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1.12KB ,
资源ID:352260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226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十二.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十二.docx

1、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十二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十二) 两宋时期(4)赞师偈守端 百尺竿头曾进步,溪桥一踏没山河。从兹不出茶川上,吟啸无非罗里罗。守端(10251072) 湖南衡阳人。宋杨岐派禅师。20岁出家,圆具后参临济宗杨岐方会禅师。28岁住持江州(今江西九江)承天寺,安徽舒州白云山海会寺,所至禅众云集。胆识过人,学众敬而畏之。著有白云守端禅师语录2卷、白云守端禅师广录4卷。【赏析】 守端一日乘驴度桥,一踏桥板而堕,忽然大悟。从此更不游方。且出语洒脱,诗中有诗,意中有意,韵味无穷。 赞师偈便是守端的开悟偈。首句写他决心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只是理入,还须行入;一天当他骑驴

2、过桥时,桥板断了,他猝然跌到了桥下,一时间什么都消失了,包括大地山河,遑论玄理虚论,他也就猝然颖悟了大法。从此他闭门不出,善加护持;闲来吟啸,也是不成腔不成调但古风犹存的“啷格啰里啰”。诗如其人,从此白云守端踏上了宗林吟啸的大舞台,其语录、颂偈皆另有一种风骨。蝇子透窗偈守端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赏析】 这是禅师对著名的神赞禅师古雅指化的赞颂。 全诗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对一只追求光明的蝇虫的描写,象征了追求禅道的衲子的探索与觉悟过程。“光”在此处代指心珠、佛如意、禅心。多少次在迷中求悟,不懈地上下而求索。忽然,因缘时节成熟了,不经意间撞着飞进来时的通

3、道,才明白平生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受了肉眼的蒙蔽。如今,心眼打开了,第三只眼时刻“惺惺着”,他将是一位永远清醒的觉者。 守端禅师精妙的颂古偈众多,下面略举一例:“五陵公子游花惯,未第贫儒自古多。冷地看他人富贵,等闲不奈幞头何。”此为颂古联珠中所载守端颂云门“北斗里藏身”公案的偈子。笑的是“冷地看他人富贵”的幞头世人,包括未悟的僧人,不知自己正是“游花惯”的“五陵公子”,因为佛性本自具足嘛!一拳拳倒守端 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赏析】 这是一首唱颂临济宗宗主临济义玄在三顿棒下彻悟公案的名偈。其雄浑刚健,意气风发,雄视天下,豪甲宇内,无人能攀,被视为禅偈中的极

4、品。 临济宗一问世,天生一副英雄气象,具有翻江倒海的伟力,更无须说当禅子大彻大悟之后,其明悟宇宙真谛后,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刚烈迅猛、扫古荡今的“激箭式禅道”,那惊天动地的吼与德山劈头盖脑的棒,这当头的棒喝,不知使多少人添了意气,展了风流。 在诗人看来,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其实对精悟禅道的人说来根本就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些具有经天纬地的大能量的觉者们,有一股畅古通今的浩瀚之气,在常人视为意气畅快时更为淋漓酣畅,在常人视为失意无奈处常显风流。 下面我们再来浅赏几首意气风发的禅偈: 宋僧智勤的偈颂的是觉者胸襟宽广,慧眼明晴:“今年五十五,脚未踏寸土。山河是眼睛,大海是我肚。” 北宋

5、杨岐方会嗣子保宁仁勇颂德山彻悟偈为:“一时瀑布岩前落,半夜惊乌掌上明。大开口来张意气,与谁天下共横行。”其气势其气度,真可谓天下无人难敌了。 慧勤(10631135)的无题诗为:“堂堂气宇走雷霆,凛凛威风掬霜雪。将军下令斩荆蛮,神剑一挥千里雪。”高蹈的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庄子说剑)般的堂堂气宇与凛凛威风。 正觉(10911157)凛凛将军偈为:“凛凛将军令已行,八荒四海要澄清。提来剑气干牛斗,洗荡氛埃见太平。”真的是豪气干天,颁的是“洗荡氛埃见太平”的洗净乾坤、济世度人的觉者的决心。 元僧石屋清珙(12721352)的无敌诗为:“眼空湖海气凌云,杰出丛林思不群。古往今来谁是我?得饶人

