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44.12KB ,
资源ID:33214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214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合学教育探究.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合学教育探究.docx

1、合学教育探究合学教育:突破合作学习的5大瓶颈作者:张素兰 李景龙张素兰:北京十一学校化学教师,合学教育创始人,在近十五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成绩以普通学校轻松超越重点校,以二流重点较轻松超越一流重点校。来北京十一学校后,带领初三化学组创造了近五年以来最好的中考成绩。李景龙:北京十一学校物理教师,“合学教育百千万工程”策划人,发表导学文章百余篇,成功地帮助多所学校制定学校发展规划。1997年10月由李景龙领航,他们以高科技人才的身份从内蒙古调入天津。2009年月由张素兰领航,他们通过人才引进从天津走到北京。 新课程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自主,需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空间;合作

2、,需要为学生搭建合作平台;探究,需要唤醒探究意识培养探究能力。(一)、五大瓶颈瓶颈一、合作功能不清一、 诸多表现:1、 逢场作戏的合作2、 莫名其妙的合作3、 前篇一律的合作4、 走马观花的合作5、 迫于诱惑的合作6、 虚情假意的合作7、 合作点错位的合作(合作点:一是知识点,二是时间点。就知识点看,在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设置的合作更有效;就时间点即教学环节看,在复习环节、攻关环节、巩固环节设置的合作更有效。)二、 合作学习的八大功能1、 在合作中澄清明白的标准:看(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相互讲解是认识提高的捷径。通过说可以检测听的质量与想的质量。2、 在合作中拓展你有一个视角,我有一个视角

3、,当我们彼此交换之后,各自拥有两种视角。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当我们彼此交换后,可能产生更多更好的思想。3、 在合作中攻关(1)、清障。攻关前教师帮助学生铺垫相关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研究方法,形成相关基本技能。(2)、定向。攻关前先要帮助学生知道做什么。(3)、悟法。帮助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4、在合作中巩固引导学生关注解决问题的思路、关键点、易错点、拓展点。5、 在合作中训练恰当的合作学习,具有训练思维、训练表达的功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出同学中间的“小先生”、教师身边的“小助手”。(1) 先讲思路后讲做法的程序训练。先说怎么想,后说怎么做。(2) 教师示范同学跟进的模仿训练。教

4、师要善于扮演组长,在扮演组长的过程中,引领组长学会当组长。(3) 教师讲解同学复述的比照训练。6、 在合作中激励7、 在合作中学会自省8、 在合作中学会合作瓶颈二:小组规模过大小组规模最小化,是合作效果最大化的组织保障。两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瓶颈三:师生缺乏认同为了谁,就要依靠谁。优质的合作学习,使得学困生“求助有门”学优生“教学相长”。帮别人改错等于帮自己防错,搜寻错误等于搜寻学习资源。瓶颈四:问题设计欠缺瓶颈五:评价引领不当评价要注重细节,例如:关于作业与改错,我们提出四项要求,即“审题划关键,解题写过程,核对用红笔,改错有概括。”这些学习要求,既是对学习者个人的评价角度,也是对于学习小

5、组的评价角度。按高标准做评价才能使合学教育高质量。(二)、分析瓶颈的成因:1、把合作等同为“一帮一”忽略学优生的自身愿望,忽略学优生的自身发展需求。我们不提倡“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帮助别人,我们更希望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有很大的收获。不是“舍己助人”而是“惠己及人”这是一种艺术,其精湛之处在于方式的选择与分寸的把握。2、不是以教师的发展引领学生的发展,而是单方面围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功夫,试图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包治百病。教师的引领作用,指导作用不到位,就会使得学习活动进入实质性的无序。3、形式意义的合作多,实质意义的合作少;外部强制的合作多,自觉自愿的合作少;规章制度多

