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2.40KB ,
资源ID:44842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842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医考类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分类模拟题3.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医考类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分类模拟题3.docx

1、医考类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分类模拟题3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分类模拟题3A型题1. 当某一恒定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其传入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频率会逐渐下降的现象,称为感受器的A.适应B.传导阻滞C.抑制D.疲劳答案:A2. 各种感受器在功能上的共同点是A.感受器的换能作用B.能产生感受器电位C.能产生发生器电位D.都能产生局部电位答案:A解答 选项B、C、D都是感受器的生理特性,而不是功能上的共同点。3. 下列对感受器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小与刺激强度无关B.具有“全或无”的性质C.以电紧张的形式扩布D.呈不衰减性传导答案:C解答 感受器电位与终板电位一样,是一种慢

2、电位,具有局部兴奋的性质,即非“全或无”式的,可以发生总和,并以电紧张的形式沿所在的细胞膜作短距离衰减性扩布,感受器电位大小与刺激强度呈正相关,可通过其幅度、持续时间和波动方向的改变真实地反映和转换外界刺激信号所携带的信息。4. 下列关于感觉器官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对适宜刺激敏感B.均有换能作用C.传入冲动都能引起主观感觉D.均有编码作用答案:C解答 一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通常都能引起主观感觉,但也有一些感受器一般只是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内、外环境中某些因素改变的信息,引起各种调节性反射,在主观上并不产生特定的感觉。5. 眼的折光系统包括A.角膜、房水、晶状体和视网膜B.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

3、璃体C.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D.角膜、房水、玻璃体和视网膜答案:B解答 眼内与产生视觉直接有关的结构是眼的折光系统和视网膜,来自外界物体的光线,透过眼的折光系统成像在视网膜上。6. 人眼入射光线的折射主要发生在A.角膜B.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答案:A解答 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四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其中入射光线的折射主要发生在角膜的前表面。晶状体是人眼调节能力最强的结构。7. 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B.晶状体变凸使物像后移而成像于视网膜上C.近点距离越近,眼的调节能力越差D.眼视近物时晶状体形状的改变通过反射实现答案:D

4、解答 当眼视远物(6m以外)时,从物体发出而进入眼内的光线可认为是平行光线,对正常眼来说,不需任何调节即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当眼看近物(6m以内)时,从物体发出而进入眼内的光线呈不同程度的辐射状,将成像于视网膜之后。为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上,需通过眼的调节来实现。人眼的调节主要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力来实现。晶状体变凸能使物像前移而成像在视网膜上。此外,瞳孔的调节及两眼球的会聚也起重要作用。视近物时晶状体形状的改变,是通过反射实现的,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用眼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即近点来表示,近点距眼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即眼的调节能力愈强。8. 下列关于眼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眼

5、视近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B.晶状体弹性减弱时,眼的调节能力降低C.主要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力来实现D.瞳孔缩小时增大球面像差和色像差答案:D解答 当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晶状体变凸、双侧瞳孔缩小和双眼球会聚。瞳孔缩小可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像更清晰。9. 近视发生的原因是A.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弱B.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弱C.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强D.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强答案:C解答 近视的发生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故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在视网

6、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10. 老视的原因主要是A.房水减少B.睫状肌松弛C.角膜弹性降低D.晶状体弹性降低答案:D解答 老视的发生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减弱,导致眼的调节能力降低。11. 视近物和视远物都要进行调节的眼为A.近视眼B.远视眼C.散光眼D.老视眼答案:B解答 远视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所致,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集在视网膜的后方,不能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远视眼在看远物时就需要调节,看近物时,需作更大程度的调节才能看清物体。因此远视眼无论看近物还是看远物都需要调节,故易发生调节疲劳。12. 散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折光能力过弱B.眼球前后

7、径过短C.角膜表面各方向曲率不等D.折光能力过强答案:C解答 散光时,平行光线经角膜表面各个方向入眼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是形成焦线,因而造成视物不清或物像变形。在选项A、B和D的情况下,平行光线经角膜表面各个方向入眼后在视网膜上的前或后仍形成焦点。13. 双眼集合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A.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B.减少折光系统的色像差C.调节人眼光量D.使眼不产生复视答案:D解答 眼球会聚是由于两眼球内直肌反射性收缩所致,称集合反射,其意义在于两眼同时看一近物时,物像仍可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使眼不产生复视。瞳孔缩小可减少入眼光量,并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清晰。

