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1.09KB ,
资源ID:34867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867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H史》之H音义辨.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H史》之H音义辨.docx

1、H史之H音义辨H史之“H”音义辨 摘 要:?H史的“?H”,历来对其音义说法不一。文章叙述了学界观点,并结合古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论证此处的“?H”应读作tng,其义应是指置于床前或榻前的长案。 关键词:岳珂;?H史;?H;长案 ?H史十五卷,南宋岳珂(1183-1243)撰,是一部记载两宋朝野见闻的笔记小说。岳珂自序“嘉定焉逢淹茂岁圉如既望珂序”,“焉逢”是指天干“甲”,“淹茂”是指地支“戌”,那么此书成于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纵观历代学者对此书名的考释,观点有三:一是“?H”应读作tng,释义为“床前几”,?H史即写于几案上的史书;二是“?H”应读作yng,通“楹”,释义为厅堂前部的柱

2、子,?H史是取“犹言柱记也”之义;三是避而不谈其音义,其原因有的认为是野史,有的是以疑存疑。笔者以为“?H”应读作tng,是不同于普通的“床前几”,而是比较长的案,“介几间”的几是指“隐几”。学界已有研究基本囿于民国以前的书面材料,笔者将在此基础上结合考古发现,以论证之。 一、古今学者之见 1.读tng,“床前几” 此说立足于文字训诂法,认为?H史是写在几案上的史书。对“?H”解释最详的是说文解字注:“?H 床前几。方言曰:榻前几,江沔之间谓?H,赵魏之间谓之?啵?y)。按:古者坐于床而隐于几。孟子隐几而卧,内则少者执床与坐,御者举几是也。此床前之几,与席前之几不同。谓之?H者,言其平也。考工

3、记盖?H,则谓直杠。从木呈声。他丁切。”1P257段氏认为,床前几与席前几不同,但他没有指出不同之处在哪儿。第一个认为?H史的“?H”应读作tng的学者,应是焦?f,俗书刊误卷五载:“?H音厅,床前横木也。床前几,亦曰?H。岳珂?H史用此。”2P562焦氏直说岳珂取书名是用“床前几”一意。方以智在通雅卷三四中引用了焦氏的说法:“又曰横者曰?H,植者曰橛。弱侯曰床前横木曰?H(音汀),床前几亦曰?H,岳珂?H史取此。”3P659这似表明方氏认同焦氏之说。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卷二八载:“此本前有嘉定甲戍倦翁自序,称亦斋有?H焉,介几间,髹表可书月率三五以为常云云。则?H为床前几,盖无疑义。”4P6

4、53此是周中孚认可“?H”是“床前几”之证。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之荀学斋日记壬集下里写道:“(光绪十四年二月)十二日,甲午,晴,晡后有风。阅岳倦翁?H史,?H,床前小几也。此因李卫公书名而用之,取几案间私史之义,不过与笔记箧衍等类耳。”5P11690“几案间私史”说明李氏也认可“?H”是“几案”之义。学林出版社1993年出版由王杏根、冯芝祥主编的古籍书名辞典,在解释?H史时将两种读音都收录在内,但没有表明编者自己的态度。 2.读yng通楹,“柱也” 将“?H”读作yng,也是文字训诂法。周礼注疏记载:“?H围倍之,六寸。围六寸,径二寸,足以含达常。郑司农云:?H,盖杠也。读如丹桓?m楹之楹。?H

5、,读为楹,音盈。【疏】注围六至之楹释曰:此盖柄下节,粗大常一倍,向上含达常也。先郑引丹桓宫楹之楹者,按?f公二十三年,为迎姜氏,为华饰,故丹桓公庙之楹柱。引之,证此盖柄之?H,楹柱之类也。”6P1263说文将“楹”训为柱,但没说“?H”和“楹”是通假字。将“?H”训为“楹”,“楹史”就是指写在柱子上的史书。最先将“?H”训为“楹”的,应是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载:“?H史十五卷 岳珂撰。?H史者,犹言柱记也。原注:说文:?H,床前几也。”7P338看来陈振孙也不是十分肯定,所以用了“犹言”,且将说文对“?H”的解释注于其下。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卷二一七写道:“?H史十五卷 陈氏曰:岳珂撰。?H

