居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为二透六门堂。这座大院是典型的四合院布局,单檐二屋楼房,二进厅堂,两堂有厢房,门堂套门堂,前后与外相通,共四十四间房。整座房子为双坡顶,座北朝南偏东。相对清朝

17、建筑的繁复来说,这座院子延续了整体风格简洁,线条流畅的明朝建筑特点。新德堂分为“两进”,一进是天井、中堂,二进为后门堂、封火墙。此外,还有后花园。后花园花墩刻有牡丹、荷花、菊花和月季,象征着春夏秋冬,而凤凰则寓意着吉祥如意。后花园两边的厢房,称为“柴房”,用来堆放杂物。日新堂、积善堂、余庆堂三座建筑合为高迁古村单体面积最大的三透九门堂,为盐商、大财主吴熙连(字振兴,17961863)所建。日新堂门楣上写着“若作室家”四字,意即暂把此处当作家,显示出主人热情好客的一面。穿过后天井,走过暗廊道,来到正堂。宅院两扇正窗都是完整的太极八卦图,窗户流金溢彩,可见当时的主人生活富有奢华。日新堂面阔三开间,

18、牛腿上隐约饰有彩绘。还有一扇八卦窗,八卦图四周有四个花瓶,每个花瓶都有一个中国结,寓意“四平八稳”。在西边的窗棂上雕刻着宋代理学大师程熙所作秋日偶成中的诗句。当中的“富贵不淫贫贱乐”,可以窥见富豪吴熙连也有自我勤勉的上进精神。积善堂的门楣上写有“南屏秀峰”四字,蕴含了这座宅院优越的地理位置。积善堂坐北朝南,正对仙居另一著名景区景星岩,景星岩又称屏山岩,“南屏秀峰”因此而来。左右两侧门楣上的“占大壮”、“咏斯干”,占为卜,大壮为强盛、盛大,是用来祈愿家族昌盛;“咏斯干”则是歌唱仙居的山涧,表达了村民的美好愿望。余庆堂则蕴涵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人们可以从民间故事中看民风。相传此堂主人从仙居西南的

19、皤滩镇挑东西回家,途经韦姜溪,见到四个无处可归的孩童,就带孩子们回家,泡茶给小孩喝、热情款待,那五孩实为五星下凡,他们感念恩人积德行善,就让主人勤劳致富。有关五童的民间故事,家喻户晓,表现了此地淳朴的民风。古村前方是景星岩,西侧是神仙居,两山之间的灵气汇聚于此,墙上的壁画与书法有“云蒸霞蔚”四字,就传达了这种意思。堂中东西两柱子上的牛腿刻的是同是一只梅花鹿,所不同的是西柱上的鹿还叼着一棵草,民间传说此草救过一位被猎人追捕的难产妇。这个宅院五代人世世同堂,迄今居住其间的吴氏后人还保留着纺纱、织带、编草鞋、打年糕、做佛事等农耕年代的生活习俗。中堂上方有块大匾,写有“积善余庆”四字,寓意深远。这块匾

20、是浙江提学司使袁大人在他的外祖吴凤鸣九十大寿时所送,制作时间为宣统二年中秋。余庆堂最具特色的是地幔砖的铺设式样,整个天井被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垄,其间分别铺设不同形状的石子,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有梅花形、叶形、扇形、铜钱镂花、勾连花纹等图样,令人称奇。总体而言,保存完好的高迁古民居外型优美,立面简洁,构架坚固,以镶嵌在门窗棂台上精美的石、木雕刻闻名遐迩。这些石、木雕刻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匀称、或简洁,或繁复,或遒劲雄奇,或细密工整,是我国古代民居雕刻艺术的集中体现,具有高度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如此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体留存至今,实为罕见。高迁古村的民居院落山水环绕,天人合一意境美;白墙灰瓦