6、处且饶人。”颂的是“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石头希迁语)的胆气,与“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大我意志。退黄龙院作祖心 不住唐朝寺,闲为宋地僧。生涯三事衲,故旧一枝藤。乞食随缘过,逢山任意登。相逢莫相笑,不是岭南能。祖心(10251100) 号晦堂,始兴(今属广东)人。19岁龙山寺出家后参黄檗慧南,朗悟厥旨,莞然奇之。继其法席,为临济宗黄龙派传人。性恬退淳厚,博学多识,修持谨严,栖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山崇恩禅院十二年,法门大兴。北宋大儒周敦颐等曾参禅于门下。卒谥赐号宝觉。【赏析】 黄龙院是唐时所建的古寺,位于江西南昌黄龙山。黄龙慧南禅师在崇恩院提唱着名的“黄龙三关”,接引学人,大振禅风

7、。“黄龙三关”即:“人人都有出生地,哪儿是上座的家乡?”“我的手比起佛手来怎样?”“我的脚跟驴脚相比怎样?” 本诗是祖心未悟玄旨时所作,反映的是衲子遍历游方、多方访学的修行生活。衲子疏食布衣,竹箸瓦碗,黄韭糙饭。身贫而心不贫,心中自有福田在。他们过着古拙任运的生活。随缘乞食,有山便登,有寺便住。尾联以坦诚的笔触,幽默的口吻,表达自己终将成为一代高僧的决心。容斋诗话载:祖心有省于当僧人间多福:“如何是多福一丛竹?”多福答:“一茎两茎斜,三茎四茎曲”时。祖心的著名禅语为“明取自家一片田地”。 宋代许彦周诗话评此诗:“深静平实,道眼所了,非世间文士诗僧所能仿佛。” 一生浪迹云游的元代诗僧祖柏亦有一首

8、云游诗,表达同样的意旨:“云游七载效飘萍,昼载骄阳夜载星。历遍千山兼万水,传灯未果但劳形。”水出昆仑义青 水出昆仑山起云,钓人樵父昧来因。只知洪流岩峦阔,不肯抛丝弃斧声。义青(10321083) 青社(今河南郾师县)人。7岁出家,遍识华严、唯论等经论,人称“青华严”,参临济宗浮山法远(9911067)而悟旨,为曹洞宗大阳警玄禅师(9481027)法嗣,住舒州(今安徽潜山县)投子山胜因院。承继曹洞细腻绵密的宗风,其“美食不中饱人餐”句为丛林传唱。【赏析】 这是一首对首山答僧的公案的颂偈。首山省念(926993)嗣法于风穴延沼禅师(896973),为临济宗五世传人。法席隆盛,学人众多,自六世汾州善

9、昭(9471024)起名家迭出。首山开示僧人“莫污染心源”,义青于此有所感慨。 华夏的大江大河,莫不发源于昆仑山,而昆仑山上的水,又来自天上的云。那么天上的云呢?这其中的因果循环,俗人从不去关心,只知道一味地索取,而不思考这样做的后果。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当绿色一块块从地球村消失,土地裸露着贫瘠,生命的方舟搁浅,我们心灵的平衡也会受损,这样就会离佛法更远。本诗是对不明因果之道,只顾一味索取的俗人的讥讽,也是对不知本源的学佛者的一种开示。 作为大阳的传人,义青深谙曹洞细密的宗风,将禅宗的理法柔绵地纳入诗意的境界中,使人明道见性。试看大阳的名偈句“夜放乌鸡带雪飞”、“鹭倚雪巢犹自可,更看白马入芦花

10、”,将禅心的踪迹莫窥、自由畅快表现得何等诗意斐然。偶成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幻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10321085) 字伯淳,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奠基人之一,与弟程颐世称“二程”。著有定性书、识仁篇等。【赏析】 理学大儒程颢是一位崇佛之士。二程所推行的三功夫即“静坐”、“用敬”、“致知”,便是从佛门的“戒”、“定”、“慧”衍学而来。程门立雪的故事,也是从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的逸事中得到启发的。 本诗信手拈来,皆成章句,理趣斐然,而又不减诗兴。首句描写诗人的闲适从容,日日安眠皆不觉晓,直至红日三竿。颔

