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9.02KB ,
资源ID:37405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405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回归课本之古代文化常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回归课本之古代文化常识.docx

1、回归课本之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教材课内文化常识整理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如文中的晋侯、秦伯、郑伯。3、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是古代

2、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另有称“不谷”和“孤”的。4、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用作对对方的敬称。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相当于 “您”。5、东道主:古时中国民间宴请款留宾客的主人。客人由西来,则称主人为东道主,客人由南来,则称主人为北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

3、所整理编写。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本书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2、卿: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卿,六卿。古代对人的敬称。3、偏袒:坦露一只臂膀。古有“袒臂礼”,又叫“左右袒”,是一种特定场合下的特殊礼节。所谓“左右袒”,是指露出左手臂或右手臂,以表示拥护哪一

4、方面的意思。它一般用于事态严重的场合,通过“袒臂”表示拥护谁,藉以解决争端。相当于今天的举手表决。这种礼节,大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4、竖子:对人的鄙称,犹言“小子”。5、祖:临行祭路神,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引申为饯行和送别。6、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文中注释为: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商音悲凉哀怨,羽音激愤慷慨。7、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8、九宾: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九位礼仪官员,迎接宾客时则高声呼唤,上下相传,声势威严。9、陛下:原来指的是

5、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10、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11、天子:臣民对帝王的称谓。天子,顾名思义,昊天上帝之嫡长子。其命源天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12、郎中:宫廷的侍卫。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

6、高级官员。“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13、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鸿门宴1、左司马:官名,将军下面的属官,分左、右司马,掌管军事。2、山东:山东,指崤山以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由于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都在崤函以东,故也有“山东六国”之称。3、左尹,楚国官名。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令尹,相当于宰相,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

7、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4、玉玦: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示意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表示有关者与之断绝关系)(古时多为王侯佩带,玦者乃遇满则缺的意思,王侯佩带是为警示,告戒其不可自满也不可自以为是)。5、跽:长跪,两膝着地,挺直上身。6、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7、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称。8、都尉: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西汉初,其职位是辅助太守主管军事。东汉后,其地位不断下降,职务虚化。必修2诗经两首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儒家奉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了从西

8、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2、卜筮: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就可以推断祸福。筮,用蓍草的茎占卦。3、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4、猃狁:即犬戎,也称西戎,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离骚1、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

9、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2、朕:第一人称代词。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孔雀东南飞1、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 木兰诗 。2、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一般经书。3、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

10、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4、黄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在迷信中指所谓的阴间。5、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6、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7、新妇:已婚妇女对公婆、丈夫及夫家长辈、平辈亲属谦卑的自称。8、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约在农历十一月。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9、七月七即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旧时民间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因而称为“乞巧日”,传说是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10、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11、宦官:文中是官宦,做官的人。历史上的宦官是指中国古代京城专供皇

11、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人,又称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等。12、主簿:古代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13、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14、台阁:东汉以尚书直接辅佐皇帝以处理政务,三公之权渐轻。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乃有此称,掌与公府对举。这里泛指大的官府。15、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16、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1

12、7、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诗三首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来就以“杜康”借指酒。2、青衿:指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代指有学识的人。3、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泛指田间小路。兰亭集序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353)。2、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指农历三月。古人将春分为三个阶段,为孟春、仲春和暮春。,又称初春、早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常指农历正月;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仲春。3、禊:一种祭礼。古时

13、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赤壁赋1、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2、壬戌:1、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3、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14、4、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斗,都是星宿名。5、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游褒禅山记1、浮图:梵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是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2、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1、敕:本来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2、仪门:旧时官衙,府第的大门之内的门。也指官署的旁门。3、宸:原义是深邃的房屋。 因其为北极星所在之地,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4、待漏:

15、指封建时代大臣在五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时刻。5、漏:指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后用其代指时间。6、彝:古代中国先民用于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7、黼黻:古代衣服边上有规律的“黑白”“黑青”相间的花纹,多指官服。8、觚: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器具,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也用作礼器。9、请安:明清的问安礼节之一。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较隆重时双膝跪下;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称“请某人安”。蜀道难1、六龙:传说太阳神的车子由羲和驾驭六条龙拉着,每天在空中行驶。可指代太阳,也是天子车驾的代称。2、

16、参、井:星宿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配属于地上的各诸侯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琵琶行并序1、左迁:贬官,降职。2、司马:古代职官名称,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唐宋,地位已下降,为州刺史的副职,实际上有职无权。3、出官: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4、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5、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古时学子所穿之服,借指学子、书生)李商隐诗两首1、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

17、,暮春而鸣,伤感春去。2、九州: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自战国以来就成为古代中国地理范围的代称。一般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和雍州。3、鸡人:古代官名,指宫中掌握时间的人。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指代时间。4、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5、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寡人之于国也1、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2、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3、粟:古代一种粮食作物,古称“稷”。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

18、称小米。4、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5、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过秦论1、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2、雍州:中国九州之一,名称源于陕西省凤翔县境内的雍山、雍水。在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青海的东南部和宁夏一带地方。3、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代指天下。4、连衡:也作“连横”,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5、合从:亦作“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秦在西方,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6、六合:上下和东

