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21.49KB ,
资源ID:4177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177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 石菖蒲与藏菖蒲.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 石菖蒲与藏菖蒲.docx

1、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 石菖蒲与藏菖蒲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 石菖蒲与藏菖蒲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Schott.的干燥根茎。又名:剑草、香草、粉菖、臭蒲、溪菖、山菖蒲、水剑草、水蜈蚣、石蜈蚣、苦菖蒲、岩菖蒲、药菖蒲、香菖蒲、野韭菜、九节菖蒲、剑叶菖蒲。原植物石菖蒲全国各地常见栽培,北起山东,南至广东,西至云南,东至江苏、台湾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本品药材性状: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

2、有的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本品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功能: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中医临床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抗惊厥,抗癌,杀虫,抑菌,抗真菌,抗心律失常,抗缺氧,抗癫痫,抗老年痴呆,抗子宫收缩,镇静,催眠,止咳平喘,松弛平滑肌,增强记忆力,抑制运动性兴奋,降温,扩张冠脉,降血脂,解痉,抑制胃肠肌电活动等作用,对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对消化系统有影响。其它药用部位:(1)石菖蒲叶:洗疥,大风疮;(2)石菖蒲花:调经

3、行血。藏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Acorus calamusL.的干燥根茎。又名:臭草、臭蒲、土菖蒲、水菖蒲、白菖蒲、泥菖蒲、建菖蒲、家菖蒲、大叶菖蒲。原植物藏菖蒲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辽宁、湖北、湖南、四川。根茎称白菖蒲,系藏族习用药材。本品药材性状略呈扁圆柱形,稍弯曲,较石菖蒲为粗,长420cm,直径0.82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节明显,节间长0.51.5cm,具纵皱纹,一面具密集圆点状根痕;叶痕呈斜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侧面近茎基痕周围常残留有鳞片状叶基和毛发状须痕。质硬,断面淡棕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众多棕色油细胞小点,气浓烈而特异,味辛。本品味苦、辛,性温、燥、锐。功能:温胃,消

4、炎止痛。中医临床用于补胃阳,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白喉,炭疽等。石菖蒲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昌蒲。谓“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一名昌阳。”本草图经曰:“昌蒲,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今处处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春生青叶,长一、二尺许,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无花实。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仅以五月五日收之。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节尤密,一寸九节者佳,亦有一寸十二节者。采之初虚软,暴干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砂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其生蛮谷中者尤佳

5、,人家移种者亦堪用,但干後辛香坚实不及蛮人持来者,此即医方所用石昌蒲也。又有水昌蒲,生溪涧水泽中甚多,叶亦相似,但中心无脊,采之干後轻虚多渣,殊不及石昌蒲,不堪入药用,但可捣末,油调涂疥瘙。今药肆所货,多以两种相杂,尤难辨也。”对菖蒲古今药用品种进行考证认为:神农本草经至宋代图经本草所载药用菖蒲系菖蒲属植物菖蒲或其变种细根菖蒲的根茎。此间所指“石上菖蒲”或“一寸九节菖蒲”系菖蒲之生溪石间,根茎节密的优质品。宋代本草别说始有石菖蒲入药的记载。此后的本草和医方多以石菖蒲为优质品处方用药,或强调使用石菖蒲,认为菖蒲粗大而味稍淡,药力不及而渐少使用。本草经集注及后世本草记载类菖蒲而不药用的溪荪,应为菖

6、蒲属植物茴香菖蒲。李时珍谓菖蒲有五种,即两种石菖蒲、泥菖蒲、水菖蒲及钱蒲等,并提出入药须用两种石菖蒲,余皆不堪用。指出“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余者,石菖蒲也。”本处所言“剑脊”是指金钱蒲A. gramineus及石菖蒲A. tatarinowii叶两面呈现的弧形隆起之脊。观察、应用“剑脊”特征时,应以叶片中部为准。赖先银等综述报道,研究报道最多的是水菖蒲(藏菖蒲)、石菖蒲及金钱蒲3个品种,历史上作为药用的只有水菖蒲及石菖蒲2个品种。水菖蒲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石菖蒲入药首见于宋代陈乘所著本草别说。水菖蒲不仅入药的历史要比石菖蒲早得多,而且当今自然界中水菖蒲的资源也大大超过石菖蒲