11、联、颈联采用工整的对仗,描绘了诗人心目中的大道。天地万物无不自在自得,四时更迭也处之泰然。三句的“静观”与四句的“佳兴”均为句眼。大道无形,然而却广布于渺宇之间;世事的风云变幻,无不是道的再现。当一个男儿达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境界,他就成了人间的大丈夫了。 程颢一生中作有不少禅诗。题淮面寺亦为表现禅宗超尘脱俗、随缘任运的佳作:“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而一首秋月,更是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和子由渑池怀旧苏东坡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

12、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东坡(10371101) 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嘉佑进士,曾任礼部尚书、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官职。因“乌云台”事件被诬下狱,屡次被贬谪外放。学识渊博,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文纵横恣意,有如行云流水,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题材广阔,清雄旷放,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为宋代四人书法家之一,可谓旷古罕见的文诗书画的全才。常与吴越名僧交往,还曾与许多禅师斗试机锋;列东林常总禅师嗣下,曾自言前身是个僧人。著有苏轼诗集、东坡文集、东坡乐府等。【赏析】 严羽曾言:“对句好

13、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本诗结句好,发句更妙,是一首备受称道的怀旧七律诗。著名的成语“雪泥鸿爪”,就来自这一名诗。首联,诗人提出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人一生飘浮,到底像什么?诗人认为,人生无常,飘泊不定,就像雪泥鸿爪一样。可想而知雪泥上的爪印是难以久存的,更不用说那飞翔的鸿雁,早已不知西东。回首往事,不正是如此吗?你看老僧业已寂灭,墙垣已颓,你往日的即兴挥题已不见了踪影。1056年诗人与其弟苏辙赴汴京应试过河南渑池,1061年赴陕西任时再过渑池。时隔五年,早已物是人非。不过,在达者看来,这是生命的宿命,是生命的规律。还记得那时候的崎岖路途么?路长人困,连跛驴都疲倦了。回想起来,历历如昨

14、,还蛮有意思呢! 安命知天者,对人生有一番彻悟后,就要达观地对待一切。诗人正是以这一心胸直面人生沉浮,并达到了他人生的完满。题西林壁苏东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赏析】 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禅理诗。黄庭坚谓之“吐此不传之妙”。 庐山是这位可爱的东坡居士的心灵故乡,他对山是如此的迷恋:横看、侧视、远眺、近观、高瞻、俯瞰,对庐山诸峰奇妙的造化与形态感到意趣盎然。那纵横倚侧、远近高低的观察,将一个挚爱山景禅境的奇造妙化的赤子的心境毕然呈现了出来。虽然百般执着,万分难舍,可还是弄不清它的本来面目。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还没有超脱,没有跳出三界外,哪能高屋建瓴、知

15、根达源呢! 庐山是一座充满禅境的宝山,晓得庐山真面目,也就晓达人生极境了。庐山烟雨苏东坡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赏析】 这是一首广为宗门引用的理趣诗,形象地展示了未悟与悟后的境界。 青原惟信禅师有一段著名的禅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表现了一个达者先入小乘禅境,再入魔境,尔后臻抵大乘圣境的过程,也是这首禅诗最好的注脚。 庐山烟雨风光与浙江的钱塘潮,都是闻名天下的胜景,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倾倒,挥毫泼墨,这等名震宇内之宝地不亲自去见识一

16、番,是会抱撼终身的。可是到过之后,却发现没什么特别,依然是庐山烟雨与钱塘浪潮。 悟前千般恨难消,千念万虑,放舍不下,把那庐山烟雨与浙江潮,把那须实证的佛性禅心,看成非我的存在,其实大谬;等到大悟后,放下诸念,才明白那胜景亦不过是佛心我心的微妙体现而已,佛性在悟前悟后未曾有丝毫改变,依然是庐山烟雨浙江潮,只不过觉者开了天目,获得了大智慧而已。赠东林总长老苏东坡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拟人。【赏析】 这是东坡居士表现自己对禅的颖悟的一首悟道偈。东林总长老即东林常总(10251091),世誉称“马祖再来”。 首二句表现诗人对佛性禅理的透悟,尾二句表现自己对法门圣境

