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47.92KB ,
资源ID:348176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817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文言文226练习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文言文226练习及答案.docx

1、高考文言文226练习及答案第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二1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谓之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何谓瓦解?曰: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

2、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有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吴、楚、齐、赵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近者关东五谷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于安危之机,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诚以天下为务,则汤、武之名不难侔,而成、康之俗可复兴也。此二体者立,然后

3、处尊安之实,扬名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遗德为数世隆,南面负扆摄袂而揖王公,此天子之所服也。【注释】吴、楚、齐、赵之兵:指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七国之乱。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时天下安定,百姓富足。负扆(y):背对屏风。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 资:参考、借鉴B威足以严其境内 严:使畏服C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 要:要旨、要领D推数循理而观之 数:规律7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财足以劝其士民 B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扬名广誉于当世C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 D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

4、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 若属皆且为所虏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来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然(七国)不能西攘尺寸之地B民多穷困,(又)重之以边境之事C不安故(民)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D扬名广誉于当世,(则)亲天下而服四夷9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秦末民困、下怨、俗乱,统治者却无所作为,土崩之势已成,陈涉得以“起穷巷”。B若国君能泽被百姓,百姓能安土乐俗,就算外有强国劲兵之患,也不足以危害国家。C作者指出,关东地区天灾频繁、战祸不断、五谷歉收,是形成土崩之势的根本原因。D统治者要预知危机,防患未然,把治国当作根本职责,才能使百姓安定、天下太平。10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以天

5、下为务”的具体所指,并联系实际或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不少于200字)(10分)2鄞有高世之士,日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揩,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然独视菊如贤友朋。每岁即小斋之外,罗植数百本。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兄夫幽姿劝质,凌厉风霜,则思淬厉节操,处坚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见夫味甘

6、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必也物我两忘,彼此无间,然后与之曹出乎轩窗寂寞之滨,并驱乎草木摇落之际。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夫如是,则菊也,先生也,真所帮贤友朋也。菊有贤友朋之象,而先生犹爱之如此,况世之贤士子乎?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如爱斯菊矣。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呜呼: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贤之。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贤,惟先生能知之。贤也吾其爱,不贤也吾其案。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6.下列语句中,加

7、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 齿:并列B.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 咎:过失C.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 错:指责,批评D.菊有贤友之象 象:这里指特征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然独视菊如贤友朋 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之贤之B. 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花,又为之徘徊花下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C. 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D. 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8.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能够表现骆先生“气节刚正”的一组是( ) 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以故世之世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

8、为望行交者当天气始萧,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巡行圃中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A. B. C. D.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骆先生相貌威严,为人正直,性情刚烈,说话直率,爱憎分明,因此遭人嫌弃。B.骆先生以菊为友,从菊的不同特点联想到人格修养,并经常对照菊花反省自己。C.在骆先生看来,菊花品高性介,洁身自好,而黄茅白苇则平凡庸常,随俗从众。D.作者借骆先生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清高远俗的贤能之士的仰慕之情和渴求之心。10阅读延伸题:文中“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句表现了骆先生处世之道,请从文中举出

9、一例加以说明,并谈谈你对这种处世之道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3尝试观上古记,三王之佐,其名无不荣者,其实无不安者,功大也。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三王之佐,皆能以公及其私矣。俗主之佐,其欲名实也,与三王之佐同,而其名无不辱者,其实无不危者,无公故也。皆患其身不贵于国也,而不患其主之不贵于天下也;皆患其家之不富也,而不患其国之不大也。此所以欲荣而愈辱,欲安而益危。民之治乱在于有司,今处官则荒乱,临财则贪得,列近则持谀,将众则疲怯,以此厚望于主,岂不难哉!今有人于此,修身会计则可耻,临财物资赆则为己。若此而富者,非盗则无所取。故荣富非自至也,缘功伐也。今功伐甚薄而所望厚,诬也;无功

10、伐而求荣富,诈也。诈诬之道,君子不由。人之议多曰:“上用我,则国必无患。”然用己未必是也。己有患,用己于国,恶得无患乎?而莫若修身自贤。己,可制也;释其所制而夺乎其所不制,悖。则未用其治国治官,宜也。若夫内事亲,外交友,虽可达也,然事亲未孝,交友未笃,是所未达,恶能善之矣?故论人无以其所未达,而用其所已达。古之事君者,必先用能,然后任;必反情,然后受。主虽过与,臣不徒取。忠臣之行,近知本矣。注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实:实利,包括地位、俸禄等。反情:内省,省察自己。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临财物资赆则为己 赆:财物B. 故荣富非自至也,缘功伐也 伐:功劳C. 交友未笃

