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77KB ,
资源ID:346245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62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征收业务操作技能_精品文档_精品文档.doc)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征收业务操作技能_精品文档_精品文档.doc

1、律师办理土地征收业务操作技能讲义下载字体:大中小主讲人:李晓斌引言:这是我的助手帮我做的PPT,有点夸张,但是我想把它当做我们这三个协会有关行业组织的一个宣传和介绍,下面那三份是关于房地产、土地协会和一个研究所。土地制度在咱们国家法治板块中很特殊,特殊的情况就在于既有法律规定,也有极强的政策性规定。第二个特点,就是土地法,我们把土地法和政策都囊括在一起。今天讲的是出让制度,出让制度是律师执业范围中时常碰到,大家又愿意去做的,第二个板块就是征地制度。征地制度也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有的律师愿意做,有的律师不愿意做。牵涉到民众的眼球,征地制度要多于出让制度。但征地制度的利益之争也很激烈,大家关注点也非

2、常多。更多的律师愿意在出让制度上给予较多的关注,这一块的制度无论是从当事人的角度还是从案件特点,律师都是更愿意去接触去做的。今天利用这个时间向大家做一个汇报,这块制度比较繁杂,成形的东西并不太多,所以我自己整理了一些稿子。这四部分分别是:一、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沿革最早从1979年开始,我自己把它梳理成了五六个阶段,向大家介绍有偿制度或者出让制度发展变化的一个简单过程。二、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内容有主体、出让金、出让期限,土地用途,土地收回。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介绍这就是常使用的合同文本。四、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问题探讨这部分跟案件、代理意见有关,当事人、政府交流这一类业务中经常会碰到的几

3、个问题,一个是出让行为到底是行政行为还是民事行为,有偿使用制度出现以来,就一直在争论。第二就是情势变更,因为合同法解释二规定了情势变更的原则,在房地产市场上,这个原则适用得比较多,比较大。第三就是土地交付问题。第四是土地出让金届满之后对土地的处理。根据我的内容,通过这三个小时的讲座,争取讲完两部分,如果有时间就讲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这是我自己的设想。在座的各位都有一定的基础,通过这样的提纲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在今后去看有关的规定,有关的法规专题时,进一步思考一些问题,我想可能会达到今天预期的效果。一、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沿革这一块使用的是有偿使用制度,有偿使用制度核心就是出让制度。在出让制度

4、之前,我们国家采用的是有偿,“有偿”跟“出让”,“有偿”的范围宽一点,出让指的就是纯粹的出让制度,有偿包括以前的场地使用费,甚至包括国家的税收,土地使用税,这些曾经都是我们早期土地管理制度中纳入到有偿板块的内容。(一)第一阶段(1979年1986年)1978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进入改革开放阶段,改革之前,叫“三无”:土地无偿、无期限、无流动,由谁使用呢?就是国家划给谁,不用付钱,也不限制使用时间,也不允许流转,不管是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土地,都是这样的一个现状。这种使用制度在改革开放就到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一个是土地没有变成活的资源,是一个死物,更没有变成资产,没有流动中的使用价值。作为土地所

5、有者来说,不能拿它来换钱。从国家来说,国家经济建设需要钱,各级政府需要钱,各个拥有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单位也需要钱,需要把它变成经济价值,最早的突破是1979年7月,我国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在这个法中,就规定中国合营者的投资可包括合营企业经营期间提供场地使用权,如果场地使用权没有作为中国合营者投资的一部分,合营企业应当向中国政府缴纳使用费。这是对外资企业开始收取场地使用费的规定。这种模式适用了一段时间,国家开始在使用费之外拉出了一条:收取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人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在早期,关于费和税出现了很多困惑,税收出台之后,有些地方认为不需要收费,有些地方费税同时收,这样的一个问题从几十年

