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37.81KB ,
资源ID:34722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722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第二单元详细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第二单元详细教案.docx

1、语文第二单元详细教案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 第( 二 )单元主备人谢雪飞修改人 单元目标1、认识3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9个生字,会写31个词语。2、学会用查字典、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会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4、利用声像资源把学生带入情境,进而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5、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会写日记。6、交流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并学会运用;理解、积累四季特别是秋天的成语;注意准确的写字方法。单元重点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单元难点1、了解日记的

2、格式,学会写日记。2、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课时12课时课题古诗三首第 1 课时主备人谢雪飞修改人: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坐”的意思。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重点理解诗句并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品读古诗,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课解题,介绍作者1、介绍岳麓山。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地方湖南长沙的岳麓山。岳麓山是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

3、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高大挺拔的枫树。每逢深秋时节,枫叶似火。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提问学生这个地方怎么样?)就是这样的美景把唐代大诗人杜牧深深地吸引住了,不仅沉醉其中,还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2、板书课题:山行3、解题:在山上行走4、简介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二、初读指导,读准,读通,读出节奏1、自由朗读古诗三遍,注意,要响亮地读、读准、读通。2、指名读,检查读书效果,及时纠正读音。3、先泛读,后指导学生继续朗读古

4、诗,注意,要读出节奏。4、指名朗读,感受诗歌节奏。三、再读指导,读出画面,读出想象,读出情感1、品读古诗,读出画面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寒山、霜叶)每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幅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一边读一边试着把你读到的文字变成美丽的画面。(山林秋色图,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在那白云飘浮的地方可以看到几户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傍晚时分的枫树林,经过霜打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2、启发想象,感受意境在这幅秋景图中,有白天的、有傍晚的、有远处的、

5、有近处的、有动态的、有静态的、这所有的景物,构成了一幅、的秋景图?看到这样一幅图诗人会有怎样的情感?(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3)是啊,画面上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房屋已经很美了,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林,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诗人置身这红艳似火的枫林中,激动不已,怎能不停下来细细观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4)此时我们与诗人一起来到了枫树林,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我仿佛看到了是啊,二月的鲜花是红艳

6、的,可在夕阳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更红艳。诗人是在赞美什么呢? 秋天3、美读品味,体会诗情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多种形式反复读,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扮演角色读直到背诵。)板书设计山行 杜牧远: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爱近:枫林 霜叶教学反思课题古诗三首第 2 课时主备人谢雪飞修改人: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重点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

7、借景抒情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介绍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 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二)初读感知,读通古诗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纠音2、圈出诗中生字,和同桌一起把古诗读两遍3、检查生字读音,抽生读,请生说说哪些字要注意读音并加以强调4、抽生读古诗5、师范读古诗6、请生比较老师和同学读得有什么不一样,借机指导朗读7、再请生读古诗(三)再读感悟,理解诗意1、学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a、这句诗中写了哪几种花?请生框出“荷”和“菊”b、

8、看课件夏天的荷花,请生说说夏天的荷花是怎样的?重点理解“擎雨盖”c、到了深秋,荷花怎样了?荷叶怎样了?借助课件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意思d、同法学习“菊残犹有傲霜枝”e、课件显示深秋时的荷花和菊花,展开对比,找到诗中反义词框出来,领悟菊花不怕冷的精神并指导朗读2、学习“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a、这句诗中写了哪几种水果?请生框出“橙”和“橘”b、让生看课件说橙黄就是什么,橘绿就是什么 c、橙黄橘绿的时节就是秋季,秋季是丰收的季节,诗人苏轼想借这句诗告诉刘景文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借此理解“君”指的就是刘景文。d、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来鼓励鼓励刘景文吧!(四)感情背诵,积累

9、古诗1、听老师配乐有感情读古诗2、男生配乐有感情读古诗3、女生配乐有感情读古诗4、全体起立,闭上眼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背诵古诗(五)学写生字,掌握字型1、学习“枝”a、如何记忆“枝”?b、师范写学生书空,提出注意点c、书上描一个写一个2、同法学习“记”板书设计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荷 菊 秋之美橙 橘教学反思课题古诗三首第 3 课时主备人谢雪飞修改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两个生字 萧、梧,会写两个生字“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 “挑”。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情景。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0、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情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出示图片,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小故事。 2、谈话导题: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板书:夜书所见) 二、认识生字,感知诗情。 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引导解题。 (书:书写下来。 所见:所看到的。) 2、齐读题目,板书题目。 2、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4、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出示生字: 送 挑 (1)老师

11、指正:注意读准平舌音“送”。 “挑”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tio”,还有一个读音是“tio”,组词为“挑担、挑粮”。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挑”:“扌”表意,“兆”表音。 加一加:“关+辶=送”。 (3)送 挑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 (4)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送”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写“关”,后写“辶”,“辶”是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折折撇。 “挑”第三笔是提,第七笔是竖弯钩。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

12、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 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三、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找出诗人所见。 师:这首诗是夜晚诗人写下所看到的情景,那么,诗人究竟看到什么呢?我们快到诗中找一找,看谁有发现?(梧叶、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教师相机板书) (2)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1、师生交流。 (1)生回答看到儿童挑促织时,相机出示第三行诗句。(课件出示36图文)知有儿童挑促织。 (2)生回答看到儿童在捉蟋蟀,相机指导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师:从这学期、这首诗开始,古诗课文增加了一项内容注释(板书:注释)它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帮手,它能帮我们扫清诗中的拦

