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62.52KB ,
资源ID:406642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0664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机械的振动实验指导新.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机械的振动实验指导新.docx

1、机械的振动实验指导新实验一 建筑结构振动实验一、 实验目的1、通过测试结构在不同频率激励下振动的过程,掌握激振与响应的基本知识。2、了解和掌握振动测量仪器的标定和使用。3、掌握结构共振的概念,以及结构固有频率和阻尼的测试方法。二、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简图1、功率放大器 2、信号发生器 3、力测量仪 4、位移测量仪 5、应变放大器6、非接触式激振器 7、力传感器 8、建筑结构 9、应变测点 10、涡流式位移传感器本实验采用YE6252实验系统,如图。该装置由测试仪器、实验台、激振器和传感器等组成。1、 测试仪器,包括:YE6252Y1功率放大器,通过调节功率放大器的电流改变激振的功率,输出电流范

2、围01A,连续可调。YE6252Y2扫频信号发生器,激振频率变化范围5Hz100Hz,连续量程。YE6252Y3力测量仪,配接应变式力传感器。YE6252Y4位移测量仪,配接涡流式位移传感器。YE6252Y5应变测量仪,配接应变式传感器。2、实验台 包括建筑(楼房)模型,激励及测量装置。3、激振器和传感器 包括YE1501非接触式激振器CWY-DO-504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CL-YB-3/100K力传感器六个可自由组桥的应变测点。 三、 实验原理系统在外力的激励下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振幅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物理性质和激振力的幅值与频率。若激振力的幅值一定,则受迫振幅的大小与激振力的频率有关,当

3、激振力的频率与系统的结构固有频率相同时,结构的振幅将达到极大值,这就是结构共振。通过改变激振器的力值(由变化功率放大器电流实现)和频率(由变化扫频信号发生器频率实现),对建筑结构模型产生不同频率和力值的激励,结构则产生不同振幅的振动,通过测试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绘出结构的受迫振动幅频曲线图。由于阻尼的存在,共振时系统的振幅有一定的限度。系统的阻尼大,则共振时的振幅小;系统的阻尼小,则共振时的振幅大。阻尼比可用系统受迫振动幅频曲线来确定。即按下式计算(这种测定阻尼比的方法称为半功率法): 式中, 结构的固有频率 固有频率后振幅为最大振幅倍点处的频率。 固有频率前振幅为最大振幅倍点处的频率。因

4、此,根据结构的受迫振动幅频曲线图,可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等重要动态参数。四、 实验步骤1、 熟悉实验用设备和仪器。2、 传感器的标定 确定激振力、振动位移和结构应变之间的对应关系整理出激振力、振动位移和应变的标定数据表。3、 激振实验,绘出结构的受迫振动幅频曲线图。确定结构的固有频率和阻尼。在一定的力值下,由5Hz开始,逐渐变化扫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记录不同频率下结构的振幅,观察分析结构振幅随激振频率变化的情况。可观察到,随着激振频率的升高,结构的振幅也越来越高,当激振频率达到结构固有频率时,振幅出现一个峰值。当激振频率超过结构固有频率后继续升高激振频率,振幅又逐渐降低。改变功率放大器的电

5、流,在新的力值下,重复过程,并记录结构在不同激振频率下的振幅。整理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幅,根据数据画出结构的幅频曲线图。并确定该建筑结构的固有频率(既最大振幅所对应的频率)。用半功率法估算出该结构的阻尼。五、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画出实验装置示意简图3、简述实验过程4、标定数据表5、幅频曲线图6、结论,结构的固有频率和阻尼。实验二 转子不平衡振动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转子的不平衡振动现象,了解和掌握转子不平衡引起激励以及转子系统振动响应的概念,以及转子不平衡故障的频谱特性。2、了解和掌握转子振动测量分析仪器的使用,掌握转子振动振幅和相位的测试方法。二、

6、实验装置1、 转子振动模拟试验台。4.光电传感器头 5.传感器 6.转轴7.传感器支座 8.联轴节 9.电机10.调压器 11.前置放大器 12. 振动测试分析仪图1所示为转子实验装置,它包括转子故障模拟实验平台和测试分析仪器两部分,故障模拟实验平台型号为QPZ-II,它包括电机、支撑和转子;转子由轴和两个转盘组成,转盘尺寸为20010。转子的转速可调,转速变化是通过串激电机改变电压实现的。测试仪器为两个测振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及其前置放大器,测试转速的激光转速传感器,以及计算机化振动分析仪器等。2、 振动测试及分析仪器本实验的振动测试及动平衡分析采用CRAS动平衡分析系统。该仪器可进行转子振