8、14. 瞳孔在弱光下散大,而在强光下缩小,称为A.明适应B.暗适应C.瞳孔对光反射D.瞳孔调节反射答案:C15. 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A.延髓B.中脑C.纹状体D.下丘脑答案:B解答 瞳孔对光反射的过程为:强光照射视网膜时产生的冲动经视神经传到中脑的顶盖前区(反射中枢)更换神经元,然后到达双侧的动眼神经缩瞳核,再沿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传出,使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16. 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存在于视网膜周边部B.普遍存在会聚排列C.其视色素为视紫红质D.外段较短,所含视色素较少答案:D解答 选项A、B、C项都是视杆细胞的生理特点。17.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A.视紫红质过

9、多B.视紫红质分解增强,合成减弱C.11-顺视黄醛过多D.长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答案:D解答 视紫红质是晚光觉的基础,在视紫红质分解和再合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被消耗,依赖于从食物中吸收的维生素A(相当部分贮存于肝)来补充。因此,如果长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会影响人的暗视觉,引起夜盲症。18. 视杆系统A.对光敏感度高,有色觉,分辨力弱B.对光敏感度低,有色觉,分辨力弱C.对光敏感度高,无色觉,分辨力弱D.对光敏感度低,无色觉,分辨力高答案:C解答 视杆系统又称晚光觉或暗视觉系统,它们对光的敏感度较高,能在昏暗环境中感受弱光刺激而引起暗视觉,但无色觉,对被视物细节的分辨能力较差。视锥系统又称昼

10、光觉或明视觉系统,它们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只有在强光条件下才能被激活,但视物时可以辨别颜色,且对被视物体的细节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19. 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的特点是A.超极化快电位B.超极化慢电位C.去极化慢电位D.去极化快电位答案:B解答 在无光照时视杆的外段膜上就有相当数量的Na+通道处于开放状态,故Na+进入细胞内,形成一个从内段流向外段的电流,这时感受器细胞处于去极化状态。内段膜上的钠泵不断地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维持膜内外Na+的平衡。当视网膜受到光照时,外段膜短暂地向超极化方向变化,形成超极化慢电位。20. 瞳孔扩大时,通常使折光系统的A.球面像差增大,色像差减小B.球面像差增大

11、,色像差增大C.球面像差减小,色像差减小D.球面像差减小,色像差增大答案:B解答 瞳孔扩大时,入眼的光量增多,并增加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21. 在同一光照条件下,视野最大的是A.白色B.红色C.黄色D.绿色答案:A解答 用单眼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大小顺序为:白色黄蓝色红色绿色。22. 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的不同在于A.外段B.内段C.终足D.胞体答案:A解答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在形态上都可分为四部分,由外向内依次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其中外段是视色素集中的部位,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最大区别所在。视杆细胞外段长、呈圆柱状、

12、所含视色素多;视锥细胞外段较短、呈圆锥状、所含视色素较少。23. 人眼近点的远近主要决定于A.空气角膜界面B.晶状体弹性C.角膜曲度D.瞳孔直径答案:B解答 人眼的调节亦即折光能力的改变,主要是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力来实现的。物体距眼睛越近,入眼光线的辐散程度越大,因而也需要晶状体作更大程度的变凸,才能使物像形成在视网膜上。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眼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来表示,这个距离称为近点。近点距眼的距离可作为判断眼的调节能力大小的指标,近点距眼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亦即眼的调节能力愈强。24. 听阈是指A.某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鼓膜疼痛的最小强度B.所有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鼓膜疼痛的平

13、均强度C.某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D.所有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平均强度答案:C25. 正常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A.2020000HzB.20020000HzC.100020000HzD.200020000Hz答案:A26. 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范围为A.20100HzB.200900HzC.10003000HzD.400010000Hz答案:C解答 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是10003000Hz,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是2020000Hz,人类语言频率的分布范围是3003000Hz。27. 躯体旋转运动时产生的眼震颤属于A.运动病B.迷路紧张反射C.意向性震颤D.正常前庭反应答

14、案:D解答 眼震颤是由于躯体旋转运动时,由于内淋巴的惯性,使半规管壶腹嵴的毛细胞受刺激而反射性地引起某些眼外肌的兴奋和另一些眼外肌的抑制,出现眼震颤慢动相,快动相的产生与中枢的矫正有关。进行眼震颤试验可以判断前庭功能是否正常。某些前庭器官有病变的患者,眼震颤消失。28. 感音性耳聋的病变部位在A.耳蜗B.咽鼓管C.鼓膜D.听骨链答案:A解答 发挥感音换能作用的器官位于耳蜗,所以耳蜗病变引起感音性耳聋。声音通过空气传导与骨传导两种途径传入内耳:气传导: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骨传导:声波颅骨振动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鼓膜和听骨链受损引起传音性耳聋;咽鼓管病变引起中耳病变时,