6、前一直到2008年,财政部才有一个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场地使用费征税问题的意见,定了几条:外商企业如果用划拨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应当缴纳场地使用费。第二,是以出让方式取得的,收取了出让金,外商就不再缴纳场地使用费。如果早期以租赁方式取得使用权的,要区分租金中是否已经考虑到了土地开发和土地使用费的因素,如果考虑了,就不再另交场地使用费,如果没有考虑到,也要收取场地使用费。要看当初的对象,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价格比较高,拿到今天来看,也不低,可能就不收了,如果当时很低,低于当时土地出让金的标准,就要另行收取。第四种情况是外商企业的中方以土地使用权作为合同条件的,应当由中方来缴纳场地使用费,具体如何缴纳,也

7、要考虑上诉的几种条件。关于费税的问题,到今天为止,尤其是到出让制度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以后,就不是主流了,但是这个现象还有,正因为不是主流,这些现象零零星星存在,所以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存在,国家有关部门也就没有顾及到它,一直到2008年,财政部门才腾出空来了,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案例:我国第一例外资房地产开发合同1980年到1984年期间,深圳和香港在罗湖一带,密集使用了场地使用费的方式,基本上都是每平方米5000港元左右的价格,使用期限有20年、30年,在两年期间,深圳房地产公司罗湖一带引进这样的项目有10个,出租土地,当时叫出租场地缴纳使用费,这个名称原来叫得很不准确。一共是40000多平方米

8、,土地使用费是2亿港元,在那个阶段,深圳吸引的资金就已经很多了,现在一块地都是几十亿。那个时候招租也好,收集使用费也好,两亿多,就解决了当时很大的问题。这个阶段最后的标志性动作就是1986年,在1986年,在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推动下,国务院决定正式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现在叫国土部),简称国土局。调吉林省的副书记王先进入京,从国家纪委、农业部、建设部三块抽调出人马,独立成立了国家土地管理局。这是第一阶段。(二)第二阶段(1987-2000年)开始引入竞争机制和试点,这个阶段招拍时有表现,媒体集中报道,甚至反复炒作,但实际上,当时还是以协议出让为主,这个阶段,中国土地出让第一拍也是在深圳。深圳叫特

9、区,特区建立过程中,政府就请香港商人来出主意,像现在各级政府也要请专家、顾问团对政府执政提出更多的建议,是对经济建设的建议。那个时候重点是请他们对深圳特区怎么发展,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资金,没有资金怎么搞建设,这样就请来了香港的一个商人,他告诉深圳市政府的官员,说脚下就是金库。当然这都是一种文学的报道,后来政府官员受到启发,就组团到香港去考察,香港有关商人是“闻风而动”,一个非常知名的政界兼商人抽出了两天的时间,无偿陪同市政府的官员来参观,介绍香港怎么开发,怎么利用地产。回来之后,就开始正式地借鉴的香港批租制度,早期叫招租,后来在官方上,经常叫批租。批租就是中国的批准加市场上的招租,把两

10、个动作结合起来。所以早期接触国土部门的朋友都会知道,现在还经常有官员还讲批租制度,所以有偿制度就是这么三个词:有偿使用制度、批租制度、出让制度。现在的主流和规范的就是出让制度。1987年12月是第一拍,这个第一拍因此而成名,但还有一个更成名的人物就是主持人,主持人是当时深圳市国土局的局长刘佳胜,当时有很多报道都是这个人的大幅照片。当时的李铁映是政治局委员,还有中央几个部委的领导,还有13个市的市长到场旁观。这块地起价200万,拍卖之后,经过很多个回合,最后以525万成交。地价每平米是611元。刚才我介绍了1981年那时罗湖地带的使用费5000港元/平米。包括后来所说的10个项目,我测算了一下,