6、,心灵对话少。(三)、瓶颈的突破一、突破师生认同的瓶颈1、 正心:学会“闭着嘴说话”(1)、合作不是“强扭的瓜”。当我们的意愿与行动真的是为了学生的时候,即使你“闭着嘴说话”,学生也会产生内心的感应。合作学习不是一帮一而是互助合作,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给每个人带来的实惠,合作学习才能变成自觉行为。(2)、结合问题引领,控制小组规模两个人的谈话,彼此很难溜号。三个人谈话,其中的一个人就可能被“边缘化”。两人一组的合作,小组规模最小,为处于相对弱势的学困生创造了“保护场”,心理安全,心灵自由,充满自尊,各类学生都能全身心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我们的做法是,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相邻

7、的小组组成大组。组员不会就问小组长,小组解决不了就自然过渡到大组内解决。大组长是大组活动的组织者,大组长是大组活动的组织者、是克服学习困难的学习尖兵。教师要讲的,就只剩下那些需要拓展提高的,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学生的改错问题、不懂不会的问题解决在课上,在彼此交流中,学优生也得到认知的拓展和能力提高。2、 辨析:学会用道理说话需要由教师认同的道理:(1)不教是可以会的,不学是不可以会的。教师的核心责任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激情,在于给他们的学习创造通道,在于给他们的学习提供指导。(2)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能力是练会的,不是讲会的。(3)合作是形式,学习是目

8、的,合作要为学习服务。(4)合作不是“一帮一”。(5)利生,才能生利。(6)教学不是流水线。课堂不能一刀切。个性化的内容,主要靠独立学习、合作学习解决;共性化的学习,主要靠教师的讲解与点拨加以解决。(7)没有不想学的学生,只有没能找到进取渠道的学生。学困生可以托举学优生提高,学优生可以提携学困生成长。需要由师生共同认同的道理:(1)合作的前提是平等,合作不是“单行线”(2)合作学习,惠已及人给别人讲解依然是他们的学习机会:在讲述知道的过程中训练表达、训练思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将心比心练达人情。(3)“明白”境界有三:听(看)明白,想明白,讲明白(4)帮人就是帮自己(5)合作学习,水涨船高(6)

9、互动生趣,合作致远(7)只知对不知错,算是半对,既知对又知错,才是全对在学优生和学困生的互动中,他们可以通过互补,得知陷阱在哪里,知道路在何方。在对于差错与陷阱的审视中,学优生可以告别大海捞针般的防错训练。(8)合作能力,只能在合作中培养3、观察:学会用细节说话(1)、精选习题,让合作对准目标所谓精选,就要注意题目的典型性,注意题目的难度、彼此关联、前后梯度。让精选之后再精选的习题成为学生合作探究的内容。(2)、设置梯度,让合作有效推进即使面对共同使用的练习册,我们也可以对于练习进行重组,进而体现思维的联系与发展的梯度。(3)、先学后导,让合作富有情趣由于学生已经有所知,所以“导”只针对学生的

10、未知部分,以及认识上缺乏深度的部分。4、指导:学会用关爱说话(1)、在关爱中指导教师展示,是激励学习,激励合作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是,如果抛开了内容的难度,抛开了课堂的时间容量,也会因为“过度展示”而导致课堂的低效。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全放手。好的课堂,应该是“放好风筝牵好线”绳子不能太短,手也不能撒开。对于课堂上出现的方向性偏颇,对于知识性的错误,对于价值的扭曲,教师都 应该及时予以纠正。对于亟需教师点拨的地方,教师责无旁贷。“创造合作”而不是“命令合作”这个问题大家可以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解决。无论是干部指导教师,还是教师指导学生,“善意”和“中肯”都是两个重要的指标。能否“善意”,

