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30.75KB ,
资源ID:370882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088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从儒释道三教合一看中西哲学的融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从儒释道三教合一看中西哲学的融合.docx

1、从儒释道三教合一看中西哲学的融合从儒、释、道三教合一看中西哲学的融合 提要 中国文明史上的“文化霸权”,是一个由“道”而“儒”、由“儒”而“玄”、“玄”“佛”互“释”,进而“道统”的过程。所谓儒、释、道三教合一实乃中、外(西)文明对撞、融会贯通,最终“中体西用”。哲学唯光论以今释古、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重组哲学基础。关键词 和谐社会哲学 唯光论笔者在“三论”中说,中国原生态文化是作为先秦原典的“原道、原儒、原墨”。这种“三原色”是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学派纷呈中脱颖而出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这种三原色也发生了不断地变幻。从汉魏以来,逐渐幻化为“儒释道”所谓“三教”。到

2、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基本确立了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学术界认为,是儒释道三教合一、而不是儒墨道三家演义维系着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化脉络。事实是这样吗?这个中原因是什么?和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又有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在当今文明冲突、文化碰撞的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都必须面对的,自我文化和异己文化的调节和吸收、融会贯通和兼容并蓄的问题。反映在哲学上,就是在经典理论和创新理论、自我文化和异己文化之间的“反比性”或“互补性”的问题。或者用哲学唯光论的话说,在方法论上是一个“执两用中”的问题。首先是自我调节,兼收并蓄。在这方面,中华民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历史上,西周以前,学在官

3、府。东周以后,学术才走向民间。春秋后期已奠定颇有社会影响的儒、墨、道三大学派。而至战国中期,则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学说丰富多彩的万千气象,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宽厚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六家:阴阳、儒、墨、法、名、道德1。司马谈引用系辞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认为它们都为安邦治国之道,都可以为统治者所用。它们在学理上也各有所见,各有所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汉初,因秦末苛政及战乱,社会民生极度凋敝,统治者采取了无为而治、和民休养的治国方略。道家因此“得道”。这是中华文化的第一次比较大的分化和自我调节。国学的第一大家彰显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因阴阳之大顺

4、,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兼容并蓄为“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所以能“和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国力大增,民心大顺。自汉初始,历朝历代,凡治国有方、有所建树者,都“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故汉初的一家得“道”,实乃诸家并用。在这方面,道学为民族文化的自我调整及融会贯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此时“儒”已非彼时“儒”,汉初儒家受荀子学说影响很大,如“六经”之学中的易、诗、礼、乐等学,都有荀学的传承,而荀子礼法兼用的思想也普遍为汉儒所接受。仅就向武帝进言的大儒董仲舒而言,他不仅大力倡导礼法、德刑并用,而且大量吸收墨家“兼爱”、“尚同”的理论、乃至于墨

5、家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思想。另据汉书记载:“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他是第一个把阴阳五行思想揉入儒家学说的人。因此,儒家的“受宠”,似如先前道家的“得道”一样,也是在广采道、墨、名、法、阴阳之长的基础上,充实、发展了自己。也正是这种自我调节、吸收融会精神,使儒学不仅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中流砥柱。道家思想核心是无为,主张因物性、顺自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教,规范人性。这两种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们在历史上自我调节、互相渗透、相互补充最终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同样是显而易见的。道家有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道家的庄子学派比较偏向于

6、前者,老子学派则代表后者。老子所谓的无为,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2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3以及“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4也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主张以柔胜刚、以曲求全、以退为进。所以荀子在评论老、庄二家时,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说“老子有见于拙(曲)无见于信(伸)”。韩非在吸收老子的无为思想时,强调的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该有为的。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汉初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提倡尽可能少地扰民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复苏。今存淮南子一书中记

7、载了当时的“经验”:“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言其莫从己出也。”5“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6“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7另一方面,儒家的有为思想也并不是截然排斥道家的无为思想的。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记载了孔子称颂天道自然无为的言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8“无为而治者,其舜也和!夫何为哉?恭己正南而已矣!”9儒家对于自然界的“无为”法则也是极为尊重的,

8、强调人类在“有为”活动中一定要遵循自然界的“无为”法则。如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鰌鳣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汙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10兹说明,无论是道家的无为思想还是儒家的有为思想、乃至于道学、儒学,虽然“其言亦殊,辟犹水火”,却能自我调节,取长补短,“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儒、道两家,也在此涨彼落、彼涨此落的历史大潮中,互为主次,互通有无,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彰显

