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7.07KB ,
资源ID:376797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679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三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 2.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三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 2.docx

1、届高三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 22018届高三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1.(2018温州中学高三期中,1920,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1)本诗的颔联写景历来为人所称道,唐宋诗举要云:“三四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是谓神行。”请简要分析。(3分)(2)赏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1.答案(1)运用拟人,将人之情感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江时,连绵不尽的芳草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江时,美丽的云彩为了挽留自己,有意把

2、楼台层层遮掩。连自然之景都尚且有不舍之情,更何况是人呢!借此强调出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2)点明思念友人的题旨。以景作结,回头远望锦江,只见远树朦胧,云遮雾绕。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情思,情韵悠长,余味无穷。2.(2018镇海中学高三期中,1920,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临平泊舟元黄庚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1)这首诗从、等角度生动地描写了临平夏夜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3分)(2)把“万顷波光摇月碎”中的“摇”改作“敲”好不好?为什么?(5分)2.答案(1)触觉视觉

3、嗅觉(2)不好。月光洒满整个湖面,被万顷水波摇碎,“摇”指飘摇,与水波荡漾的情景相契合,给人以飘摇之感,更能表达出作者异地漂泊的孤独寂寞的情感。“敲”是敲打,偏向于人为的破坏,生硬直白,缺少深意和韵味,而且也不符合整首诗清丽迷蒙的意境。3.(2018浙江高考调研二,1920,8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各题。登雨花台清魏禧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注!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声。注园陵:钟山的朱元璋墓。水龙吟谒张子房注祠清朱彝尊当年博浪金椎,惜乎不中秦皇帝。咸阳大索,下邳亡命,全身非易。纵汉当兴,使韩成在,肯臣刘季?算论

4、功三杰,封留万户,都未是、平生意。遗庙彭城旧里,有苍苔、断碑横地。千盘驿路,满山枫叶,一湾河水。沧海人归,圯桥石杳,古墙空闭。怅萧萧白发,经过揽涕,向夕阳里。注张子房:西汉张良,封为留侯。(1)这两首均是登临怀古诗词。魏诗通过对朱元璋陵墓的描写,表现了之情;朱词借古抒今,表达出之情。(2分)(2)除了借景抒情,这两首诗词还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诗词简析。(6分)3.答案(1)对故国的怀念对抗清大业未成的悲愤和遗憾(2)魏诗:虚实结合。自己拜谒朱元璋墓是实写,牛羊践踏、日夜悲风是想象,是虚写。对比。以过去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破败进行对比。朱词:用典。如前两句:张良曾埋伏于博浪沙(今河南原阳),

5、欲椎击秦始皇车,误中副车。“沧海人归,圯桥石杳,古墙空闭”句:张良曾遇沧海君,得力士;又在圯桥遇见黄石公,得兵法。4.(2018浙江高考猜题,1920,8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问题。折桂令客窗清明元乔吉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1)指出画线句在曲中的作用。(4分)(2)此曲反衬手法极有特色,请赏析。(4分)4.答案(1)开篇写即目所见的景物,“风风雨雨梨花”营造了一种萧索凄凉的氛围,为全曲奠定了感情基调。“巧小窗纱”设定视角,作者站在窗内看风景,为结尾“蓦见人家”的情形做了铺垫。(2

6、)时空的反衬。五十年的繁华已过,反衬出如今“三千丈清愁”的落寞心绪。结尾以“人家”的“分烟”,写出“人家”盎然的春意和生活的情趣,反衬出游子漂泊天涯的孤独之感,不言愁而愁意备见。5.(2018嘉兴一中高三期中,1920,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里中女于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田家三咏(其三)叶绍翁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注越娃,指春秋时期的美女西施。韩娥,指春秋时韩国一个容貌美丽,善于歌唱的女子。(1)这

