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40.39KB ,
资源ID:362914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291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题1206.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题1206.docx

1、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题1206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题1206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根据考古材料,中华大地出现活跃的先民的身影可以追溯到( C )。A.三千年前 B.五千年前 C.一万多年前 D.一万五千多年前2、根据著名学者苏秉琦的研究,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可以划分为( C )A.两大区系 B.三大区系 C.六大区系 D.十大区系3、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是( B )。A.麒麟 B.龙 C.凤 D.貔貅4、凤在皇室和民间有着广泛的引申意义和象征意义,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凤是( B )。A.凤是中原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B.凤是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C.凤是魏晋人绘画中的

2、想象和发明 D.凤来源于周易中的描述5、龙凤相配,最主要的就是象征着( C )。A.雅致 B.长寿富贵 C.阴阳和合 D.澹泊明志6、殷商时期的文化有浓重的神本色彩,承担神人交通重任的是( C )。A.君主 B.司寇 C.巫史 D.六卿7、殷商时期,中国社会处于谁的威力之下?( B )。A.君主 B.神 C.大贵族 D.法官8、“山有山神,河有河伯,海有海神有龙王,灶有灶王爷”,仙文化中的这一情况体现了( C )。A.道教的思想 B.祖先崇拜的思想 C.巫史文化的特色 D.天文学的特色9、殷商时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下列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 D )。A.宗天 B.尚鬼 C.嗜酒 D.以蓍草

3、占吉凶10、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所体现的思想是( B )。A.神本思想 B.人本思想 C.君主至上思想 D.宗教思想1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A)A 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 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 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 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12、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酒文化的高峰是( A )。A.殷商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13、酒文化在殷代已相当发达,还出现了以制造酒器出名的氏族,如( D )。A.卜氏 B.东郭氏 C.司马氏 D.长勺氏14、诸子百家

4、的学术渊源都是( C )。A.巫史 B.论语 C.六经 D.禅宗15、西汉时,司马谈对战国诸子学说的短长作了较公允的评价,他将诸子概括为( B )。A.三家 B.六家 C.十家 D.十二家16、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四家是( A )。A.儒、墨、道、法 B.儒、墨、道、名 C.儒、道、法、阴阳 D.儒、道、墨、阴阳17、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A )。A.春秋左氏传 B.国语 C.史记 D.资治通鉴18、孔子认为最上等的是“生而知之者”,最下等的则是( C )。A.学而知之者 B.困而学之 C.困而不学 D.格物致知19、儒家的“仁学”之所以既能为统治者所接受也能获得普通百姓的认

5、同的原因是( B )。A.“仁学”建立在彼此互利的基础之上 B.“仁学”建立在切近人伦的亲情之上 C.“仁学”建立在切近人伦的君臣之义之上 D.“仁学”建立在严密的法律规范之上20、礼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提出重建礼教最早始于( A )。A.孔子 B.司马昭 C.朱熹 D.辜鸿铭21、孔子释仁为( D )。A.父子有亲 B.君臣有义 C.长幼有序 D.爱人22、在孔子看来,春秋时期之所以天下大乱,主要是因为( C )。A.周代的经济不发达 B.受外族侵略 C.周代的礼教被破坏了 D.周代王室的军事力量太弱23、“中庸”的“庸”,其意思是( C )。A.平凡 B.庸俗 C.恒久不变 D.需要24中国

6、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B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 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A 天人合一 B 中庸 C 阴阳 D 无为25、大学和中庸所提出的掌握知识的步骤是( B )。A.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博学 B.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C.慎思、明辨、博学、审问、笃行 D.博学、明辨、笃行、审问、慎思26、中国是一个尚统的国家,孔子作春秋,内华夏而外诸夷,即以华夏族为主而以周边少数民族为辅,所表现出的“统”是( B )。A.血统 B.政治上的正统 C.哲学上的道统 D.道教的仙统2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B )。A.法 B.利 C.欲 D.侠28、儒家从一开始为中国知识

7、分子选定的人生的最佳道路是( B )。A.吾日三省吾身 B.学而优则仕 C.自强不息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9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A )A德 B道 C 君子 D 仁30儒家思想中所谓的“仁”,究其根本,是(B )A 对普通百姓的统治手段 B 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约束C 对封建统治政治的要求 D 对士人的要求31. 儒家所谓的“智”是指(C )A 科学地分析世界的手段 B 明智的政治态度C 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 D 客观的分析事物的能力32、“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于( A )。A.百家争鸣 B.独尊儒术 C.武王伐纣 D.佛教的传入33、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

