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学通论第一十章 佛学概论 一提到佛学,或许有人认为那是一个遥远的存在。但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宗教意识上,以及在社会人生的思考上,佛教离我们都很近。最近流传的很多歌曲,如观世音、大悲咒都是来自佛教音乐。我们今天所讲述的佛学,主要是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的,把佛教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和思想的存在,而不是以佛教徒的眼光来看佛教,这样我们在学理上的讨论就会更加客观。第一节 佛教的形成与传播 一、佛教的形成 佛教史起源于古印度的一种宗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正是世界文明的形成期,每一个地区古文明的形成期常常产生一些基本的思想体系,形成一些经典,成为此后这个地方文化谱系的基础。这一时期不同地
2、区所产生的思想基于当时当地人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这种理解既有宗教的、思想的背景,也有生产条件、自然气候等因素。因此印度佛教的产生,反映了公元前6世纪印度半岛的人民对社会人生的理解,现在不妨把它看成当时思想观念的总结。 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大致与中国的孔子同时。佛经上关于他青年时的记载不可避免地被神圣化了。若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他在青少年时,就感受到人生的变化无常,开始思考人生的痛苦,这和中国春秋时期的老子、孔子、墨子等人关注社会变动和人生处境的思考一样,但最后解决方法却不同。释迦牟尼29岁时开始出家修行,经过在菩提树下的苦苦冥想,终于洞悉了人生苦难的根源和解脱的办法。从35岁开始,他就
3、在恒河流域宣讲他所悟到的哲理。信众越来越多,后来就形成了教团。他在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 他逝世后,他的弟子都按照他的教义来践行。但由于释迦牟尼在35岁便开始传教,他的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他前面所讲的和后面所讲的自然会出现矛盾的地方,这就像我们读论语时,常会感觉孔子说话前后有一些不太一致的地方,而且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同一个问题的解释是不一样的。想必释迦牟尼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的说法不同,或者将同一个道理用不同的方式来阐说。这样的话,有的弟子先跟他学,有的后跟他学,有的非常聪明,有的悟性不够,生前有老师在,不同的情况可以由释迦牟尼通融解释;而他去世以后,大家根据记忆对他生前所传
4、播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整理就有了不同的记录,这导致了佛教教义的分化。二、佛教结集 释迦牟尼去世后不久,很多弟子就试图对佛教进行结集。从历史上来看,佛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三四次重要的结集。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不同的宗派对结集的次数记载是不一样的。我们介绍其中重要的四次。第一次结集是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在王舍城外进行的。这一次有五百人,习惯称之为王舍城结集,或称五百阿罗汉集结。这其中有他著名的弟子迦叶、阿傩,由阿傩诵经,优波离诵律,富楼那就诵论,迦叶为上首,他们被称为窟内上座部;经大家讨论确定,编纂成书,这次结集的成果多为小乘佛经。 第二次结集,是以耶舍为首的七百多僧人结集。这次结
5、集的缘由是因为有一些下层的僧人开始违反上座部制定的戒律,如原先的戒律规定僧人吃饭,吃完就走,但有的僧人吃完回来,又吃第二次;还有僧人去乞讨,这也违反教义。上座部对此作出决定,提出“十非法事”,严禁一些僧人的活动。但下层的僧侣不服,他们就召集了一万人举行了一次会议,认为这些事情是合法的。这一次参加的多是下层僧侣,也对教义和戒律做了结集,被称为大众部结集。这是佛教内部分裂的开始。大众部以婆师婆为上首,称窟外大众部,他们诵出五种法藏:经藏、律藏、论藏、杂藏、禁咒藏,多属于大乘教法。上座部和大众部的认识是有差异的,从根本上来说,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对法的认识。法在佛教教义丽主要指事物、存在。上座部认为