7、两首诗在诗歌内容上都以作为描写对象,在诗歌体裁上,第一首诗是,第二首诗是。(3分)(2)以上两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既有相通之处,也有自身特点。请结合诗句,赏析两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的异同。(5分)5.答案(1)农妇(田家女)古体诗(五言古诗)绝句(七言绝句)(2)相同之处:对比。于诗“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照应“华堂”“富家”,与桑下女形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对贫富悬殊的不满,对桑下女的同情。叶诗“画鬓浓调灶额烟”,诗人捕捉到农妇在灶间用灶灰画鬓的情景,与下文“红袖女”的形象形成对比,饱含着作者对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借助艺术形象表达诗人情感。这两首诗均意在揭露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然而这个意思不是直言的

8、、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和形象语言来表达的,富于情韵。不同之处:于诗开头四句运用反复、比兴。诗中“吾闻”“不识”,重叠两次,音节流美,自然地表露出作者的同情之心。诗中以“池中鱼”比“桑下女”、以“海水”比“华堂”,表明贫苦的桑下女不理解富贵人家的生活,自然而贴切。叶诗虚实结合。前两句实写妇女辛劳的事,用灶灰画鬓的细节描写,勾勒出勤俭爱美的农村妇女形象;后两句想象高门闺秀游乐的场景。虚实对照,形成忙与闲、清贫与富贵的鲜明对比,艺术上有很强的感染力。6.(2018浙江高三联考,1920,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春夜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

9、夜沉沉。夜直王安石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注歌管:唱歌奏乐。此诗作于公元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神宗准备实行新法,四月召王安石进京面对。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1)同为描写春夜,两诗的具体时间却不相同:苏诗描写的是时分之景,王诗描写的是时分之景。(2分)(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6分)6.答案(1)深夜拂晓(2)苏诗,“春宵一刻值千金”写出了光阴的宝贵,接下来的“花有清香月有阴”描绘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最后两句转而描写官宦阶层纵情享乐的情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谴责。王诗,诗人

10、把美好的春色和自己的政治际遇联系起来,以表达自己愉悦的心情。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了诗人清梦,实际上是诗人为大好的政治形势而激动难眠,这就使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7.(2017浙江十二校联盟质检,1920,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注王沂孙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

11、花。注周草窗:南宋著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宋亡后,周密在吴兴的家毁于兵火,周密寄寓杭州。作高阳台词寄越中诸友。(1)“满树幽香,满地横斜”化用了隐居西湖的著名诗人林逋的名句“”,体现了该意象的特点。(2分)(2)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评论此词“结笔低徊掩抑,荡气回肠”,结合全词,简要赏析。(6分)7.答案(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2)反复,以乐景衬哀情,抒发春光无主、好景不长的感伤,年华已老、故国不见的忧思。与“不知春在谁家”呼应,抒发国破家亡、怀乡念友之情。与“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呼应,暗寓国破家亡、无家可归的隐痛。以景结情,亡国的哀感蕴藏在胸中却无所依托,只

12、好写出离愁别绪。8.(2017浙江3月联考,1920,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水调歌头宋岳甫编修楼公易镇武昌,安阳岳甫作歌头一阕,奉祖行色。甫再拜。鲁口天下壮,襟楚带三吴。山川表里营垒,屯列拱神都。鹦鹉洲前处士,黄鹤楼中仙客,拍手试招呼。莫诵昔人句,不食武昌鱼。望樊冈,过赤壁,想雄图。寂寥霸气,应笑当日阿瞒疏。收拾周黄策略,成就孙刘基业,未信赏音无。我醉君起舞,明日隔江湖。注岳甫:宋朝词人,岳飞之孙。本词为送友人(时任编修官职)前往武昌任职而作。小序意为敬献小词,聊为送别,为行者增添些豪壮风采。三国时吴统治者孙皓一度从建业迁都武昌,上层人士反对迁都,作歌谣云:“宁饮建业水,不

