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3.25KB ,
资源ID:390337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033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8 社会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8 社会影响.docx

1、08 社会影响第八章 社会影响一、单项选择题。1.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人数越多,助人行为( )A.越少 B.迅速增加 C.越多 D.越难预测2.从众是一种( )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A. 主动地 B. 被动地 C.积极地 D.客观地3.个体在( )下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A.自我实现 B.群体压力 C.人际吸引 D.社会感染4.( )是由于他人在场而使个体活动效率提高。A.观众效应 B.结伴效应 C.社会促进 D.社会控制5.有关从众的研究发现: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所呈现的刺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的倾向就会( )A.越

2、高 B.越低 C.不变 D.难以确定6.有些不法商人雇佣“托儿”进行不正当促销之所以能奏效,正是利用了人们的哪种心理?( )A.顺从 B.服从 C.从众 D.依从7.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 )的影响最大。A.13人 B.34人 C.46人 D.10人以上8.下列哪一个不是从众的原因?( )A.对偏离的恐惧 B.行为参照 C.群体的凝聚力 D.合法权利 9.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是( ) A.男性不容易从众 B.没有确定性的关系 C.女性更不容易从众 D.女性更容易从众10.如果可以选择,几乎所有的球队都愿意主场作战,而不愿意客场作战,这是因为( )A.合作现象的存在 B

3、.从众现象的存在C.群体极化现象的存在 D.社会助长现象的存在11.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其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去个性化12.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这个现象被称为( )A.优势反应 B.模仿 C.社会感染 D.暗示13.在阿希的实验中表现出的从众行为是一种( )A.真从众 B.假从众 C. 权宜从众 D.不从众14.阿希的“三垂线”实验,说明了( )A.从众现象 B.社会助长现象 C.社会阻抑现象 D.去个性化现象15.在增加顺从的技巧中,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紧跟着提出一个小的要

4、求,这是( ) A.“留面子”效应 B.“低球”技术C.“过度理由”效应 D.“登门槛”效应16.引导他人依从的策略是( )。 A.认知吝啬鬼 B.“登门槛”效应 C.首因效应 D.皮格马利翁效17.滥竽充数的现象是一种( )现象。 A.从众 B.社会干扰 C.冲突 D.社会惰化二、多项选择题。1.从众的功能有( )A.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B.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 C.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 D.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2.从众行为的原因有( )A.寻求行为参照 B.对偏离的恐惧 C.追求成就 D.群

5、体凝聚力3.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行为的数量随群体规模的增加而( )。A.上升 B.下降 C.变化 D.不变 4.影响服从的因素有( )A.命令者的权威性 B.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C.情境压力 D.命令者的性别5.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社会感染的特点?( )A.双向性 B.恐惧性 C.爆发性 D.接受的迅速性6.阿希通过对被试的访谈,归纳出从众的行为有三种( )A.知觉的歪曲 B.判断的歪曲 C.行为的歪曲 D.心理的歪曲7.根据个体外显行为是否从众,以及外显行为与内心判断是否一致,可将从众分为( )A.真从众 B.权宜从众 C.假不从众 D.真不从众 8.服从产生的原因包括( )A.合法权力

6、 B.缓解心理紧张,融洽人际关系 C.逃避惩罚,获取奖励 D.责任转移9.影响顺从的因素有A.惩罚 B.专家意见 C.合理要求 D.合法权威10.亨特和希勒里提出他人在场引起人们唤起因素有( )A.评价忧虑 B.关注 C.分心 D.纯粹在场三、填空题。1.对从众行为而言,个体虽然不是按自己的本意去做,却是 按其他人的要求去做的,它参照的是 。2.服从是个体不愿意去做,却不得不去做,它执行的是团体的明文规定或权威人物的命令。3.从众是 原先的意见,屈从于团体压力,附和大家的意见。4.顺从是 自己的意见,只是为了符合集体或他人的期望作出权宜性的行为改变。5.“登门槛”效应与 均是两步式渐进策略,但