6、法是有的,法体是永恒存在额。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实有的,即“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大众部则认为“过去未来,非实有体”、“现有体用,可名实有”。什么意思呢?即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是空的,所有事物虽然可以看到,但所有事物都不是真的,虽然称为实有,但是暂时的存在。二是对佛陀的认识。上座部认为释迦牟尼就是一个传播教义的僧侣,他本身所传播的经和教只是一种理论;而大众部把佛陀当成了经和教的化身,佛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上座部认为佛陀涅槃以后,佛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大众部认为佛是永恒存在的、不生不灭的,把佛看成经教的象征。三是对声闻和菩萨的认识不同。声闻是指亲耳听到释迦牟尼所讲的教义,缘觉是
7、指没有听过释迦牟尼讲,但是学了佛法之后自己体悟出来的。上座部的僧侣代代相传,类似我们现在所说的嫡传弟子,认为声闻和缘觉是没有差别的,重视教义的传承。大众部则轻声闻而重菩萨,有轻教义而重实践的倾向。第三次结集是阿育王时期(前3世纪),相当于我们的战国晚期。原因在于佛教教义说法的不同,常引起僧侣们的争端。以目?连子帝须为首的1000僧众,在华氏城重新整理佛教经典,编辑论事。这次整理有点类似白虎通的编纂,因为经典之间有差异,各有所据,不同说法之间相互辩难,所以最后把他们记录下来。论事把不同教派的论点整理出来,正反面各500条,合计1000条。先仅存116条,都是目?连子帝须所反对的论点。这次谈论的焦
8、点是补特伽罗的有无问题,补特伽罗有众生、生命主体、我或灵魂等含义。犊子部主张有,而化地部主张无。不过,北传佛教不承认这次结集。第四次结集是贵霜王朝(45250)的迦腻色迦王时期,与中国的东汉大致同时,以胁尊者为首的500人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对经、律、论作注释。前两种注释已经失传,后一种注释保存了下来,称为大?婆沙论。这是北传佛教的说法,南传佛教并没有提及这次结集。这四次结集,第一次和第二次结界分出了上座部和大众部,并由此衍生出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后来两次结集分别是在北传和南传过程中发生的,南传佛法侧重诠释教义,北传佛法侧重注释经典。在方法上与汉代的古文经学的差异有点相仿。三、佛教分派大约
9、五百年后,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这一派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事件的经籍,进行维持和传教。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大众部的教义和信众逐渐发展起来,毕竟佛教是依靠民众的经济资助的,必须依赖很多生产者的经济支持才能够得以传播。所以下层民众的支持代表着佛法传播的方向,也决定着佛法传播的规模和速度。菩萨众是度人、化他的,帮助民众解决思想上的疑虑、困惑,与下层民众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密切,因此迅速扩展。而小乘佛法主要是度己,入世不足,影响相对小一些。大乘佛法主要分成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他们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中观派的创始人是龙树,重在阐发“空、中道、二谛”等
10、思想。他的弟子提婆继承他的学说,又进行了多角度阐述。他们认为万物皆空,有为假有,在空和有之间,既要看到空的一面,又要看到有的一面,在空和有之中来进行观察思考,这就是中道说。这种思想后来又分成了自续派和应成派。自续派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自相存在的,万物是自生自灭的。应成派认为外物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前者看到物之本原,后者看到物的客观环境。瑜伽派的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这两人本为说一切有部僧人,因对其教理感到不足,转而阐发大乘教义。世亲从无著改宗大乘,被尊称“千部论师”,他所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识论,主要探讨认识和事物、内心和万物的关系,对我国的唯识宗影响较大。瑜伽行派的教义
