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你正在下载:

篆刻.docx

[预览]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40.81KB ,
资源ID:40521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0521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篆刻.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篆刻.docx

1、篆刻篆刻篆刻是指以印章为载体,展现书法、构图和刀法美感为要素的一种艺术形式,迄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印章篆刻包括古玺印和文人篆刻两部分。玺印篆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艺术,脱胎于抑印纹饰、图案的信模,之后功能扩展为个人的凭信和官署、官吏执政的权力象征。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是篆刻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宋元之际,文人开始参与印章创作,印章艺术又和文人书画相结合,书画的收藏、创作逐渐流行钤用印记,其内容除了作者或收藏家的姓名印外,别号、斋号、鉴藏和诗句闲章都常使用。到了元末,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石

2、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从明代起,便于镌刻的印石被大量运用,进一步促进了文人篆刻的兴盛,出现了明清两代璀璨瑰异、流派纷呈的文人篆刻艺术,成为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1904年西泠印社的成立标志着篆刻艺术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出现了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等。如今,西泠印社已迎来110年华诞,印人杰出者辈出,篆刻艺术再现辉煌。目录:词义解释何为篆刻 中国古代玺印文字书体简解篆刻起源篆刻流派篆刻用具篆刻工具篆刻用

3、材篆刻步骤篆刻方法运刀章法篆刻欣赏篆刻社团 西泠印社终南印社东吴印社海墨画社金石书法篆刻部东湖印社灵杰印社南京印社黑龙印社 词义解释 (1)比喻书写和精心为文。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文选任昉:“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篆刻为文,而三冬靡就。” 吕延济注:“篆谓篆书,刻谓雕刻文章也。” 宋秦观赠刘使君景文诗:“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觞侠气上云空。”(2)谓雕琢,过分修饰文字。明高启跋沟南诗后:“格律深稳,不尚篆刻,而往往有会理切事之理。”(3)雕刻印章。明史文苑传三文徵明:“文彭、文嘉并能诗,工书画篆刻,世其家。”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米紫来

4、自书诗卷:“ 米紫来 诗画皆工秀,兼善篆刻。”郭沫若芍药及其他竹阴读画:“ 抱石 ,我看是一位标准的中国艺术家,他多才多艺,会篆刻,又会书画,长于文事。”何为篆刻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

5、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中国古代玺印文字书体简解:篆刻创作主要采用古文字,包括甲

6、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大篆以及小篆的几种变体。篆刻起源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据汉书 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便盛行刻字艺术。但印面并无本来意思的文字,只有象征血缘集团的记号,附加在同时代的青铜器或旗子上。虽说是记号,却有一定的读音。到了周代,以青铜质为主的“周玺”大为兴起。各种大小形状都有,一般分为白文,朱文两种。秦代是中国文字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印文圆润苍劲,笔势挺拔。汉代印章到达兴盛,史称汉印,字体由小篆演变成“缪篆”。汉印的印形制、印纽亦十分精美。西泠八家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

7、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遂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举。篆刻名家与流派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自明代起,出现了一些有成就的篆刻家,他们的作品,在用刀、布局、印文方面各具艺术个性,为时人称赏,并为后人所效法,形成诸多篆刻名家和篆刻流派。名家篇:文彭 文徵明长子,明代篆刻家、书画家。因

8、其采用灯光冻石刻印,促进了当时石章入印的流行,对篆刻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被后世尊为明代流派篆刻的开山之祖。其作品风格清峻工稳,传世极为少见。 何震 明代篆刻家。与文彭谊同师友,一时并称“文何”。他的作品,初期受文彭影响,后广泛取法借鉴秦汉印章,表现为沉雄猛利的格调。他所开创的流派,因代表人物多属徽州籍,所以有 “徽派”之称,继承者有苏宣、梁袠、程朴等人。 汪关 明代篆刻家。篆刻宗法古典,借鉴秦汉印及宋元朱文印,风格清新工致,刀法沉稳洁净,为明代印坛中工笔高手。清林皋、沈世和等均传其风格。丁敬与浙派 丁敬,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浙派的创始人。继承者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

