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8.60KB ,
资源ID:42575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575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设计.docx

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设计窗体顶端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第一课时: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构造教学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好生物科学,首先要学会使用有关实验仪器。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仪器,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初次接触显微镜,充满好奇心,急于操作,教师要注重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1、识别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透明玻片标本,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3、养成爱护显微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2、 识别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教学难点:学生动手操作中探究显微镜各部分的功能方法与策略攻破重难点:1、探索法:学生分成实验小组,先对照书和挂图看一看,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再试一试,真实感受各部件的功能。如辨认目镜和物镜,调节准焦螺旋等。让学生尝试观察爱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请一名实验成功的同学上前演示,介绍实验方法和心得;请实验失败组同学代表简述实验失败的过程和原因。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实践法:学生巩固练习,熟练操作显微镜。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活动的细菌;洋葱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演示正确取镜、安放方法的课件;普通光学显微镜图片。);显微镜,逐台检查看是否都配备了

3、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物镜;若干个写有小写字母“b”的透明玻片;细菌玻片标本;洋葱实物;擦镜纸;纱布;培训3-5名“小先生”,协助教师辅导。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思考各部分的功能;阅读课本中“相关链接”新型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种类。教学程序: 一、 巧设疑问,激发探究情趣 (一)出示细菌玻片标本,请学生用肉眼观察,问能否看到玻片上面的细菌。 (二)出示洋葱实物,请学生观察,问是否看到洋葱表皮细胞。 (三)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看到细菌,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学生回答后,课件播放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活动的细菌图片。让学生欣赏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认识

4、到要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激发学生探究显微镜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二、实验探究,掌握取镜和安放的正确方法 (一)多媒体演示正确的取镜和安放方法,学生熟悉取镜和安放要求,明确取镜的正确姿势(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放的标准要求(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为便于记忆,教师将上述要求概括为“右手握,左手托,轻拿轻放略靠左,镜臂向我7厘米,安全牢固便观察”。 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从而加深对显微镜安放标准科学性的认识,增强规范操作的自觉性。 (二)取镜、安放。

5、学生将置于箱中的显微镜取出,摆放在实验台上。小先生巡回指导。教师检查,纠正错误。 (三)学生对照课本图1.2-2,自己动手,安装目镜和物镜,教师和小先生巡回检查指导。 三、对照记忆,记住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一)多媒体出示普通光学显微镜图片,认识各部分名称。 (二)学生对照实物,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提问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四、动手操作,探究显微镜各部分的功能 (一)让学生看一看、动一动、想一想,探究镜座、镜柱、镜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筒、目镜、转换器、物镜、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遮光器、光圈、反光镜等结构的功能,产生观察物像的欲望。 (二)通过观察一个物像初步了解显微镜各部分的功能。教

6、师把写有小写字母“b”的透明的玻片发给各小组,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通过显微镜看到字母。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学生边看书边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有的观察到了物像,有的没有。找一名观察到物像的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让找不到物像的同学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在操作中体会显微镜各部分的作用。比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的范围小。 (三)深入探究显微镜各结构的功能。 1、 结合刚才观察透明玻片上的字母“b”,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玻片上的“b”在显微镜下为什么是“q”并且大了许多,如何确定放大倍数等。针对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补充。师生共同归纳:显微镜下看到

7、的像是倒像,是目镜和物镜把实物放大了,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目镜、物镜上面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的特点,通过学生观察得出结论:长目镜的放大倍数小,长物镜的放大倍数大。 (2)反光镜的两面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功能。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凹面镜能聚光,光线弱的时候用,平面镜仅能反射光,光线强的时候用。 (3)遮光器上的大小不等的光圈作用有什么不同。学生操作探究,得出结论:光线弱的时候要用大光圈,光线强的时候用小光圈。 五、归纳总结,明确注意事项 一、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目镜:放大倍数用10表示