17、奥妙无穷的证悟。溪声与山色,其清澈明丽,无非是纯净无垢的佛性禅心的妙现;那溪光山影,在迷离的夜色中,在觉者的心目中,简直就是在颂唱着玄妙无际的八万四千法门,其博大精深、欢畅愉悦,我怎样才能向他人表白呢?说什么“举拟他人”,这分明是透达禅境的东坡居士的一句反问。因为禅宗是主张不立文字的,故禅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可自证、不可他求,即所谓“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琴诗苏东坡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赏析】 这是一首极为精到的以琴示禅偈。 楞严经中说:“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此。”又有偈云:“声无既无灭,声

18、有亦非生。生灭二缘离,是则常真实。”深谙禅理的苏轼试图通过琴诗说明禅门的奥理。诗人设了两个假设句,两个反问句,说明生灭的微妙。妙音为无,如何能自鸣匣中,又怎么能从指头上听到?只有当有无相生,琴指相拂,才有响泉磬韵。不过,即使它听得到,那也不是它的自性。无生无灭,才是空的本来面目。 苏轼一生中结交僧友数十人,有上百首赠答僧友诗。下面仅列举一二,以示诗僧友朋们跟这位旷古绝今、觉事达人的才子的友谊。苏东坡书双竹湛师房二首:“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红。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清人纪昀评此诗:“意自寻常,语颇清脱。” 慎长老

19、和东坡诗韵为:“东轩长老未相逢,已见黄州一信通。何必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达者千里书信晤访,足可聊慰难逢之意。既然千里同宗,万里同风,已足可抵得上齐案扬眉了! 维林(?1119)问东坡疾是一首充满轻松幽默的问疾诗:“扁舟驾兰陵,目换旧风物。君家有天人,雌雄维摩诘。我口吞文殊,千里来问疾。若以偈相答,露柱皆笑出。”其中“君家有天人,雌雄维摩诘”句,表达了维林禅师对东坡禅境的褒颂;而“露柱皆笑出”,表现了禅者的智慧与轻快。临平道中道潜 风蒲猎猎弄春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10431102) 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号参寥子。参大觉怀琏得法,为云门宗传人。绍圣

20、元年(1094),苏轼流放南方,道潜连坐还俗。建中靖国元年(1101),蒙赦,复僧籍。哲宗赐号妙总大师。宋朝着名诗僧,与秦观、苏轼为友,长诗工文,其诗清新流畅,绝句尤富诗情画意,为时人格外欣赏。苏轼谓之“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著有参寥子诗集。【赏析】 这是一首广为传颂的题景小诗。苏轼曾将此诗刻于石上,极力称道诗中的妙笔。 全诗以清灵的笔触、巧妙的裁剪描绘了江南暮春的迷人风光。临平山位于风景如画的杭州东北。诗僧在经行途中,通过对临平山一带如诗风光的细腻描绘,表现了一位出家清净的衲子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同时表现了他作为一代诗僧非凡的笔力。首句写山下柔蒲成片,生机蓬勃地摇曳于春风中,风过猎猎,一阵

21、一阵地铺漫过去,显得无比轻柔、自在。那飞倦了的蜻蜓也想在蒲草上歇歇脚,可是不知是春风在捉弄它,还是蒲草在跟它嬉戏,总是摇摆不定,叫它怎么也立脚不稳。一个“不自由”,极富神韵,反衬出自然界无限的生机与自由。再加上那山路弯弯,一步一景,放眼那水汀沙洲,藕花无数,清香袅袅,仿佛整个世界都是象征佛性清净的莲花与清香,寓示出诗僧对佛性真如与宇宙自然的纯朴本真的赞美。绝句道潜 高岩有鸟不知名,款语春风入户庭。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赏析】 这是一首语浅意白的比兴借喻诗。高岩鸟便是诗人,也是禅衲子的代称。 首句的“高岩”说明其处境之高远。“不知名”说明高岩鸟的超尘脱俗。你看它多么清灵自在,歌喉多么

22、动听,姿态何等轻盈,春风是它的友朋,它一路跟春风呢喃着,随春风出入万户千庭,传唱着春的消息。那知名的黄鹂和反复其舌的百舌鸟正在主人面前卖弄歌喉,喜得它们的主人乐不可支,你那清越的妙音除了春风又有谁识得其中真意呢?! 一个禅者便如同高岩鸟,不计名利,不悦俗汉,唯求与春风为伍,留清音自乐,出家也罢,在俗也罢(诗人曾因写讽刺朝廷贬罪苏轼的诗而得罪权贵被勒令还俗)。 清僧大成的咏鸟诗伯劳西去则表现的是另一番禅意,上诗中的百舌为伯劳的一种:“伯劳西去雁东来,李白桃红岁岁开。万事无过随分好,人生何用苦安排。”世事倥偬,万事随缘,才是快意的人生。卜居智果答方外道潜 青灯残篆夜寥寥,门外秋风振苇萧。惭愧高人能