11、是个德行问题;能否“中肯”,是个水平问题。既善意又中肯,你将赢得尊重;长期的善意与中肯,你将被奉为权威。(2)、在关爱中指导学生a.指导学生学会上进b.指导学生学会倾听c.指导学生学会表达d.指导学生学会尊重e.指导学生学会律已f.指导学生学会读书g.指导学生学会观察5、设局:学会用需求说话(1)、设置问题,让合作充满激情问题有真假之分、深浅之分,合作学习中值得探讨的是真问题、深层次问题。比如,把教材的概念给“挖个窟窿”,把它变成填空题,再把很多这样的填空题组合在一起,名为导学提纲。这都是假问题、浅层次问题。真问题要靠认真细致的思考才能回答,有的需要合作探究。问题高质量还要数量得当,还应考虑问

12、题之间的联系以及呈现顺序。(2)、把握节奏,让合作应时应急预设课堂环境下的合作,要注意控制合作的次数。在同一节课上,设置一至三次左右的合作为宜。站在学生的角度,要在该合作的时候设置合作,这样的合作才是应时、应急的。为此,要关注以下五个“点”。1、把合作落在知识重点,围绕知识重点设置“合作巩固”。面对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可能这样处理:他可以先指导学生独立研究,在此基础上合作攻关,然后由教师适当点拨;他也可以首先讲解重点内容,然后暂停讲解,并给学生回顾消化以及彼此交流留足时间。2、把合作落在知识难点,围绕知识难点设置“合作攻关”。合作攻关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揭示了难点问题以后,通过学生合作,

13、集纳集体智慧突破难点,二是教师以示范或讲解的方式破解难点,然后通过学生交流加以巩固。3、把合作落在知识生长点,围绕知识生长点设置认知冲突。例: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学生熟知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时间,二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难么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的时候,应该怎样比较快慢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合作交流。4、把合作落在知识易错点,围绕知识易错点设置“合作辨析”。5、把合作点落在知识易忘点,围绕知识易忘点设置“合作记忆”。如:快下课时的小结环节进行彼此的提问与回答。6、落实:学会用效果说话 合作学习搞的好不好,第一要看有没有“合作的抓手”,第二要看是否在需要合作的时候设

14、置合作。以新授课起始阶段的合作复习为例:在上课时结合学案等工具设置合作复习环节,上课伊始大约给出5分钟时间,同学们互相提问、互相讲解、互相补充、互相纠错。二、突破小组建设的瓶颈 1、凭借什么来托举小组“学研会”的召开。最初可以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由教师实施的学习指导、学情分析是一个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引导发动学生参与。可以利用校会时间或班会时间召开。它可以把日常关注的纪律、卫生、班级文化以及文化课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研的主要方法是基于问题,目的是改善行动,它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基本实施环节。其中,提出问题是第一个环节。学研会的人员包括主持人、发言人、参与人和点评人。学研会的内容

15、包括:学习的感觉,学习的经验,学习的教训,学习的困惑,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习惯,学习的品质,学习的精彩表现,学习的难忘瞬间等。学研会可以分为“讲演互动式”和“问题座谈式”。前者是在主持人的引领下依次发言,彼此互动。后者是在主持人的引领下,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然后由班内学生参与分析,参与解决。2、依靠什么来组建小组要注意尊重自愿,而不该追求小组之间的绝对均衡。差异资源化,就是要突出“同组异质”,把存在相互差别的同学组合在一起。成绩差异不宜过大,因为成绩差异太大就会缺乏共同语言。要坚持“整体差异最小化”。具体做法是,把学生按成绩总体分为平均分以上和平均分以下的。总体来说,高于平均分的做组长,前1/4

16、的人做大组长,低于平均分的做组员。如图所示,A、B、C、D分别处于成绩的高、中、低位置,建立A、C组合,B、D组合,是实现整体差异最小化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学会和异性相片时恰当的把握好分寸。自愿组合,是优质真诚合作的前提条件。在执行层面看,可以采取的办法是:首先征询同学间合作的意愿。在征询志愿时,强调“化差异为资源”,强调“适当兼顾性别因素”。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问题,比如有的同学没能组合,的的同学组合的人过多,就要由教师出面加以协调。协调时,要做好班委、团员的工作,希望他们表现出高风亮节。有的“问题学生”,在组合时可能会面临没人愿意与其组合的尴尬。对此,教师要适时予以引导。此时可以征求他们的

