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93.36KB ,
资源ID:34130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130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REACH法规 第三卷译稿6.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REACH法规 第三卷译稿6.docx

1、REACH法规 第三卷译稿6A. 5表面张力1方法所描述的方法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测试标准(1)为基础。基本原理在参考文献(2)中已给出。1.1简介所述方法用于测量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在进行这些测试之前,初步了解水溶性、结构、水解性及物质形成胶态的浓度,将会有帮助。以下的方法对大多数化学物质都适用,而对其纯度并没有任何限制。用环张力计的方法测量表面张力只适用于粘度约小于200毫帕斯卡秒的水溶液。1.2 定义和单位表面张力指的是每个单位表面面积的自由表面热函。表面张力的单位是:N/m (国际单位制) 或mN/m (次级国际单位制)1 N/m = 103达因/厘米1 mN/m = 1达因/ 厘米

2、淘汰的厘米-克-秒制1.3 标准物质在考察一个新的物质时,标准物质应主要用于时刻检查方法的使用情况,并与其它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因此不必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使用。具有多种不同的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在参考文献1和3中已给出。1.4 方法的原理方法的根据是测量将贴着量杯里的待测液体表面的U形或环形物撤离液表时,竖直作用在U形或圈形物方向上所需的最大力,或者是将盘子的一边贴着液表,提起已形成的薄膜时,竖直作用在盘子上的最大力。在水里的溶解度至少为1毫克/升的物质,放在均一浓度的水溶液中进行检测。1. 5 质量标准这些方法可能比环境的评估所要求的精确度要高得多。1. 6 方法描述用蒸馏水作溶剂,配制好该

3、物质的溶液,其浓度应该是该物质在水里的饱和浓度的90%;当浓度超过1克/升,就用1克/升的浓度进行测试。物质在水里的浓度若低于1毫克/升,则不必进行测试。1.6.1.板式法见ISO 304和NF T 73-060 ( 表面活性剂- 通过拉起液体薄膜测定表面张力)。1.6.2. U形物方法见ISO 304和NF T 73-060 ( 表面活性剂- 通过拉起液体薄膜测定表面张力)。1.6.3.环方法见ISO 304和NF T 73-060 ( 表面活性剂- 通过拉起液体薄膜测定表面张力)。1.6.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调整后的环的方法1.6.4.1.仪器市场上出售的张力计就足够用于测量。它们包括以

4、下组成部分:- 移动样桌,- 力的测量系统,1.6.4.1.1.移动样桌移动样桌用来支撑装有待测液体的被控温的量具。它与力的测量系统一起,装在一个架子上。1.6.4.1.2.力的测量系统 力的测量系统(见图)放在样桌上。力的测量误差不得超过+/- 10 6达因,相当于质量测量的误差范围为+/- 0.1毫克。大多数情况下,市场上出售的张力计的测量刻度为达因/厘米,因此表面张力可直接用打因/厘米直接读取,精确到0.1达因/厘米。1.6.4.1.3测量体(环)环通常是用铂铱丝做成,其厚度约为0.4毫米,平均周长为60毫米。金属环由一个金属针和一个金属支架水平的悬吊着,便可与力的测量系统接上。(见图)

5、1.6.4.1.4 测量器皿装待测溶液的测量器皿应该是一个恒温的玻璃器皿。在测量过程中,被测溶液及其上表的气体层的温度应保持不变,溶液不应挥发。圆柱状的玻璃器皿,内径不小于45毫米的基本符合要求。1.6.4.2.预备仪器1.6.4.2.1.清洗应仔细清洗玻璃器皿。若有必要,应该用热的铬硫酸,再用浓磷酸(83-98% 的H3PO4)清洗,用自来水涮干净,最后用两次蒸馏过的水洗,用酸碱反应检验,成中性,然后擦干,或用待测液的一部分涮洗。环应首先在水里彻底清洗,去处任何可溶于水的物质,浸入铬硫酸后迅速取出,用两次蒸馏的水清洗,直到酸碱反应检验成中性,最后在甲醇火焰上方稍加热。注意:不能被铬硫酸或磷酸