11、认为,外界所有的事物、所以的存在都源自主观认识的转变,是自我主观的反映,所以,要想对外部的这些存在或者外部的这些假象进行摒弃的话,必须回到自身来。所以说,中观派侧重讨论外物的发生、发展,瑜伽行派则侧重讨论我与外物之间的关系。瑜伽行派和中观派把早期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把自己标称为大乘佛教,我们来看一下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区别。小乘佛教讲求通过自身的修养来使个人成佛,让自己达到智慧和觉悟的境界。他们认为世间是无常的,人生都是痛苦的,只有离开世间,抛弃人生出家去修行,抛弃现实的世俗生活,才能实现觉悟以达成智慧。他们认为人可以死,但是人所存在的世间的力量是不灭的,可以再生,这就形成了生死轮回说。在轮回
12、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生活在世间,要行善,要积德,要顺从,不要过分的贪欲、苦恼。大乘佛教把一切现象都看成虚幻的、空的、非真实的存在,通晓这一点,人就可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一切名和利都不是真实存在的,都是这些虚幻的暂时存在。真正的精神解脱靠的就是抛弃那些由欲望而导致的烦恼和痛苦。其方法有两个:一是般若,般若即是智慧。用无上的智慧想明白这些东西是空,这非常人所能体认。二是涅槃,既然人生是痛苦的,人生是烦恼的,那么怎么才能够超脱烦恼呢?那就要涅槃。涅槃有两种:一是死亡涅槃。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的凤凰自焚而更生,这是肉体的涅槃。二是心里涅槃。心灵涅槃就是通过自己内心的思考、内心的觉悟,在心灵上摆
13、脱现实的烦恼,进入到一种空明寂静的境界。这只有高僧才能做到,只有现实生活中那种彻悟的人才能达到。由此,大乘佛教形成了涅槃派和般若派,般若派主要是通过诵读般若经,讨论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引导人们不执着于空有之事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的,就不要去想,要不然就会很痛苦。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这些欲望追求的恰恰在佛教看来是虚幻的东西。涅槃派重视的是涅槃经,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由此可见,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不同,在于小乘佛教讲的就是自我修养,而大乘佛教讲的就是佛法的传播和对佛法的体认中,在自己修炼的同时度化别人成佛。所以,我们习惯说,小乘佛教讲的是自修、苦修,大乘佛教讲的就是度
14、人。7世纪以后,印度的密教开始流行。8世纪,佛教与印度逐渐接近。进入9世纪,宗教更盛,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时轮乘。到了11世纪,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13世纪初,由于佛教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在南亚次大陆消失,相反在中国和东亚却继续繁荣。第二节 佛教思想为了简单阐述佛教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我们需要疏通佛教很多的经典,直取其中相通的理论部分加以讨论。现在我们只就佛教的基本思想分别加以研讨,对个别的差异和细部的纷争,不作深究。一、 佛教的认识论1. 佛的本义。既然名为佛教,那么什么是佛呢?按照佛教教义,佛是智者和觉者的合称。智就是智慧,觉就是觉悟。从本体上来讲,佛就是智慧和觉悟者,
15、按照大乘教义,若修养成智慧和觉悟,便是成佛。 智慧在佛教教义里面包括三个方面: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一切智就是知道法的总相。法是事物及其存在的规律,具有一切智的人能洞悉天地运行的总状态,也知道事物的总的规律,能体认法的总相:万法皆空。例如宇宙的存在,不在于其中有星体,而在于性体检的空间。所以,拘泥于一点,就不能见其大博;执着于一隅,就不能见其深远。 道种智即是能知道种种道理,我们日常所看见的那一点,只是假象、假有,是暂时存在、现在存在,而不是永远存在。道种智在于使人知道种种道理,这种种道理,与万法皆空相比,都是假象和假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任何规律、任何结论只有可能无穷尽地接近于它的本质
16、,但不可能把本质全面地描绘出来。佛教认为本质就是万法皆空,道种智只能够局部地、或者在特定条件下把本质的内容表达出来,但都是暂时的一种描述,也是假有的。 一切种智是把道种智和一切智合起来,既要明白天地运行的大规律,懂得万法皆空的道理,又要能够看清事物的假象、假有。这怎么理解呢?比如说某位同学是学化学或学物理的,他对其中所描述的种种道理非常清楚,但是同时他又超越物理、化学,来体认出更高意义上的思想或者规律,达到理性哲学的高度,这就是一切种智。佛教认为一切种智才是大智慧,即既明白根本根本的道理,又明白相对的道理;既能洞悉天地万物运行的大智慧,又能明白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理;既能想清楚万法皆空的总相,又