17、想法:你最想和谁一组?你最佩服哪位组长?关爱“问题学生”,形成共同愿景,促进全班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教师可以大有可为。学习相对薄弱的组员排在前面,把学习相对好的组长排在他后面。一个很好的方案是把愿意合作的两名大组长安排在相邻的位置。排位原则:方便合作排位方法:大组长领衔(圆球:大组长;方框:小组长;笑脸:组员)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如果所有的学科都同时在课堂环境下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可以采取两个方案。一是单独组成理科合作组、文科合作组;二是组成文科与理科互相补充合作组,并以理科为主进行分组与排座。合作小组的组建经过一个观察期,这种观察包括同学之间的观察,观察期大约需要23周。在师生初步了解、同学彼此愿

18、意的前提下,可以先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试运营”。在这个过程中,能磨合的就磨合,实在难以磨合的就加以调整。面对并不对等的学习小组,可以比进步,比特色。3、凭什么来稳定小组他的做法之一,就是引导同学们在公开场合宣讲伙伴的优点,活动的名称为“夸夸我的好伙伴”。很少给学生单独辅导。对此,她的“理论”是:(1).教师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备课环节。备好课,就能让全班学生受益;备不好课,就会让全班学生受害。(2)学生个人没能解决的问题,通过读书、自我反思、小组合作有望解决。(3).即使是辅导,其重点也不在于辅导知识,而在于引导同学们自我发现获取信心。当一个学习者有了信心的时候,就没有他克服不了的困难。“夸夸我

19、的好伙伴”的过程中“赚便宜”。对此她的“理论”是:(1).教师的精力和智力是有限的,来自学生群体的精力和智力则多出数倍。(2).相容是合作的前提,欣赏才能把合作引向深入。(3).同学们相互欣赏了,互相感恩了,合作深入了,学习有效了,才能给教师的专业发展留出时间,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4、依靠什么来提升小组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小组合作的质量在合作之初,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合作,为什么合作,老师们也不知道如何组织学生去合作,所以有时会出现教室乱糟糟的无序状态,学生们汇报时扭扭捏捏,推三阻四,声音很小。合作在课上,功夫在课前。要想让合作不流于形式,就要在课前设置高质量的问题。合作的范畴,可以由学习扩展到

20、管理。也就是说,合作小组既是学习小组,也是卫生、纪律、活动等方面的小组。这样的外延扩大,其好处在于:简化班级管理,优化班级管理,进而使得师生把主要精力用到最重要的事情上来;进一步融合小组内的情感与关系,进而提升合作质量、培养合作能力。三、突破小组评价的瓶颈1、在观察中评价。班级向哪个方向运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心中有什么、期待什么,他就会发现什么,引领什么。当他期待的内容不断被发现并得以强化的时候,这种期待就转化成一种文化。班级形成了“惠己及人”的大爱文化,在于同学间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在这个班级,张老师从来没对于小组的合作质量进行量化打分,可是取得的效果却比量化评价好得多。

21、2、在展示中评价。不能把评价简单地理解成为“量化打分”。其实,评价的方式有很多,而且各种评价的作用不可相互替代。比如,话语权的赢得,展示机会的获得,其本身就是一种评价。展示具有评价、引领、激励的作用,但展示过渡,也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道理很简单:上课时间有限,过度的展示,就要牺牲课程的进度与探究的深度为代价。鉴于此,我们需要把握这样的尺度:让展示的内容与形式服务于展示的目的,让展示的设计服从于展示的目的。展示时要高标准严要求。比如要求展示时脱稿,声音洪亮,乃至于加入表演,加入肢体动作,加入说唱等艺术形式,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课堂展示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注意知识的整体

