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49.22KB ,
资源ID:37740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740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徐州和周边城市经济实力比较研究124.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徐州和周边城市经济实力比较研究124.docx

1、徐州和周边城市经济实力比较研究124徐州和周边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比较研究摘 要综合经济实力是地区发展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经济建设和整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分析评估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更能寻找到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通过对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质量、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进而找出经济发展的优势、差距和不足,可以为全面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等重大战略目标提供参考。本文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资料,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周边30个城市(淮海经济区核心区、长三角、周边省会和欧亚大陆桥重要节点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分析判断,对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提出

2、探索建议。首先界定了综合实力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分析发展现状、建立数据模型和分析评价结果,指出徐州经济发展中在周边城市中的发展位次和层级,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最后从提供经济发展新动力、不断增强城市辐射功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民生民计改善等5个方面提出提升经济实力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综合经济;实力;本文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资料,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周边30个城市(淮海经济区核心区、长三角、周边省会和欧亚大陆桥重要节点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分析判断,通过对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质量、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进而找

3、出徐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差距和不足,为全面提高徐州综合经济实力、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淮海城市群建设,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再上新台阶、建设新徐州的重大战略目标提供参考。一、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综合经济实力是地区发展的基石和核心部分,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经济建设和整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包括经济发展规模、水平、速度、结构、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布局等,反映了地区在区域经济联系中的相对地位、竞争力以及地区间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能力,经济实力强的地区在经济发展方向、途径的选择等方面有更加广阔的余地,在区域间的竞争与协作中处于主导、支配的有利地位,分析评估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更能寻找到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促

4、进经济发展的途径。通过对数据的静态、动态比较和建立评价模型,找出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目前国内学者在评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德尔菲法、因子分析模型、聚类分析方法、综合指数方法等。本文主要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就是一种通过降维把多个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在指标权重选择上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有助于客观的反映样本间的现实关系。通常情况下,要求主成分分析后的综合指标能够反映原始指标85的信息,这些综合指标能够反映原始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主成分分析法在减少指标相关性、避免信息重叠和克服确定权中的主观片面性等

5、方面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是解决城市发展差异综合评价的理想工具(模型构建见附件)。二、评价指标体系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多方面的, 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需按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区域性、可取得性原则,结合徐州及周边城市的实际情况,构建一套能全面评价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 利用多个指标从不同侧面, 全方位、多角度地对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两级指标组成: 分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发展质量、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5大要素,由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29个指标构成,该指标体系的特点是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经济发

6、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子要素具体指标变量经济规模地区生产总值X1人均GDPX2规上工业总产值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5存款余额X6贷款余额X7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9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X10城镇化率X11发展质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2农民人均纯收入X13公共预算财政收入X14财政收入集中度X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X16发展基础公路里程X17货运总量X18医院、卫生院数X19普通和职业高等教育学校数X2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21单位GDP工业废水排放量X22单位GDP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X23单位GDP工业烟

7、(粉)尘排放量X24发展潜力常住人口X25四上单位和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数X26高校学生数X27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X28专利授权数X29注:资料来源主要有全国第二、三产经济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年鉴和城市统计年鉴。三、发展现状分析1、从经济规模看徐州在30个城市中位居中游,在淮海经济区处于领先位置,在长三角、周边省会和节点城市中位居中下游位次。2013年徐州市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30个周边城市中位居第12、9、13、11位,位次相对靠前;存贷款余额和人均GDP分别位居第17、19和22位,位次相对靠后;在淮海经济区核心8个城市中除社会消费

8、品零售总额外均位居首位;在长三角17个城市大部分指标均处于中间位置,但人均GDP位居末位,差距较为明显,存贷款余额分别位居第12、13位,位次相对靠后;在周边省会和欧亚大陆桥7个重要节点城市除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位居第2为较为突出外,其他均位居第4-6位。2、从经济结构看徐州经济发展层次在参与对比城市中位居中后游,产业结构尚需优化调整,人口继续呈现净流出状态。第二、三产业比重和城镇化率等4项指标中,仅第三产业占比和城镇化率位次在淮海经济区具有领先位置。2013年徐州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在30个城市中位居第19、15、20和26位;在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中

