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4.28KB ,
资源ID:44089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089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婴儿期的年龄特征.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婴儿期的年龄特征.docx

1、婴儿期的年龄特征婴儿期的年龄特征一、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婴儿期,也有人称之为乳儿期。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由于其变化发展迅速,这一年儿童心理发展分为3个阶段。这3个阶段是:初生到满月(01月),满月到半岁(16月),半岁到周岁(612月)。知识1初生到满月(01月)初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满月前儿童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适应胎外生活而展开的。也正是在适应新生活的过程中,新生儿的心理得以产生和发展。1.心理发生的基础惊人的本能过去,人们以为孩子刚出生时是无能的,什么也不会。可是,近年来的研

2、究材料发现,儿童先天带来了应付外界刺激的许多本能,其本能之多,令人惊讶。天生的本能表现为无条件反射,它们是不学而会的本能。下面简述一些幼儿的本能反射:(1)吸吮反射。奶头、手指或其他物体,如被子的边缘碰到了新生儿的脸,并未直接碰到他的嘴唇,新生儿也会立即把头转向物体,张嘴做吃奶的动作,这种反射使新生儿能够找到食物。(2)眨眼反射。物体或气流刺激眼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眼动作。这是一种防御性的本能,可以保护自己的眼睛。(3)怀抱反射。当新生儿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紧紧靠贴成人(4)抓握反射、又称达尔文反射。物休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例如,给新生儿洗澡时。如果他的手掌偶然碰到了

3、大人的衣服或洗澡盆边,他会紧紧地把碰着的东西抓住,用力才能把它扳开。如果小棍碰到他的手掌,新生儿也立即紧握小棍。这时,如果抽走小棍,他会握得更紧。当孩子双手握住根棒时,大人甚至可以仅仅是拉住棍棒,就能把孩子的身体带起来,让他直立。(5)巴宾斯基反射。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样5个脚趾形成扇形。(6)惊跳反射。又称莫罗反射。突然发生的高噪声刺激,或者被人猛烈地从高处放下,都会使新生儿立即伸直双臂,张开手指,弓起背,头向后仰,双腿挺直。(7)击剑反射。又称强直性颈部反射。当新生儿仰卧时,把他的头转向一侧,他立即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做出击剑的姿势。(8)迈步反射

4、。又称行走反射。大人扶着新生儿的两肢,把他的脚放在桌面、地板或其他平面上,他会做出迈步的动作,好像两腿协调地交替走路。(9)游泳反射。让婴儿俯伏在小床上,托住他的肚子,他会抬头,伸腿,做出游泳的姿势。如果让婴儿俯伏在水里,他会本能地抬起头,同时做出协调的游泳动作。(10)巴金反射,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减去时,他会打呵欠。(11)蜷缩反射,当新生儿的脚背碰到平面的、类似楼梯的边缘时,他本能地做出像小猫那样的蜷缩动作儿童先天带来的本能动作有不同的性质,有些对新生儿维持生命和保护自己有现实意义。如吸吮反射时、觅食反射属于食物性无条件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

5、射属于防御性无条件反射。另一些无条件反勤,对新生儿的生存没有实际意义,它们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上,可能是有意义的。例如,抓握反射,对于人类祖先需要爬树来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年代,可能有实际作用。有许多天生带来的无条件反射,在婴儿长大到几个月时会相继消失。如果过了一定年龄还继续出现,反而是婴儿发育不正常的症状。例如,6个月以后的婴儿,不再出现巴宾斯基反射,物体接触脚掌时,代之以脚趾向内弯起,而不是成为扇形。无条件反射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基础。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即用以应答外界环境刺激的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2.心理的发生一一条件反射的由现虽然儿童出生时已有多种无条件反射,但是,无条件反射对适

6、应人间生活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第一,无条件反射的种类或数量毕意很有限;第二,无条件反射只能对固定的刺激做出固定的反应,不足以应付外界变化多端的刺激。条件反射的出现,使儿童获得了维持生命、适应新生活需要的新机制。无条件反射只是本能活动、生理活动,而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条件反射的出现,可以说是心理的发生、儿童出生后不久,就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孩子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和能力,例如一切学习,都是条件反射活动。又如,妈妈每次给孩子喂奶,都是把他抱在怀里,经过多次强化,被抱起来喂奶的姿势,和奶头在嘴里吃奶的无条件反射相结合,新生儿就形成了对吃奶姿势的条件反射。换句话说,最初,孩子被抱起时,他并