7、,但是中医历来使用石菖蒲较多。本草及方书记载的九节菖蒲是“一寸九节菖蒲”的简称。医生处方强调使用优质品,并习用简化的药名,以利快速书写。这样“一寸九节菖蒲”演变成“九节菖蒲”。九节菖蒲一名,最早见载于本草纲目转引的明代方书医学正传。近代,九节菖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陈仁山著药物出产辨菖蒲项下称“菖蒲以四川产者为最,节密身结而清香。又广东产者,清远、三坑、石潭等处多出。近水者名水菖蒲,大条,身松浮,节疏,味香带闷;近山上出者,名石菖蒲,质结节密细条,气味清香,与川菖蒲不差上下,西药名剑草;又有一种名外菖蒲者,即九节小菖蒲,味略辛而不甚香,嚼之有辛辣味,产陕西汉中,河南禹州。”在

8、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和中国药物标本图影二书中,不但引用了陈仁山关于外菖蒲即九节小菖蒲的记述,而且在菖蒲的彩图中,绘有石菖蒲药材2支,饮片10片,九节菖蒲药材5支。根据上述产地、性状和图形判断,此九节菖蒲系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本品虽有“一寸九节”的特征,然而它与一寸九节菖蒲是不同科的植物,其性味、功效不同,不宜混菖蒲药用。可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毛茛科的九节菖蒲更加流行,甚至中药材手册、中药志、及中国药典1963、1977年版以九节菖蒲收载,并把传统的菖蒲的功用盲目照搬套入科属来源、性味、成分均不相同的阿尔泰银莲花根茎是错误的。 石菖蒲主含挥发油,含量一般为1.0%3.0

9、%,另有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等成分。采用GC-MS法分析了石菖蒲挥发油成分,共分离出84个峰,鉴定了52个化合物。挥发油中主要为-细辛醚占63.2%81.2%,-细辛醚占3.4%13.7%,以及莰烯(2.78%)、龙脑(1.93%)、细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细辛醛、-细辛醚、d-杜松烯、肉豆蔻酸、百里香酚等。另有顺式甲基异丁香酚、榄香脂索、欧细辛醚。倍半萜类化合物是石菖蒲挥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石菖蒲植物中已分离得到的倍半萜达二、三十种。苯丙素类是石菖蒲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其中,-asarone又在苯丙素中占相当分量,有的甚至高达80%之多,并被公认为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细辛醚在体内吸

10、收、分布、代谢较迅速,极易透过血脑屏障,大脑是重要的分布器官。水煎液化学成分目前通过核磁共振仪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2,4,5-三甲基苯甲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2,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丁二酸、辛二酸、5-羟甲基糠醛、双-5-甲酰基糠基-醚和2,5-二甲氧基苯醌。有报道石菖蒲挥发油LD50为(0.230.023)ml/kg,-细辛醚的LD50为926ml/kg(大鼠)和417.6ml/kg(小鼠)。张晖等报道,石菖蒲产区不同,不仅含油量差异很大,其精油的主成分含量及性质差异也很悬殊。例如有的以-细辛醚为主,有的以-细辛醚为主,有的精油中甲基丁香油酚的含量高达96%以上,几乎没有

11、其它成分。因此,同一种植物产地不同,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势必导致药用功能上的不同,在临床上须引起注意。采收季节问题,从挥发油含量来看,春夏季略高于秋冬季,但其主成分含量秋冬季节高于春夏。贮存期对挥发油含量略有影响,但其质量并无变化。唐洪梅等报道,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广泛,既有定志宁神之功,又有通关复苏、益智健脑之效。石菖蒲药理作用的研究存在偏离临床实际的倾向,其有效成分研究也多集中在挥发油部分。石菖蒲镇静安神及醒脑开窍的双向作用及前人水煎用药的方式揭示:非挥发性组分,尤其是水提部分不容忽视,它们很可能是有效部位之一。因此,有必要对石菖蒲的非挥发性组分及药理作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为临床合理用