17、能明白假象、假有的暂时性。这样去观察万物,才是最为巧妙智慧的角度,这叫中道总相。把宏观万物皆空,微观上的假象、假有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了解天地万物之真相、天地万物之存在。 一切智讲万法皆空,道种智万法皆假有,我们用万法皆空和万法皆假有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便是一切种智所体现的中。空、假、有三者合成的“三谛”,是佛教认识论的核心。修习止观生禅法始终心要:“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如果用中观的方法来看,三谛是同时存在的。中观论因缘品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天下万物所生的规律,既是空,又是假,因此需用中道来看,方能洞悉。
18、真正有智慧的人在思考问题时候,常把这三个层面同时结合起来。用一而想到其他两个方面,彼此圆融无碍,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如观空时,无假无中无不空;观假时,无空无中无不假;观中道时,无空无假无不中,这种方法被称为圆融三帝。后来天台宗所讲的:“一心三观”,说的就是用的心,可以同时看到外物的假、空、中。觉者就是觉察和觉悟。觉察可以救治烦恼,佛教认为烦恼是一种障,人有烦恼常常会影响你的觉悟能力,影响你的觉察能力。烦恼,一来自贪欲,人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你的欲望太多,欲望越多失望越多,没有所谓的欲望就没有所谓的失望,没有行动也谈不上失败。二来自于环境局限,有了想法,却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而不能实现,也必然会产生
19、痛苦,例如相思的人恨不得天天守在一起,但又必须工作分开,所以也会产生烦恼。很多人之所以会产生种种烦恼、痛苦,就是没有觉察到这些烦恼来自贪欲太多、奢望太多。觉悟主要是治所知障。什么叫做知障呢?就是认识能力不够,没有认识道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太多。因为宇宙万象和人情事理,无论怎么认识都是认识不清的。古代人认识不到太阳系,我们现在认识到太阳系以后,发现还有更多的宇宙未解之谜,我们的每一个科学的探索都是向未解之谜发起的。人生在世应该能悟到自身的时代局限性,我们可以超越前人,但无论如何也超越不了来者,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世界上存在着许多应知、未知之理。我们意识到很多烦恼产生于自己的昏昧无知,却意识不
20、到自己受时代的局限,或者受自身的局限。而佛或者成佛的人,有这样的智慧,又有这样的觉悟,能都觉察人生的痛苦,能够明白人生的道理,最后放弃这些烦恼、远离这些烦恼,从而就达到了我们所说的佛的境界。成佛以后或者拥有了智慧和觉悟以后,有三种去向:一是自行。为了达到觉悟和智慧,或者说实现觉悟和智慧,自我修行,证成罗汉果,这是小乘佛教追求的境界。二是化地,修成罗汉之后,如果还可以度化他人,帮助他人摆脱痛苦、摆脱烦恼,不光能自化,而且还能够化地,在自化和化地的过程之中成佛。2.诸法三分。中国佛经的翻译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在读起来感觉有隔,主要是语言上的隔膜,但是道理与我们现在的认识是想通的,只要用心体悟便会
21、明白。佛教所谓的“法”是对事物、存在的概括,是宇宙、人生及其规律的合称。诸法三分,主要是讲法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体,描述的是事物的性质、本质,它的表述特点是空而无质,析之无本。如木是对事物性质的一个概括。而是相,是事物的形态,如说到木,有的同学想到的是树木、树叶,有的同学想到的是木讷,有的同学想到的是木头。这些都是局部的相,这些局部的东西只是暂时幻有、此处幻有的,并不是对木的全部的概括。三是用,多指功用和用途。事物具有功用,主要是根据事物的本质进行的具体加工,表面的形态根植于的特质。如木头,正是因为它有木的性质,我们才可以把它做成桌子、凳子,才具有“坐”的用途。所以认识事物的时候,要藉相明体,