21、流水柳树,世外桃源心境美;雕刻画栋石子门堂,文化艺术融合美;居乐古戏花灯节事,生活情趣真实美。迄今保存完好传统生活方式和民间习俗的高迁古村吴氏家族聚落,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活着的民俗博物馆。每处古宅,都有动人的传说讲述人:慎德堂后人金桂兰慎德堂位于高迁古村的中心,是高迁古村落明清住宅的精华代表作之一。宅院属二进二明堂的前厅带后堂天井的格局,建于清代。慎德堂楼轩相连,古朴典雅,梁柱及门窗上雕刻的飞禽走兽,有的虎奔麟腾,有的隐龙喻凤,极为精致。慎德堂吴家的大儿媳妇金桂兰,带着我们参观了宅院。“之所以叫慎德堂,是因为先祖告诫后人,需以德育人,勤俭持家。”桂兰说。慎德堂中堂有一扇高迁仅有的“全窗”,由三扇

22、窗组合而成。窗中央嵌有太极八卦图案;窗上蓝色的装饰物叫“绿石岩”,也称“浮石”,是仙居本地产的一种矿石,镶嵌在窗户上有几百年了。慎德堂中,柱头上的“琴”、“棋”、“书”、“画”,以及墨迹斑斑的各类官报、学报,无不诉说着高迁源远流长的文明史。往内就是天井,众多的小石子隐嵌于天井中,组成众多的图案。“这幅图案叫福禄寿喜,书香传家。东边石子铺的是石榴,有多子多孙是喜的意思;西边的是桃子,蜜桃能添寿”桂兰说。除了自家院子,金桂兰还介绍起了其他几家。“思慎堂里住的是练武世家,出过七位武举人;折桂堂里有众多名人和官宦,里面还保存着十多条中榜的捷报;日新堂的主人,是清朝时当地的大财主吴熙连;余庆堂中,东西两

23、柱子上的牛腿,刻的都是一只梅花鹿,但不同的是西柱上的鹿还叼着一棵草,民间传说,此草救过一位被猎人追捕的难产妇人”桂兰的故事,似乎说不完。如果你想要知道更多的故事,你得亲自来村中,听这里的老人,细细地为你道来。古韵人文高迁宁静休闲新村讲述人:高迁古村村委会主任吴相豪高迁村始建于元代,定型于清末,以清代民居为主,有少数明代、民国时期建筑。三个不同时期的建筑整体风貌上比较统一。“庭园、水井、古戏台、商业街、宗词祭祀村中的古建筑从院落民居到公共生活空间,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网络,这是村里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并且把它保护起来。”高迁下屋村村委会主任吴相豪说。为了保存高迁古村的明清

24、古韵与人文气息,仙居县做了不少的规划。首先就是修缮古建筑、改善建筑内部市政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次,村中质量较差的建筑,大多做了更新与拆除。此外,房前屋后的绿化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年,除了保护古村原貌,我们修了路,供上了自来水,接了燃气管道,疏通了地下排水管,村民虽生活在原生态的古建筑中,却也能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住得更加舒心了。”吴相豪说。十八大报告提到,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吴相豪说,这句话,他听了最提神。“从高迁古村来说,落实十八大精神,就是要精心规划,搞好新农村建设,努力打造美丽高迁。”在得知高迁古村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后,他对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有了政府支持,我们的村庄,只会越来越好。”吴相豪说,村子建设好了,环境幽美了,游客自然就会来。“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就在这原生态的山村里,等着寻找宁静休闲的游客到来。个人体会:古村很有些规模,曲巷纵横,好似迷宫,如果不按标识的路线行走,也许还会迷路.看见一处烟熏火缭的屋墙上有擦拭未清的标语,走近细看竟还可依稀辨认出解放台湾等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遗留.走进老旧的木屋中,耳中四面八方不时传来吱吱嘎嘎的声响,不由得替这有数百年历史的房子担忧.明清时期的木建保存到现在非常不易,门窗檐柱上的木雕也很精美。缺陷:1.该地区的旅游业起步比较晚,缺乏交通的便利,让外界的了解还不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