7、“登门槛”的两步操作中间有时间间隔。四、名词解释。1.从众2.服从3.顺从4.社会助长5.社会惰化6.去个性化7.暗示8.模仿9.社会感染10.社会影响五、简答题。1.简述从众产生的原因。2.简述服从的原因。3.简述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六、论述题。1.试述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2.试述影响服从的因素。3.试述社会助长的机制。七、案例分析题。1.在加利福尼亚的帕罗阿尔多市,一个大学生挨家挨户按门铃,自我介绍是“安全行使公民活动”的代表,并提出一个荒谬的要求:允许其在该家前院的草坪里放置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心驾驶”的字样(该要求之所以荒唐,是因为从其所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出,漂亮的大房子被一块写得极

8、差的巨大标志牌遮挡得不伦不类)。当然,大多数的居民没有同意。但有些人却同意了。为什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请求。两周前,另一位学生自称是“交通安全居委会”的志愿者。请求在他们院中矗立一块三平方英寸的标志牌,上面整齐地写着“安全驾驶”,他们已答应下来这一无害的要求,没有被先前这一要求软化的居民中,只有百分之十七的人允许树立牌子。而先前同意在院中矗立三平方英寸标志牌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五十五表示赞同。2. 1998年,田纳西一所高中的老师报告说在她的教室里有一股汽油的味道;不久,她就感到头痛、恶心、呼吸急促、头晕目眩。她的班级停课之后,学校的其他老师也报告出现相同的症状。最后只好全校都停

9、课了。每个人都看着那个老师和一些学生被救护车送走。但是当地的专家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学校有任何异常。复课之后,却有更多的人报告出现症状。学校再一次停课关闭。来自不同政府机构的专家再次进行了有关环境和流行病的检测,结果仍一无所获。但这次复课之后,神秘的流行病消失了。田纳西卫生部门的琼斯对这一罕见的案例进行了调查研究,总共有170名老师、学生和员工曾到医院就诊,但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的原因。第八章 社会影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B 4.C 5.A 6.C 7.B 8.D 9.B 10.D 11.B 12.C 13.C 14.A 15.A 16.B 17.D二、多项选择题。1. AB

10、 2.ABD 3.AC 4.ABC 5. ACD6. ABC 7.ABCD 8.ABCD 9. ABCD 10. ABD三、填空题。1.自愿 社会舆论2.不愿意 明文规定 权威人物3.放弃4.保留5.“低球”技术四、名词解释。1.从众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体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团体的引导或压力,而朝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2.服从服从(obedience)即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当一种要求以命令的形式出现时个体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压力,为了减缓这种压力,个体会采取服从行为。3.顺从顺从(compliance)是社会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个体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并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

11、行为。4.社会助长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又称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5.社会惰化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是指团体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单独完成时减少的现象。6.去个性化去个性化(de-individualization)是指团体中的人们感到自己被淹没在团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并进而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7.暗示暗示(suggestion)是社会影响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在非对抗态度条件下,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发出某种信息,以此来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12、影响。8.模仿模仿(imitation)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在非控制条件下,个体自主地仿照他人的行为而活动的过程。9.社会感染社会感染(social contagion)是指个人的情绪反应受到他人的或团体的影响,个体对他人的或团体的某种心态的无意识、不自觉的遵从。10.社会影响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是指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五、简答题。1.简述从众产生的原因。答:从众的产生有以下原因:(1)行为参照的需要。在很多情形下,人们由于缺乏恰当行为的有关知识,又不愿在行动时出错,往往需要从其他途径获得信息作为行为参照的标准。在情