13、食武昌鱼。”(1)分析上片“莫诵昔人句,不食武昌鱼”的写法特点与作用。(3分)(2)结合全词内容,赏析词尾“我醉君起舞,明日隔江湖”所表达的情感。(5分)8.答案(1)用典,反用其意。典故本身是反对迁都武昌,但词人却说“莫诵”,就是“不要说”,是为了鼓励友人去武昌。(2)词人为送别前往武昌任职的友人而写了这首词。上片重在说武昌形势重要、人物美好,解除了行者即将登程时掩抑不住的些许不快。下片用历史人物的业绩来鼓励友人。词末用“我醉君起舞”来写眼前饯别的场景。因为送别,“我”将许多肺腑之言付诸沉醉之中,而你重任在身,豪兴方酣,阶前起舞,发扬蹈厉,正显得气壮如虹。“明日隔江湖”是说,过了今天,友人孤

14、帆远影,就要到遥远的武昌去任职了,表达出一种离别的悠悠情怀。9.(2017慈溪高三联考,2122,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昭君出塞图王思廉黄沙堆雪暗龙庭,马上琵琶掩泪听。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注王思廉:元初诗人,历经宋、金灭亡等历史事件。西京杂记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1)在描写人物上,王诗主要运用手

15、法,突出王昭君出塞时内心的悲苦;杜诗主要运用手法,突出王昭君出塞后命运的悲惨。(2分)(2)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主张好的诗歌要在叙事之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请结合两首诗中的“怨”,分析作者是如何借昭君之怨来“出己意”的。(5分)9.答案(1)衬托对比(2)王诗,表面上写昭君“怨”画工的险诈,实际上将矛头指向统治者,正因为统治者御敌无策,才导致了个人悲剧的发生,对统治者的无能进行了强烈的批判。杜诗,表面上写王昭君怀念故土而不得归的怨恨忧思,实际上借此表达了作者自己思念故乡之情,以及不被君王赏识、怀才不遇的遗恨,寄托了自己的家国之情。10.

16、(2017宁波高三期末统考,1920,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寻西山隐者不遇丘为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注茅茨:茅屋。黾勉:勉力,尽力。(1)简析本诗中“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的艺术手法及作用。(4分)(2)主人公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结果虽然“不遇”,隐者的生活和性格却逐渐清晰明朗。在寻访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多处窥见隐者的形象和志趣,请结合本诗内容简要分析。(4分)10.答案(1)用典,运用了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

17、,访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满足自己的佳趣雅兴,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胸怀,使读者感受到了一位不亚于隐者的高士的情趣。(2)“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隐者独居于深山绝顶之上,离山下有“三十里”之遥,写隐者居所的高、远、简,表现了隐者简朴的生活和远离尘嚣之心。“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描绘了空气清新、草色青翠、青松掩映的幽美环境,可以领略到隐者的情趣和生活。“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扣门无人应答,门上无锁;直观其室,只有案几,无任何奢华之物,可见隐者是清除物欲、独处自修的高人雅士。“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借助寻访者的想象,推断隐者的去向,乘柴车出游,到水边垂钓,正是一般隐逸之士闲适雅

18、趣的生活,突出了隐者的超然。(答出两点即可)11.(2017金华十校高三期末,1920,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满江红钱塘观潮曹溶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注曹溶:明崇祯十年进士,明亡后被迫出仕清廷,后辞官不就。此词作于清军入关之后。灵胥:伍子胥。越王勾践请和,子胥极力劝谏,触怒夫差,被迫自杀,其尸投入钱塘江,怒气化为潮,日夜奔腾咆哮不已。江妃:江上女神。(1)结合句子,分析此词的思想

19、感情。(3分)(2)全词是如何描绘钱塘潮的宏伟气势的?简析其运用的表达技巧。(5分)11.答案(1)这首词表面上写钱塘潮的壮观雄伟,其实别有寄托。上阕说浪潮高飞撼宋家宫阙,激起伍子胥的神灵之怒;下阕直抒胸臆,写英雄报仇心未死。在这首词中,作者笔下的钱塘潮是人格化的。全词用“怒”写起潮,以“笑”状涨潮,用“愁”绘退潮,更赋予潮水以人的性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惊叹,以及对古人坚强不屈精神的赞颂。(2)比喻。写涛声如“海门急鼓”,前追后赶,声势浩大;写颜色如“似万群、风马骤银鞍”,壮观瑰丽。拟人。借“灵胥一怒”,赋予潮水不屈的英雄性格,写出了潮水汹涌之势。用典。“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

