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6.86KB ,
资源ID:35068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068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央党校级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三学期教学计划.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央党校级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三学期教学计划.docx

1、中央党校级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三学期教学计划中央党校2006级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法律社会学教学计划(2007年7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为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科基本理论课。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比较系统地掌握法律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把握法律实践中和法学研究上的一些前沿问题,提高观察和分析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二、教学时间2007年912月三、教学方法专题讲授与自学、研讨相结合。讨论课前,应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写出讨论提纲。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学期结束交一份5000字左右的论文或调查报告。六、参考书目(一) 必读书1、赵震江:法律社会学,北京大

2、学出版社1998年版。2、石泰峰主编:西方法律社会学,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1998年版。3、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德马克斯 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5、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6、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二)参考文献第一单元:导论沈宗灵:“法律社会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学理论教研室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陈信勇:“法律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3期。Roger Cotterrell, The Soc

3、iology of Law: An Introduction, pp1-43.D. Black, The Boundaries of Legal Sociology, 81 Yale 1.j pp1086-1100.A. Hunt, Dichotomy and Contradiction in the Sociology of Law, Brit. J. Law & Sociology 47 (1981).William M. Friedman, Social Structure and Law, Part 1,in The Sociology of Law (1980).第二单元:法律社会学

4、的理论传统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王晨光:“韦伯的法律社会学”,中外法学1992年。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第16、21、22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苏力:“法律规定与法律多元”,中外法学1993年第6期。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贡塔托依布纳: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第1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oger

5、 Cotterrell, The Sociology of Law: An Introduction, pp16-43, 71-178.Bryan S. Turner, Weber and the Sociology of Law, in For Weber (1981).David M. Trubek, Max Weber on Law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Wisconsin Law Review, 1972.Heinhard Bendix,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1962. Steven Lukes &

6、Andrew Scull eds. Durkheim and the Law (1983).Fran Pearce, The Radical Durkheimian, 1989.Upendra Baxi, Durkheim and Legal Evolution, in Law and Society Review, Summer 1974.Sreveb Spitxer, Punish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An Study of Durkheims Theory of Penal Revolution, in Law and Society Review,

7、 Summer 1975.Roger B. M. Cotterrell, Durkheim on Leg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olidarity, British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Vol. 4, 1977.Clifford Geertz, Local Knowledge, 1983.Leopold Pospisil, Anthropology of Law, 1971. David Nelson, law in Action or Living Law? Back to the Beginning of Sociology

8、 of LawSally Engle Merry, Legal Pluralism,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22, No.5, 1988.Sally Falk Moore, Law as Process, 1978.Gunther Teubner, ed., Autopoietic Law: A New Approach to Law and Society, 1988.Alan Hunt, Behavioral Sociology of Law: A Critique of Donald Black, J. L.S., Vol. 10, No.1, 1983

9、.Luhmann,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Law, 1985.第三单元:法律职业和法律组织苏力:送法下乡,第三编:法官与法律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第10、12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理查德波斯纳:超越法律,第一编:法律职业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oger Cotterrell, The Sociology of Law: An Introduction, pp179-244.Parsons: A Sociologist Looks at the Le

10、gal Profession, in Essay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1977.Richard L. Abel,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Vol. 1, 1979.Richard L. Abel & Philip S. C. Lewis, Lawyers in Society, 1989.Lawrence M. Friedman, Law and Society, pp20-34.John R. Shmidhauser, Judges and Justice,

11、 1979.Richard A. Posner,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 in Katz ed. Foundations of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Law, 199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四单元: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季卫东:“中国法文化的蜕变与内在矛盾”,法律社会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朱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北大法律信息网。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张中秋:中西法律

12、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Roger Cotterrell, The Sociology of Law: An Introduction, pp99-136.Alan Hunt, The Ideology of Law: Advances and Problems in Recent Applications of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to the Analysis of Law, Law and Society Re