9、了中国文化独特的源远流长的、生生不息的顽强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调节的最伟大创举是魏晋时期的玄学。因为它力图把儒、道两家融通为一。在此之前,无论是道家的“得道”,还是儒家的受宠,都已经把墨学的精华纳为己有,或者说墨学已经融会到道学及儒学之中。然而,玄学的成因,恰恰是由墨学的一个经典理论所引起的。这就是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取实予名”。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墨学的穿针引线,才使得儒、道两家融会贯通成为可能。简单说来,事情是这样的:东汉末年,魏晋初期,门阀士族初成,社会流弊甚广,为缓和当权者和不当权者的矛盾,当局采取一种类似当今“测试”的方法名曰“征辟”。当权者规定一些名号,叫下边推举合乎这些名

10、号的人“当选”。时人有名王符者在其所著潜夫论考绩中这样记载:“或以顽鲁应茂才,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方正,以谀谄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以空虚应有道,名实不相符,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阻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这里所说的“茂才”、“至孝”、“廉吏”等都是政府所示的称号,政府对下边所推举的合乎这些称号的人才委以重任。而下边所推举的恰恰都是和这些称号相反的人。这就叫“名实不相符,求贡不相称”。晋朝的葛洪说,在汉末的时候,“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行,父别居。寒清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为鸡。”11葛洪说,这就叫“名不准实,贾不本物”。12针对这种名、实混乱的现实,

11、当时论政的有识之士都主张“综核名实”。徐幹说:“名者所以名实也,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实从之。”13刘廙说:“名不正则其事错矣。王者必正名以督其实,行不美则名不得称,称必实所以然。效其所以成。故实无不称于名,名无不当于实也。”14名实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要义、或曰根本。历来有“唯心”、“唯物”之争。老子第一章讲的就是“名实”问题。司马迁早有“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之说。又: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15冯友兰先生说,刑名就是形名,形就是具体的个体,形名的问题就是名实的问题。先秦学术把刑名和法术联系在一起是有道理的。“法”就是用某种形式把社会上、政治上乃至于哲学上的某些事物明

12、确地规定出来,也就是把某些事物的名的内涵实,明确地规定出来。这就叫“循名责实”。譬如在现代,哲学唯光论“取实予名”、化道为光,即为“循名责实”。从“名实”到“名理”,实际是一个从汉末“综核名实”到魏晋“辩名析理”的过渡。两者的相同在一个“名”上,不同在于“实”和“理”上。冯友兰先生说,所谓“综核名实”,就是要求这个名所指的实合乎这个名的定义。用逻辑的话说,一个名的外延必须合乎这个名的内涵。这就是所谓“循名责实”。就象哲学唯光论所做的那样。如果只对名的内涵进行分析,不管它的外延,那就是后来玄学家所说的“辩名析理”。所以我们说,玄学的干系实际上是墨学所引发的,这在逻辑上一点也不含糊。玄学的方法是“

13、辩名析理”,简称“名理”。它是郭象提出来的。名就是名词,理就是一个名词的内涵。一个名称代表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对象就是一类事物的规定性,这个规定性就是理。冯友兰先生说,“一类事物的规定性,对于那一类事物的名说,它是那个名的内涵。对于人的认识说,它是一个概念。对于客观事件说,它是一个理。把一个理用言语说出来,这是一个义。”16玄学家们大都好辩,所以喜欢先秦的名家和墨家。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学中论辩最详者,为墨家。墨子本甚重辩。”17晋书中存有鲁胜之墨辩注序云:“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可见,在魏晋玄学文化之整合重组的过程中,墨学参入其中。玄学有两个主要派别,就是“贵无

14、论”和“崇有论”。何晏、王弼是“贵无”派的代表。三国志说:“何晏好老庄言。”晋书说:“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成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18但冯友兰先生说,说何晏、王弼祖述老庄是不确切的,他们并不讲庄子,嵇康、阮籍才开始讲庄子。向秀、郭象更扩大了庄子的影响。从此以后,人们才把庄子、老子并称为“老庄”。在此之前,人们只说“黄老”。从“黄老”到“老庄”,这是当时思想界的一个显著的变化。自汉独尊儒术,儒学才是社会的主流。魏晋独树老庄,且自创流派,不能不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反动。从注重“辩名