7、没有特殊反应,而多次吃母奶之后,他就“知道了”,学会了。抱成那种特定的姿势,就将要有奶吃了,因而当他被抱起来的时候,他就立即做出吃奶的条件反射。同样,不吃奶而用奶瓶吃奶的孩子,经过多次喂奶,他只要看见奶瓶,就想到吃奶。而不用奶瓶吃奶的孩子,就不会产生对奶瓶的条件反射。由此可见,孩子从新生儿期开始,就在各种生活活动中学习,发展各种心理能力,正因为这样,从孩子出生时起,就要注意对他的教育。因为学什么和不学什么,都受着环境的影响,而新生儿以至于周岁内儿童,他们还不会独立行走,他们和周围世界的接触,都是由成人决定的。开始做父母的人都应该知道:教育从零岁开始。不要以为对婴儿只有生活照料问题。其实,孩子在

8、生活中不断地在学习,在建立条件反射。学到的东西,对于他将来的发展将起什么作用,孩子是不知道的,这个责任应由父母来承担。例如,每天给新生儿洗脸,轻柔地用温水洗,他会安静地、愉快地和大人配合。给他洗手时,他的小手往往成拳头。如果这时成人相暴地、强迫他洗手,几次以后,他就“学会”怕洗手,只要见到洗手的准备资势,就大哭起来。不要到孩子长大了才责怪他不爱清洁,这是从小形成的。3,认识世界的开始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知觉发生和视觉,听觉的集中。感知觉是低级的心理过程。儿童出生后就有感知觉。他会看、会听,也会尝味道,会闻气味等等。新生儿不但会看眼前的物体,而且会对看到的物

9、体有选择性。他们爱看颜色鲜艳的东西,轮廓清楚的东西,还最爱看人脸。新生儿也会听,他们爱听柔和的声音,优美的乐曲,最爱听人的声查,特别是妈妈的声音,提高音调的说话声。生后23天的新生儿,会对某些声音做出把头转向声源的动作,最初的动作是非常轻微的,以后逐渐加强和发展。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味觉。出生1天的孩子,就能分辨出不同的味道。他喜欢甜的水,他会用力去吸,而味道比较淡的,吸听力量减弱。出生23天的新生儿,对蔗糖水吸的时间长,吸时停顿次数少,顿时间短。新生儿也能辨别奶的味道。刚出生4天的孩子,在医院吃惯了牛奶,就不要人奶了。如果在医院吃的是某种品牌奶粉冲成的奶,回家后,只接受这种奶,拒绝别的

10、奶。成人在最新生儿吃东西时,如果孩子拒绝吃什么东西,必须立即引起警觉,检查食物的质量。孩子天生爱吃甜的东西,但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要恰当掌握甜食,以免养成过多吃甜食的习惯。新生儿的唤觉,比味觉稍有逊色。但从出生起,对不同气味也有反应。新生儿会把头转向发出气味的方向,去闻某种气味,或者把头转向离开发出气味的方向,避开另一种气味,同时心率加快,呼吸变化,有时出现全身性运动,踢脚等。新生儿从6天左右开始,就能够敏锐地嗅出妈妈的奶的气味,夜里醒来,还闭着眼睛,就把头转过去,用嗅觉找妈妈的奶。许多孩子白天可以跟别人,夜里必须找妈妈。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明显的注意发生,是在满月之前,大

11、约23周时。这时孩子可以对出现在眼前的人脸或手注视片刻。再大一点的孩子,会用双眼跟随慢慢移动的物体,但如果物体移动出他的视野,就不再去看。同样在生后23周时,听到拖长的声响,会停止一切活动,安静下来,直到声音停止。到生后第4周,成人对孩子说话,也会引起同样的反应。注意的出现,表明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而是对外界的刺激,会做出选择性反映,他注意某些东西,同时不注意另外的东西。人生最初的这种选择性反映,正是人的心理对客观世界有能动性反映的原始表现。4.人际交往的开端孩子是人,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这是人类特有的需要。新生儿和别人的交往,是通过情绪和表情来实现的。生后第一个