8、,无螺旋,放大倍数与长短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用10表示,有螺旋,放大倍数与长短成正比 观看目镜的方法:双眼睁开,左眼看,右眼睁;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长或宽的倍数2、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发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3、粗准焦螺旋(粗调节):镜筒升降幅度大,找物象细准焦螺旋(细调节):镜筒升降幅度小,使物象更清晰(注:区分因为物象太小使物象更清晰要调高倍镜)4、转换器:调换物镜三显微镜几点重要知识考点: (1)显微镜是成倒像放大的像,因此 视野中物象在某个方向要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 若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6”,根据成倒立放大的原理,玻片标本实际的物象是“9”,解题技巧:将书或试卷倒转18

9、0(2)显微镜 放大倍数越大,体积越大,细胞数越少(与倍数成反比),光线越少,视野越暗,视野范围不变? 视野清晰度变模糊反之相反。(3)光线怎样到达眼睛?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4)怎么判断污点的位置?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通过对显微镜各部分的构造和功能的学习探究,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使用显微镜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不要用手触摸镜头和反光镜;擦镜头要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调节物镜而

10、不能直接用手去扳;一只手提拿显微镜容易使目镜滑出,反光镜脱落;装卸镜头应先安目镜后安物镜,先卸物镜后卸目镜,防止灰尘污染物镜等。 最后组织学生将显微镜按要求放回镜箱,锁好箱门。 六、迁移训练,巩固提高 1、多媒体出示: 张教授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目镜为5 和15,物镜为10和45 。他要一次观察到更多数量的细菌,怎样选取合适的目镜和物镜;实验室内光线较弱,如何选用光圈和调节反光镜,请你帮忙。2、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分角色介绍显微镜各部分的功能,比比谁讲得准确,讲得生动。3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

11、放大倍数是_,最小的放大倍数是_。假如现在观察一个标本,需要放大150,应该选用的目镜为_,物镜为_。答案:600倍50倍15104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答案:D5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Ab Bd Cq Dp答案:D6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目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答案:C7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C目镜与

12、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答案:C8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答案:B教学设计说明: 一、巧设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情趣。教师在导入新课前,先让学生肉眼观察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在学生没有看到的时候,接着播放多媒体,展示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对显微镜的作用有了感性认识,产生了探究显微镜的强烈欲望,引入对显微镜构造的学习,非常自然。 二、创新思维,突出探究。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离不开学生动手探究与实验。本节教学设计,教师不是把显

13、微镜的结构、功能、注意事项讲得详详细细、清清楚楚(这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后才让学生动手,也没有因为显微镜是精密、贵重仪器,唯恐学生摸坏,而减少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而是将本节课设计成一节“探究课”,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相关注意事项。 三、让学生通过看到一个物像,体会各部分的功能。该设计避免了就构造谈构造的误区,突破常规,用具体的观察实验帮助学生探究各部分的功能、记住各部分的名称,是教学实践中一次有益尝试,符合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 四、注重学生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看一看、动一动、想一想的过程中,轻松获得知识。最后,通过帮助教授解决问题,增

14、加成就感和自信心;通过分角色介绍显微镜,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巩固了这堂课所学的知识。 五、注重运用多媒体,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教学反思: 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偏重于感性认识,思维特点偏重于形象思维。 多媒体课件与实物展示结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动手操作、分组学习讨论,在探究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有利于增强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不足之处是本设计对教具要求较高,条件不好的学校可能因为没有多媒体、或者显微镜较少,难以落实本设计要求,影响教学效果。第二课时:显微镜的使用教学分析:生物学是一门实

15、验科学,要想学好生物科学,首先需要掌握有关实验用具的使用。显微镜是最常见的实验用具,能够独立使用显微镜,是每位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生物操作技能,由于学生初次使用显微镜,充满好奇心和急于操作的欲望,所以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2、熟悉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3、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法与策略攻破重

16、难点:1、探索法:学生分成实验小组,先对照书和挂图看一看,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再试一试,真实感受各部件的功能。如辨认目镜和物镜,调节准焦螺旋等。让学生尝试观察爱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请一名实验成功的同学上前演示,介绍实验方法和心得;请实验失败组同学代表简述实验失败的过程和原因。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实践法:学生巩固练习,熟练操作显微镜。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及显微镜使用视频,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的目镜和物镜); 三种标本(印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擦镜纸,纱布,课前每个班培养几名“小先生”以便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学生准备:阅读显微镜