15、”开始,又扯出一个“名教”的问题,最突出的还是一个名、实的问题。所以,冯友兰先生说,“魏晋玄学是中华民族抽象思维的空前的发展。”裴頠是“崇有”派的代表。他抓住“贵无论”“无中生有”的弱点进行批判。冯友兰先生说,道之“有、无(名)”只是个本体论的问题,但“贵无论”把它用到宇宙生成论上,说“有从无生”这就错了。以古希腊为传承的西学神学也不承认“无中生有”。但在佛学中,既不承认“神我”是第一因,又不否认形而下“神我”的存在,只说“因中有果,果即为因”的因果互变,有生于空,空即是有,因缘和合,“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因此,和老子的有、无互为因果论恰恰相近。所以佛学输入中国,和老庄学说一拍即合、相互共存

16、也在情理之中了。玄学辩论的主题是关于“有”和“无”的问题。在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正始名士”阶段中,所讨论的有、无,主要是哲学的意义;但到了以嵇康、阮籍等为代表的“竹林名士”阶段,所讨论的有、无就又加上了社会的意义。嵇康所说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就是有、无的社会意义。在当时,越名教的人就是主张无,拥护名教的人就是主张有。这个有、无是针对名教而言、从而是对儒学的一种批判和超越。裴頠代表了“中朝名士”,是以指西晋中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他的崇有论和郭象的“无无论”。崇有论否定了贵无论的自然观,认为“无不能生有”;也否定了贵无论的社会政治理论,认为名教不可越。郭象的“无无论”似有折中,在否定了贵无论的自

17、然观的前提下,不否认贵无论所讲的玄远精神境界,认为自然和名教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认为任自然不必越名教,从而在儒学和道学的合流中起了非凡的作用。“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他始作俑者。一般的玄学家,虽然推崇老庄,但都认为老庄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基本上相同,孔子和老子都是圣人,而且孔丘似乎还超越之。晋书记载阮瞻见司徒王戎。“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19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将无”在当时的用法意思是:恐怕是,大概是,也许是,可能是。“将无同”就是“恐怕同吧”。孔丘和老聃怎么可能是同呢?无论是何晏还是王弼,都很注重这方面的研究。论语说:“回也其庶乎?屡空。”意思是说颜回家境很

18、穷,经常青黄不接。但何晏却说:“一曰,屡犹每也,空犹虚中也。以圣人之善道,教数子之庶机,犹不至于知道者,各内有此害也。其于庶几每能处中者,唯回怀道深远。不虚心,不能知道。子贡无数子病,然亦不知道者,虽不穷理而幸中,虽非天命而偶富,亦所以不虚心也。”20何晏把“空”解释为颜回的精神境界,显然把颜回老庄化了。把颜回老庄化就是把孔丘老庄化。王弼和何晏一样,为了反对当时的谶纬经学,也研究过论语等儒家经典。在论语中,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王弼解释说:“贯犹统也。夫事有归,理有会,故得其归,事虽殷大,可以一名举;总其会,理虽博,可以至约穷也。譬犹以君御民,执一统众之道也。”21王弼和何晏都认为孔子和老

19、庄的思想基本上是相同的。这也是上面所说“将无同”的“同”的根据。之所以加上“将无”俩字,用一种不十分肯定的语气,因为在表面上两者毕竟有些不同。郭象更是发挥了那个“同”字。论语,“颜渊死,子哭之恸”。郭象说:“人哭亦哭,人恸亦恸,盖无情者和无化也。”22这也是把孔子老庄化了。冯友兰先生说,郭象把这条线索贯串在他整个的庄子注中。玄学是讲老子的,但不把老子作为孔子的对立面,而是把它作为儒学的补充。这固然和士族贵族阶级的立场有关,但他们这样做时,自觉不自觉地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儒、道两家再一次地融会组合,东晋玄学家袁宏以“道明其本,儒言其用”作为这次融会组合的总结。它的方法论是从墨学那里获得的,

20、是谓“综核名实”的“取实予名”。或者如哲学唯光论所总结,是“执两用中”,也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为道”。所以说玄学是中国文化自我调整的伟大创举,它为接下来容纳外来佛文化打下了基础,更为宋明“道学”进一步的“道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佛教文化是外来文化的侵入,这是中外文化的第一次碰撞。中国文化在自我调整的基础上又面临着一个和异己文化的会通、容纳过程。中国乃泱泱大国、历来有华夏和夷狄之辩而且历来有接纳和融会夷狄的亲和力,在文化上也不例外。除了佛教在传入初期和道教在争夺教权而发生的矛盾冲突外,佛教和道教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教义上的不同。道教主张长生久视、肉体成仙;佛教则宣扬诸行无常、涅槃寂灭;一“成