12、月内,孩子逐渐和母亲用“眼睛对话”,或称眼神交流。在吃奶时,他的眼睛时不时地看看母亲。他看着妈妈的脸,暂时放下了奶头,小手、小脸也不动了。新生儿对母亲的凝视虽然是非常短暂的,但十分宝费,这是充满亲情的交流之始。稍长大些,把视线集中对着人脸时,孩子不但在吃他睡是时看见人脸会发出愉快的情绪反应,在困顿或饥饿时,看见人脸也会暂时地发出愉快的情绪反应。孩子最初的愉快情绪反应,并不是像成人或大一些的孩子那样,对人微笑,而是拍动手腿的动作反应。新生儿的笑,更多属于生理性的笑。孩子生后一周左右,吃饱睡足,或听见柔和悦耳的声音时,脸上会有类似微笑的表情,但那是自发性的笑。出生第3至第5周,在清醒的时间内,会有

13、诱发性的笑。例如,轻轻地抚摸新生儿的脸烦,他会微笑,这是反射性的笑。新生儿更多的情绪表现是哭,其中大量是生理性的哭,反映他身体的各种不舒适,饿了,渴了,由于刺激太多而疲劳,即将入睡,等等;新生儿也会养成一种条件反射,要成人陪伴,要成人抱。这也是他要求与人交往的情绪表现。新生儿是天生有情绪的。新生儿找不到母亲,会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有一位母亲,在孩子出生后8天时,患了感冒,于是她戴上了口罩。当她同往常一样地抱孩子,要给他喂奶的时候,孩子频繁地看她的脸。妈妈发现,孩子吃奶少了,变得入睡困难,睡觉也不那么安稳,睡眠时间也短了。看来,新生儿发现了母亲的异样,因而心神不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可见,从小就

14、要重视孩子和成人交往的需要。在新生儿期,以至1岁前,孩子主要的交往对象是亲人。亲子之情虽然是天性,但还需要培养。父母亲和其他人,从孩子出生之日起,就要有明确的意识,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日积月累,培养起深厚的亲情。知识2满月到半岁(16月)从满月到半岁,称为婴儿早期。儿童心理发展依然非常迅速。如果说新生儿的发展是一天一个样,那么,从满月到半岁,可以说是一月一变样在视半岁前儿童心理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视觉和听觉的发展上听发展的基础上,婴儿主要依靠定向活动来认识世界。眼睛和手的动作逐渐协调。将近半岁时,婴儿开始能够分辨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1.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满月以后,婴儿的眼睛更加灵活了。

15、他不仅能用眼睛盯着在他面前的东西,视线追随着物体移动,而且会主动寻找视听的目标。3.个月的婴儿,会积极地用眼睛寻找成人,还会主动寻找成人手里摇动着的玩具。再大一些,还会去寻找身边的玩具,对这一时期的婴儿来说,小床上方挂些玩具,室内有些摆设是必要的。如有位手巧的爸爸,自制几只“会飞”的蝴蝶挂在房间里,婴儿可喜欢看了。当婴儿吃饱睡足以后,可以把他放在沙发一角,让他单独地躺着,他会用目光环视四周,注视一些在小床上看不到的东西,如柜子上放的物体,墙上的画。婴儿还特别喜欢看着窗帘飘动。23月以后,婴儿对声音的反应也比以前积极了。他听见说话声或铃声时,会把身体和头转过去,用眼睛寻找声源。他也会凝神地倾听洗

16、衣机脱水的声音等等。从小给婴儿放一些短小动听的歌曲或其他乐曲,可以为他日后音乐素质的形成打下基础。半岁内的婴儿,认识周围事物主要靠视觉和听觉,因为他的动作刚刚开始发展,能够直接用手和身体接触到的事物还很有限。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手眼协调动作,是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也就是能够抓住所看见的东西。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对于儿童心理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它是婴儿用手的动作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手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婴儿早期。孩子刚出生时,动作是混乱的,到23个月时,手偶然碰到被子或别的东西时,他去抚模或拍拍它。3