11、 笃:忠厚D. 恶能善之矣 善:认为好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其欲名实也,与三王之佐同 主虽过与,臣不徒取B.而其名无不辱者此所以欲荣而愈辱C.皆患其家之不富也诈诬之道,君子不由D.以此厚望于主己有患,用己于国,恶得无患也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皆患其身不贵于国也理解:(他们)都忧虑自身不能在国内显贵B. 修身会计则可耻理解:(认为)修养自身、合理地支配钱财是可耻的 C. 然用己未必是也理解:但是任用自己的君王不一定会这样做D. 古之事君者,必先用能,然后任理解:古代侍奉君主的人,一定先贡献才能,然后才担任官职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

12、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首段引诗经的话来说明“为公”与“顾私”的联系。B.作者认为百官应替君王治理好百姓,方能获得显贵之位。C.能侍奉父母、结交朋友的人,作者认为用其治国必无患。D.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指出了事君者应该有的姿态和品行。10第二大题文言文吕氏春秋务本中最后一句说“忠臣之行,近知本矣”,意思是“忠臣行事,接近于懂得什么是根本”。这里所说的“根本”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就其中一点,结合自己的积累谈谈对“知本”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4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迁提举司天监,日官

13、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后皆施用。淮南饥,遣括察访,发常平仓钱粟,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迁集贤校理,察访两浙农田水利。时大籍民车,人未谕县官意,相挻为忧;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言者论二事如织,皆不省。括侍帝侧,帝顾曰:“卿知籍车乎?”曰:“知之。”帝曰:“何如?”对曰:“敢问欲何用?”帝曰:“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括曰:“车战之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帝喜曰:“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遂问蜀盐事,对曰:“一切实

14、私井而运解盐,一使出于官售,诚善。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帝颔之。明日,二事俱寝。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帝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两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他日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括曰:“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

15、。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耆旧出处,传于世。 (取材于宋史沈括传) 解:解州,地名。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大籍民车 籍:征用B.人未谕县官意 谕:告诉C.二事俱寝 寝:停止D.契丹知不可夺 夺:改变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治废田,以救水患以威用其民B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括得地讼之籍数十C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D今所争盖三十里远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8下列

16、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 掌管天文历算的官员都是市井小贩一样平庸的人,对于天象和历算的图谱仪器,大多全然不懂。B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市易司担心蜀地私盐贩卖不能禁止,想要全部填塞私人的盐井,而运解州的池盐去供应蜀地。C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沈括到枢密院去翻看以前的档案文件,查找到了近几年商定边境的文件。D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沈括在路上还想着沿途山川的险峻和平缓,道路的迂曲和顺直,风俗的单纯和复杂,人心的背弃和不满。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浑仪、景表、五壶浮漏等天文仪器都是

17、在沈括担任提举司天监之后设置的,这些仪器后来都得以使用。B对于蜀盐一事,沈括认为盐应该全都由官府出售,如果不马上禁止私井,官府将会得不偿失。C面对辽国索要土地的无理要求,沈括据理力争,从容应对,并取得了最终胜利,显示了他的外交才能。 D沈括博学善文,他把平时与宾客谈论的事情记录下来,写成了梦溪笔谈,至今流传于世。10第二大题文言文沈括传中说“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其中“究本末”既指要探究事情的原委,也指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请结合文中的一个事例,说说你对“不究本末,几误国事”的理解,并联系实际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5阅读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每题3分) 古

18、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浟。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伍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

19、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所以为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去所宝者异也 珍爱 B吾不受也 接受 C去郑而之许 离开 D丈人度之,绝

20、江 揣度8、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过于荆,至江上 B、曰:“吾知所之矣。”因而吴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 D、知不以利为得矣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恨 斧斤以时入山林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一组是 ( ) 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 去郑而之许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 为矣,而无所以为之 A B C D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言语而用唾之方向为伍员指路,伍员心领神

21、会。 B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 C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却在于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 D文章最后一段,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粗”。第二段中“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的意思是什么?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对孙叔敖智慧的感悟。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盲者说清戴名世里中有盲童,操日者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曰:“年十五矣。”“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

22、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为吊也!”盲者笑曰:“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夫盲者曷尝盲哉?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如是者久而习之,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愚之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利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知悟,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往往而

23、是。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予之之意,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岂独目哉!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盲者独余耶?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某生无以答。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古者瞽、史教诲,师箴,瞍赋,朦诵,若晋之师旷、郑之师慧是也。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有改动)【注】日者:占卜。瞽:“瞽”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审其语而知其是非 审:判断B治乱之故不能识 治:治理C间诣余言

24、诣:拜访D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 第:只10、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其谁非盲也 其孰能讥之乎B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 以其无礼于晋C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闻其音而知其姓氏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11、下列各句中,都能说明“不盲者之尽盲也”的一组是( ) 厉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 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 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 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 伥伥焉踬且蹶而不知悟 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A BC D12、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盲者说闻音知姓氏,审语知是非,目的在强调观察世界应该辨明是非,学会推理。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这表现了他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C文中说的瞍、朦都是指盲人乐师。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而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无所适从、跌入陷阱而不能自省。结合原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这句话的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