8、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 A )。A.“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B.“和”也是不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己 C.“和”与模棱两可一样,是消极的 D.“和”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34、“恕”的本意是指( B )。A.原谅别人的过失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严格地要求自己 D.严格地要求别人35、在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中,“性”主要是指( C )。A.性欲 B.情感 C.天性 D.爱36、学术导向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旨归的学派是(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37、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 A )。A.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 B.恭

9、是内在根本,敬是外在表现 C.恭也就是敬 D.恭、敬二者的意义完全相反38阴阳观念在传统文化中至为重要,周易一书认为天地万物的变化都体现于 (C )。A.三爻 B.八卦 C.六十四卦 D.八十一卦39、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的思想家是(A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40、道家应对社会纷争提出“无为”,其中的“为”指的是( A )。A.人的作为 B.上天的作为 C.上天与人的一切作为 D.神的作为41、在中国文化里,道本源于天,反映于个体就是( B )。A.礼 B.德 C.法 D.无为42、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最为准确的是( B )。A.什么也不用做 B.

10、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C.不做什么也等于什么都做了 D.做尽所有的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43、“道生一”语出( D )。A.孔子 B.韩非子 C.庄子 D.老子44、在八卦中,象征阴阳、天地父母的是( D )。A.艮、兑两卦 B.坎、离两卦 C.震、巽两卦 D.乾、坤两卦45、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先秦诸子都坚持“道”一元论的观点 B.道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 C.儒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 D.宋代道学家的道学思想中杂有佛学因素46关于八卦的起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是( A)A 河图所出的形状 B 上古时期结绳改书契时留下遗迹C 是一种生殖崇拜 D 是一种

11、占卜的方法47“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以(A)为本的。A 阴 B 阳 C 阴阳互动 D 阳胜于阴48、从本源上讲,炼丹的思想属于( C )。A.道家 B.道教 C.神仙家 D.佛教59道教的出现是在 ( B)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C 西汉时期 D 两汉之际50、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有( B )。A.仁、礼 B.法、术、势 C.兼爱 D.无为51、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 A )。A.秦 B.西汉 C.东汉 D.唐52、关于我国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A.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

12、全的法制 B.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 D.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53、在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一阶层处于社会的( C )。A.统治阶级最高层 B.统治阶级中层 C.统治阶级底层 D.被统治阶级54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 (D )A 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B 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C 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D 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55、战国时代,我国水利工程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李冰父子主持修筑了( D )。A.京杭大运河 B.灵

13、渠 C.坎儿井 D.都江堰56、战国时期出现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即( B )。A.天问 B.离骚 C.春江花月夜 D.石壕吏57、战国时代,出现相当多的学派和代表人物,其中,吴起、白起、孙武、孙膑属于( A )。A.军事家 B.外交家 C.教育家 D.论辩家58、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D )。A.术 B.仁 C.博爱 D.兼爱59、先秦诸子百家中属于显学的是(C )。A.法家 B.道家 C.墨家 D.阴阳家60、主张节用、节葬、兼爱、非攻的学派是( D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61、墨家用以规范行为的是( C )。A.血缘伦理 B.君臣大义

14、 C.天下公利 D.头顶的星空62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 )A 诸子学术逐渐消 B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C 政治上的大一统 D 汉武帝独尊儒术6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C )。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 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C.政治上的大一统 D.汉武帝独尊儒术64秦王朝的统治术主要采取的是( D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65、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 C )。A.诗经 B.春秋左氏传 C.史记 D.庄子66、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 C )。A.荀卿

15、B.孟轲 C.董仲舒 D.韩愈67、提出“天人感应”理论的是( C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68、君王若顺天而行,修德政,则天降祥瑞以示庇佑;若君王违背上天之意,则天降灾异以示警,甚至使之败亡,授命于新王朝。这一说法即( B )。A.内圣外王 B.王权天授 C.民贵君轻 D.无为无不为69、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是( B )。A.严格区别主体与客体 B.消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 C.建立了理性的、逻辑化的哲学 D.使得人们能够全面了解“物自体”70、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 A )。A.天人