15、可导致传音性耳聋。29. 能引起耳蜗底部的基底膜产生最大振幅的是A.高强度声波B.低强度声波C.高频声波D.中频声波答案:C解答 声波频率不同,行波传播的远近和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也不同。声波频率愈高,行波传播愈近,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愈靠近卵圆窗处(耳蜗底部),换句话说,靠近卵圆窗的基底膜与高频声波发生共振;相反,声波频率愈低,行波传播的距离愈远,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愈靠近蜗顶。30. 下列关于骨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经过听骨链的传导途径B.敏感性与气传导基本相同C.在正常声波传导中作用很小D.中耳病变时常受损害答案:C解答 骨传导是指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位于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

16、振动(不经过听骨链)。骨传导的敏感性比气传导低得多,因此在正常听觉的引起中其作用甚微,但当鼓膜或中耳病变引起传音性耳聋时,气传导明显受损,而骨传导却不受影响,甚至相对增强。31. 在中耳的声音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A.鼓膜和听骨链B.鼓膜、听骨链和鼓室C.听骨链和鼓室D.鼓膜、听骨链和内耳淋巴液答案:A解答 鼓室不参与中耳声音传递,内耳淋巴液属于内耳的结构。32. 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振动的A.压强增大,振幅不变B.压强增大,振幅减小C.压强增大,振幅增大D.压强减小,振幅减小答案:B解答 声波由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其振动的压强增大,而振幅减小,这就是中耳的增压作用。33.

17、 生理情况下,下列哪种结构受刺激时出现眼球震颤A.半规管B.椭圆囊C.球囊D.前庭器官答案:A解答 躯体旋转时引起眼球运动,称眼震颤。前庭器官由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正负角加速度,以身体纵轴为轴心旋转时,两侧水平半规管受刺激,引起水平方向的眼震颤;侧身旋转时,上半规管受刺激,引起垂直方向的眼震颤;前后翻滚时,后半规管受刺激,引起旋转性眼震颤。椭圆囊和球囊只感受直线加速运动。34. 晕船是由于下列哪一部位的感受器受到过度刺激所引起A.外、后半规管B.上、外半规管C.上、后半规管D.椭圆囊答案:C解答 晕船反应就是因为船身上下颠簸及左右摇摆使上、后半规管的感受器受到

18、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通过前庭神经核与网状结构的联系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心率加速、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增加、出汗以及恶心、呕吐等现象。35. 前庭器官中各类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A.对细胞任何部位的机械扩张B.与纤毛生长面平行的机械力C.传到细胞膜上的膜电位改变D.加于纤毛根部的特殊化学物质答案:B36. 关于前庭器官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由耳蜗、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B.在保持身体平衡中起重要作用C.在调节姿势反射中起重要作用D.可感受机体的变速运动答案:A解答 前庭器官由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内耳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耳蜗是听觉感受器。37. 下列关于眼震颤的叙述

19、,正确的是A.主要由球囊囊斑受刺激引起B.在旋转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C.快动相先出现,慢动相后出现D.可用以判断前庭功能是否正常答案:D解答 眼震颤主要由半规管受刺激引起;旋转变为匀速转动时,旋转虽在继续,但眼震颤停止;慢动相先出现,快动相后出现。B型题A.近视B.老视C.远视D.规则散光1. 视近物不需眼调节或只作较小程度调节的是答案:A2. 视远物不需眼调节,而视近物需眼调节的是答案:B3. 视远物和近物均需眼调节的是答案:CA.瞳孔对光反射B.互感性对光反射C.瞳孔调节反射D.集合反射4. 光照左眼,可使左、右侧瞳孔同时缩小为答案:B5. 看近物时,双侧瞳孔缩小为答案:CA.感音性耳聋B.

20、传音性耳聋C.高频听力受损D.低频听力受损6. 鼓膜发生病变时引起答案:B7. 耳蜗发生病变时引起答案:A8. 耳蜗底部受损时主要引起答案:C9. 耳蜗顶部受损时主要引起答案:DA.低频声波B.中频声波C.高频声波D.任何频率的声波10. 能引起耳蜗底部产生最大振幅的是答案:C11. 能引起耳蜗顶部产生最大振幅的是答案:A解答 按行波理论,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的行波都是从基底膜的底部开始,向耳蜗顶部方向传播。声波频率越高,行波传播越近,行波最大振幅的部位越接近耳蜗底部;声波频率越低,行波传播越远,行波最大振幅的部位越接近耳蜗顶部。A.旋转加速运动B.旋转匀速运动C.直线加速运动D.直线匀速运动1