12、药提供科学依据。石菖蒲叶的挥发油据4个产区的初步考察,含油量均在1%左右。内在质量经气液色谱分析,同一产区根茎与叶的成分基本一致,仅叶的挥发油中低沸点萜类含量略高于根茎。水菖蒲含挥发油1.5%3.5%,油中化学成分与石菖蒲基本相同,只是挥发油含量略高于石菖蒲,特别是其中含量最高的主要活性成分-细辛脑和-细辛脑都约占总成分的80%以上。自然界石菖蒲的产量远没有水菖蒲多,为了充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广开药源,认为两种菖蒲可互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年6期报道由水蒸气蒸馏得到的组分中,分离出三环性新的倍半萜成分calamenone、菖蒲二醇及异菖蒲二醇。菖蒲属植物中的单萜成分主要集中在挥发油部

13、分。水菖蒲单萜成分大约有20个,倍半萜化合物有23个,有单环、双环、三环3种。从石菖蒲中分离鉴定了2个二萜类化合物,均为松香烷型类。从水菖蒲和金钱蒲分离鉴定了14个苯丙素类化合物。从水菖蒲分离鉴定了3个黄酮类化合物。从石菖蒲中分离鉴定了5个生物碱,多为酰胺类。从水菖蒲中分离鉴定了2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1个醌类化合物:2,5-二甲氧基苯醌。从石菖蒲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2,4,5-三甲氧基苯甲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2,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丁二酸、辛二酸、5-羟甲基糠醛、双-5-甲酰基糠基-醚和2,5-二甲氧基苯醌。菖蒲属植物还含有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及甘露糖)、氨基酸(色氨酸、天

14、冬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等)、脂肪酸(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花生酸等)、无机元素(钾、钠、钙、镁及铁等)等。另外还含有谷甾醇和草酸钙。九节菖蒲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十六酸、油酸、十八酸、十五酸、十七酸、4-环戊烯-1,3-二酮、呋喃等,另含棕榈酸、-谷甾醇、银莲花素(白头翁素)、皂苷、氨基酸、5-羟基乙酰丙酸、琥珀酸和蔗糖等。与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所含成分一致,没有石菖蒲所含挥发油类成分。不同产地九节菖蒲挥发油成分基本相同,各成分含量差别不大,与菖蒲类药物所含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区别。市面常有用九节菖蒲充当石菖蒲入药,九节菖蒲挥发油含量

15、不超过0.01%,与石菖蒲不能混用。王旭等认定九节菖蒲应该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Soland.的根茎,而非毛莨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Fisch.的根茎,并且认为,天南星科草蒲属植物水菖蒲AcoruscalamusL.、石菖蒲的变种植物钱菖蒲AcorusgramineusSoland.var.pusillusEngl.因其外形、性味、化学成分、功效与石菖蒲基本相同,且在应用时可作为石菖蒲药用,因此也叫做九节菖蒲。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只能叫节菖蒲,而不能叫九节菖蒲。同属植物及易混品:(1)金边菖蒲,为石菖蒲之变种;(2)细根菖蒲,为藏菖蒲之变种

16、,分布于云南景洪、勐腊,根茎及叶用于癫痫,中风,类风湿关节痛,牙痛,消化不良,腹痛,泄泻,水肿,痢疾,疥癣;(3)金钱蒲,又名钱蒲、菖蒲、石菖蒲、九节菖蒲、小石菖蒲;干燥根茎稍粗扁,多分枝,常315cm,直径约5mm,表面白色而带红晕,有紧密明显的环节,节间长23mm,有残留鳞片,节下面生根;分布于华东、西南及北京、陕西、甘肃、新疆、湖北、湖南,功效同石菖蒲;江苏称其为鲜菖蒲,四川称建菖蒲,四川、贵州称随手香;(4)钱菖蒲,为金钱蒲之变种,全株非常细小;(5)长苞菖蒲,分布于云南麻栗坡老君山,根茎功效同水菖蒲;据报道,国产菖蒲属植物除上述几种外,尚有香叶菖蒲、宽叶菖蒲、茴香菖蒲;(6)九节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又名九节离、小菖蒲、节菖蒲、外菖蒲、鸡爪莲、京菖蒲、穿骨七;干燥根茎呈纺锤形,稍弯曲,长14cm,直径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