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2.05KB ,
资源ID:44852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852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聚酯及其原料工业的发展与展望.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聚酯及其原料工业的发展与展望.docx

1、中国聚酯及其原料工业的发展与展望中国聚酯及其原料工业的发展与展望作者: 罗文德 周华堂 发布时间:Dec 30 2002 10:25:30:860AM1 市场现状1.1 聚酯市场现状 近年来,中国聚酯工业高速发展,聚酯纤维在化纤产量中的比例一直遥遥领先。2001年,中国化纤总产量达8283.2kt,其中聚酯纤维6325.3kt,占化纤总量的76.36%(世界平均约67%)。 (1)纤维用聚酯消费量 多年来,中国每年进口聚酯纤维500-1000kt,进口聚酯切片200-300kt。2001年净进口量减少,分别是聚酯纤维780.6kt,聚酯切片119.6kt。1990-2001年中国纤维用聚酯消费

2、量见表1。 表1 1990-2001年中国纤维用聚酯消费量 kt 年份涤纶产量国产涤纶用聚酯量涤纶净进口量进口涤纶用聚酯量纤维用聚酯总量*切片净进口量19901042.01068.1154.0157.91226.0181.019911216.21246.6148.0151.71398.3157.019921367.01401.2314.0321.91723.1127.019931494.21531.6489.0501.22032.8166.019941825.41871.0647.0663.22534.2283.019951934.41982.8761.1780.12762.9264.0199

3、62374.02433.4924.3947.43380.8268.019973149.43228.11107.31135.04363.1321.019983574.73664.1998.01023.04687.1281.019994439.24550.2848.0869.25419.4344.020005101.85229.31004.11029.26258.5333.520016325.36483.4780.6800.17283.5119.6*纤维用聚酯总量未包括切片进口量。数据源自原中国纺织总会历年统计值。 (2)非纤维用聚酯消费量 2001年,中国非纤维用聚酯消费量约750kt,生产能力

4、约690kt,其中容器包装用(主要是瓶用)聚酯消费量约620kt,生产能力约600kt;薄膜用聚酯消费量约130kt,生产能力约110kt。 (3)聚酯总消费量 至2001年,中国聚酯年总消费量约8030kt,扣除进口聚酯纤维用量,则实际国内聚酯年总消费量约7230kt,其中非纤维用消费量约750kt,约占总消费量的9.3%。2001年,世界聚酯年总消费量约30800kt,其中非纤维消费量约8930kt,约占29.0%。中国约占世界聚酯总消费量的26.1%。与世界相比,中国非纤维用聚酯消费量过低。2001年中国和世界各种用途聚酯用量比例见表2。 表2 2001年中国和世界各种用途聚酯用量比例

5、用途中国世界纤维用,%90.668.0容器包装用,%7.726.0薄膜用,%1.63.0其它,%0.13.01.2 PTA市场现状 长期以来,中国精对苯二甲酸(PTA)工业的发展滞后于聚酯工业的发展,每年需进口数十万吨。近3年进口量剧增,2001年进口量达到3120kt,生产能力仅2440kt,自给率约42%。1990-2001年中国PTA供需状况见表3。 表3 1990-2001年中国PTA供需状况 年份产能产量净进口量表观消费量进口涤纶用量进口切片用量总消费量199095387032611961361561488199110289393431282130135154719921028939

6、273121227710915981993102893925611954311431769199410289392391178570243119119951353123540116366712272534199615781441447188881523029331997157814414781919976276317219981578144172921708802423292199915781441154229837482964027200024372225250547278852875899200124372225311753426881036133注:PTA产能含DMT折算量。数据源自历年

7、化纤信息及中国石油化工年鉴等。 若根据聚酯总消费量计算,2001年中国PTA总消费量约6910kt,扣除进口聚酯纤维用量,则实际国内PTA消费量约6218kt,见表4。2001年,世界PTA(含DMT)总消费量约27000kt,中国约占24.1%。 表4 2001年中国PTA消费量 测算方法总消费量/kt实际消费量/kt统计法61335342下游产品法69096218平均值652157801.3 乙二醇(EG)市场现状 EG工业和PTA工业的发展一样,亦滞后于聚酯工业的发展。根据聚酯消费量计算,2001年中国EG年总消费量约2700kt。另据统计,2001年中国EG产量约980kt,进口量超过

8、1600kt,自给率不足38%。2001年世界EG总消费量约11000kt,中国约占24.5%。 2 需求预测2.1 聚酯需求预测 2.1.1 纤维用聚酯需求量 根据表1数据,按最小平方法(一元线性回归法)预测,2002-2005年中国纤维用聚酯需求量大致分别为7130,7680,8230,8770kt。 2.1.2 非纤维用聚酯需求量 近年来,国内对饮料、食用油、白酒等产品的消费量大幅上升,预计近几年容器包装用聚酯年增长率约15%-20%,至2005年,年需求量约1350kt,产能约1500kt。薄膜用聚酯增长较慢,预计至2005年,年需求量约150kt,生产能力约180kt。届时非纤用聚酯