9、等,由于他们都是浙江杭州人,因此后人就把他们连同效法他们艺术风格的印家,总称为“浙派”。他们师法汉印及宋元印风,力意创变,印文书法简洁,创用切刀法刻印,苍劲古朴。丁敬等八人各具成就,合称“西泠八家”。浙派与皖派一样,都崇尚秦汉玺印,刀法上成功地应用生涩坚挺的切刀,来表现秦汉风貌,以其古朴雄健的风格有别于皖派诸家的柔美流畅,所以有“歙(皖派)阴柔而浙(派)阳刚”的评论。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达一个多世纪,影响极为深远。 邓石如与邓派 邓石如,清代书法家、篆刻家。邓氏篆刻得力于书法,后人有“书从印入,印从书出”之评。作品不拘泥于秦汉古玺而能自成面目,风格自然浑朴,刚健婀娜。对吴熙载、吴咨等都有影响,

10、后世称为“邓派”。 吴熙载 吴熙载,字让之,书画篆刻都精,篆隶功力很深。为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的学生。他的篆刻最初取法汉印,三十岁左右看到邓石如的作品,敬佩不已,于是书法、篆刻均师法邓石如,从而把“邓派”艺术推向了高峰。由于邓石如作品传世甚少,所以名为师法邓派者实际大多以吴氏为宗。他的作品对黄牧甫、吴昌硕有很大的影响,吴昌硕曾说过,“学完白(邓石如)不若取经于让翁(吴熙载)”。其推崇可想而知。吴熙载的篆书飘逸劲健,表现在篆刻上用刀迅疾使刀如笔,笔意圆转流动,气势酣畅淋漓。每字结构的转折连接处和线条的延续处,都充分表现了书法的用笔。边款多作单刀草书,象他的书法墨迹一样娟美,可说是别开生面。师承邓

11、派的名家还有吴咨、徐三庚等人,虽各有成就,但均不能与吴熙载相比。邓、吴的成就,不仅因他们的作品出众,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一味摹仿前人作品,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贡献。 赵之谦 赵之谦,字撝叔,别号很多。他是邓石如之后,独具创新精神的大艺术家。书画篆刻都具有很高的成就。篆刻融合皖浙两派,在秦汉玺印的基础上,吸取了秦权量、诏版、古钱币、镜铭及碑版等篆字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资的领域,别创新格。赵之谦篆刻在章法上提倡有笔有墨,所以虚实对比感十分强烈,朱文生动活泼,白文稳健雄浑,偶以单刀刻印,成为篆刻艺术写意派的先驱。他用北魏书体来刻款识,或单刀入石作阴文款识,或效法“始平公”作阳文款识

12、,在方寸之间,重现北魏书的雄伟奇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赵之谦的成就超越了他的前辈大家丁敬和邓石如,也超越了他同时代的吴熙载,篆刻艺术通过赵之谦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黄士陵 黄士陵,字牧甫。安徽黟县人。父母过世后曾在南昌以照相为业,后长期客居广州,因此艺术上可称他的一派为“粤派”。篆刻初从浙派入手,逐渐进入对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的研究。后来到北京友人处看到大量的金石资料,使他大开眼界,于是在学习秦汉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法钱币,秦权、汉镜、碑碣、匋瓦,特别着意于商周铜器、两汉金文,终于在皖浙两派之外,自成一家。 黄士陵的篆刻运刀爽利,不加修饰。白文取法汉铸印中光整一路的作品,在学习赵之谦的基础上以

13、薄刃冲刀来体现汉印的方劲挺拔;朱文亦是锋棱毕现。章法讲究疏密穿插,线条锋锐挺劲,光洁妍美,看似呆板,实不呆板。在貌似无意中包含着无尽的变化。边款以冲刀刻魏书,亦独具面目。吴昌硕 吴昌硕,原名俊卿,别号很多,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他是清代最后一位大艺术家,与吴(熙载)赵(之谦)黄(士陵)并称晚清四大家。诗书画印造诣极高。他的篆刻先从浙派的陈鸿寿入手,继学徐三庚、赵之谦,最后通过学习吴熙载和钱松的刀法,加上对秦汉玺印和封泥瓦陶文字的研究,终于在转益多师中得到统一,形成老辣挺劲,雄浑苍古的独特面目。 吴昌硕的书法早年涉猎甚广,中年以后专攻石鼓文,结合三代吉金文字的结体用笔,朴茂雄健,自生新意,发展了篆法