6、史者,犹言柱记也。”8P1770马氏只引用了陈氏的观点,没有给出自己的看法。上文提到方氏在通雅卷三四中引用焦?f的说法“?H”是“床前几”,但通雅卷七在解释“契楹”时,又记载了另外一说:“考工之程(按:应作?H)与楹同,即柱也。犹栾盈之为栾逞。岳柯作?H史,弱侯曰岳亦斋取此义。”3P191为何同书记载会前后矛盾?且焦氏明确说?H史的“?H”是“床前几”,而此处方氏却说是“楹”。这恐怕是作者有失严谨之误。沈家本在日南随笔卷一中写道:“?H史宋岳珂撰?H史十五卷。其名沿于李德裕,四库目录谓其名不甚可解。按:?H字本义,说文曰:床前几也,义无所取,当是用晏子凿楹纳书事。考工记注:?H读为楹,以?H为

7、楹,乃?借字。”9P265据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记载:“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10P340但晏子是凿楹纳书并非将书写在柱子上,这与岳珂的做法是不同的。瞿镛在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一七中记载:“?H史七卷宋刊残本宋岳珂撰。直斋书目云:?H史,犹言柱记也。集韵训?H与楹同。大约取楹书之义。” 11P449从瞿氏所引来看,他也认为?H史即是“楹史”。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卷四一补正道:“陆氏藏书志有元刊本,并载嘉定七年自序云:亦斋有?H焉,介几间,髹表可书,余或从?|绅间闻闻见见归,倦理铅椠,辄记其上,编已,则命小史录臧去,月率三五以为常。每窃自恕,以谓公是公

8、非,古之人莫之废也,见睫者不若身历,滕口者不若目击,史之不可已也审矣。是?H史取义,自序甚明,提要所据本,岂缺此序耶?瞿氏目录引直斋书录云:?H史,犹言柱记也。集韵训?H与楹同,大约取楹书之义。说虽不误,而亦未能引自序以明之。荀学斋日记壬集下五九云:?H,床前小几也。此因李卫公书名而用之,取几案间私史之义,不过与笔记箧衍等类耳。” 12P1116-1117“说虽不误”,这表明胡氏认同?H史是“犹言柱记也”的说法。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一八载:“嘉锡按:沈家本日南随笔卷一云:当是用晏子凿楹纳书事。考工记注:?H读为楹,以?H为楹,乃?借字。” 13P1109从按语看,余氏似也同意将“?H”解释为“

9、楹”。中国古籍书名考释辞典在收录?H史时写道:“关于以?H为书名,历代多有解说,如陈振孙之直斋书录解题曰:?H史者,犹言柱记也。沈家本日南随笔卷一:当是用晏子凿楹纳书事。考工记注:?H读为楹,以?H为楹,乃?借字。” 14P255从所引材料看,该辞典的编者认同将“?H”训为“楹”。此外胡天明在书名考释一文中认为,“?H”同“楹”,它既不是“床前几”,也不是“楹柱”,而是一块用柱子之类的木料做成的木板,这块木板立在两个几之间。可是,无论是读作tng抑或是yng,从来就没有解释为木板的释义,请恕笔者实在不知此说法所据何在。 3.回避“?H”的音义 究其原因有的是不知该取何说,有的是认为此书是野史,

10、因此不谈其音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H史附录记载:“明成化刻本江?题记:?H史一书,宋末岳先生珂之所著也。所载皆当时史书不及收者,暨贤达诗文,世俗谑语,或倔奇峻怪之事,不纯于史体,故曰?H史,示止备私居记述尔。”15P181-182江氏认为是野史,故此取名?H史。后来此同样看法的,大概就是受江氏题记的影响。王士?G在古夫于亭杂录卷一?H史取名条记载:“唐人常侍言旨记明皇迁西内事云,出朱崖太尉所续?H史。朱崖者,赞皇公也。宋岳侍郎珂著?H史盖袭取赞皇之书以为名字。”16P10王氏认为取名是沿用李德裕的?H史,但四库提要疑李氏?H史即是次柳氏旧闻之别名。而且,学界对李德裕?H史之名也存在异议,李

11、慈铭认为是“取几案间私史之义”,而沈家本则认为两部?H史的“?H”都读作yng。王氏认为岳珂是沿用李德裕的书名,但后人却不知在王士?G那里,“?H”是读tng还是yng。四库提要在论及此书时,不知该取何说,干脆存疑。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H史校注者吴敏霞在前言中写道:“?H史,南宋岳珂撰,为记述两宋朝野见闻、品评人物事件的历史琐闻类笔记小说。所以名?H史者,作者谦谓其为私居记述,而与官方之正史不同。”17P4吴氏似也认同是私家野史。吴松青在三题中指出:“我谨以为?H史之名,其实很简单,以家居之物代指私人著述之意,非官家所修史书,即我们平常所说的野史笔记而已。”18P46即便岳珂自认为该书是野