16、合一的思想 B.山水本身的秀丽 C.热爱祖国的情结 D.没有必然的联系,山水人文气息是近现代人加入的71、佛教传入中国,最初是流传于社会上层,佛教开始深入下层是在( B )。A.两汉之际 B.东汉末年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72、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 )。A.先秦时期 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 D.两汉之际73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 B)A 两汉之际 B 东汉末年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74“心性本觉”是(C )佛教的思想A 印度 B 西藏 C 中国 D 南亚75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B )A 给父母尽孝 B 为自己的法身尽孝C 为自己尽孝 D 为师父尽孝76、

17、佛学中国化的过程中,相应地产生了士大夫的僧侣化和僧侣的士大夫化,其中,士大夫的僧侣化被称为( A)。A.居士 B.学问僧 C.诗僧 D.清客77、魏晋时期,谈玄者多为士族名士,他们谈玄的特点是( C )。A.对现实有所关怀 B.对历史旧事有所关怀 C.注重哲理上的思辨的探究 D.富有科学精神78、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 B)。A.论语 B.老子 C.庄子 D.周易79、儒佛道三家思想第一次碰撞的产物是( B )。A.两汉经学 B.魏晋玄学 C.宋代理学 D.汉代的帝王统治术80、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 A )。A.气韵生动 B.朴质

18、浑厚 C.小巧精美 D.怪诞离奇81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 )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A 家族观念 B 忠君观念 C 个体人格 D 社会群体82、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 C )。A.远避于深山老林与世隔绝 B.出仕朝廷随波逐流 C.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 D.因为隐居而出大名83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C )就开始的A 先秦 B 秦 C 西汉 D 东汉84、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 D )。A.儒法二家思想的分离 B.儒家的法家化 C.法家的儒家化 D.伦理的法制化85、从汉代起,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术可概括为( A )。A.外儒内法

19、B.外法内儒 C.外儒内道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86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 (A )A 违法犯禁之徒 B 循规蹈矩之士C 好学谦虚之人 D 仁慈善良之辈87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D )A 自古以来就是侠士的天下 B 侠文化有着特殊的土壤C 侠作为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墨家影响大而增加了影响D 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的良好愿望88、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B )。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B.科举制的实施 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D.韩愈的排佛89、唐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 C )。A.禅让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荐举制90、唐代的

20、古文运动作为一种文学运动,其主要目的是( B )。A.推崇、弘扬六朝以来兴起的骈俪文风 B.排斥、打击六朝以来兴起的骈俪文风 C.融合儒学和佛道思想 D.为科举制做准备91、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D )。A.敦煌 B.洛阳 C.河北 D.长安92、历史上有茶仙之称的是( A)。A.唐代陆羽 B.北宋苏轼 C.南宋文天祥 D.明代冯梦龙93、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 C )。A.东北亚文化圈 B.中原亚文化圈 C.南方亚文化圈 D.西北亚文化圈94、安史之乱造成的文化南移,其结果是( A )。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 B.南方经济与北方持平 C.南方成为政

21、治中心 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95、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 B )。A.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 B.唐代的“安史之乱” C.永嘉之乱 D.靖康之难96、唐文化以高势能文化的姿态向四周输出、辐射,影响了周边的国家。其中,曾派出遣唐使达18次之多的国家是( B )。A.朝鲜 B.日本 C.越南 D.印度97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 )A 诗歌 B 钟鼎 C 书法 D 舞蹈98、唐传奇及宋元话本里的侠文化表述,所体现出的社会文化心理是( A )。A.下层人的心理安慰 B.江湖对侠义的提倡 C.士大夫对侠义的弘扬 D.官府对侠

22、义的表彰99唐代书法中,“狂草”的代表人物是怀素和( A )。A.张旭 B.王羲之 C.孙过庭 D.韩愈100、礼向“内圣”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入于人“心”中,出现于( C )。A.孔子论语中 B.庄子一书中 C.宋学兴起之时 D.明代王阳明心学兴起之后101、“德”的内涵在古代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德”成为美德的代称是在( C )。A.先秦 B.汉代 C.宋代 D.明代102、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 C )。A.礼 B.义 C.理 D.法103、临终前写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的人物是( A )。A.文天祥 B.岳飞 C.朱熹 D.周敦颐104、宋代催生出新的私