9、总需求量约1500kt。 2.1.3 聚酯总需求量 预测今后几年中国聚酯总需求量和实际需求量见表5(数据作了调整;实际需求量为扣除约800kt进口涤纶的用量)。 表5 2002-2005年中国聚酯需求量预测 年份总需求量/kt实际需求量/kt20028000720020038700790020049500860020051030095002005年中国非纤用聚酯需求量约1500kt,约占14.7%。届时,世界聚酯总需求量约40000kt,其中非纤用量约13000kt,约占33%。中国约占世界聚酯总需求量的25.6%,见表6。 表6 2005年中国和世界聚酯各种用途需求量比例 用途中国世界纤维用

10、,%85.364.0容器包装用,%13.130.0薄膜用,%1.53.0其它,%0.13.0另据资料统计,至2005年,中国聚酯总产能将达到9600kt,其中非纤维用聚酯产能约1680kt,届时聚酯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考虑市场低迷引起的小聚酯停产,以及江苏、浙江一带大部分切片纺长丝装置将改为直接纺丝工艺,因此,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聚酯工业仍将在市场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求得适度发展。 2.2 PTA需求预测 根据表3和表5,采用线性回归法和下游产品法,预测今后几年我国PTA总需求量和实际国内需求量见表7。 目前已建、在建的PTA(含DMT)装置总产能约4470kt,考虑装置的开工率,届时PTA缺口将在4

11、000kt左右。2005年,世界PTA总需求量约35000kt,中国约占24.3%。世界PTA市场能力过剩,2002年比较紧缺。 表7 2002-2005年中国PTA需求量预测 年份总需求量/kt实际需求量/kt20026605802003720630200478069020058507602.3 EG需求预测 根据预测的聚酯总需求量,至2005年,中国EG总需求量约2960kt。考虑拟建装置,届时EG总产能约1520kt,缺口近1500kt。2005年,世界EG总需求量约14500kt,中国约占20.4%。 3 采用高效工艺3.1 经济规模 对PTA装置和聚酯装置而言,实现经济规模是提高经济

12、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单系列大型装置是行之有效的选择。 3.1.1 PTA装置 70-80年代,世界PTA装置单系列能力约100kt/a,90年代增至250-350kt/a;2000年前后,发展至500kt/a左右。甚至更大的装置也即将问世。PTA装置投资和单系列生产能力的关系见表8。根据表8,今后我国新建PTA装置的规模应为500-600kt。 表8 PTA装置投资和单线生产能力的关系 单线生产能力/kta-1项目投资,%单线生产能力/kta-1项目投资,%25010050073.335086.760066.73.1.2 聚酯装置 聚酯装置生产成本包括投资、人员及维修、原材料及公用工程等成本。而

13、原材料成本约占生产成本的65%-85%。聚酯装置生产成本和单线生产能力的关系见表9。 由表9可知,随着单线生产能力增加,生产成本下降,但大于200t/d后,生产成本下降趋缓;随着单线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原材料之外的部分生产成本仍有较明显下降,但大于400t/d后,下降趋缓。可见,聚酯装置单线生产能力以400t/d左右为宜;考虑到抗风险等因素,聚酯企业的经济规模应达到300-400kt/a。对于瓶级切片,装置规模应达到60-100kt/a,单线生产能力宜在150t/d以上。 表9 聚酯装置生产成本和单线生产能力的关系 单线生产能力/td-1成本,%成本,%(不考虑原材料消耗)100100200

14、86.930085.210040084.582.850083.174.260082.068.83.2 新PTA和EPTA(QTA)工艺 目前,世界PTA总产能约24000kt,其中EPTA(伊斯特曼产品)和QTA(三菱化学产品)产量约3760kt,约占PTA总量的15.7%,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传统的阿莫科公司APTA和EPTA工艺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0。 表10 EPTA与APTA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EPTAAPTA对二甲苯/kg647-650660醋酸/kg35-4244电/kWh102-1951764-CBA/gg-125025PT酸/gg-110150平均粒径/m-8512010