9、分别位居第5、1、2和4位;在长三角城市中位居第13、11、13和末位;在周边省会和陆桥节点城市中分别位居第3、5、7和7位。3、从发展质量看徐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相对突出,优势较为明显,财政收入和财政集中度位居中游,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对靠后;各项指标在淮海经济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在全部对比城市中位居第6位;在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中位居首位;在长三角城市中位居第5位;在周边省会和陆桥节点城市中位居第2位。城乡居民收入在30个城市中分别位居第23、19位;在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中位居第3和第1位;在长三角城市中均位居末位;在周边省会和陆桥节点城市中分别位居第6、4位。公共预算财

10、政收入和财政集中度在30个城市中位居第12、13位;在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中位居第1、3位;在长三角城市中均位居第8位;在周边省会和陆桥节点城市中位居第5、4位。4、从发展基础看徐州在交通、医疗、绿化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他指标均位居中游层次,其中教育设施和污染物处理上相对靠后。在30个城市中公里里程和货运总量均位居第5位,医院、卫生院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位居第8、13位,高等教育学校数位居第13位;在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中,货运总量和高等教育学校位居首位,公路里程、医院卫生院和建成区绿化面积均位居第2位;在长三角城市中公里里程和货运总量均位居第3位,医院卫生院位居第4位;在周边省会和陆桥节点

11、城市中公里里程位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居位居第2位,货运总量和医院卫生院分别位居第3、4位。5、从发展潜力看徐州作为人口大市,户籍人口在数量仅次于上海,常住人口位居第5位,具有较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当然在人口质量上仍有较大差距;各项指标在淮海经济区内保持领先地位、均处于区内首位,其他指标均处于中游位置。从业人员数和高校学生数在30个城市中位居第13、12位;在长三角城市中位居第9、6位;在周边省会和陆桥重要节点城市中位居第5和末位。科技创新能力相对靠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专利申请数和专利授权数在30个周边城市中位居第8、12和11位;在长三角城市中位居第14、11和10位;在周边省会和欧

12、亚大陆桥重要节点城市中位居第4、2和2位。6、从发展动态看总体看,各市综合经济实力均有进步, 但各市进步幅度并不一致,徐州五年间综合经济实力发展迅速,绝大部分指标增速位次名列前茅,半数以上指标增速位次位居前十,总量排位均有所提高。三经普与二经普的数据相比,徐州市GDP、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贷款余额、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城镇化率、高等教育学校数增速均位居30个城市中的前5名,货运总量、专利授权数、户籍人口数、医院卫生院数、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财政收入集中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废水粉尘排放强度均位居前10位;也有部分指标位次有所下降,其中

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末位,位次与二经普相比下降6位;公里里程增速位居第20位,位次下降2位。四、评价结果分析1.整体评价通过spss22进行数据处理后,得出第三次及第二次经济普查各市经济实力综合得分,根据得分大小即可评价综合经济实力的大小,得分越高表示具有经济实力越强、优势越显著;当得分较低或为负值时,表示在比较样本中处于劣势。综合得分排名情况如下表:city三经普二经普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徐州-0.1047114-0.1212515连云港-0.3614924-0.3861523宿迁-0.4122726-0.4667228济宁-0.273221-0.1322517枣庄-0.4931627

14、-0.4488326商丘-0.5054328-0.382322宿州-0.5851829-0.5997829淮北-0.6889230-0.61830上海2.08516512.178841南京0.48385840.4404344苏州0.77361120.8336722扬州-0.2011319-0.2188118镇江-0.1896317-0.2606920泰州-0.2220420-0.2929321无锡0.28942770.3352536常州0.01369812-0.0398114南通0.05314110.03219811杭州0.63463130.683843宁波0.34293760.3815965