23、学教育,其基地称为( D )。A.太学 B.翰林院 C.家塾 D.书院105、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的何种思想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 A )。A.天理 B.天命 C.天人感应 D.天人合一106、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绘场景为( A )。A.宋代的汴京 B.宋代的杭州 C.唐代的长安 D.唐代的洛阳107、名士文化不断演变,名士从置身山林一变而为设馆授徒、主持讲坛、批评朝政,是在( D )。A.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元108、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的是( B )。A.苏轼 B.林逋 C.陆游 D.辛弃疾109

24、、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 A )。A.汉代朴学的倾向 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 C.佛学化的倾向 D.道教化的倾向110、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 B )。A.更加浓墨重彩 B.更重意趣与心境 C.更显富丽堂皇 D.以人物素描为主111、主张“万物皆因心生,没有主体,也就无所谓客体”的明代哲学家是( D )。A.唐寅 B.祝枝山 C.徐渭 D.王阳明112、将情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从而使“情”与“欲”合而为一的是( C )。A.孔子 B.孟子 C.宋儒 D.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113宋代理学思想

25、的核心内涵是( C)A 礼 B 义 C 理 D 法114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 )A 宋画的淡远 B 宋诗的浅易 C 宋词的俚俗 D 宋文纡徐委备115、创造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抒情模式,将之融汇出完整的艺术整体是在( C )。A.魏晋时期 B.唐代 C.宋元时期 D.明代116、元朝代表性文化的特点是( A )。A.外露型 B.内敛型 C.唯美型 D.儒学化117、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 A )。A.唱 B.念 C.做 D.打118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 )A 东部文化的西移 B 西部文化的东移C 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 D 北方文化的南移119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

26、示出的特征是(B )A 更加浓墨重彩 B 更重意趣与心境C 更显富丽堂皇 D 以人物素描为主120、市民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代士人文化成为一种显态文化是在( C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121、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 D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宋元话本122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 D)A 唐诗 B 宋词 C 元曲 D 宋元话本123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 )A 轴心时代 B 黄金时代 C 蜕变时代 D 鼎盛时代124、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 B )。A.以

27、徐光启为代表的全盘接受 B.以方以智为代表的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 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 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125、西方传教士第一次直接进入中国是在( C )。A、宋元之际 B、元末 C、明代中期 D、清前期126、物理小识的作者是( B )。A.徐光启 B.方以智 C.李之藻 D.宋应星127、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 C )。A.轴心时代 B.黄金时代 C.蜕变时代 D.鼎盛时代128、体现经世致用精神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其作者是( A )。A.黄宗羲 B.顾炎武 C.严复 D.王阳明129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

28、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 A)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全盘西化C 对外开放 D 闭关锁国130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 D),以示与汉学区别。A 学 B 道学 C 考据学 D 宋学131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这有利于中央对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B )等地区的统治。A. 台湾 B西藏 C云南 D青海132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A )A 借助西方的物质文明来扶持即将崩塌的封建大厦B 揭开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序幕C 传播近代科技知识D 奠定近代文化的物质基础134、中国近代第一位学贯中西、被称为国学

29、大师的人是( D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章太炎135、清朝综合处理边疆事务的机构是( B )。A.礼部 B.理藩院 C.大理寺 D.安西都护府136、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B )。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 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清廷借修书以毁书 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 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137、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在清代的( C )。A.康熙年间 B.雍正年间 C.乾隆年间 D.嘉庆年间138、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 D )。A.郑观应 B.冯桂芬

30、 C.薛福成 D.魏源139、清政府废除八股取士而改试策论,是在( A )。A.1901年 B.1911年 C.1919年 D.1921年140、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 C )。A.魏源 B.冯桂芬 C.郑观应 D.孙中山141、翻译天演论,介绍进化论思想的人物是( D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142、创立了拜上帝教并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 A )。A.洪秀全 B.玛礼逊 C.曾国藩 D.张之洞143、义和团的斗争,最初打出的旗号是( A )。A.反清、灭洋 B.扶清、灭洋 C.效法西洋 D.民主自由144、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这有利于中央对一些地区的统治,这些地区包括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 B )。A.台湾 B.西藏 C.云南 D.青海145、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 D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全盘西化 C.对外开放 D.闭关锁国146、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 D )。A.邹容的革命军 B.陈天华的猛回头 C.陈天华的警世钟 D.陈独秀的新青年147、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 C )。A.民主与博爱 B.和平与民主 C.民主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