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64.28KB ,
资源ID:36186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18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届高三统一检测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届高三统一检测历史试题.docx

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届高三统一检测历史试题绝密启用前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9届高三10月统一检测 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主要考查必修一、二、三和选修中的“明清1919年”部分。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4.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

2、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方史学界将“始于康熙平三藩的1681年,止于乾隆退位的1795年之间的历史”称为“HighQing”。下列可为这一观点提供的依据是A学术文化全面繁荣,科技成就领先西方国家B中小市镇向边疆拓展,资本主义发展较迅速C对外交往空前频繁,中外文化交流渐入佳境D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大一统国家进一步巩固2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明清儒学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

3、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C朱熹以“格物致知”形成新儒学 D王阳明以“致良知”的修为发展儒学4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A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5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

4、“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A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C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6中国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清末民初广东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盛行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这些女子称为自梳女。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风俗实现近代化 B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削弱C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 D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7明末清初,中国在引进西方大炮的同时,也引进了”开花炮弹”技术,然而这种

5、技术为御林军所专用,久不使用,不但统治者忘记了,主持海防的林则徐也不知”开花炮弹”为何物。这反映出A鸦片战争失败根源于武器落后 B清政府的国防技术水平比较低下C清朝统治者对军事技术的轻视 D工业技术落后对军事装备的制约8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不了解国际惯例,中国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之后,清政府在改订关税税率的谈判中,坚持要求“进口税重,出口税轻”。直到1902年,中外商约谈判,进口税由5%增至12.5%。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是A清政府提高进口税是为保护民族工业 B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属于国际惯例C清政府降低出口税是为抵制外资侵略 D改订税率后清政府掌握关税主动权91841年,广州三元里民众在抗击英军侵

6、略的檄文中写道:“天朝茶叶大黄各样药品,皆汝狗邦养命之物,我天朝若不发给,尔等性命何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体现了三元里民众强烈的反帝情绪 B说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反映当时的中国人对英国缺乏了解 D正确认识了中英贸易中中国的优势地位10洋务运动时期,船务大臣黎兆棠说:“方今时势为古今一大变局,泰西创设机器以来,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自立。而机器之用,具有至理,必须考究于平日,若临时猝办,即无及矣。故当今急务,以开学馆、培人才为最。”材料说明A开办新式教育是应对时变的长远之计 B近代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传统儒家思想C实行机器大生产成为多数国人的共识 D部分官员开始探索政治体制上的变革1

7、1 1877年,清政府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副两位驻外公使到达伦敦,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式给其谕旨,为此郭嵩焘不得不要求清廷“补版国书,充当公使”,英国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反映出当时A传统“理藩”理念依然存在B清政府不具备近代外交理念C清朝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状态D英国政策出发点是国际惯例12观察格致汇编书影(右图),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A清政府积极倡导国人向西方学习 B“格物致知”仍是清末主流思想C当时维新思想得到较广泛的传播 D国人对西方近代科学已有所接触131895年,由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一书在上海出版后,几千册一售而空,三年间卖了两万到三万本,一时

8、成为“谈新学者,皆不得不备之书”,以致于盗版书更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翻译者采用了本土化的译书策略 B清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C该书内容适应了当时国人的需要 D外国传教势力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14. 1894年,当中国的洋纱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了20倍的时候,洋布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仅仅一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B中国传统织布业逐步使用洋纱C外商大量投资中国织布业 D外商对华洋布营销策略的失当 15金冲及教授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

9、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使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促使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开始研究中国前途问题C使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化最终完成D促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清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16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他认为,制约光绪没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身份 B清朝祖制 C宗法制度 D性格怯懦17. 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总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支出项目金额(两)占总计百分比薪工膏火口粮、购地造房2 048 43312.78华洋工匠