15、聚酯指标L值80.886a值-2.2-1.8b值-1.1-0.7投资,%70-75100生产成本,%-85100据介绍,4-CBA质量分数在400g/g以下,对PET色相影响不大。国外几家公司可全部使用EPTA和QTA生产纤维和瓶片。我国也有几家聚酯生产企业以30%-50%比例混用多年。从聚酯原料多元化考虑,国内建设1-2套EPTA或QTA装置,作为对传统PTA产品的补充,应该是可取的。 3.3 连续缩聚工艺 连续缩聚(CP)和间歇缩聚(BP)的投资比(BP/CP)在单线生产能力分别为25,75,150t/d时,分别为0.45,1.00,2.00。产品质量和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比较见表11,表

16、12。 表11 连续缩聚和间歇缩聚酯切片质量比较 项目BPCP/dlg-1M10.015M10.008MP/259260-COOH/molt-13528DEG,%1.30.9色相 b值M23M21.5L值85异状物及粉末,%0.5表12 连续缩聚和间歇缩聚原材料、公用工程消耗、生产成本比较 项目BPCPPTA/kg872-875860-862EG/kg365-380334-336电/kWh240-26080-110燃料油/kg157-21065-80注:按每吨PET计。按照表12消耗上限及2001年原材料、公用工程平均单价计算,BP生产成本比CP高约580元/t。 3.4 熔体直接纺丝工艺 由

17、于熔体直接纺丝省去了切片生产、贮存以及结晶、干燥、熔融和销售费用等,其生产成本明显比切片纺丝降价。以150kt/a涤纶短纤维为例,切片纺丝比直接纺丝单位成本高约360元/t。 3.5 国产化技术及装备 近年来,随着国产化聚酯技术及装备的问世,聚酯装置的建设投资大幅度下降,建设周期明显缩短。引进和国产聚酯装置投资比较见表13。 表13 聚酯主装置投资比较 反应釜生产能力/kta-1对比投资,%五釜引进66100五釜引进20043.6三釜引进20036.1五釜国产15021.04 走国产化之路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引进PTA生产装置,至2003年底,总生产能力将达到4200kt/a。2000

18、年之前,中国先后引进70多套聚酯装置,建设40多家工厂,生产能力约4000kt,工程技术主要来自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省。中国聚酯工业在实现外延式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开发、优化专有技术,实施技改及推广国产化成套聚酯装置方面已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技改为例,见表14。 表14 中国聚酯及其原料装置改造情况 年份项目实施技改单位效果1997仪征250kt/aPTA装置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仪征化纤公司、浙江大学增容40%1998仪征350kt/aPTA装置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仪征化纤公司工艺软件包设计1994仪征聚酯八单元增容改造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仪征化纤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南化公司

19、化机厂生产能力提高50%1996-1999仪征聚酯第三、六、七单元改造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仪征化纤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南化公司化机厂七单元生产能力超过330t/d1998200kt/a聚酯装置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辽阳化纤公司、南化公司化机厂增容50%单线产量超300t/d199950kt/a三釜聚酯装置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上海石化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产量达80kt/a2001DMT工艺改PTA工艺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天津石化公司2002顺利开车近年来,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致力于推广国产化成套聚酯装置,并不断推进装置的大型化和系列化。目前多套440-500t/d的装置已经投产,600t/d的装置即将

20、投产。由于中国聚酯工程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各公司在中国聚酯市场所占份额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据统计,近3年国产化聚酯装置生产能力约占64.27%,其次是美国(15.63%)、(德国10.19%)和瑞士(9.91%)等公司。 5 结语a.2001年中国聚酯总消费量约8030kt,其中非纤维用聚酯约占9.3%。扣除进口聚酯纤维用量,实际聚酯消费量约7230kt。预测2005年,中国聚酯总需求量约10300kt/a,其中非纤维用聚酯量约占14.63%。扣除进口聚酯纤维用量,2005年实际聚酯需求量约9500kt。2005年中国聚酯生产能力将达到约9600kt,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考虑市场低迷引起的小聚酯停产

21、,以及切片纺丝转换为直接纺丝等因素,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聚酯工业仍将在市场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求得适度发展。 b.长期以来,中国聚酯原料工业滞后于聚酯工业的发展。2001年,中国PTA总消费量约6520kt,扣除进口聚酯纤维和切片用量,实际PTA用量约5780kt。当年PTA进口量达3120kt,自给率不足42%。预测至2005年,PTA年总需求量约8500kt,扣除进口聚酯纤维和切片用量,实际PTA需求量约7600kt。考虑已建和在建PTA产能及装置开工率,届时PTA缺口约4000kt,因此PTA工业亟待发展。 c.实现聚酯及其原料工业的经济规模,采用新PTA或EPTA工艺,以及连续缩聚、直接纺丝等高效生产工艺,应是今后聚酯及其原料工业发展的主题课题。国产化成套聚酯工程技术已实现大型化、系列化,应进一步推广应用,以大幅度降低聚酯装置投资及生产成本,提高聚酯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摘自合成纤维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