17、的使用教学程序:一、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出示一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图,请学生欣赏。教师适时发问:你想不想学会如何观察到这些细胞呢?从而顺利引入课题。二、实验探究1、 在探究实验之前,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并播放显微镜使用视频,然后分发给学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怎样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然后动手操作观察。各小组观察情况不一,部分学生没有看到物像,鼓励观察到物像的同学,自告奋勇,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例如: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用左眼看目镜,转动反光镜,看到亮圈,完成对光。然后把标本放在载物台

18、上,用压片夹压好,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找到物像,完成观察。不完整之处,由其他学生补充(不能说“亮圈”应该说“明亮的视野”;还要注意使遮光器上的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规范操作步骤观察后学生可能提出疑问,如:(1)、在对光的过程中为什么切勿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2)、放上标本以后镜筒为什么要先下降,后上升?下降时眼睛为什么看着物镜?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进一步规范操作步骤。师生共同归纳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问题:(1)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成一条直线(2)反光镜要对准光源。三、对比观察:1、发给学生带有数字的透明的纸和带有数字的不透明的纸,小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观察后学生可能提出疑问,如:(1)为什么

19、不透明纸上的数字看不到?(2)为什么像是倒的?(3)若想将物像向左移动,将怎么样移动装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线穿透的物体;因为物像是倒像;若想将物像向左移动装片应该向右移动。2、让学生换上另一个目镜或者换上另一个物镜,继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像的变化。小组描述观察结果,得出结论:物象被放大了(或缩小了),看到的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大小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细胞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细胞越小,细胞个数越多。)四、师生共同归纳使用显微镜的步骤: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对使用的步骤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结论:对光、安放、观察三大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

20、维愈加深刻,观察、概括能力得到提高。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道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口诀:取安对放粗细调到观察取镜安放对光(白亮的视野)粗细调细调节观察放回(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左眼观(双眼同时睁开),安装低倍镜(选择放大倍数低的目镜和物镜) (2)对光:将低倍镜和光圈对准通光孔,调反光镜使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和目镜在同一直线上。直达能看到白亮的视野(不是亮圈) (3) 放置标本: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4)粗调节:先下调眼物镜后上调眼目镜,先顺后逆。向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从一侧注视物镜,以防物镜压碎盖玻片)直到找到物象。(5)细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21、(6)整理:纱布擦拭显微镜外表,擦镜纸擦拭目镜和物镜。五、多媒体显示显微镜使用的录象,学生认真观看,加深印象。六、指导学生按步骤操作,教师巡视,纠正错误。七、组织小组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显微镜的实用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操作更熟练。1使用显微镜时,取镜要用_握住镜臂,_托住镜座,放在自己实验台的偏_,然后安装好_和_。答案:右手左手左目镜物镜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_,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_对准_。用_眼朝_里注视,_眼睁开,然后用手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答案:通光孔光圈通光孔左目镜右9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_。A取镜B对光C装目镜D降镜筒E观察

22、答案:A DCBE2、.当显微镜镜筒下降时,操作显微镜的人的目光应注视的部位是( )A.镜筒B.目镜C.物镜D.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八、思维发散: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学生们思维活跃,教师可适时提出如下问题:(1)当你发现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什么?(2)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物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什么地方 ?九、整理和存放:实验完成,让学生按要求把显微镜放回镜箱,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设计说明:一、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新课前,播放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图,让学生产生了

23、要使用显微镜的强烈欲望,引入对显微镜使用的学习,非常自然。二、创新思维,突出探究。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性强、探究性强,要想学好,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探究与实验。本节教学设计,教师不是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得详详细细、清清楚楚(这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后才让学生动手,也没有因为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唯恐学生摸坏,而减少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而是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显微镜的使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三、注重学生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设计注重实验,学生在动一动、想一想的过程中,轻松获得知识。四、注重运用多媒体,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反思:分组讨论交流是课堂教学中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对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特点更加偏重于感性认识,思维特点更偏重于形象思维。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结合实物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本节课设计主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有利于增强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窗体底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