21、”一“灭”是为对立。佛教和儒教的冲突则表现在佛教的出世主义、出家制度明显违背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等礼教;一“出”一“入”是为对立也。中国人对于世界之见解的哲学观念大都为“实在论”,即以为在主观之外实有客观的世界;佛学谓外界必依附我心存在,在国人看来是奇谈怪论;这一“实”一“虚”是为对立。佛学之最高境界,是“圆寂”为不动者;儒家之最高境界则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动”一“静”,又为对立。怎样消弭上述对立、最终溶入中国文化主流,充分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工夫而非佛教的“教化”。印度文化柔韧有余故能以柔克刚、浸润渗透;但中国文化尤其是道学有容乃大故能兼容并蓄。佛教和儒、道的内在超越的共同文化

22、旨归,佛教和儒、道在心性论上的互相契合,是佛教得以在中国流行的根本原因。也是佛教哲学和中国固有哲学相融合、进而成为中国传统哲学重要内容的原因。佛教传入时,正值玄学极盛。当时玄学之士,多觉老庄和佛学本无二致。如刘虬说:“玄圃以东,号曰太一;罽宾以西,字为正觉。希无之和修空,其揆一也。”23首先是“认可”,而不是排斥,故能接纳。范晔论佛教:“祥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谴之宗,道书之流”。24他把佛书视为道书。而当时二学之学者,同为“道”和“贤”,故能相提并论。如东晋孙绰作道贤论,以七僧比七贤。当时多有以老庄讲佛学者。高僧传记慧远:“博综六经,尤善老庄。年二十四便就讲说,尝有客听讲,讲实相义。往复移时

23、,弥增疑昧。远乃引庄子义为连类,于是惑者晓然。”25把佛教的哲学思想,用中国原有的哲学术语加以解释,这在当时称为“连类”或“格义”。正是用了这种方法,佛学才为国人接受。高僧传又记法雅:“少长外学,长通佛义。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此以中国书谓“外典”,以其义理比附佛学中之义理。而“外典”中所可引以比附佛学者,当以老庄为最。“格义”乃“格”老庄之“义”也。道安、支循等人,讲佛经时,也常以当时所谓“三玄”26中之言比附之。前面谈玄学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自我调整作用,当时特别注重所谓“有、无”问题。而在随后讲佛学者,则特别注重所谓“空、有”问题。以“有、无”格义“空、有”,“空、

24、有”也即“有、无”。“有、无”和“空、有”,乃是老庄及佛学所共有的问题,所以也是自南北朝以后佛学所讨论最多的问题、所谓有“六家七宗”。在这里就存在着一个问题:是玄学受佛学影响,故讲老庄时特别注重“有、无”问题呢?还是佛学受玄学影响,故讲佛学时,特别注重“空、有”问题呢?抑或是二者均有之?因为无论是以“三畏”拟“三归”、还是以“五常”喻“五戒”、乃至于以“无”释“空”,在逻辑上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这个问题反映了一个事实,中国文化在接纳外来文化时,历来是 “中体西用”,这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中和”作用使然。所以中国文化吸收、容纳佛教这种异己文化的过程是一个中外、中西文化的融会的过程,其根本还是一个

25、本国民族文化的自我调整和发展更新问题。撇开宗教问题不谈,儒释道首先是佛 “释”道或佛、道互“释”,随后儒家坐收渔翁之利意欲兼并道、佛为之“道统”。宋明“道学”正是这种“道统”也即儒、释、道三教合一或曰“三教同心”的结果。在这里,“释”只是一种外来异己文化的参照、比附和诠释,在儒、道互尊、互绌之间起了一种“协调”的作用,或者说在儒、道思潮此涨彼消或此消彼涨的过程中起了一种“反比性”也即“互补性”27的作用。僧肇借老庄思想来论说般若性空中观思想是这种“反比性”的绝妙论证。道安之本无宗及支循之即色宗阐释,其见解都是中国哲学中所向来没有的,而其阐释者都能在其间做一调和,“禅师”之和“阐释”同音想必也和

26、此种“调和者”同义。在这种双向调和过程中,本国学者把儒、墨、道、阴阳甚至包括道教的神仙方术等十八般兵器都搬弄出来了,这也是一个自我锤炼、考验国粹是否过硬的过程。这样一来,所谓“三教合一”实乃是一个在儒、道整合或者是儒、墨、道三学合一基础上的中外合壁或中西合璧。佛学东渐溶入儒、道,可谓是一个在哲学上中外、中西融合的经典范例。有无互为生灭的观念,几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国文化中平民化的哲学思想,这也是儒、释、道互溶潜移默化的结果。如果说玄学是佛学的一个“因”,那么“道学”28就是它的一个“果”。佛学随唐盛而衰,而宋明“道学”,即所谓“新儒家”,也即萌芽于此时。宋明“道学”之先驱当推韩愈。玄、佛联姻,讲