20、,运用江妃、鲛人两个典故,仙女欢笑,鲛人起舞,仿佛在举行水上庆典,为潮神喝彩助威,想象奇特。12.(2016温州第二次适应性测试,2122,7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问题。双调折桂令九日元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强整:勉强整理。翠袖: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1)简析“倦客思家”的原因。(3分)(2)请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4分)12.答案(1)重阳佳节,思念亲人;见大雁南归,触景生情;仕途坎坷失意,对仕途产生倦意;人已年老,有落叶归根

21、之意。(答出三点即可)(2)寓情于景(或以景结情),这既是景语,又是情语。通过“斜阳”与“寒鸦”,营造了凄凉的氛围;又以“一抹”修饰“斜阳”,以“数点”修饰“寒鸦”,更增添景物冷落之感。在这凄凉氛围与冷落之景中,作者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13.(2016温州十校联考,2122,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早行宋刘克庄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何烦看堠子注,来往暗知津。注堠(hu)子:标记里程的土堆。(1)本诗颔联运用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早行途中景物的特征。(2分)(2)本诗围绕一个“真”字,反写正写,构思巧妙,试简要分析。(

22、5分)13.答案(1)比喻朦胧(2)首联写出发之早,突出“认未真”;颔联承接“认未真”,以“云似雪”“树如人”写早行者的错觉;颈联移步换景,在时间的推移中转写途中景物“认渐真”;尾联流露出早行者熟知路途的感慨。14.(2016温州十校1月联考,2122,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小重山元好问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万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1)这是一首摇曳多姿的恋情词,上片结句“分飞苦,红泪晓风前”与柳永词中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2)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表达技巧。(5分)14.答案(1)

2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亦可)(2)烘托。以“酒冷”“灯青”烘托其内心的悲凉。寓情于景。秋雨入池,池莲带雨,若含红泪,为鸳鸯分飞而苦。池莲滴雨摇风,可怜又可爱,以此表达女主人公送别时内心的愁苦与悲伤。虚实结合,将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上片实写一对恋人由不忍分离到终于分离的过程;下片由实写眼前的分离而转到虚写盼望团圆之期,着意描绘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15.(2016浙江名校协作体3月联考,2122,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金缕曲闻杜鹃刘辰翁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又惊绝、五更一句。道是流离蜀天子,

24、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臣再拜,泪如雨。画堂客馆真无数。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啼尽血,向谁诉?注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苏季子:苏秦,曾游说六国抗秦。(1)这首词中蕴藉着诗人情感、贯穿全词的意象是。(2分)(2)下阕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词句说明。(5分)15.答案(1)杜鹃(子规)(2)“画堂客馆真无数。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为虚实相生(答“对比”也可)。“真无数”“画桥”“前度”所写乃是临安失陷前的繁华景象,这是虚写;而“黄竹歌声”才是眼前所见宋亡后故都的凄凉景象,这是实写。词人将昔日之繁华和今日之败落相互对照,虚实相映,伤怀倍增。“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为用典。以“苏季子”喻抗元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志士们为抗击元军,英勇献身,只得梦回家山,他们虽未封侯拜爵,却得到人们的普遍崇敬和深刻铭记。(答设问、反问也可:感慨英雄们英勇献身,却只能魂归故里被人铭记。)“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为借景抒情。描写临安失陷后,京都道上,人烟萧瑟,一路寂寥难行。词人触景生情,抒发国破家亡之痛。“啼尽血,向谁诉”为拟人。结句又扣到“杜鹃”上,用拟人化的语气,说杜鹃终日啼鸣,纵然啼尽鲜血,又向谁去诉说人间这一切的悲苦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