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9.72KB ,
资源ID:374833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483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煤矿供水施救系统建设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煤矿供水施救系统建设标准.docx

1、河北省煤矿供水施救系统建设标准河北省煤矿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试行)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结合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实际,经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制定我省煤矿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一、编制依据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2.煤矿安全规程(第437条、第438条、第439条)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第106条 4. 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 3901995)二、压风自救系统建设基本要求1. 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深部多水平开采压缩机

2、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有效供风的,可在供风水平以上两个水平的进风井车场安装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在满足供气需要的同时,要至少有1台备用。井下使用多套压风系统的应进行管路联网。井下严禁使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2. 空气压缩机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要求的压力表、安全阀,油润滑、水冷压缩机必须分别装设断油、断水、超温等安全保护装置;压力表必须定期校准。安全阀和压力调节器必须动作可靠,安全阀动作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的1.1倍。空气压缩机吸气口必须设置过滤装置。3. 使用闪点不低于215的空气压缩机油。4. 压风泵站内所有设备必须具有产品生产合格证,设备布置符合设计要求,有直通调度室的

3、电话。入井设备有“MA”标志证书,电气设备符合防爆要求。5. 压风管材应使用钢管,钢管规格满足区域供风强度和风量要求,压风量满足供风区域人员紧急情况需要(每人供风量不小于0.1m3/min),管径不小于37mm。6. 安装要求(1)压风管路和阀门型号符合设计要求,连接紧密、不漏风;在立井井筒中,每隔100150m宜装设中间直管座和伸缩器;在管路安装的较低点,应安装油水分离器,定期排放。(2)突出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当达到下列要求:压风自救装置(标准见附件)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和避灾路线巷道的压缩空气管道上,间距不大于100m。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

4、、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避难峒室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且压风自救装置的数量应能满足服务区域人员的需要。压风自救装置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要保持在0.8m以上,管路阀门安装高度距底板1.21.3m,便于现场人员使用压风自救装置。(3)其它矿井采掘作业地点、避难硐室及避灾路线巷道均需安装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距不大于100m。(4)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5)避灾路线巷道若设置临时

5、避难峒室(间距不超过1000m),可不设压风自救装置。三、技术管理要求1. 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制定泵站司机、维护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设备检查、检修制度。明确负责压风泵站、管路和自救装置等设施维护、维修的部门和人员。2. 压风泵站必须有专人值班;维护、维修人员必须每天对空气压缩机、管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建立设备台帐、设备故障记录表、巡查和检修记录。3.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设计,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由开滦、冀中能源集团的二级子公司设计部门编制,二级子公司审批、验收;地方煤矿由具有资质的设计院所编制,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验收;并建立验收档案。4.

6、绘制压风自救管路布置图,并根据实际生产作业区域的变化及时修改、调整和审批,需要时能随时打印出图。5. 每天至少要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1次供气试验,每次试验时间不少于30min,保证系统各环节正常使用,并做好相关记录。6. 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入井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 390199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压风自救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压风管道供风的压风自救装置(以下简称装置)。2 引用标准 GBT 2626 自吸过滤

7、式防尘口罩通用技术 GB 5898 凿岩机械与风动工具噪声测量法 工程法 GBl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MT 113 煤矿井下用非金属(聚合物)制品安全性能检验规范3 技术要求3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32 自制件经检验合格、外协件、外购件具有合格证或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装配。33 装置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 113的规定。34 装置配有口罩时,口罩用材料应符合GB 2626的规定。35 装置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36 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37 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

8、开关等功能。38 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39 避灾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310 装置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在03MPa压力时,每个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311 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dB(A)。4 试验方法41 一般规定411 试验用压力表、气体流量计的准确度不低于25;声级计为型。仪表应由法定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412 试验时,气源压力不小于075MPa,稳定、可调。413 试验系统如下图所示:试验系统示意图1气源;2开关;3压力表;4被测装置;5气体流量计414 气体压力和流量的测量次数应不少于3次,

9、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值。42 外观质量检查 用感观法按本标准35、36、37、38条的规定检验。43 舒适感检查 在试验系统上,当供气压力为07MPa时,距出气口250mm处,用手心迎气流检查是否有刺痛和压迫感。44 供气压力和排气量测定441 调整试验系统开关、观察供气压力。442 调整装置的阀杆位置,使供气压力分别为03,05,07MPa,测量排气量。45 噪声测定 当试验系统供气压力为07MPa时,在装置的减压部件轴线的水平面内,距其1 m远的3个方位和减压部件上方1 m远处,按GB 5898的规定测量噪声。5 检验规则51 出厂检验511 产品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并

10、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512 产品应按本标准的35、36、37、38、39条的规定逐台进行检验。52 型式检验521 按本标准的3,3、35、36、37、38、39、310、311条的规定进行。522 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1次; c 正式生产后,因材料和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 停产超过1年,再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检验的要求时。523 抽样方法和判定规则5231 从出厂检验合格品中,按GB 10111随机抽取试样(抽样应不小于

11、90台)进行型式检验,但试样数不得低于3台。5232 当本标准33、37、310、311条的规定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应加倍抽样,对上述项目检验进行复试再不合格时,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5233 当本标准的35、36、38、39条的规定有两项不合格时,则应加倍抽样,对上述项目复试,再有不合格时,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6 标志、包装和贮存6 试验系统示意图61 标志 每套装置应在明显位置固定铭牌,铭牌字迹清晰、耐久,并应包括: a 制造厂名称; b 出厂日期和出厂批号; c 产品名称、型号和安全标志; d 主要参数。62 包装621 每套装置用塑料袋包装。622 装置与其他附件应分别装入包装箱。623 包装箱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有防止箱内产品碰撞的衬垫物; b 坚固、牢靠。624 每套装置应有下列文件,并封存在塑料袋中。 a 产品合格证; b 使用说明书; c 装箱单。625 包装箱醒目处应注明下列文字、标记,并应清晰、耐久。 a 制造厂名称和地址(发站); b 产品名称和型号; c 出厂日期; d 包装箱尺寸和毛重; e “轻放”、“防潮”、“防雨”等标记; f 收货单位名称和地址(到站)。63 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