12、史,但是取名“?H”总该是有所指,我们不能也不应回避“?H”的音义。 二、笔者管见 窃以为岳珂取名为?H史,和楹柱无关,更不是谦谓其为野史,而是取自他书斋里床前或榻前的长案,和另外两个几有所不同。方言笺疏记载:“说文?H,床前几,徐锴传云:几所凭也,今言床?H,义出于此。又:?J,?H也,东方谓之?。又杠,床前横木也,徐锴传曰:即今人谓之床?H也。是?H与杠同。广雅释器?H,几也,曹宪音馀征、馀经,又音呈,王氏云:?H之言经也,横经其前也。床前长几谓之?H,犹床边长木谓之?H也。” 19P204依王念孙的解释,“?H”似乎是一种长案之类的家具的总称,床前长几也属“?H”。扬之水在古诗文名物新证

13、合编中写道:“与案类似还有?H。?H和案都属于几类。若细分,大约?H比案更长包山楚墓二号墓出土的一件可为一例。器长一百八十二点八厘米,宽八十五点四厘米,通高十三点六厘米。案面系由两块木板拼合,四周做出边抹,通体髹黑漆,四角有妆饰勾连云纹的错银铜包角,包角在外拐角处上侈成尖角,案底有两道燕尾槽,槽里楔进燕尾形的楔子,楔子两端分别套接马蹄形的铜足,足上端为铺首衔环。” 20P265-266 从所引资料看,包山楚墓出土的食?H,其大小和现在的普通书桌或办公桌相似,这是否就是岳珂书斋里放置的“?H”呢?扬氏在书中还写道:“又有置于帷帐之前的长案,时或称作?H。?H的上面可更置食案与书案,情景如洛阳朱村

14、东汉墓壁画所绘。男女主人端坐在帷帐,帐前设?H,?H的一边置食案,一边则是书案,书案设卮灯与砚。” 20P360壁画所绘长案(或?H)比较宽大,和上所引“食?H”非常相似。即便到了南宋,长案发生了变化,但总体上应该和此处所举的两种差别不大。这样的长案自然要比柱子适合书写的面积要大,且方便书写。因此岳珂书斋里的“?H”很可能就是上述两种长案中的一种,这张“?H”的两边各有一张几,这几是用来凭倚的。说文解字注载:“几:?H几也。?H各本作踞。?H几者,谓人所?H之几也。?H,?I也;?I,止也。古之?H今悉改为居,乃改云。居几,既又改为蹲踞俗字。古人坐而凭几,蹲则未有倚几者也。”1P715方言笺疏

15、也有类似的记载,兹不赘述。几是用来凭倚的,盖无疑义。扬氏对几也有论述:“与案并称的尚有几几的用途本来与案不同,案是用来置物,几则用作凭倚,说文?几部:几,踞几也。徐锴系传则曰:几,人所凭坐几也。几因又称凭几或隐几。”20P363-364对于隐几,扬氏解释道:“隐几,又称作凭几,或单名曰几,曰机。隐与凭,这里都是依倚的意思。”20P321岳珂自序:“进不得策名兰台以垂信,退不得隐几全其忘言之真。”提到的“隐几”很可能就是序言开篇“介几间”的几。 综上,笔者认为?H史的“?H”应读作tng,其义应是放置在两张隐几之间的长案,?H史即是写在长案上的史书。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

16、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明)焦?f撰.俗书刊误四库全书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明)方以智撰.通雅四库全书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4(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 5(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第16册荀学斋日记M.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版. 6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9沈家本.沈寄?m先

17、生遗书乙编日南随笔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 10陈涛校注.晏子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1瞿镛编撰,瞿果行点校,瞿风起覆校.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2胡玉缙撰,王欣夫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13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4张林川等.中国古籍书名考释辞典K.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5(宋)岳珂撰,吴企明点校.?H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6(清)王士?G撰,赵伯陶点校.古夫于亭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7(宋)岳珂撰,吴敏霞校注.?H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18吴松青.三题J.东京文学,2011年第3期. 19(清)钱绎撰集,李发舜、黄建中点校.方言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版. 20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合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