22、即靠现象、形态来认识事物的本质。3.因缘学说。因就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缘就是认识与事物的关系的差 异,主要在于常暂的不同。这就像人与人之间的聚散,有的擦肩而过,有的一生相伴。而且这些关系生生不息,不断衍生,如温度合适、空气湿润、土壤适宜,种子才能发芽,种子长成以后又被埋下了,再发芽再结果,生生不息,互为因果。种子既是前因之果,又是后果之因,因果彼此转化而成万物。佛教认为天下万物,彼此皆可为因果,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果是互相报应的。缘是见识与事物的关系,人对外物的认识程度主要在于强弱的不同,这就形成了见识的高低。缘有三个层面:一是所缘缘,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主要是指对事物的
23、表层印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只看到黄河边有一对雎鸠。二是无间缘,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主要是由眼前景色所引起的瞬间之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看到成对的鸟,想到了自己的孤独,想到应该有个女子相伴。三是增上缘,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在无间缘上引起的功能之思,就是有意识地去想。晚上回家就像一定要把这个女子娶到家:“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天天晚上想,最终把女子娶到了家。他所思所想是由“关关雎鸠”起兴的,而最后也到了与关雎一样幸福的境界。我们所说的比翼双飞也好,花开并蒂也好,都是讲人与物情理相通。万物因为缘而成果。“果”这个概念主要是讨论行为与结果的关
24、系,区别在于迟早的不同。任何一个结果都是由原因和缘分结成的,而结果又成为别的事物的原因。所以任何一个事物,既是结果,又是原因;既为结成,又为起相,周而复始地运行,有时因同而果异,有时果同而因异。佛教认为,人生在世,有三世因果,三世是前世、现世和来世,三世轮回相生。三教平心论中有句谒语:“欲知前世因,今生享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你想知道前世的因果,想一想你现在是干什么的?要想知道下辈子做什么?看看现在你在做什么?增广贤文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便是这种因果相生观的流露。二、 佛教的人生观1. 四念处观。早期的小乘佛教以“四念处观”来思考人生,就是用四个念想来观察自身:一是身念处,观
25、身不净。即认为人来到世界上充满了污垢和罪恶,这和圣经有一点相似。它把人类看成是罪恶的结果,任何人来到世界上都充满了污垢。这个污垢不光包括身体的污垢,还有精神的污垢。我们知道人是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任何人都有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是人的生理需求,这些需求会导致人做出不符合社会属性的举动,如贪婪、占有、好色等,所以观身不净,而要澡雪精神。二是受念处,观受是苦。人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而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人生下来就要受苦,不会走路时,挪动一点就是痛苦;会走路了,却没有汽车可以乘坐;坐上公交车,又觉得如此拥挤;买了自己的汽车,发现远行开车还是太累。人生有限,痛苦无边。三是心念处,观心无
26、常。就是内心缺少恒定的想法,年轻时有很多理想,却不能坚持;为自己设了不少规矩,却被自己屡次破坏;刚说的话,转身就忘了,这都是因为没有定心。四是法念处,观法无我。我们看见天高地迥时,才会发现自己多么渺小。甚至融不到万物之中,融不到人流之中。万物不属于自己,社会名流不属于自己,所有的客观存在似乎与自己都无关,幸福仿佛都是别人的,而不幸却总是降临在自己身上,这样的推论的结果自然是人生苦海无边。2. 无苦。佛经里写了天地之间有八万四千苦,总结起来,不出三苦:一是苦苦,苦苦就是人生之苦,饿了想吃,渴了想喝,冷了想穿,困了想睡,这种苦是与生俱来的。二是幻苦,幻苦也叫坏苦,源于万法无常。任何事情、任何存在都
27、不是永远的,而是暂时存在,是假有,只是一种“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说:“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桃花扇结尾也说:“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搂塌了。”红楼梦里描写的富贵、全是,以及花一样美丽的女子和真诚缠绵的爱情,都随着那大厦呼啦啦全倾到了,机关算尽,最后把自己算进去了。所以拥有的财富、名誉、美貌这些形形色色的东西,都是暂时存在,不会永久。人生也有涯而欲也无涯,以有涯求无涯,自然有无边的苦恼。三是行苦,意思是诸行无常。这更多地是一种人生感悟,我们周围很多事情都是川流不息的。今天你是主角,也许明天你就是观众,今天是趾高气扬的领
