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39.72KB ,
资源ID:36481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481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比较阅读训练.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比较阅读训练.docx

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比较阅读训练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比较阅读训练(一)(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明日过桃源县,至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袁中道再游桃花源)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1)渔人甚异之 (2)便要还家 (3)率妻子邑人来

3、此绝境 (4)欣然规往 (5)桃可千余树 (6)溯源而上 2翻译句子。(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3乙文对桃花源的描写,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有极为相似之处,请根据提示,填出桃花源记中与之相近的句子。(1)桃可千余树(2)花蕊藉地寸余(3)溯源而上4从选文中的描写看,桃花源外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刚好印证了桃花源记中的哪一点内容?阅读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小题。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

5、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不独子其子 妻子邑人B天下为公 不足为外人道也C盗窃乱贼而不作 其中往来种作D大道之行 渔人甚异之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7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特征,桃花源记则写出作者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用自己

6、的话说说桃花源记所描绘的哪些社会生活场景,分别再现了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怎样的特征。8大道之行也善用对偶句,造成铺排的效果,增强说理的气势;桃花源记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请任选一篇,结合文章内容,对其写作特点作简要赏析。比较阅读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乙林尽水源,便得

7、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9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通“举”,选拔)B男有分,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C盗窃乱贼而不作(小偷)D货恶其弃于地也(厌恶)10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B“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C桃花源记选段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源内优美的环境,源中人快乐、幸福、

8、安定的生活,并体会到他们的心情。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不太合乎实际。桃花源人是秦朝时进入此“绝境”的,是与外人“间隔”的。从秦到晋太元年间有五百多年,桃花源外的人衣着变化很大,桃花源中人衣着不可能“悉如外人”。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2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

9、,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二)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

10、食、牛畜、丝纩、麻臬(臬,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忽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宋康与之杨氏入山)13下面各组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落英缤纷 居民之大聚落也B未果,寻病终 子果来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之属D处处志之 故可同处14下面各组加点虚词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组()A老人引杨氏人山之大穴 具答之B见渔人,乃大惊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C不以千里称也 以其境过清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杨谢而从之15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1、A文中穴中人与桃花源中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B桃花源记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一老人引导才进入大山之穴。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不求取食物。D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穴。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17桃花源记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

12、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

13、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2)斗折蛇行 斗:(3)阡陌交通 交通:(4)悉如外人 悉:(5)便要还家 要: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0“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侧重于_,乙文侧重于_。21甲乙文段中画线句子都是环境描写,它们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

14、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不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2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大道之行也(_)(2)选贤与能(_)(3)是故谋闭而不兴(_)(4)屋舍俨然(_)(5)悉如外人(_)23翻译下列句

15、子。(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4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在大同社会中就是“_”和“_”。25比较桃花源记与大道之行也两者对理想社会看法的异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晋陶渊明)(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

16、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和桃源诗序宋苏轼)26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字。咸来问讯(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_)水甘而芳(_)2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古今变化的是( )A不足为外人道也 B似是其子孙C其两膝相比者 D无论魏晋28翻译下面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29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_(用选文中的

17、原句回答)。30请结合文章,谈谈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8、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3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豁然开朗_阡陌交通_杂然而前陈者_泉香而酒冽_32翻译下列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3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34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古诗文阅读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

19、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穴中人语)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20、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3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渔人甚异之 (2)便要还家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麻枲之属3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37请赏析桃花源记中的划线句子。38“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单的语言回答。(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云。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39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仿佛若有光 仿佛_ (2)便要还家 要_(2)便扶向路 向_ (4)处处志之 志_(5)欲辨已忘言 辨_40翻译下列句子。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41(乙)文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描写了自己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甲)选文中同样能表现桃花源中人这种生活的句子是“_,_。”4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你如何看待? 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23、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

24、,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如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注囷:这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斫:砍削。樵:柴。薪:柴禾。4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1)不足为外人道也 ( ) (2)寻病终( )(3)深入忘反( ) (4)可试如水中( )44解释加点的文言虚词(3分) (1)具答之( ) (2)一人便以笠自障( ) (3)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45翻译句子。(2分)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46(乙)段“开明朗然”与桃花源记中的 什么词相仿。(乙)段中“深山中有人迹”的根据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3分

25、)参考答案1(1)对感到奇怪(2)通“邀”,邀请(3)妻子和儿女(4)计划(5)大约(6)逆水流而走(各1分,共6分)2(1)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2分)(2)桃树大概有千余棵,两边如设锦帐。地上的花瓣有几寸高,泉水细细的流淌。(2分)3(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1分)(2)落英缤纷(1分)(3)缘溪行(1分)4险要,地形复杂。(1分)这一特点刚好印证了“遂迷,不复得路。”(1分)【解析】1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

26、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妻子”:妻子和儿女。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乃”:竟然。“无论”:不必说、更不用说。“可”:大约。“锦幄”:锦帐。3考查根据题干要求提取文言文要点语句的能力。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

27、求提取重要信息。如与“桃可千余树”相近的句子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与“花蕊藉地寸余”相近的句子是“落英缤纷”;与“溯源而上”相近的句子是“缘溪行”。4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桃花源外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可分析“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等句,即可概括为险要,地形复杂。而这一特点刚好印证了桃花源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的内容。5A6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

28、能相互听见。7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欢快的场景,形象地再现了“大同”社会老人能终其天年,幼童能顺利成长的特征;桃花源记中村民热情招待渔人的情形再现了“大同”社会人们的关系和睦、融洽的特征。8示例1:大道之行也善用对偶句,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偶精严,简捷凝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男有分,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这些对偶句,从多个角度阐明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说理有气势,唤起人们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之情。示例2:桃花源记全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但文章多处细节表现了故事的真实性。例如文章描写的桃花源虽然美好,也

29、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让人感到真实;最后写南阳名士刘子骥欣然寻访,进一步渲染了故事真实的气氛。虚实结合的手法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 子:子女B. 为:是/为:对C. 作:兴起/作:劳动D. 之:用于主谓间,无实义/之:代词,它故选A。6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以及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换。本题需要注意,交通:交错纵横。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大道之行也中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句话相对应;桃花源记中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

30、有此人,成来问讯”与大道之行也中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句话相对应。根据以上内容作答即可。8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大道之行也善用对偶句,造成铺排的效果,增强说理的气势,所以需要在文中找出相关对偶句进行说明,并指出这些对偶句所表达的主题;桃花源记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需要在文中找出实写与虚写的内容,再进行分析即可。【点睛】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务弃置于地的浪费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