15、湖州-0.3125423-0.2249519嘉兴-0.1386716-0.1238616舟山-0.2802222-0.4559727绍兴-0.09623130.09736110台州-0.13369150.00279513合肥0.13614990.01903112郑州0.22833480.1395939西安0.41342850.2240288济南0.121258100.2824257乌鲁木齐-0.200518-0.4389124兰州-0.376625-0.4398725从各市得分情况看,多数地区得分相对位次较为平稳,得分位次除商丘、乌鲁木齐、舟山等个别城市变化较大外,其他大部分市进退也仅在3位之

16、内,说明各市二、三普之间的综合经济实力发展相对均衡,各地区之间发展差异性不大。徐州市(-0.105)在30个周边城市得分总排名中三经普位居第14位,比二经普提高1位;在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中位居首位;在长三角城市中由第11位提升至第10位,位居中游位次,省内城市中超过了扬州(-0.201)、镇江(-0.190)和泰州(-0.222),低于苏州(0.774)、南京(0.484)、南通(0.053)和常州(0.014);在周边省会和陆桥节点城市中位居第5位,仅高于乌鲁木齐(-0.201)和兰州(-0.377)。2.因子分析进行主成份因子分析得到5个综合指标(因子),因子K1以经济规模为主,方差贡献率

17、达41.628%,主要关联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有GDP、存贷款余额、财政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和从业人员,因子K2方差贡献率达15.879%,主要关联人均产出、居民收入和专利情况,指标有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专利授权数,因子K3方差贡献率达14.099%,主要关联教育情况,指标有高等教育学校数、高校学生数,K4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269,主要关联产业结构情况,指标有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K5方差贡献率为6.791%,主要关联经济发展潜力,指标有绿化覆盖率等。徐州在k1因子项得分为0.555分,位居30城市中的第5位,位次较为靠前,仅低于上海、苏州、宁波等市,说明徐州的

18、经济总量发展水平较高,在经济规模、消费能力、金融资产、财政收入具有明显的优势。在k2、k3、K4和k5因子项得分均为负值,分别位居30城市中的第25、15、24和17位,排名比较靠后,说明徐州发展水平在平均值以下,产业结构、居民收入、人力资本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处于相对劣势地位,需大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3.要素分析从5个子要素得分结果看,各要素发展水平较为均衡,在30城市中位居中上游位置,在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水平,在周边省会和陆桥节点城市中基本位居第5位左右,位次较为靠后。子要素1(经济规模)在30个周边城市中位居第14位,比二经普

19、上升了4个位次,说明在总量扩张上提升较为明显;在长三角城市中位居第10位;子要素2(产业结构)、子要素3(发展质量)在30个周边城市中均位居第18位,在长三角城市中分别位居第13、15位,在5个要素中得分较低,说明结构优化和发展质量水平仍有不足;子要素4(发展基础)在30个周边城市中位居第14位,比二经普有所下降,说明基础设施水平仍有一定的优势,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优势差距缩小;子要素5(发展潜力)在30个周边城市中位居第12位;在长三角城市中位居第8位,说明在可持续发展和基础设施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经济发展潜力较为突出。三经普子要素排名city12345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

20、徐州-0.15314-0.27318-0.17318-0.00714-0.12812连云港-0.75324-0.32320-0.26922-0.47525-0.80124宿迁-0.81027-0.54125-0.49425-0.16818-0.85726济宁-0.44619-0.66226-0.38624-0.47524-0.45619枣庄-0.77526-0.84127-0.65326-0.63427-0.91527商丘-0.91828-1.14429-1.01430-0.29321-0.46321宿州-1.05430-0.87528-0.94828-0.56326-1.18130淮北-1.