17、4个月时,会被动地抓住东西,这时已不是本能的抓握动作,但是,也还不能有意识地抓住东西。大约4个月时,婴儿看见挂在眼前的玩具,喜欢伸手去抓,但是,他的手不能准确地达到目标。这时,手的动作还不能同视线协调起来。婴儿4X5个月以后,手眼协调的动作发生了。3.主动招人婴儿早期的孩子,往往主动发起和别人交往。满月以后,哭常常是婴儿最初社会性交往需要的表现,孩子哭时,把他抱起来,他就不哭了。但是孩子一哭,就去抱他,也不是最好的方法。摇摇他的小床,对他说话,做事时在他眼前走动,都可以满足他的需要。2个月婴儿的笑,已经较多摆脱了生理性作用,具有明显的情绪交往性质。从3个月开始,婴儿会咯咯地笑出声音,他不但会用

18、哭声招惹成人的注意,也会用笑来吸引人,喜欢别人和他玩。如果对着他伸出舌头,提高噪音和他说话,婴儿会露出愉快的表情,这时出现了最初的亲子游戏。亲子游戏可以满足婴儿的社会性交往需要。婴儿即使是饿了、困了,亲子游戏也能够使他在短暂时间内停止哭闹。亲子游戏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开发孩子的智力,如视、听能力、注意力,还有助于发展身体和四肢的动作能力4.开始认生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也就是说,他对交往的人有所选择。有的成人在孩子34个月时曾到他家做客,和他玩得很高兴,再过2个月,即孩子56个月时又来看他。成人满以为他和孩子已经有过“交情”,热情地一手把他搂过来,孩子却睁大眼睛看着他,大人还笑着说:“认得我吗

19、?”出乎意料,婴儿大哭起来,挣扎着要离开,要找妈妈。这一事例说明,孩子开始认生了,他对亲近和陌生的人已经有了明显不同的反应。认生是儿童认如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它一方面明显地表现了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即能区分熟悉的人和陌生人,能够清楚地记得不同的人脸G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出现了对人的依恋和对熟悉程度不同的人的不同态度。知识3半岁到周岁(612月)从半岁到周岁,称为婴儿晚期。半岁以后,儿童的明显变化是动作比以前灵活了,表现在身体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双手可以模仿多种动作,还逐渐出现言语的萌芽,亲子依恋关系益加牢固。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儿童身体

20、的粗大动作的发展,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生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婴儿学会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受大脑一一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支配的。大脑皮层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儿童的动作发展和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坐、爬、站、走,这些动作都是在612个月这个阶段开始学习的。儿童在半岁前学会了抬头和翻身,开始学习独自坐,但是还坐不稳。67个月,孩子能够坐稳了,坐着时身体躯干不再向前倾。爬和坐的动作是交叉发展的。学会爬行动作对婴儿发展是重要的一步,但是婴儿学爬往往被忽视。爬行对婴儿的发展有许多好处,既可以锻炼四肢和背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运动,又可以促进大脑和小脑之间神经的生长与

21、发育。因为,爬行需要大脑和小脑之间的配合。爬行使婴儿可以从此移动自己的身体位置,主动接触外界事物。10个月左右,孩子开始学习扶着站起,扶着站稳,然后扶着迈步。会坐使婴儿从躺着的姿势解放出来,会爬、站、走使他可以主动移位。做、爬、站、走这些身体动作的发展,使婴儿开始摆脱成人的怀抱。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能够自己活动,扩大了活动范围,开阔了眼界,满足了好奇心,这对孩子认知的发展和情绪的发展,以及人际交往的发展都有所促进。这时期为婴儿准备一些适宜的玩具,对于促进他的动作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当然,对周岁内婴儿玩具要精心选择。玩具和游戏的安全保障,从一开始就不可忽视。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1岁,所谓掌握了坐和爬