28、导,明天却是俯首帖耳的手下。人生任何事情都是霎那间的生灭,都是无常无色的,不能长久存在的。人生是无常的,无法驾驭,也无法恒常,所以哪有幸福可言?3. 八苦。佛教用“苦苦”来概括人生之苦。为了分析人生之苦,求得解脱,佛需要经过苦苦所蕴含的八种主要痛苦,合称八苦。八苦是什么呢?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再加上五蕴之苦。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摆脱不了生、老、病、死的困扰,这是肉体所带来的自然之苦。除此之外,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还有精神之苦。如爱离别,不得不离开、分别;怨憎会,要碰上憎恶和怨恨;求不得,欲望太多,而无法实现。有的经典称之为七苦。有的经典把这七苦加上五蕴之苦,便是八苦。 五蕴
29、是什么呢?也称五众、五阴,不同的经典翻译不同。五蕴实际上就是五种色的结合体,这五种色是内色和外色,内色指眼、耳、鼻、舌、身,为人的器官,器官的功能为外色,眼睛能看到颜色,耳朵能听到声音,鼻子能闻到香味,舌头能尝到滋味,身体能产生触觉。五蕴就是内色和外色的结合体。内色一般称之为五根,六根是五内色加上意,意就是意识。六根清净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保持清净,不要有非分之想,不要有贪欲之思,更不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幻想。六根之外的东西被称之为六尘、六妄、六贼。如果不能守住六根的话,过分追求色、声、香、味、触、意淫、就会令人玩物丧志,意乱神迷。4、受想行识。四念处观是苦的根源、行苦、受苦、苦苦是苦的种类
30、,这四者既是苦的原因,也是苦的结果。人生在世,身体不可避免的要收到苦、乐和舍的煎熬。苦和乐必须有所舍弃,不可能同时获得,能舍方能得。这是身受,还有心受,就是人生在世,不可避免要受到忧喜的困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买的彩票中奖了;告诉你一个坏消息,刚才我说的是假话。这类喜忧无常的事情,伴人一生。想也是苦,因心境的不同,因心中摄取的形象不同,便有各种不同的认识,便有不同的感受。认识不明,感受切肤,便成为各种苦因。如有的同学入学之后便总想将来如何就业,越想越痛苦。与其空想一年以后的事情,不如现在好好努力,这才是我们应做的。行就是心造诸业就是人的行为、想法必然导致他做出各式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有善、有
31、恶、有无记,无记就是不善不恶。识,包括心、意、识。心是内心,意是意识,识就是见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想多了又想不通。处处用心思,为心苦,自然会生出那些苦思冥想,制造流言蜚语,为意苦;执拗于井底之见,不知天地开阔,执拗于戚戚之思,不知坦荡之道,见识受阻,自然苦闷不已,为识苦。五蕴的真相是万事无常,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在,处处体现的是苦,所有的天地万物都是一样的痛苦,只要来到世界上就是痛苦。目前所得和看到的东西都是假的,而真正归宿和总相是空。因此,真正的追求就是放弃自己,把自己融化到天地万物的运行之中,抛弃自己的小我,然后心中有宇宙,心中有山水,心中有众生,通过体认一切种智,明晰人生的真实。
32、根据上述前提,佛教自然推论出“人生皆苦”的结论。从空间上来说,三界统苦,一切都是统苦的,不管你生活在哪一个世界。从时间上来说,这些苦是无穷之苦,无论何时何地都在痛苦之中。很多人就想解决痛苦,但不得法,结果是舍本求末,解苦复造苦因,缘木求鱼,增苦无有止时。因为没有悟到万法皆空,没有悟到万法因缘生。只要领悟痛苦来自因缘,只要体认“空”的本相,自然能斩断因缘;斩断因缘。自然能消除痛苦。三、 佛教的时空观 1、三际十二因缘。佛教认为人世间是由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组成的,这三际又是由十二因缘所体现的,合称三际十二因缘。这十二个因缘可按照过去、现在、未来三类来划分。中国古代的的算命术也将人生分为十二个阶段:生长、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佛教的十二因缘用人的生长来比喻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的。过去因缘是由无明(痴)和行(行为)组成。无明是痴,是自己不明不白的一种状态,仿佛一个小孩一样,因为不明事理而生出的诸多想法和行为。行是善恶之业,即行善或者作恶,又是善心却做了恶事,有事恶心却带来了善果,这是行为造成的因缘。无明和行是对过去因缘的描述,这可以比喻孩子在孕育过程当中或初生时的状态,蒙昧而幼弱,但这些过去的原因却产生了现在的苦果。这些苦果包括识(阿赖耶识)、名色、六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