13、路虎,它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读懂诗句的意思。 (3)理解“知”。 师:刚才借助注释我们知道“挑促织”的意思,那么这个“知”是什么意思?(料想) (4)漆黑的夜晚诗人怎么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相机出示第四行诗句。夜深篱落一灯明。 2、引导交流:你捉过蟋蟀吗?指名生说。 教师充满激情地描述:一提起捉蟋蟀,我就想起小时侯和小伙伴到草丛里捉蟋蟀的事。捉蟋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顺着声音好不容易发现一只,赶紧用手去捂,觉得应该捂到手里了,可是打开一看,却什么也没有。如果能捉到一只,我会高兴得不得了! 3、朗读指导。 4、齐读。 5、师范读。 6、齐读。 (3)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

14、动客情。读一读。 2、理解词语,初知大意。 3、(1)萧萧:风声。 (2)梧:梧桐树。 (3)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4、齐读。 5、师范读。 6、齐读。 7、理解“客”,相机介绍作者背景资料(课件出示字典中“客”的多个解释,生选择字义。) 引导交流:这位漂泊在外的人是谁呢?是诗人就是叶绍翁。(板书:叶绍翁)说起叶绍翁还有一个故事:叶绍翁是福建人,小时侯被送给浙江的一个叶氏的人家做儿子。他的爷爷原来是朝廷的一位大官,因为朝廷政变,受到别人的迫害,所以他的整个家族受到牵连,他的家变得凄惨不堪。他的爸爸妈妈不得不把他送给别人。 8、读诗。 谈话过渡:了解了这些,你就更能体会江上秋风为什么牵动诗人的情

15、怀?漂泊在外的他会想起(生答)那就是思乡之情。我们带着这思乡之情再读一读。 (4)指导全文朗读。 1、齐读。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 4.配乐读(配乐曲马思聪思乡曲)。 5.唱诗(配上世上只有妈妈好旋律)。 6.指导背古诗:这首诗要把诗人“想家”的感情读出来,声调要缓慢些。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学生先读,老师指导,老师再范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四、语文主题阅读板书设计4、古诗三首梧叶秋风 (动客情)一灯明教学反思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 1 课时主备人谢雪飞修改人:教学目标1、会认“洼、印”

16、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规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重点识字写字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法国梧桐树(课件出示)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法国梧桐树。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 法国梧桐树,大乔木,高可达20-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花黄绿色。多数坚果聚

17、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 它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 2、谈话导题。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法国梧桐树有着密切的联系,板书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 (2)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 2、学习生字、认读新词。 1. 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

18、词语,理解词义。 2. 检查字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生字) 铺 泥 晶 紧 院 印 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指名领读,正音。 “则”是平舌音,“迟”是翘舌音。 “紧、院、乱”是前鼻音,“晶”是后鼻音。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词语) 水洼 印着 凌乱 增添 棕红色 雨靴 自由读,指名读,相机正音:“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 3. 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4. 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5. (课件出示)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交流一下。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

19、、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 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第二段(第2至9自然段):“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三段(第10至11自然段):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 熟读课文。 4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铺 泥 晶 紧 院 印 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2. 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铺、泥、院、列、

20、棕、迟。如“铺”,“钅”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属有关,“甫”是声旁,表音。 (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排:扌+非 规:见+夫 则:贝+刂 (3)组词巩固:如“铺满 水泥 泥塘 水晶 院墙 规则 排列 凌乱 棕红色 迟到” 3.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田字格课件,弄清生字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重点指导“规、印、泥”。 “规”左右结构,左边的“夫”的捺变成了点,右边是“见”,不是“贝”。注意笔画的穿插和避让。 “印”左右结构,第二笔是竖提,右边是单耳旁,不是双耳。 “泥”左右结构,第七笔是撇,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3. 学生在描红、书写。教师巡视 指导。 5反

21、馈检查,比赛认读。 1. 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 的又对又快。 2. 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 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板书设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铺 泥 晶 紧 院 印 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教学反思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 2 课时主备人谢雪飞修改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重点通过对内

22、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难点1.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 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 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 3. (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

23、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评读。2. (课件出示)秋风秋雨图,让学生谈感受。(板书: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 预设一:当我看见这些无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风吹落在地,心里头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它美,瞬间会让我感到,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我也会跟着它奔跑。 预设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

24、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指导带有美好的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 谈话过渡: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第二至九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课件出示)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

25、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板书:彩色的地毯 金色的小巴掌)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高兴,大家再来读读这部分课文。 (4)有了新发现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 读读第二至九自然段,读出“我”的喜悦之情。 3. 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板书:水泥道真美) 带有赞叹地语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拓展读文,阅读链接。 1. (课件出示)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

26、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 2. 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我”的上学路是怎样的?(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车匠

27、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我”有什么感受?(百看不厌) 四、课后小练笔。你在上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五、语文主题阅读。板书设计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彩色的地毯 金色是小巴掌水泥道真美教学反思课题秋天的雨第1 课时主备人谢雪飞修改人: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重点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欣赏秋色,导入新课。1师: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

28、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5想象导学: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b有位作家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4

29、、检查词语:钥匙 趁着 留意 喇叭 菠萝 凉爽 衣裳 衔来 清洁 频频点头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1品读第一自然段。(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2品读第二自然段。(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