22、的动作,有利于手的动作的发展。从半岁到儿童的手日益灵活,其中最重要的是五指分工动作发展起来了五指分工,是指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逐渐分开,而且活动时采取对立的方向,而不是五指一把抓,五指分工动作和手眼协调动作是同时发展的,这是人类拿东西的典型动作。34个月的孩子,在抓东西的时候,主要不是用手指的动作,而是把整只手弯起来,好像一个大钩子。这时,大拇指和其他囚指的动作处于相同方向,一起大把抓。7个月左右,孩子在拿东西的时候,五指分工动作已经逐渐灵活。这样,不仅能够把东西抓得比较紧,而且可以按照物体的不同形状、大小或所在位置等,变换手的姿势,可以拿起以前不能抓起来的东西。除了五指分工动作以外,半岁以

23、后,手的动作的发展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双手配合。半岁以后,孩子开始用两只手配合着拿东西,能够把一只手里拿着的东西放在另一只手里。在6个月以后,如果孩子右手拿着一块积木,再把另一块积木放在他前面,他会把先前手里拿着的积木丢下,或者用右手拿着积木去搬打旁边的这块积木,而不会用左手去拿。似乎在他的左右手之间有一个“神秘的中线屏障”。(2)摆弄物体。这时期婴儿的手已不是无意乱动,而是开始针对物体来活动,东西搬来搬去,敲打或摇晃。这时期孩子抓住玩具也喜欢送到嘴里咬。(3)重复连锁动作。婴儿晚期,喜欢拿着物体做重复的动作。如果让他在小床上玩,他会把小玩具扔到地上,然后要成人来检,你捡起来,交给他,

24、他又扔下。他喜欢的是这种动作。有一个7个月的孩子,伸手去拿小盒子的盖子,把它盖上,再拿,又盖上。如此反复,连续24次。另一个孩子,反复把一个小玩具杯子放在一个圆盒子里,再拿出来,持续15分钟。成人认识到这种年龄特征,不会去责怪他,而耐心地和他玩。儿童的思维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3.言语开始萌芽满半岁以后,婴儿喜欢发出各种声音。这时的声音和以前不同,音节比较清楚。他可以发出许多重复的、连续的音节,如“爸一爸一爸”,好像是爸爸,其实不代表任何声音。他还可以发出一些包含不同音节的连续声音,如“阿一杰一卢一比”等,听起来像说话,其实不是说话。这阶段的孩子喜欢自己嘟嘟嚷嚷。将近1岁时,会学着成人读

25、书的样子,晾啊啊地念个不停,拉长声音,又似朗读,又似唱歌。至于“歌词”,不但成人听不懂,他自己也不懂。他也不求去弄懂,只是为了发声的愉快。民间流传教婴儿“打哇哇”,是一种教孩子有意发声的玩法,在成人指示和要求下,婴儿用手准确地、有节奏地拍打张开的嘴,同时发出“a(啊)”声。910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够听懂一些词,并按成人说的去做一些动作,如成人说:“欢迎”,他拍拍手;说“谢谢”,他拱拱手。7个月的孩子就会分别用不同的声音招呼别人。招呼别人所用的声音和自己嘟嘴的声音是有区别的,是只加入。前者往往用“唔一唔”“唉一唉”等声音,后者则用“格”克别”等等。到9-10个月,婴儿开始主动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表

26、示不同的意思。如东西掉在地上,要别人去捡,就发出“喂”或“唔”等声音;表示惊奇,他会发出“暧”的声音。有的成人在孩子发音不清的这个阶段,喜欢以学孩子发音为乐,这会造成孩子学习发音的障碍。将近1岁的孩子,会用单词招呼别人,如看见爸爸回家,会喊“爸爸”。不过,直到1岁,孩子所说出的词,还是极少的。4.依恋关系发展出生后第二个半年,孩子开始用“前语言”方式和亲人交往,这是没有真正形成的语言。但是,这种前语言交往方式,表明了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种交往,使亲子之间有了相互了解的萌芽。一方面孩子能够理解亲人所说的一些词,做出亲人所期待的反应。另一方面,孩子的“前语言”发声和他的动作(特别是发声和手势相结合),使亲人开始理解他的要求。再加上孩子和亲人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相处,亲子之间的感情日益加深,依恋关系日益发展。许多事例说明,6个月之前的孩子离开亲人,困难较少,而将近1岁时离开亲人,分离焦虑就相当明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