14、,从而为他的篆刻突出陈规、自立门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使用钝刀切石的刻法,更使他的篆刻显示出古朴、苍劲、浑厚的天趣。 他的篆刻可以喻之为印石上的写意,在晚清的诸家之后,异军突起,成为近代最有影响的篆刻大师。 赵时棡(gang) 赵时棡,号叔儒,近代著名书画篆刻家。工四体书,精于书画碑刻的鉴别,擅画骏马。篆刻早年取法浙派,后精研赵之谦、邓石如直追秦汉,对周秦小玺及宋元圆朱文犹有独到功力。在篆刻艺术中,实际上存在有仿汉凿印和铸印两种流派,赵时棡正是近代继承汉铸印端重谨严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赵石 赵石,号古泥。为吴昌硕最杰出的学生之一,书法功力极深,从事篆刻艺术四十多年,作品很多。赵古泥的篆刻对

15、于章法有特别的研究,一印在手,往往反复起稿。直到舒适妥帖才落墨上石。他的作品或气度雍容,或雄浑奔放,能够师法昌硕而别出新裁,自成面貌。 陈衡恪 陈衡恪,字师曾,又号朽道人。早年留学日本,为鲁迅先生好友之一。善诗文书法。绘画篆刻得吴昌硕指授,故别署染仓室。与齐白石的交谊很深。他的书法喜用狼毫作篆隶。因此他的篆刻刚健婀娜,在古朴中时露秀逸之气。他又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书画篆刻在国内外得到很高的评价,可惜他中年逝世,成就还未充分发挥,吴昌硕曾题“朽者不朽”作为悼念。 王褆 王褆,号福厂。工篆隶书,精于书画古器物的鉴别,篆刻由秦汉入手,继而精研浙派各家,后兼及吴熙载、赵之谦,取法很广,所作工稳谨严,布

16、局妥帖入微,刀法精熟。他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艺术最早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 齐白石 齐白石,原名璜。出身贫苦。曾学木匠,后以画像为业。由于他刻苦学习,诗书画印都成就卓著,治印初师浙派,后学习晚清诸家,受吴昌硕的影响最大。他受汉代单刀直入的将军印的启发,进一步发展了赵之谦治印的单刀直切之法。他认为,治印要力忌“摹、作、削”,所以他的作品不加修饰,别具天趣。他的“写意派”篆刻艺术在吴昌硕外又另开一派,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邓散木邓散木,号粪翁。晚年因病截肢,又号“一足”,工四体书,曾遍临汉碑,其功可见。他把寓所称为“三长两短斋”,三长即诗书篆刻,篆刻最为著名。书法篆刻师承赵古泥和萧退闇,治印

17、上承秦汉,对齐鲁封泥和汉魏六朝砖甓文字得益很多,并融合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赵古泥诸家,终于独树一帜。他认为学印必须先学书,书法水平的高低,决定篆刻创作的成败,对印章的章法,有独特的建树,对篆刻理论研究和书法普及工作都有很大贡献。有篆刻学等著作传世。 钱瘦铁 钱瘦铁,号厓,字叔厓。书画篆刻成就很高,篆刻尤为突出。治印从汉印入手,初师郑文焯、俞语霜,后得吴昌硕指点,曾应日本艺界之邀赴日从事艺术交流。他的篆刻最显著的特点是章法自然,很讲究气势,如信手写来,奏刀大胆泼辣,擅用併笔手法,中外印坛极为推崇他的作品。由于他能得吴昌硕篆刻艺术的精髓而自具风貌,因此与吴昌硕(苦铁)、王大炘(冰铁),并称“海

18、上三铁”。来楚生 原名来稷勳,晚号安处先生。书画篆刻俱精,篆隶草书冠绝一时。篆刻取法吴熙载、吴昌硕、齐白石三家直追秦汉。他认为印家的成功是七分篆(章法)三分刻,所以他的章法拙中寓巧,匠心独具,刀法强调“稳、准、狠”三字,在冲刀、切刀外兼用各种辅助手段,作品老辣稳健,以汉画象砖入印,表现新的生活内容,亦天趣横生,近代可以说是无出其右,为吴昌硕之后有数的艺坛大家之一。 罗福颐 罗福颐,字子期,为我国现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自幼继承家学,学识渊博。十七岁摹古印成谱,考古学家王国维见之,赞其能传达古印精神的微妙之处而毫无遗憾。治印师法汉铸印谨严一路,深得汉人神味,仿古朱文小玺也极精采。曾任故宫

