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9.67KB ,
资源ID:334292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429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宏观经济学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山东大学期末测验知识点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山东大学期末测验知识点复习.docx

1、宏观经济学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山东大学期末测验知识点复习宏观经济学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山东大学期末测验知识点复习 作者:日期: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1 考点难点归纳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奠基人凯恩斯的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 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Y=C+I。C、I分别表示计划消费、计划投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

2、生的消费和投资。非计划存货投资是指实际产出与均衡产出间的差额。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描述的是随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的这种关系,用公式表示为C=C(Y)。若消费与收入间存在线性关系,则:C=aby(a,b均为正数)(i)。(1)边际消费倾向(PC)是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在函数()中MP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因为消费者最多把所有增加的收入都用于消费,但是不可能超过它,所以小于1。(2)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人中的比率,其公式为PC=。在函数(i)中,。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

3、费倾向的数值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3)储蓄函数是描述储蓄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函数。用公式表示为S=S(Y)。若延续前面对消费函数的线性假定,可得储蓄函数S=-C=-a+(1b)y(i)。由此引申出两个概念:边际储蓄倾向(S),是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公式为:。在函数(ii)中,Ps=1b。平均储蓄倾向(AP),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公式为。在函数(i)中,。 (4)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关系。互补,两者之和为收入,即Y=+S。AC和MP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APS和MPS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SPS。AC+APS=,MPCMPS=1。这些结论由函

4、数(i)(i)可很明显地看出来。 3.几种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1)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消费支出和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消费函数若假设为C+b,其中a0,1,、Y,分别是当期消费和收入,b为边际消费倾向。但凯恩斯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随收人Y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有递减趋势。 (2)相对收入假说。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J.Suseber)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 在指出凯恩斯的错误假设的基础上,杜森贝里提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人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根据相对收入假设,杜森

5、贝里认为: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示范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消费有习惯性,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受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费的影响。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即所谓“棘轮效应”。 (3)生命周期假说。该理论由莫迪里安尼(FModgin)提出,认为人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加工作,第二阶段纯消费而无收入,用第一阶段的储蓄来弥补第二阶段的消费。这样,个人可支配收入和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该消费者的年龄。它表明当收入相对于一生平均收入高(低)时,储蓄是高(低)的;它同时指出总储蓄取决于经济增长率及人口的年龄分布变量

6、。 (4)永久收入假说。该理论由弗里德曼(MFrd)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所谓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之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根据这种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人们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 上述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有联系也有区别。就区别而言,前者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之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人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就联系而言,不管二者强调重

7、点有何差别,它们都体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联系,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甚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近于零,但来自永久收人变动的消费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于1;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者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 (5)前向预期消费理念。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是前向预期决策者,会利用经济及信息对未来收人进行预测,从而作出消费安排,而不仅仅由过去收入的平均值作为持久收入。后来经济学界把理性预期和生命周期假说、永久收入假说结合在一起称为前向预期消费理念。对前向预期

8、消费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实际的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理论值,即消费者对暂时性收入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原因有两个:不能正确地预期未来收入,即不能正确区分收入变化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的;消费者受到约束。 影响家庭的消费计划的其他一些重要因素有:耐用性资产、货币性资产、信用的条件收入的分配、人口以及一般价格水平、相对价格以及消费者对于价格的预期等。 4.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1)两部门经济。假定:只存在家庭和企业两部门。投资为外生变量,不随Y的改变而改变。方法一:由收入恒等式Y=C+,结合消费函数(假定C与Y间存在线性关系)Ca+bY,推导出均衡国民收入为。方法二:均衡收入从总支出角度看,包括消费计

9、划投资,即C+I,从总收入角度看,包括计划消费与计划储蓄,即Y=C+S,因此两部门经济中宏观均衡条件为I=。即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注意,这有别于上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等式I=S,那里是指实际投资等于实际储蓄,包含了非计划存货投资)。由消费函数Ca+Y加上储蓄函数S=YC=-a+(1-)Y,根据,I这一关系亦可推导出。假设本期国民收人由本期消费和本期投资决定,即Yt=C+I,而本期消费由上一期的国民收入决定,即Ct=a+-1,将后式代入前式,得差分方程Y=Yt-+It,其解为,这便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由|,随时间推移,。(2)三部门经济。即在两部门经济基础上加入了政府部门,须考虑政府购买

10、、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因素,且=T0+tY(t为税率,当t=0时表示定量税,0时表示比例税)。方法一:由收入恒等式Y=C+G,结合消费函数Ca+bYd=ab(Y-T-tYT)推导出均衡国民收入为。方法二:均衡收入从总支出角度看Y=C+I+G,从总收入角度看=C+S+T,因此三部门经济中宏观均衡条件为IG=S+T,在该条件下,储蓄函数S=-a+(-)Y,将I、G、S(Y)、T()代入等式同样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3)四部门经济。即在三部门经济基础上加入净出口一项。出口函数由外国的购买力和购买要求决定。进口函数可以写成收人的函数:=m0+。其中,m0为自发性进口,为边际进口倾向。根据如下公式可以得出

11、四部门的均衡收入:得出:其中,对外贸易乘数:5乘数原理及各种乘数()乘数原理。前提假设: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内容:假如一国增加(或减小)一笔投资以I表示,那么由此引起的国民收人增加量(或减小量)以Y表示是这笔投资的若干倍,即Y=k1I,其中ki称为投资乘数。其原因是,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这些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投资乘数(i)。在两部门经济中 (b为边际消费倾向)。在三部门经济中,加入政府部门后,需考虑税收因素,延续上面对税收函数的假设,t

12、为税率,定量税则视为t=0时的特例,则。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投资支出变动有乘数效应,政府购买,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同样有乘数效应。(3)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用G表示)的比率。在三部门经济中,,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税收乘数(kT)。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用T表示)的比率,此时指的是税收总量的变化而不是税率的变化:(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u)。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即:。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反。(6)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

13、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小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入变动的比率。假设政府购买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G=T时, 即无论在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1。 特别注意: 有很多教材和复习资料认为: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在比例税下小于1。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公式应该是: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即无论在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1。 具体可参见: ()The NewPalgrave: Dictionar of Economics)(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英文版(或中文译本)。由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约翰伊特韦尔、美国哈佛大学的默里米尔盖特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彼得纽曼三位经济学家主编。 (2)简单的证明参见论述题第1题:试证明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