13、境不定的情况下,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尺度;(2)偏离团体的焦虑。任何团体都有维持其一致性的倾向和执行机制。对于遵守团体规范的成员,团体会接受、喜欢甚至优待他,但对于偏离者,团体则倾向于厌恶或排斥。因此,在很多情形下,人们从众是为了被人接纳和避免被拒绝而产生焦虑;(3)与团体融合的需要。团体对于成员从众行为的反应是接受、喜欢甚至奖励。人们为了增加与团体的融合,甚至会模仿团体成员的表情、姿势及各种表达方式,团体规模越大、越有吸引力,引发的从众融合需要就越为强烈。2.简述服从的原因。答:服从基于以下因素:(1)合法权力。社会以规章制度、宗教法律等形式赋予团体中一些成员更多的影响力,从而

14、使其他成员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2)米尔格拉姆所进行的研究证明了责任转移的推论。没有别人在场时,人们更倾向于将行为责任归于自己本人,从而拒绝服从给别人实施伤害性电击的命令;(3)服从团体规范,才比较容易被人理解,容易与人交往,容易被人接纳,容易办成事情,这种行为也是顺利达到目的的一条捷径。否则,难以与他人协调活动,还可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异己者或越轨者,受到相应的惩罚;(4)逃避惩罚,获取奖励。一般情况下,即使对某些权威人物有意见,但为了个体和团体长远的利益,也只能服从,因为与这些人交恶,将会使自己付出巨大的代价。3.简述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答:去个性化的产生有以下原因:(1)匿名性。根据津巴尔

15、多研究,团体处于激励性的、充满令人心情紊乱的刺激状态下,尤其是团体成员不易被识别的情境下,易使成员产生去个性化;(2)去个性化行为者的主观态度。团体中的成员往往不是以个人的身份出现,而是具有团体意义,以团体的形式出现,这样团体就淹没了个性,团体成员的自我感觉减少,行为缺乏自我控制。六、论述题。1.试述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答:影响从众行为有以下因素:(1)团体因素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从众率随一致性的团体规模的增加而增加,最高从众率出现后,即使一致性的团体规模增大从众率也不再增加。团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团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当团体中的意见不完全一致时,从众的数量会明显地下降。无论

16、持不同意见的个体是否有威望,从众的倾向都会大大下降。高凝聚力团体对个体有较大的吸引力,各成员目标一致,活动协调,对自己所属团体有强烈的认同感,个体对团体的依恋情绪较大,在这样的团体中容易出现从众行为。反之,若团体内部矛盾重重,成员之间各自为政,团体对个体缺乏吸引力,因此,团体对个体的心理压力很难形成,从众行为也就较少出现。(2)个性特征和性别差异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的许多研究已证实个性特征对于从众行为有影响。施奈德(1960年)的研究发现,自我评价越高的人从众性越低。早年(1982)我国心理工作者的研究也表明,表现独立行为的被试对自己的评价积极肯定,有很强的自信心,深信自己判断正确;相反,易于从众

17、的被试则表现出较低的自信,艾克斯(1981)的研究发现,被试的果断性越强,则越倾向于不从众。董婉月(1986)的研究表明,认知方式倾向于场独立的被试,从众率明显低于场依存的被试。(3)自我卷入水平的影响意见一经表达,人们便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选择了某种态度。若由于团体压力人们被迫选择与多数人相同而与原来不同的态度时,人们会明确知道自己因屈服于团体压力而放弃了初衷,这种意识会激发人们的抗拒反应,从而倾向于做出不从众的选择。研究表明,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越突出,从众的比率也就越小。(4)文化差异的影响詹姆斯惠特克和罗伯特米德在七个国家里重复了阿希的从

18、众实验,发现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从众比率较为接近,但津巴布韦的班图从众率却很高为51%,而班图是一个对不从众者施加严厉制裁的部落。米尔格拉姆用不同的从众程序来比较挪威和法国的学生时,发现法国学生表现出较少的从众行为。弗拉格尔的研究表明,日本大学生比美国大学生更具有不从众性。2.试述影响服从的因素。答:影响服从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命令者的权威性。命令者的权威性对于被试的服从行为有很大影响。权威人物更容易被他人所接纳并服从。米尔格拉姆在实验中,当把命令者介绍为某大学著名科学家,并且宣布这个实验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时,被试做出服从行为高达65%,人们往往不大相信这样一位著名的、仁