19、博物院研究员,兼任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中国古文字学理事等职,对西夏文字,西夏历史古玺印和玺印文字等有精深研究,著作多达二百余种。附篆刻流派简表:皖派(徽派)代表人物:文彭、何震、苏宣、梁袠、程朴、朱简、程林、金光先以及程原、程朴父子、 邓石如(邓派)等歙派(歙中四子)代表人物: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龙泗水派代表人物:苏宣粤派(黟山派)代表人物:黄士陵浙派(西泠八家)代表人物: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新浙派代表人物:赵之谦吴派(海派/ 汉印派)代表人物:吴昌硕赵派(虞山派)代表人物:赵石、邓散木娄东派代表人物:汪关、林皋(林派)、巴慰祖扬州派代表人物:林皋(林派)、

20、汪关、沈世和如皋派代表人物:许容、童昌龄、陈瑶典等云间派代表人物:王曾麓父子、鞠昆皋京派代表人物:齐白石闽派(莆田派)代表人物:宋珏、吴晋、练元素、薛穆生、许有介、兰公漪等 篆刻用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篆刻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篆刻专业工具,印材以及和备置有关的印谱和篆刻工具书等。 为了初学者的方便,现将学习中最主要的工具材料介绍如下:(一)篆刻工具1篆刻刀篆刻刀是主要的工具。它的粗细、长短、轻重和刀角的大小、锐钝、平斜,都将直接影响到刻印的效果。(1)刀口使用平口刀。两面开口,刀口两角需成九十度角。若刀口大于九十度,刻时易滑刀,不易刻准、刻直。(2)刀刃的角度要适合篆刻,从刀角侧视,

21、刀口出锋角度不宜太锐或大钝,一般以30度为宜。角度小则太锐,刻出的线条易光滑、缺乏含蓄之韧劲;角度大则较钝、刻出的线条易碎涩,往往缺少爽利的感觉。(3)刀杆的粗细与轻重、厚薄,一般根据自己的习惯与喜好所定。一般刀杆较粗者重,刀杆较薄者轻。粗重者,坠力大,有助力,刻石稳健;轻薄者,易执使,较灵便,但若过轻薄,则不易发力。一般可备轻重二把,粗重者,可宽8mm左右,较小者可6mm左右。(4)刀杆一般长约十五厘米左右,略高出于之虎口即可。若过长,刻运时摆动大,影响运刀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若过短,执运不方便,也不易着力。2、金刚砂磨刀片属西泠印社专业篆刻工具系列,适用鉻钢、高速钢、钨钢刻刀等的刃磨。少数

22、坚硬印石,玉石也可以磨制。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金钢砂粒强度高,刃磨快速、平整、细匀。解决以往用磨刀砖、油石刃磨用时长、费力、效果不佳以及钨钢刀不能刃磨的问题。3、篆刻笔、墨、篆刻拓款用砚片用于临摹,起稿,拓款等用。(1)篆刻笔一般应备狼毫或兼毫小楷二支,用于摹印、起稿、反书上石等用。另配羊毫一支,用以拓边款时蘸清水用。(2)墨:油烟墨一锭,或用较好的书画墨汁一瓶(如一得阁、曹素功、玄宗墨等)。用时需磨浓,不致渗开为宜。(3)篆刻专用砚片可备一块。砚石选择可多样,但要光平、滋润、易发墨。若有梢好的歙砚、端砚当然更好。平常要保持砚的清洁,尤其是拓款时用墨,一定要事先将砚洗净,然后研磨,否则拓出印