19、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7、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8、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9、黔首: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含义与的民、庶民相同。10、戟:古代兵器,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11、万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万乘指万辆兵车,表示军事力量强大。12、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13、七庙:天子的宗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也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师说1、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

20、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2、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六艺还指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3、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必修4窦娥冤1、缥缃: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2、春榜:唐宋考生参加会试考进士都在春季,因此后世乘进士考试为春榜。又称“春试”、“春闱”等。3、行当: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行当。柳永词两首1、三吴:一般意义上的三吴是指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一个地域名称。2、凤池:

21、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代指朝廷。辛弃疾词两首1、吴钩:春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2、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廉颇蔺相如列传1、上卿:古代官名,战国时期诸侯国大臣中最高的官位。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2、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即授予官职。3、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4、.斋戒: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节制饮食,表示虔诚

22、,叫做斋戒。5、有司:指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6、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7、御史:古代官名。战国时御史专管图籍,记载国家大事。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8、亲戚:9、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这是向对方请罪的一种方式。10、将军:武官名。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战国时“将军”开始作为武官名,加号极繁。苏武传1、郎:古代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汉朝制度,凡职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举子弟一人为郎官。2、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3、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古代使臣所持的信物(及凭证)。4、斥候:古代

23、的侦察兵。源于汉代,分骑兵和步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专门察望敌情。5、阏氏: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6、相坐:一人犯了罪,相关的人连同治罪,又叫“连坐”、“随坐”。7、奉车:即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8、驸马:即驸马都尉,汉时为掌管车辆、马匹的官员。三国以后开始成为帝王女婿的称谓。9、斧钺:古代酷刑中的一种,意思是用斧钺劈开头颅,使人致死。11、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张衡传1、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

24、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2、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3、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4、六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5、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

25、”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6、辟:古代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7、公车: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征的人,后因以“公车”为举人应试的代称。8、征:古代指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9、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西周春秋时掌管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10、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11、国王:秦朝以前是至尊君主的称呼,等同于“天子”;自秦始皇称“皇帝”后,王与皇始有分别。“王”成为地位仅次于天子而掌控一方之诸侯的称呼。从西汉开始,沿用秦代爵位,另增设王爵给皇室成员,可封国自治。至清代,王爵已成一种荣誉上的爵

26、位。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13、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14、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15、尚书:古代官名,不同朝代的尚书职权不一样,东汉时是在宫廷中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必修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太尉:古代官名,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宋徽宗时为为武官的高级官阶。2、刺配:古代刑罚名,在犯人面额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并发配边远地区。滕王阁序1、翼轸: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古人习惯用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上的区域,某个星宿也对应地面上的某个区域,称某地在某星之分野

27、。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2、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3、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4、夷夏:夷狄与华夏的并称。古代称少数民族为夷,古代汉族称夏,常用来指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5、旬休:唐代的官员休假制度,就是十天休息一天。6、学士:古代官职名,掌管文学撰述的官。现指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授予的学位名称。7、三秋:季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8、籁:排箫,古代的一种由多根竹管编排而成的管乐器。9、北辰:即北极星,由于它们看起来在天空中固定不动,被众星拥护,故被视为群星之

28、主。因此用来比喻帝王或受尊崇的人。10、阍:日落时皇宫关门,代指皇宫守门的人。阍人: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掌守王宫中门的启闭。后世因称守门人为阍人;阍寺:官名,阍人、寺人的合称。阍人管理内廷的门禁,寺人掌管内寺及女宫的戒令。11、弱冠:指20岁。男子20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12、簪笏:指冠簪和手板,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13、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14、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袖手低头,碎步疾行,以示敬畏。现用以代指承受父亲教诲。逍遥游

29、1、晦朔:月亮的盈缺。晦,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每月的第一天。2、仞:古代的长度单位,周制一仞为八尺,汉制一仞为七尺。3、六气:指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即阴、阳、风、雨、晦、明。陈情表1、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用来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文体。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2、期功: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期”,九月称“大功”,五月称“小功”。3、太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原为战国时代郡守的尊称;西汉时,郡守改称为太守。4、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初置时是负责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

30、后职权扩大,变成地方军事行政长官。5、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孝”指孝顺父母,“廉”指品行廉洁。6、秀才:当时地方推举优秀人才的一种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7、洗马:古代官名,即太子洗马,是太子的属官,在宫中服役,掌管图书。8、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代指太子。9、拔擢:提拔、挑选人员使担任更重要的职务。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行宫: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2、五岳:中

31、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分别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3、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体质不一,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等。4、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设亭长。属于低于县一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乡长。5、江东:也称江左。长江在自芜湖至南京一段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秦汉以后习惯称自此一下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6、幸:指封建时代帝王到达某地。7、锱铢:均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8、方山冠:古代中国服饰之一,祭祀时帝王侍从官吏和乐师等所戴之礼帽/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9、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10、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