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3.08KB ,
资源ID:42632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632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1206.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1206.docx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120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A19世纪2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9世纪40年代D19世纪50年代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C反杜林论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是()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政治经济学理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阶级斗争学说5、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D 中国共产成立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A大同思想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 E邓小平理论8、马克思主义产生于()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 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精

3、读和泛读结合C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结合D、马克思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结合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A唯物史观B唯心史观C激变论D庸俗进化论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康德哲学思想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的启蒙哲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德国的宗教改革理论14、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4、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的启蒙哲学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6、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系统完整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7、哲学是()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义观点18、哲学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19、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0、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5、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21、一切物主义都坚持()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2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C.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2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24、否认思维和存在

6、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25、主张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D可知论26、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7、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28、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

7、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2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30、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1、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A.形而上学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

8、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32、“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33、“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3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客观规律性C.普遍联系 D.永恒发展35、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36、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7

9、、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二元论 D.不可知论38、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C形而上学运动观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39、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是()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静止的相对性40、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静止是()A.运动的一种偶然现象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运动的外在表现 D.运动过程的结束41、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运动

10、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42、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4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B.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44、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本质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45、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

11、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46、空间是()A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D物质运动的顺序性47、时间是()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48、时间的特点是()A.间断性B.不可逆性C.广延性D.伸张性49、空间的特点是()A三维性B一维性C可知性D连续性5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C时间的不可逆性D时间的相对性5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52、在意识本

12、质的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A.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 B.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意识对人脑的依赖性53、意识的本质是()A. 各种感觉的综合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 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D.“绝对精神”的体现5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是()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C.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一种形式55、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手脚分工 B.语言产生 C.生产劳动 D.社会交往56、规律是()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

13、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57、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A.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B. 发动群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C. 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D. 认识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58、“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60、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A、是不是普遍联系的问题 B、是不是永恒发展的问题C、是不是有一个共同本原的问题D、是不是有共同规律的问题61、哲学上的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有(

14、)A.共同的发展规律B.共同的发展过程C.共同的本原D.共同的形式62、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普遍性B物质性C规律性D连续性63、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64、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 D.宿命论观点65、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66、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B. 医生给病人做手术C农民

15、收割庄稼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67、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68、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B.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C.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D.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6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B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和变化的观点7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71、

1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7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普通联系规律C.永恒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7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7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5、“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

17、唯条件论观点B外因论观点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76、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77、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78、“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79、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18、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8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81、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82.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83、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19、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84、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85、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A.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 B.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C.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D.辩证否定的原理8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

20、论的观点87、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A.辩证的否定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原理88、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D.激变论的错误89、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是()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 对立统一规律C. 质量互变规律D. 否定之否定规律90、“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9

2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趋势92、“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D.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93、“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22、A.矛盾普遍性原理 B.运动、发展的原理C.普遍联系的原理D.矛盾特殊性原理94、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说明()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9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物质不断运动 B.物质普遍联系 C.物质永恒发展 D.实践的观点96、“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来

23、源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世界件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7、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的哲学思想是( )A.规律是普遍的B.规律是事物的必然的联系C.规律是固定不变的 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98、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A. 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B. 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C.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 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感性100、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24、”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101、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A.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B. 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C. 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D. 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102、概念、判断、推理是()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03、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教条主义的错误D.

25、经验主义的错误104、感觉、知觉、表象是()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105、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A.从知觉到表象 B.从判断到推理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06、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滋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A.概念B.表象 C.知觉D.感觉107、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108、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A直接性 B主观性C摹写性 D抽象性109、下列选项中

26、,属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A形象性 B间接性 C全面性 D主观性110、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111、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11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1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7、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11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15、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116、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国家政权 B.党派组织 C.社群组织 D.法律设施11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18、在狭义的生产关系

28、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119、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20、国体指的是( )A.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C.国家政权的政治职能D.国家政权的社会职能121、政体问题说的是()A.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一党执政还是多党共同执政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122、国家政权主要代表()A.剥削阶级的利益 B.劳

29、动人民的利益C.统治阶级的利益 D.先进阶级的利益123、商品是()A.供人们使用的劳动产品B.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C.供人消费的劳动产品 D.可用货币购买的劳动产品124、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B.贮藏手段和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D.流通手段和世界货币125、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为尺度。( )A. 社会劳动 B. 私人劳动 C. 简单劳动 D. 抽象劳动126、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B.使用价值和价值C.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27、货币的本质是( )A.价值符号 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128、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率 B.年剩余价值率 C.利润率 D. 年利润率12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C.生产不足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13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公正 B.平等 C.共同富裕 D.人民当家作主132、马克思主义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