23、款,墨色灰暗。着用宿墨拓款,裱托后易渗化出墨晕。4、篆刻专用网眼砂纸/篆刻砂皮用于磨印石,一般可备粗细各一张,更细者可备有水砂纸一张。若无砂纸时,较平坦质细的水泥板或砖石亦可利用,但效果自不如砂纸平整。5、篆刻印床印床是用来固定印章的,以便镌刻时省力,尤其是刻较坚硬质地的,或较小的印材时更为有效,同时还可以保护手指,使运刀时更大胆。印床有木制和金属制二种,功能上可以划分为可旋转和不可旋转两种。6、刷子刷子用以刷涤印面。一是在刻时刷去石屑粉末,因石粉不宜用口吹,口吹石粉久则对身体无益。二是在铃印时,先刷净印面,以免石屑等脏物带入印泥。一般以小毛刷或以牙刷代用即可。7、棕帚一般称“棕老虎”,用以拓

24、制边款时用。大城市书画社都有卖。买时应挑选其较细匀者。初用时过硬,可在热铁板上,或砂石、水泥地上摩擦,使之变软,棕丝变得较细尖,再擦上少许菜油,使之光滑。8、拓包为拓边款时用。拓包制法:先取硬版纸,剪成如硬币二分大小的圆块,外包以新棉花,底部略厚,再裹以塑料纸和加哗叽布一层,最后再用软细缎包扎一层,使成扁圆球状,其颈部用线或皮筋扎紧即成。拓包要求包扎得紧,表面光滑。现西泠印社有做好的拓包销售。9、印规印规是在钤印时用以框正印章的位置,使之不偏不至。或是复印用之,即第一次铃印时不够清晰厚重,可以重复钤二遍、三遍,使之印文更加厚重,鲜艳夺目。木或金属等制成的印规均可用。只要规角成九十度,两边各长约

25、三至四厘米,厚约五至十毫米即可。钤印时,先以印规定位,印章紧靠印规内侧钤盖。复印时,印规掀压住不要移动,蘸印泥后再依原印规内侧复钤下即成。一般钤盖熟练后,也可以不用印规。10、印泥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已有两千多年的传承历史。好的篆刻作品最终要用出色的印泥来体现才够完美,篆刻印人对印泥是非常讲究的,心目中似黄金般珍贵。质地好的印泥,钤印出来则色彩鲜美而沉着,有立体感,显得有精神。质地差的印泥钤印出来,则显得色泽灰暗或浅薄,有的油迹浸出。现制作印泥的城市很多,以杭州西泠、上海、漳州、苏州等地的产品较好。印泥应选择专业书画印泥(如西泠印泥、耘萍印泥等),篆刻专用的最好,但价格不菲,所钤印蜕历

26、久鲜亮,快干不渗油,印章表现立体。初学者亦可先选择实用级练习用。印泥应搅拌成球状再使用,增大印面与印泥的接触面,印泥均匀,这样钤盖的印面才均匀细腻。印泥应经常搅拌,使之匀润,用之如新。印泥的品种很多,红色的一般分朱砂、朱磦等。(1)朱砂印泥色深紫红,有人称为紫红砂,是漂制朱砂时沉淀在乳钵最下层的一种朱砂,制成的印泥,鲜红带紫,厚重沉着,最为美观。(2)朱磦印泥略现红黄色,比较清雅,是漂制时较上层的朱砂细末与艾绒、油等调制而成。以厚亮细腻、色彩鲜明沉着者为上品。(3)市上有三、四十元一两的,一般初学练习。(4)近来市场又推出篆刻专用印泥,立体快干,保存时间久,制作印谱传世是为上品。(5)还有仿古

27、印泥(深褐色)和黑色、蓝色、绿色等印泥,作为特殊场合使用,若有兴趣者,亦可备用。印泥的保管,应放置在瓷盒内为好。不要放在金属盒内,因印泥与金属物接触,日久会变黑,影响质量。最应普及的知识是印泥应经常用印筋调拌,使之油、砂、艾绒拌和在一起,搅拌后的印泥钤印质量高,并对印泥起保护作用,延长使用寿命。印泥的使用窍门:冬季天冷,印泥容易受冻,变得较硬,用之前应在太阳下晒一些时间,使之变软后再用。夏季印泥易变软,可冰箱冷藏放置一段时间搅拌后使用。 11、拓印用纸 用于写印稿,拓边款和蜕印等。 (1)拷贝纸纸质薄,半透明,用于摹印和拓边款。 (2)生宣纸可用于拓边款时吸水用,或作钤印印花、起印稿等。 (3