13、view, Vol.19, No.1, 1985.Elizabeth Mertz, The Use of History: Language, Ideology, and Law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ern Africa,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22, No.4, 1988.Franz Wieacker: Foundations of European Legal Cultur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38, 1990.Rethinking Popul

14、ar Legal Culture, Yale L.J., Vol.92, 1989.Erhard Blankenbeng & Freek Brinsmal, Dutch Legal Culture, 1991.Murry Hunt, the Human Rights Act and Legal Culture: the Judiciary and the Legal Profeesio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Vol.26, num.1, March 1999.John Paterson & Gunther Teubner, Changing Maps: E

15、mpirical Legal Autopoiesis, Social and Legal Studies, Vol.7,1998.Brian Z. Tamanaha, A Non-essentialist Version of Legal Pluralism,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Vol.27, num.2, June 2000.第五单元:法律运行与纠纷处理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高见泽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罗伯特D.考特等著:法和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

16、出版社1998年版。Roger Cotterrell, The Sociology of Law: An Introduction, pp44-70, 245-285.Lawrence M. Friedman, Law and Society(1977), pp10-19, 111-134, 156-168.Legal Rule and the Process of Social Change, Stanford Law Review, 1967.Nonet & Selznick, Law and Society in Transition: Toward Responsive Law, 19

17、80.M. Galanter, “Why the Haves” Come Out Ahead: Speculations on the Limits of Legal Change, Law & Society Review, 1974.David F. Greenberg, Law and Development in Light Dependency Theory, Law and Sociology, Vol. 3.Gunther Teubner, Substantive and Reflexize Elements in Modern Law, Law & Society, Vol.1

18、7, 1983.Stephen Livingstone & John Morison, Law Society and Change.Donald Black, Why People Obey the Law, 1990.J. Skolinik, Justice Without Trial: Law Enforcement in Democratic Society, 1975.J. Griffiths, Legal Pluralism and the Social Working of Law.Avel, A Comparative Theory of Dispute Institution

19、s in Society, Law & Society Review, 1973.Cathie J.A., Chinese Mediation on the Eve of Modernization, California Law Review, 1966.Richard Lempert & Joseph Sanders, An Invitation to Law and Social Science, 1986, pp1-2, 133-278.Moore S.F., Law as Process, 1978.Nicholas Mercuro & Steven G. Medema, Econo

20、mics and the Law,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Richard A. Posner, The Social Costs of Monopoly and Regulation, in George Stigler ed. Chicago Studies in Political Economy, 1988.第六单元: 法律发展与社会变迁蒋立山:中国法治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Peter Fitzpatrick, The Mythic Consolidation of Modern Law, in The Mythology

21、 of Modern Law, pp92-145 (1992, London, Routledge)Sammy Adelman & Abdul Paliwala, Law and Crisis in the Third World, Hans Zell Publishers, 1993.Will Hutton & Anthony Giddens, On the Edge: Living with Global Capitalism, Jonathan Cape, 2000.Richard A. Posner, The Federal Courts: Challenge and Reform,

22、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Mahmood Mamdani, Customary Law: the Theory of Centralized Despotism, in Citizens and the Subject, pp110-137 (1995,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Brain Z. Tamahana, Review Article, The Lessons of Law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89 Am. J. Intl. L.470-486 (1995)Arturo Esc

23、obar, Encountering Development: the Making and the Unmaking of the Third World, (1995,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Myron Weiner ed., The Modernization of Law.David M. Trubek, Toward a Social Theory of Law: an Essay on the Study of Law and Development, Yale L.J., Vol.32, 1972.David M. Trub

24、ek, Back to the Future: The Short Happy Life of the Law and Society Movement,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Law Review ,No.18, 1990.Allott, The Limits of Law, 1980.政法教研部法理教研室中央党校2006级硕士研究生课表(2007年7月)专 业法学理论负责教师石泰峰、刘永艳课程名称法律社会学课程编码必/选修必 修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学 时3学时/周,共16周48学时学 分3上课地点教学楼302教室上课时间周一上午授课时间授 课 题 目授课人9月3日法