10、工食4 209 61926.26购买机器1 055 1436.58订购物料及预付各洋行定银7 934 73249.50购买军火720 7454.50译书及办舆图经费61 1170.385根据魏之荣江南制造局记卷四的有关材料计算编制A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管理上体现以洋为师特点C所生产产品主要投向市场 D经营管理不善,入不敷出18下图是18951911年间中国某项统计数据的变化轨迹,据此可知A甲午战争失败,引发赴日留洋高潮迭起 B列强侵华加剧,商品倾销让位资本输出C政府放宽政策,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D社会思潮更新,爱国救亡运动此消彼长19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初,满、蒙、汉等许多民族代表

11、和社会团体先后发出通电和呈文,表示共同努力“造五大族之幸福,建中华民国之新猷”。这表明当时社会A要求践行三民主义 B抵制外来经济侵略C认同新生民族国家 D反对满洲贵族统治20.1911年冬,天津大公报组织“君主立宪、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共16篇文章获奖。这些获奖文章中,主张君主立宪的有11篇,主张民主立宪的有2篇,观点不明确的有3篇。据此,我们可以肯定A. 征文评委大多持君主立宪论 B. 应征文章大多持君主立宪论C. 获奖文章大多持君主立宪论 D. 当时国人大多赞成君主立宪论21有学者认为,晚清时期的买办,主要是为外商采办伙食与用品,或为外国商馆管理内部事务,是中国资产阶级的

12、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买办的出现远远早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上述材料反映出A买办是中国社会走向殖民地化的帮凶 B买办加速了中国的封建化进程C买办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出现的条件 D中国人普遍以充当买办为荣耀22如图所示,在此时期工人罢工逐渐形成工人互相支援、同盟罢工的形式,并逐渐形成近代工会,提出资本家不能干涉工会内部事务的要求。这说明1916年至1918年中国工人大罢工次数示意图A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 B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很尖锐 D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231917年,李大钊在立宪国民之修养中说:“依吾儒忠恕之道,西哲自由、博爱、平等之理

13、,以自重而重人之人格,各人均以此惕慎自恃,以克己之精神,养守法循礼之习惯,而成立宪国绅士之风度绝不致演出议场挥拳、白宫斗口之象也。”材料说明李大钊主张A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B理性学习西方文明C摒弃儒家伦理道德 D发展教育改造国民24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国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三民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第卷 (主观题,共52分

14、)本卷共3小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部分。其中第25小题(必做题)25分,第26小题(必做题)12分,第27、28两个小题(选做题)均为15分,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瓷器是古代中国主要的外销商品。在西方人加入中国瓷器贸易之前,中国瓷器主要通过官方贸易途径传播。16 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对瓷器的需求刺激了中国民间商贸的发展。17 世纪时,各国皇室、贵族往往设有专门房间陈列,如德国安斯巴哈宫的“明镜沙龙”和“士绅瓷室”。到18 世纪,由于瓷器源源不绝地进入欧洲,特别是饮茶习惯成为时尚,瓷器已成为欧洲家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如瓷杯、瓷碗等,由此而兴起一股模仿、吸收中国文化

15、的“中国风”。于是大量陶瓷工厂建立,相关的实验室、研究协会相继建立,设计与制造艺术等刊物相继出版,倡导艺术家参与工艺制品的设计与制作,大型国际博览会推动了瓷器信息技术交流。由此导致欧洲制瓷工艺逐步超过中国瓷器。由于现实存在的文化差异,如: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经济实力、历史经验,乃至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念,到18世纪晚期,在很多欧洲人眼中,它不再是那个繁花似锦的美好国度,变成了腐朽落后、野蛮专制、摇摇欲坠的国度,欧洲各国对中国风格与东方艺术的热情也随之消褪。19 世纪中叶,华瓷被激烈的资本主义竞争排挤出国际市场。正如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里提到:“盖瓷虽小道,而于国运事变亦隐隐相关焉”。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余张红中西陶瓷贸易等整编(1)根据材料并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