21、01929-1.31530-0.87027-0.81628-1.09528上海3.77011.88012.66111.70413.4361南京1.01540.97430.51950.37871.0505苏州1.96220.73251.06120.33081.3543扬州-0.32917-0.35721-0.238210.08212-0.38216镇江-0.246150.14813-0.08314-0.36922-0.50622泰州-0.42218-0.43924-0.19419-0.11216-0.45920无锡0.77050.39190.48460.218100.4079常州0.030120

22、.189110.20680.2449-0.20813南通0.09610-0.373230.111110.40360.24611杭州1.15130.77940.77430.70441.3254宁波0.53260.186120.65840.102110.7756湖州-0.66023-0.37022-0.01913-0.12117-0.60023嘉兴-0.25516-0.238170.2059-0.24920-0.29715舟山-0.754250.291100.05712-0.44123-1.17129绍兴-0.10213-0.208160.16210-0.19419-0.21314台州-0.457

23、20-0.10514-0.134170.4175-0.41517合肥0.03311-0.27419-0.271231.19920.4678郑州0.4657-0.108150.2227-0.111150.5177西安0.33080.5128-0.120161.11831.4812济南0.15190.6176-0.096150.041130.38010乌鲁木齐-0.498211.1962-0.20020-0.90329-0.84425兰州-0.652220.5517-0.95529-1.01130-0.44918五、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不足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徐州在经济规模、发展质量、发展潜力上

24、各方面既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与发达城市之间又有着较大差异,还有许多仍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经济实力地位并不突出虽然徐州在经济规模方面位居中游偏上, 但由于城市总体规模不大等因素,使经济规模扩张的能力和速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虽在淮海经济区具有领先地位,但对比其他城市未能表现出明显优势,整体经济影响力不高,在长三角、周边省会和路桥城市中位次都较为靠后,在具有领先地位的淮海经济区内,领先幅度也并不显著,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仍待提高;产业结构虽较二经普有较大提高,但仍存在着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工业化水平尚需提升等问题。2、经济发展速度和

25、质量并不均衡5年间,徐州绝大多数指标都有了较大发展,其中一半左右指标增速排名靠前,特别是GDP、人均GDP、城镇化率等指标增速的位次均位居前5,但也有8项指标增速低于平均水平,6项指标增速位次在20位左右,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在30个城市末位,绝对值位次下降了6位,在主成因分析中代表居民收入的K2也排在第25位,绿化覆盖率5年间下降了1.14个百分点,位次回落了5位,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做得仍不到位。3、经济基础建设速度相对滞后在总体经济快速扩展的同时,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均道路面积在30个城市中仍位居第21位,和中心城市的发展

26、定位并不相称,增速位次仅位居第17位,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徐州公路发展优势缩小,在30城市排位中位次后退3位,增速位次仅位居第17位,5年间仅增长6%,低于GDP增速7.3个百分点,差距较为明显,单位GDP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绿化覆盖率和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位次增速分别位居第22、25和23位。五、提升经济实力的对策和建议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徐州要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和省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机遇,主动调整理念思路,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加强与发达地区与周边地区间的经济协作,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为重要支撑,通过优化产

27、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和生态环境,着力提质增效升级,同时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激活和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促进增长阶段平稳转换,确保经济快速健康发展。1、提供经济发展新动力。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结合徐州实际,紧扣问题导向,以简政放权为核心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以深化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大力推进方向明确、立即可行的改革,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建设,以点带面牵引和推动整体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在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营造市场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2、不断增强城市

28、辐射功能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准确定位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地区经济整体发展,增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扩大产业聚集优势和规模效益,努力培育适合自身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的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使其成为适合当地实际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要立足自身特点,强化交通枢纽优势,主动接受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辐射,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协作,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资源合作开发等方式,与经济较发达地区在共同利益的推动下实现“双赢”,从而逐步建成产业优势突出、分工明确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3、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高轻优强调整取向

29、,大力优化增量、调整存量,促进产业拉长做粗链条、加快向高端攀升。加快壮大新兴产业,实施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9大新兴产业,力争尽早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创建名牌产品。加大服务业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旅游、房地产业,同时大力培育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物流配送、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态,促进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互动发展。4、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认真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有序推进户籍、土地管理、不动产登记、资金保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