28、)连史纸用于拓边款、钤印花。纸质较薄而匀细,最好的是西泠印社的古法连史纸或专业连史纸。 (4)印谱:连史纸经过印刷,注写斋堂馆号,或创意设计, 拓制印面及边款,装订成册,形成印谱。 12、印垫印垫用于篆刻时的垫板,防止刮伤桌面,同时可以做为盖印章的垫子,要选用橡胶材质,硬度不能太软,否则印面无支撑,钤印会走样。 13、拓印板 拓印板为钤盖印面专用之工具,以其上之纹理使印面充分接触,提升印面钤盖的均匀度与立体感。 14、玻璃小镜用以检查印石上印文的正反及准确时用。一般市上出售之小玻璃镜即可用。15、其 他如保护印章的印盒(或印套),裁锯印石的钢锯条,擦拭印章的软布(或小毛巾)等等,都可根据情况来

29、备,不一定要马上备齐。有些东西可用可不用,或取它物代用亦可。近日,杭州西泠印社有限公司新近推出了篆刻专用工具套装篆刻包,里面有篆刻包、篆刻笔、西泠印泥、金刚砂磨刀片、篆刻专用砂纸、拓印用纸等,一包在手,篆刻的基本用具已齐备。(二)篆刻印材1、印石:印章材料,有铜、石、金、玉、木,牙、骨、砖、有机玻璃制品等。但作为篆刻艺术用材,还是以石质材料为主。因为石质印材,柔、脆、腻、坚适中,易于受刀,并能表现出特有的金石韵味,故明清以来多为印人所喜用。同时也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印石由于产地很多,质地也各有差别。(1)四大国石四大国石,分别为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石质主要为

30、叶腊石、地开石、高岭石。石材用于篆刻可追溯到元代,王冕偶得灯光冻(青田石)入印,开启文人篆刻之先河,随着文彭、何震等大家的推崇与创作,掀起篆刻史上的百花齐放,篆刻流派发展繁荣。石材亦更多被篆刻者关注与使用。四大国石各具特色,寿山石颜色艳丽,品种众多,尤以田黄最为珍贵,被誉为“石中之王”;昌化鸡血则被奉为“石中皇后”,似牡丹般娇艳华贵;而青田石则以其温润的青色和被文人推崇的适合走刀等特色尊享“石中君子”之美誉;巴林石则以其通透灵动,色彩斑斓而成为后起之秀。(2)孤山印石孤山印石,产自南亚,为新品印石。此石以西泠印社社址“孤山”命名,于2011年中国(杭州)第六届印文化博览会现场命名并发布,由西泠

31、印社副社长韩天衡、陈振濂领衔的专家评委郑重推荐。孤山印石品种分为孤山1号和孤山2号,因其具有适合篆刻的硬度与品质,短时间内受到篆刻同仁的肯定与追捧,业界关注良多。(3)其他印石丽水石产于浙江省云和县城东北小顺,也被称为小顺石。色彩明丽多姿,但可惜没有大材,多为不规则状薄料。丽水石石质近似寿山石,名品有红花冻、黄冻、彩冻等。大洪石产于浙江省仙居县大洪村,石质坚脆,色彩较灰暗,多为紫底或灰底,上有红白冻斑,常见的品种有大洪紫石、大洪白花石、大洪黄花石、大洪红花石等。萧山石萧山石,也称萧山珍栗红,产于浙江省萧山城南。石色紫红,石质较粗。因其颜色变化不大,又多为大材,故常用来加工巨印。东坑石产于浙江省景安县东坑,石质近似青田石,较为细腻。品种有东坑青白石、东坑红石、东坑黄石。另有一种青白底,上有红黄等彩色平行纹,称为东坑绳纹石。辽石分为宽甸石和绿冻石两大类。宽甸石产于辽东宽甸,酷似青田石,略黄,微透至半透,光泽极强。但石质燥烈,不易受刀,用力镌凿则有鳞状石片层层剥落,呈崩碎状。绿冻石产于辽宁岫岩,色有淡绿、碧绿、墨绿,半透明至全透明。墨绿者近黑,微透。绿冻石纯净细腻,光泽强,但大多数石质亦为层片状结构,绺性较强。少数细润、结密、纯净者可称上品,亦可取。广绿石产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