7、动的振幅与相位测试和频谱分析。三、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原理 不平衡是转子最常见的故障。造成转子质量不平衡的原因大致有:设计制造方面的原因 如旋转体几何形状不对称,材料缺陷、焊接或浇铸上的缺陷、装配误差、转子动平衡方法不当等引起的质量不对称,使转子重心不在旋转轴线上。图 2 典型的不平衡频谱工艺过程的原因 如转子初始弯曲、转子受热不均匀、转子部件结垢、转子部件脱落、分离机械转鼓内物料分布不均匀等,引起转子质量偏心。转子质量不平衡所产生的离心力始终作用在转子上,转子每旋转一周,就在转子或轴承处产生一次激振。因此它的振动频率就是转子的转速频率,即 或转速频率也称为工频,即工作频率,如图6-5中0。这种频

8、率成分很容易在频谱图上观察到。转子不平衡故障的特征是:在转子径向方向的频谱图上,转速频率成分具有突出的峰值;转速频率成的高次谐波幅值很低,因此反映在时域上的波形很接近于一个正弦波;对于普通两端支承的转子,轴向测点上的振值一般并不明显。 监测值类型:pp(双峰值)。 工程单位:m。 电压范围:5000Mv。 通道标记:确认各通道(传感器)的振动方向,X或Y。 所有参数确定后,点击“确认”。5、在每个轴承座锣钉孔滴入所需润滑油;然后打开试验台调速器电源。微小转动调压器旋钮,转子即会转动。缓慢地转动调压器,逐步升速;升速时必须注意防止瞬时电流过大。升速记录时不得降速(即反向转动调压器)。振动记录结束

9、后,反向转动调压器平稳降速。直至电压为零,再切断电源。6、在转子启动的同时,点击“在线监测”,即可观察到由两个传感器(一个水平放置、一个垂直放置)分别采集的转子两个方向的振动波形,随着转速的升高,振幅也越来越高,当转速接近临界转速时,振幅出现一个高峰。当转速超过临界转速后继续升速,振幅降低,逐渐达到一稳定值。7、振动记录结束后,通过显示器观察转子的动态特性,有两种方式: 伯德图 依次点击“瞬态分析”,“伯德图”,即看到两通道的转子振动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点击通道1或通道2,观察并记录单个通道的从振幅和相位两个方面反映的转子振动情况。一般振幅极大值所对应的转速就是临界转速,临界转速附近的高振

10、幅区为共振区。当转速经过共振区时,相位发生突变(约180的相位变化)。轴心轨迹图 依次点击“图形显示”,“轨迹图”,即看到某一转速下的轴心轨迹图,看到转速频率的轴心轨迹圆,通过点击改变转速(时间),观察不同转速下的轴心轨迹圆形状。转速由低速逐渐升高时,轨迹圆越来越大,再通过临界转速时,图形迅速增大,图形的方向突然改变。通过临界转速后,图形逐渐缩小。8、根据观察分析结果,确定转子的临界转速。9、改变转子位置;重复步骤5-8。 10、实验结束后,先切断稳压电源,接口箱的电源,再切断计算机的电源。 实验数据记录第1次(a= b= )第2次(a= b= )转速(rpm)幅值(m)相位(度)转速(rpm

11、)幅值(m)相位(度)四、数据整理1、画出实验台转子结构示意图2、手工画出波德图,(振幅-转速图和相位-转速图)列出最大振动位移量和临界转速值3、按理论公式计算该转子的临界转速(转轴的直径为9.5mm,转盘分为两种规格。76J较厚的转盘质量为800g;较薄的转盘质量为600g。)转子临界转速简易计算公式(邓柯来公式): 式中:的尺寸见图4,由现场测量以 “弧度/秒”单位表示的转子临界转速, 转速 转/分材料弹性膜量, ;两转盘的质量, 轴的截面惯性距, 转轴直径,(较厚的转盘质量为800g;较薄的转盘质量为600g。)4、 图4 转子示意图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五、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画出实验台转子结构示意图)3、实验过程5、 实验记录表6、 手工画振幅-转速图和相位-转速图7、 采用邓柯来公式分别计算出转子的临界转速,与实验值比较,并分析原因。六、注意事项:1、启动转子前先检查所有螺钉是否拧紧。2、变速时要缓慢,开始时不要一下将转速升得很高。3、在临界转速附近要避免停留时间过长。4、传感器头与轴的距离要有1mm以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