19、慈的、有责任心的科学家会发出伤害他人的命令。(2)服从者本人的道德水平对其服从行为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当权威的命令违反了社会道德准则时,是否服从命令,与其本人的道德水平有关。个体的人格特点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服从行为。米尔格拉姆在1966年发现,能够执行实验者命令,对“学生”施加电击的真被试,在人格特征上有权威主义倾向,他们重视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主张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进行严厉惩罚,他们毫不怀疑权威的命令,表现出个人迷信和盲目崇拜。(3)情境因素。米尔格拉姆在实验中还发现,当“学生”被绑在隔壁的一间房子里,与“老师”不见面时,服从实验者要求的“教师”为65%;当“学生”和“教师”同在一间房子里时,

20、服从的数量降低到40%。一个人对他人的伤害越直接,他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当一个人不是直接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他感受到的压力就会小些,对他人施加伤害的可能性就大些。(4)监督因素。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被试之所以服从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研究者的在场监督。(5)权威人物的特征。权威人物的年龄、职务、知识、威信等特征都影响着服从行为。权威人物有无合法权力也是影响服从行为的重要因素。(6)诱骗入门的策略。有的被试主动来参加实验,原以为参加的是一项学习实验,随着实验的进行,才发现事与愿违,但是,已经被骗入门就身不由己的越陷越深。若一旦退出实验,就会遭到不守信用的批评

21、。为了遵守自己的诺言,只好听取命令者的命令坚持下去。3.试述社会助长的机制答:社会心理学家扎琼克(l965)研究后指出,由于他人在场会导致唤起或激活(如面对一群听众时的紧张或兴奋感),而这种状态具有增强优势反应的倾向。对于简单而熟悉的任务,正确反应占优势,他人在场会加强这种反应,从而提高行为效率。而在完成复杂、困难的任务时,不正确的反应占优势,他人在场强化不正确的反应,妨碍任务完成,所以有阻抑作用。无论优势反应是正确反应还是错误反应,社会唤起都会促进这种优势反应。他人在场是如何引起人们唤起的呢?有证据表明源于以下三个因素:评价忧虑、分心以及纯粹在场。他人在行为背景中出现,会直接激发人们的被评价

22、意识,使行为情境转化为具有外加激励作用的评价情境,从而产生评价忧虑。弗里德曼认为在有些复杂性质的思维工作中,他人在场之所以造成社会助长作用,是因为他人的存在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当考虑共事者在做什么或者观察者会怎么反应时,注意他人和注意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会使认知系统负荷过重,从而让人分心,当然也导致更高的生理唤醒。扎琼克认为即使在没有评价忧虑或没有分心的情况下,他人的“纯粹在场”也会引发一定程度的唤起。单纯在场效应只有在他人的存在引起了被试不确定性时才会产生,而这种不确定性,引发一定程度的唤起。七、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1:这是一种说服理论中的“登门槛”技术,这是基于一致性原则:一旦我们答应了较小的一个请求后,我们有可能答应随后的较大的请求。如果我们拒绝,意味着与前面的行为发生了冲突。案例分析2:上述例子其实就是群体歇斯底里症的例子,它指一群人身上出现类似但原因不明的症状。在病理学上被称为“群体心因性疾病”,这种传染病一开始通常是一个人或一些人报告有身体上的症状,而且这些人往往在生活中正承受着某种压力,而他们周围的一些人则开始为他们的疾病构建一些看似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也就是对环境的新定义,开始传播,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他们也有同样的症状。随着遭受痛苦的人数量的增加,生理的症状和他们臆断的理由变得越发可信,从而更广为传播。杨小丽(重庆医科大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