27、虚论空,“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29这无疑刺激了原儒家的卫道士们,物极必反,“道学”正所谓是对佛学的一种反动。韩愈作原道,提出了儒家的一个“道统”问题:“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和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和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30一语以蔽之,此“道”乃儒家之道。韩愈极推崇孟子,以为其得孔子之正传。此为宋明以来之传统的见解,而韩愈为首倡者。孟子一书,也成为宋明“道学”家所根据之重要典籍。孟子之学,本有神秘主义的倾向,其谈心论性,谈“万物

28、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以及“养心”、“寡欲”之修养方法,时人认为可和佛学中所讨论的问题对接,可以对时人所感兴趣的问题作相应解答。故于儒家典籍中,寻求一种和当时文化需求有关的书,孟子实为首选。“道学”重整河山取而代“玄”,李翱“复其性而烛天地”。“复性”之书尤推易、中庸,“成圣”之说也欲使人成儒家的“佛”。而儒家的佛必须于人伦日用中修成。及至北宋,此种儒释融合的新儒学,又有道教中一部分科学思想加入。早在西汉之际,阴阳家已混入儒家。后来阴阳家言又和道家学说混合。而道教中又引用儒家周易之部分经典。“道学”家复引道教思想入“道学”。周敦颐取道士所用以讲修炼之太极图做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

29、,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很显然,此时的“道学”,已融合包括儒、释、道在内的所有华夏典籍的菁华。太极图说遂为宋明“道学”经典著作之一。后邵雍又把象数之学溶入“道学”中。张载及二程从“道学”中理出“理、气”二观念。尤其是程氏弟兄,开此后宋明“道学”程朱、陆王之

30、二派,也即所谓理学、心学之二派。朱熹集周、邵、张、程之大成以成“道学”之理学部分;陆、王则独辟蹊径发掘“道学”之心学部分。两者的分歧并非“道学”的分歧,而是朱、王二人所居经典不同乃至于格物致知的不同(结果)。这足以说明“道学”之内涵具有很大的伸缩空间从而能网罗天下学说。在哲学上,“道学”传承了玄学的名、实观。所不同的是,玄学所指“实”为“道”;“道学”所指“实”为“心”。如明代佛教学者真可所言:儒也释也老也,皆名焉而也,非实也。实也者,心也。心也者,所以能儒能佛能老者也。故玄学和“道学”是为“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之分也。“道学”发展至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是为后期高峰或谓“复归”。为什么说是“复

31、归”呢?因为王夫之论“道学”又回到“道学”的经典:中庸。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王夫之解释说:“天固然其无伪矣,然以实思之,天其可以无伪言乎?本无所谓伪,则不得言不伪(如天有日,其可言此日非伪日乎?)31,乃不得言不伪而可言其道曰诚。本无所谓伪,则亦无有不伪(本无伪日,故此日更非不伪),乃无有不伪而必有其诚。”32太阳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但不是假的,而且还不能说、也不必要说它不是假的,因为本来没有一个假的太阳。他认为“诚”不是和“伪”相对立的。这样的“诚”,也不能解释为“无伪”。“诚者无对之词也。说到一个诚字,是极顶字,更无一字可以代释,更无一语可以反形。”33“诚”乃哲学中的最高范畴。这样的

32、“诚”只有客观实在能担当的起。“夫诚者,实有者也,前有所始,后有所终也。实有者,天下之公有,有目所共见,有耳所共闻也”。34哲学唯光论取实予名、化道为光,正是因为“光”是“诚者”。“诚也者,实也,实有之,固有之也。无有弗然,而非他有耀也。若夫水之固润固下,火之固炎固上,无所待而然,无不然者以相杂,尽其所可致而莫之能御也。”35故实在论才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由“诚也者,实也”引出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有”和“无”。王夫之肯定客观实在的真实性是“有”而不是“无”。“天下之用,皆其有者也。吾从其用而知其体之有,岂待疑哉?”36“体”是事物的本质,“用”是由本质所引发的现象或作用。事物的本质究竟是有是无,可以从其所发生的作用看出来。“故善言道者由用以得体,不善言道者妄立一体而消用以从之。”37“由用以得体”而证实“有”。王夫之又说:“物物相依,所依者之足依,无毫发疑似之或欺。”38此是以“物物相依”来证实“有”。“夫可依者有也,至常者生也,皆无妄而不可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