23、见忆,为予西望立溪桥。【赏析】 这是一首如同伟岸雕塑般的抒情诗。 智果寺位于西湖孤山,寺中有参寥泉,泉水甘冷宜茶,是一处清静优美的修行之所。本诗描写定居智果寺时道潜乐寺喜禅的心境。然而,诗中不见一字直接描写,而是借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首二句写景,表现了秋寺的空寂、冷清与幽静、萧瑟,而这正是一个衲子最钟爱的所在。这是一处多么可爱的家园哪!怪不得诗人由衷回忆起这样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一位方外高士只身站在溪桥上,朝西而立着,他在迎候诗僧的到来。这幅挥之不去的画面,一生中反反复复地出现在诗人的脑海中,那高人西望立溪桥的镜头,深深地打动了诗人的心,自从那时起,他就深深地挚爱起这一方乐土。因为诗人也是一位心

24、出尘外的千里同风者。口占绝句道潜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赏析】 据侯鲭录载:“东坡在徐州,参寥自钱塘访之。坡度上令一妓戏求诗,口占云云,自是名闻海风。”一个风流倜傥却时遇贬抑的才子,一个风流灵透且净心永在的诗僧,弄出这一段诗坛佳话,是诗坛的风流,也是禅林的风流。才情饱溢的道潜即兴吟诵的这首艳情绝句,拉开了禅风诗坛上崭新的一幕。自此,很多禅诗爱用艳情诗来表达禅意,从传统的山水清雅诗、恬静田园诗中另辟蹊径,进透出一股灵秀温馨的活鲜生机。 全诗首二句寄语歌妓,尾二句表白自己。首二句以神女与襄王梦中神会的典故,委婉含蓄地将风流才子苏轼与芳龄歌女的世间风流表现得

25、诗意盎然,令人不由忆起宋玉高唐赋中巫山神女辞行楚襄王时的词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诗人通过这段世人熟知的典故,肯定了世间的风流与人生快意。不过这是世间才子佳人的生活,于禅者则不然。后二句写自己清静修行的禅心已化作沾泥柳絮,不会像杨花一般随春风上下癫狂,而是收住心猿,看住自性,不再起心动念了。 下面我们略略浏览一下禅诗中的风流: 宋报恩演佳人睡起为:“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还她肌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这首诗描写懒睡佳人的风流在于她的“肌骨好”,处子的肌肤风骨还保持着清纯,心境尚未沾染,这也正是禅心的体现。 宋代肯堂元禅师美如西子为:

26、“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下玉楼。终日与君花下醉,更嫌何处不风流。”将悟禅后的风流别致表现得淋漓酣畅! 宋代法泰高楼美女为:“高楼美女一双双,各向琼窗坐玉床。绣出鸳鸯呈似了,金针深插锦香囊。”这首悟道偈俨然一幅缤纷叠彩的美女织绣图,哪有半点清冷的禅意。然而正是这琼窗玉床间的高楼美女,绣出何其神似的简直就是像全了的鸳鸯,却难圆好梦,只好将那一腔柔情深深地刺入香袋中。这空幻绵密的感觉,正好比禅者对悟境的孜孜不懈。 清僧安生的一首挽旃那,似写女施主的笑貌音容,实写其心底对佛的虔敬与深深的禅意:“玉容从此谢空华,小阁游丝护碧纱。宛转曾遮松下扇,清幽谁供佛前花。蒲团初撒怜春月,贝叶空遗映晚霞。几处香温悲