21、2. 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答案:A13. 囊斑的适宜刺激是答案:CX型题1.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是A.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B.能把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C.能对环境变化的信息进行编码D.对恒定刺激有适应现象答案:ABCD2. 可影响感受器适应的因素有A.感受器的换能作用B.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C.传入神经纤维本身的特性D.感受器细胞和感觉神经纤维之间的突触传递答案:ABCD3. 人眼视近物时主要表现为A.睫状肌松弛B.晶状体曲率增大C.角膜曲率增加D.集合反射加强答案:BD解答 看近物时,副交感神经兴奋释放ACh,引起睫状体紧张(A错误),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物像前移成像在视网

22、膜上。看近物时双眼球会发生会聚,即两眼球内收及视轴向鼻侧集拢。眼球会聚是两眼球内直肌收缩的结果,称集合反射。角膜虽然属于折光系统的组成部分,但不参与折光调节(C错误)。4. 远视眼A.其病因可为眼球前后径过长B.其远点比正视眼远C.可使用凸透镜矫正D.易产生调节疲劳答案:CD解答 远视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太弱(屈光性远视)所致。远视眼的近点比正视眼远。5. 视锥细胞的特点是A.含有三种不同的视锥色素B.与夜盲症的发生有关C.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D.主要感受强光刺激答案:AD解答 视杆细胞与夜盲症的发生有关。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央凹处,从中央凹向两

23、侧密度迅速下降。6. 视杆细胞的特点是A.分辨能力强B.能感受色觉C.光敏感度高D.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答案:CD解答 视杆细胞无色觉,分辨能力较强。7. 耳蜗微音器电位的特点是A.无阈值B.无不应期C.不易疲劳D.不发生适应现象答案:ABCD解答 当耳蜗受到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所记录到的一种与声波频率和幅度完全一致的电位变化,称耳蜗微音器电位。耳蜗微音器电位无真正阈值,没有潜伏期和不应期,不易疲劳,不发生适应。8. 关于视野的叙述哪几项正确A.其大小与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有关B.鼻侧和上侧较大C.颞侧和下侧较小D.白色视野最大答案:AD解答 用单眼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

24、围,称为视野。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为:白色黄蓝色红色绿色。视野的大小可能与各类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范围有关。一般人颞侧和下方视野较大,鼻侧和上方视野较小。9. 暗适应过程中A.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B.人眼感知光线的阈值出现两次明显下降C.视锥细胞中三种视锥色素的合成减少D.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加答案:ABD解答 暗适应是人眼在暗处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的过程,即视觉阈值下降的过程。期间有两次下降过程,第一次下降是在进入暗处后的最初7分钟之内,主要与视锥细胞视色素合成量增加有关;第二次下降是在进入暗处2530分钟时,阈值下降到最低点,并稳定于这一水平,与视杆细胞中视紫红

25、质合成量增加有关。明适应的进程很快,通常在几秒内即可完成。其机制是视杆细胞在暗处蓄积了大量的视紫红质,进入亮处遇到强光时迅速分解,因而产生耀眼的光感。只有在较多的视杆色素迅速分解之后,对光较不敏感的视锥色素才能在亮处感光而恢复视觉。10. 外耳的作用是A.为声波传向中耳的通道B.有采音作用C.起增压作用D.有助于声源方位的判断答案:ABCD11. 人乘电梯突然上升时,会出现肢体的伸肌抑制而腿屈曲,其感受器是A.耳蜗螺旋器B.半规管壶腹嵴C.椭圆囊囊斑D.球囊囊斑答案:CD解答 耳蜗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旋转加速运动,只有椭圆囊囊斑和球囊囊斑能感受直线加速运动的刺激。椭圆囊

26、囊斑的平面与地面平行,而球囊囊斑的平面则与地面垂直。当乘电梯上升时,椭圆囊中的住砂对毛细胞施加的压力增加,球囊中的位砂使毛细胞纤毛向下方弯曲,可反射性地引起四肢伸肌抑制而发生下肢屈曲。12. 眼震颤A.是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运动B.包括慢动相和快动相C.主要由球囊受刺激引起D.被用于检测前庭功能答案:ABD解答 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是躯体旋转运动时引起的眼球运动,即眼震颤。眼震颤常被用来判定前庭功能是否正常,因为眼震颤主要由半规管壶腹嵴的毛细胞受刺激引起。眼震颤包括慢动相和快动相。慢动相为使眼尽量保持对身体原先位置时场景的注视,快动相则是随着身体位置的改变而出现的眼对新场景的注视。半规管的适宜刺激是旋转加速运动,因而一般只出现于旋转运动开始时和运动突然停止时,而当运动持续进行时则不会出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