6、溶解或消除的物质,如硅,应用合适的有机溶剂去除。1.6.4.2.2仪器校准测定仪器的准确度包括校零,调零,以便能可靠的用达因/厘米来进行测量。安装: 仪器应水平放置,例如可通过张力计底部的水准仪,调整其底部的水平控制螺旋。调零:把环架在仪器上以后,在浸入液体之前,张力计的指针应调至零,环必须与液体表面平行。液表可作为一面镜子来进行检验其是否平行。校对:以下两个步骤,任何一个都可用来测试校对:1 用质量:把0.1至1.0之间质量的法码 放在环上。校正因子,所有在仪器上读取的数据都要与这一因子相乘。它由通过以下方程式(1)求出。 m=法码的质量(g) g= 重力加速度 (981cm s海平线)b=

7、环的平均周长 (cm)a = 把法码放置在环上以后,读取的张力计的数据(达因/厘米)。 2. 用水:用纯水,其表面张力在23 C时为72.3达因/厘米。这种办法比重量校对要快,但总存在危险,可能水的表面张力由于表面活性剂影响,而不真实。校正因子,所有在仪器上读取的数据都要与这一因子相乘,它可通过方程2求出:=资料上记载的水的表面张力(达因/厘米)= 测量得到的水的表面张力 (达因/厘米)两者均在同一温度下。1.6.4.3.准备样品预备待测物质的水溶液,浓度应按照规定,并不能含任何不溶于水的物质。 溶液必须保持在恒温(+/-0.5 )。由于测量器皿中的溶液的表面张力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变化,在不同的

8、时间阶段应进行多次测量,并绘制时间函数的曲线坐标图来显示表面张力。当不再有变化时,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其他物质造成尘土及气体的污染会影响到测量。因此测量时,应使用保护罩。1.6.5.测试条件应在大约20下进行测量,温度变化应控制在+/- 0.5 。1.6.6.测试过程将待测溶液移入仔细清洗过的测量器皿中,注意不要起泡沫。然后,将测量器皿放在测量仪器的桌子上。将其桌面抬升,直到环浸入待测液体的液表以下。然后逐渐平稳的降低桌面(速度大约为0.5厘米/分),使环脱离液面,直至达到最大力。环上粘着的液体层不能脱离环。测量结束后,再将环浸入到液表以下,重复测量过程,直至得到稳定的表面张力数值。每次测量,

9、都应记录下把溶液转入测量器皿的时间。应读取将环与液表分离时所需的最大力。2. 数据如要计算表面张力,应先把仪器上读出的数值乘以校正因子,a或b(取决于运用的校对方法)。这样得出的数值只是近似值,因此需要修正。使用环的方法取决于环的面积、液体的浓度和表面张力。哈肯斯和乔丹(4)根据经验,得出了一个修正因子,专用于通过环的方法测量表面张力。由于单独为每次测量从哈肯斯和乔丹的表格中决定修正因子太费事,计算水溶液表面张力,可采用简便的办法,即直接从表格中读取已修正的表面张力数值(表格列出的数值之间应加以补充)。这张表格是在哈肯斯-乔丹的修正的基础上编撰的。它类似于联邦德国工业标准DIN(DIN 539

10、14)规定的水及水溶液(浓度是p=1g/cm3)及半径为9.55毫米(平均环半径)的市场上销售的环,其金属丝半径为0.185毫米。此表格为质量和水校对后的表面张力测量 提供了修正值。 还有另外一个办法,若不按照前面的校准,表面张力可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其中:F= 薄膜破裂时测力计上测出的力R=环的半径f = 修正因子(1)3.报告3.1.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使用的方法,- 使用的水或溶液的类型- 物质准确的特性(物质本身及杂质)- 测量结果:表面张力(读数),每次的读数、计算出的数值和修正的数值 (顾及到仪器因素和修正表格),- 测试温度,- 溶液所用的时间,尤其是从准备到

11、测量溶液之间的时间, - 把溶液移至测量器皿后,表面张力根据时间而变化的描述,- 应该指出任何与诠释结果相关的信息,尤其是物质所含杂质及其物理状态。3.2.诠释结果由于蒸馏水的表面张力在20C时为72.75达因/厘米,在这种方法的条件下,物质的表面张力若小于60达因/厘米,则应是表面活性材料。4. 参考资料(1) OECD, Paris, 1981, Test GUIDELINE115, decision of the Council C(81)30 final(2)R.Weissberger ed.:Technique of Organic Chemistry, Physic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3rd ed.,Interscience Publ.,New York, 1959,Vol.I, Chapter XIV(3)Pure Appl.Chem.,1976,vol. 48,511.(4)Harkins, W.D., Jordan,H.F. , J.Amer.Chem. Soc., 1930, vol. 52,175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