11、平均数字也是45005500左右港元。这个拍卖的地点在深圳水库那边,罗湖就是深圳去香港的罗湖火车站,所以这个价格差距是因为地段的差别。1987年又拍了两块地,一共得到了2000多万的土地费,等于当年两年的土地有偿使用的总收入。这些拍卖引起广泛报道同时,也引起了理论界、法学界、政府领导层面的关注,主要是说制度的规定。因为那个时候宪法还没有修改,土地管理法也刚刚通过,开始实施,土地管理法是1986年出台的,跟民法通则一样,实施日期都是1987年的1月1日。在思考地产法或者说土地法律中的不动产法,民法这一块我经常向大家说的一个机缘,就是20多年前,就像两个同胞一样,但当时并不知道,一直到了民法学界关

12、注不动产法,开始用民法的眼光关注土地管理制度,土地管理法律时,回过头来才看到这两部基本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1987年1月1日两部法律同时实施,这个时候,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是禁止出租,禁止转让。到1988年宪法就修改了,增加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同时土地管理法也删除了“禁止出租土地”的内容,加上了“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这时土地管理法规定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都可以依法转让。同时,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这样对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从“三无”(无偿、无期限、无流动)到“三有”(有偿、有期限、有流动),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到1990年,国务院为

13、了贯彻落实宪法、土地管理法的规定,顺应有偿使用制度的形势发展的需要,颁布了55号令。55号令全称叫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同时还有一个56号令,就是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权的有关规定,对国内内资来说是55号令,对外商涉及的用地制度就是56号令。这也是在土地制度中,非常关键的行政法规。在这个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土地出让采取三种方式:1、协议;2、招标;3、拍卖。经验是从总结中来的,当时立法时,把协议摆在第一条,是一个历史的现象,后来看就是历史的局限,招标和拍卖摆在第二和第三。根据前款规定方式,出让土地的具体程序和步骤由总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这又是立法中经验的一点。当时肯定是

14、立法者立完法就不管了,具体的实施程序、具体的步骤就交给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后来有一些问题的出现,应该说这个规定既是开启了制度之先,同时也都留下了制度上的缺陷。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前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开发浪潮,当时只有300家房地产企业,在1992年、1993年两年期间全国一下子增加到几千个开发企业。运行了3、4年,到1994又一部法出台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应该说总结了3、4年土地出让制度的经验,在出让方式上,“采取拍卖、招标或者双方协议的方式。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用地,有条件的,必须采取拍卖、招标方式;没有条件,不能采取拍卖、招标方式的,可以采取双方协议的方式。”这

15、段话表面上把协议放在第三位了,但因为对它的限定加了两个定义,有条件的和没有条件的,实际执行中,还是以协议为主。1990年到2000年这一段,土地出让活动中逐步出现土地贪腐,逐步出现压价、出售,收取不当利益的现象。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国家有一些比较知名的动作,一个就是1989年“六四”之后,整个国家利用外资形式非常严峻,政府急于寻求突破口。那时来了一个美国的马立克(MGM)到天津开发区投资,在六月份就正式表达了投资的意向,当时的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给他专门派了一个工作组,专门制定了一些招商引资的具体的用地条件,有关部门也研究税收、外汇进入,包括税费减免,都做了一大堆的举动。在合同签订中,也做了很大突

16、破,后来讲55号令,包括90年以后出让合同范本,很大的功绩是来自于天津的马立克项目,MGM公司,这个项目并没有成功。我们国家部委组织考察他公司在美国的注册地址,找了几个小时也没有找到这个门牌号。但有欺骗也好、虚假也好,有关部门急于招商引资上当受骗也好,从整个中国的出让制度来看,在那个项目上得到了很多的思考和讨论,包括随后讲到的解决出让合同纠纷的方式,到底是放在中国还是放在瑞士斯德哥尔摩仲裁院,当时马立克就提出来了,那时候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涉外律师,路费要多少?瑞士的斯德哥尔摩没有谁知道。马立克坚持的一些东西,引发我们对有偿制度、合同范本性质的认识和出让合同条款。这几天我总结这些东西,本来想嘲笑这件事,但是我觉得实际上,冷静地想想,历史就是在教训中、失误中进步的。如果没有当年的马立克项目,我估计55号令可能会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