25、律社会学的范围和特征石泰峰9月10日法律社会学研究方法问题石泰峰9月17日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石泰峰9月24日迪尔凯姆的功能主义法律社会学石泰峰10月8日布莱克的纯粹法律社会刘永艳10月15日卢曼的系统论法律社会学刘永艳10月22日西方法律社会学理论的影响(讨论课)刘永艳10月29日法律概念的社会学分析刘永艳11月5日法律运行的社会学分析刘永艳11月12日法律意识与法律意识形态石泰峰11月19日大众法律文化石泰峰11月26日法律职业的社会学分析刘永艳12月3日纠纷处理多元化问题刘永艳12月10日社会转型与中国法治王立峰12月17日法律现代化问题石泰峰12月24日当代中国法律发展与中国法学的发展状况

26、(讨论课)刘永艳合计课次16次中央党校2006级、2007级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经济法研究教学计划(2007年7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经济法律制度,充分认识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经济法律观念,提高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水平。二、教学时间2007年912月三、教学方法发挥教员与学员两方面的积极性,专题讲授与自学、研讨相结合。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本课程为选修课,考试方式为撰写论文。六、参考书目1、张忠军主编:经济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2月。2、潘静成、刘文华主编: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27、004年。政法教研部经济法教研室中央党校2006级、2007级硕士研究生课表(2007年7月)专 业法学理论负责教师张忠军课程名称经济法研究课程编码030101ZX07必/选修选修考核方式撰写论文学 时3学时/周,12周,共36学时学 分2上课地点教学楼302教室上课时间周一下午授课时间授 课 题 目授课人9月10日经济法总论(一)张忠军9月17日经济法总论(二)张忠军9月24日企业公司法(一)王 静10月8日企业公司法(二)王 静10月15日金融法(一)王 伟10月22日金融法(二)王 伟10月29日财政税收法(一)王 伟11月5日财政税收法(二)王 伟11月12日竞争法(一)庄玉瑞11月1

28、9日竞争法(一)庄玉瑞11月26日社会保障法(一)罗志先12月3日社会保障法(二)罗志先合计课次12次中央党校2006 级法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权法专题研究教学计划(2007年7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为法学学科研究生的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对当代人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人权保障机制等有基本的理解;对国际人权法形成的历史,国际人权法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有基本的认识和把握;加深对法律、政治和道德关系的认识,能运用人权法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认识当代人权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二、教学时间2007年912月三、教学方法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把课堂讲授与读书、独立思考与课堂研讨相结合;贯彻理论

29、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学习结束后,提交一篇3000字左右的论文。教员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次评定成绩。六、主要参考书目1、李步云主编: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夏勇著:人权概念的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张晓玲主编:人权理论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4、国际人权法教程编写组编写:国际人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5、(美)托马斯.伯根索尔:国际人权法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6、万鄂湘、郭克强著:国际人权法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

30、3年版。7、白桂梅、龚刃韧、李鸣等著:国际法上的人权,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政法教研部人权教研室中央党校2006级硕士研究生课表(2007年7月)专 业法学理论负责教师张晓玲课程名称人权法专题研究课程编码030101ZX01必/选修选修考核方式撰写论文学 时3学时/周,15周,共45学时学 分2上课地点教学楼302教室上课时间周二上午授课时间授 课 题 目授课人9月4日人权法导论张晓玲9月11日人权的基本概念张晓玲9月18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一)张晓玲9月25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二)刘素华10月9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一)林喆10月16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二)林喆10月23日人权保障理论林喆10月30日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林喆11月6日刑事法律与人权保障(一)赵永红11月13日刑事法律与人权保障(二)赵永红11月20日弱势群体权利保障张晓玲11月27日妇女人权张晓玲12月4日国际人权宪章张晓玲12月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