27、手泽,青鞋倚壁冷袈裟。”东园道潜 曲渚回塘孰与期,杖藜终日自忘机。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赏析】 道潜是一位写景高手,也是一位与大自然对话的高手。诗中咏叹的幽景东山,为五祖弘法的湖北黄冈的东山胜地。 曲渚方塘,仿佛熟稔的友朋,可随时造访,无须相约;终日手持藜杖,踟蹰林间,可忘却一切世间机心。幽寂清净的自然令人陶恋不已。这是直抒胸臆的描写,表现出家人淡泊宁静的心声。尾二句以动衬静,那若隐若闻的机杼声,传自蓊郁青苍的深山幽处,织出林间无限的生机。最妙是那“仿佛”二字,令人回味无穷,显示出诗人高妙的笔力。秋江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赏析】 此

28、诗同东园诗同为题咏东山的组诗之一,广为世人传唱。惠洪冷斋夜话中载:道潜作诗,追法渊明,其语有逼真处,曰:“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又曰:“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时从东坡在黄州,士大夫以书抵坡曰:“闻日与诗僧相从,岂非隔林仿佛闻机杼者乎?真东山胜游也!”坡以书示潜,诵前句曰:“此吾师七字诗号。” 道潜是一位写景表意的诗中高手。这首秋江将秋江由黄昏至初夜时的氛围凝练为宁静与寥廓,表现了一位心境空幽清澄的禅者对大自然的诗意独特的把捉。首句写夕阳正红之时,次句写落晖已敛之景,三句现日落之后的暮色苍远,第四句为夜色笼罩秋江之图。首二句以彩绘之笔,入画于诗。“红叶”与“白沙”,渲染了

29、秋色的浓重与生气。“酒旗落”与“夕阳微”,勾描出凄清苍凉而悠远的秋意。最精妙的第三句“数声柔橹苍茫外”,将天地之悠悠与苍茫之静谧赋予了无穷的诗意,一个“外”字,造境戛独,意趣空远。那动中之静,那归中之意,余韵袅袅,令人回味。江上秋夜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赏析】 这又是一首难得的描画江上秋夜清皎宁静的意境的佳作。 诗歌细致地描写了江上自初夜至夜半、由阴雨至雨霁月现的阴晴变化,喻示着深深的禅理。首联写秋雨潇潇,秋声瑟瑟,雨沉暗江一片苍茫,梧叶翻动一片萧瑟。苍劲的秋风直吹到半夜才停歇下来,一个“断”字将笼罩于首二句的阴沉、萧瑟化为虚无,大有化腐朽为神

30、奇之效。一直在楼头感受着秋夜诗意的诗人欣喜地发现:月亮在浮云浅淡处露出清皎的光辉。好一句“月在浮云浅处明”,含寓了多少人生哲理。那本自澄明晶莹的禅心不是也要经过秋风秋雨的洗礼,经过正念与妄念的争斗才能如明月般脱颖而出么? 全诗层次分明,构思精巧,字句锤炼,一句一转,却意境浑成。牧童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垄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老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一生仕途坎坷,在朝内派系斗争中,因观点保守,屡遭贬谪,极不得志。曾一心向佛,为临济宗黄龙派禅师祖心禅师的弟子。习诗初受惠于家学,后与秦观(10491100)、晁补

31、之(10531110)、张耒(10541114)求学于苏轼,合称“苏门四学士”。诗开江西一派,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妙。论者谓其诗“造句奇崛”(方东树昭昧詹言)“清新奇峭”。有山谷内集、别集、外集等行世。【赏析】 相传这是一代名诗人黄庭坚七岁时所作,表现了诗人早慧的诗才与颖悟的能力。用语浅白,却寓意不凡。 夕阳西下时分,牧童吹着短笛,在斜风中归去,何等安闲自适。回想起来,多少追名逐利之徒,机关算尽太聪明,处心积虑地营私结党,在名闻利养中沉沦挣扎,反而把最重要的本真给迷失了。怎么比得上牧童深味自然禅趣,于世无争,恬淡自怡呢?唐代诗僧栖蟾有一首牧童,极妙地表达了禅者所钦羡的牧童境界:“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宋人牧童的答钟弱翁也是一幅高士图:“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山谷老人一生坚心向佛。黄龙派名僧惟清赞曰:“平生所见士大夫人品,未有出此公之右者。”居士集载有他的一段参禅趣事:“鲁直诣晦堂问道,晦堂曰:论语曰:二三子以吾隐乎,吾无隐乎尔。公居常如何理论?鲁直呈解。晦堂曰:不是,不是。鲁直迷惘不已。一日,侍晦堂山行,时木樨盛放,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