22、性与思维的整体性。分工之后由别人探究的问题,如果自己只是听听看看缺不亲力亲为,就可能带来相应的思维断层、知识断层、能力断层。(2)、展示问题解决的成效与过程。为解决问题而设置小组展示,展示者与评价者不但要关注正确思路,还要关注易错点,关注错因,关注对于错误的纠正。(3)、展示后进生的努力与成效。(4)、展示思维的拓展与发散。伴随着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小组展示,可以完成双重评价:一是对于展示者的思路检测、补充与纠正,二是对于倾听者的思路确认、补充与纠正。这样的展示,具有拓展思路的作用。(5)、处理展示与课堂容量的关系。教学中,需要在交流展示与课堂容量之间找到平衡点。为此,可以采取的策略是a、目标

23、定位,针对需要,合理区分、选择“大展示”与“小展示”。b、实行“大单元备课”与“大单元上课”,在大单元的整体中适时适当地嵌入展示环节。可以采取的办法是:设置连续的、整体建构的几节课,根据教学的需要,把展示妥善地穿插在整体之中的某个环节,使得展示环节针对最重要的内容。张素兰老师任教的北京十一学校,其初中普通班有12个班,学生总数达到近500人。她在引导同学对内合作、对外竞争的时候,采取以下办法。一、为鼓励冒尖、鼓励上进而设置的加分评价。在近500名学生的年级,成绩占前100名的已经是相对突出。为鼓励小组学生进入这一尖端区域,在所任教班级的化学课评价中,张老师给小组中进入年级前100名的成员加分较

24、多,具体方案如下:进入年级前120名的,加10分;2140名的,加8分;4160名的,加6分;6180名的,加4分;81100名的,加2分;采取上述方法,兼顾了小组合作与个人努力两个方面赢得上述加分的,主要是组长。为了鼓励小组合作,上述加分也同时加给小组各成员。组员也可以赢得加分。为鼓励组员上进,张老师制定的办法是:在年级化学总排名中,组员成绩每进步5名,给小组成员每人加一分。二、为防御倦怠与退步而设置的减分评价。1、来自组长退步而设置的组内减分:化学成绩在年级250名以外(即中等偏下位置),每退步5名小组每人减1分。2、来自组员退步而设置的组内减分:成绩在年级化学排名中,每退步5名给小组成员

25、每人减1分。以上方法,在体现“对内合作,对外竞争”理念的同时,主要针对期中、期末等大考试。这样,就使得分数的运算、位次的比较不频繁,就使得同学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的内容,而不是名次与分数。3、在规则中评价老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并实施规则,令行禁止,只要有指令,就有检查,有反馈,有评价,做到样样落实天天坚持;尽可能把评价的结果与学生最关心的利益挂钩,比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相结合,比如与学分管理相结合。(1)、捆绑式评价比如在考试中,把自己的原有得分的70%加上伙伴成绩的30%作为折合以后的个人得分。这种捆绑式评价,既体现了伙伴关系中的荣辱与共,也体现了学习个体的独立性。原成绩原成绩的70

26、%原成绩的30%折合后的成绩(原成绩的70%+原成绩的30%)组长96672992组员84592588(2)、课堂管理第一次出现纪律问题,扣1分;第二次出现纪律问题,再扣2分;第三次出现纪律问题,再扣3分并通知家长。以上扣分作用于小组中的每个人。有效的课堂管理,辅以优质的问题设计、习题(专题)设计、教学程序设计,就可以做到严而不死、宽而不乱。(3)、作业管理一是要把答案原原本本的交给学生,如果没有答案就创造条件给出答案;二是要把“好作业的标准”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并长期不变,进而引导学生坚持不懈的向高标准看齐;三是教师不批作业,却要严格地查作业,或是通过科代表查作业,检查“做的质量”与“改的质量

27、”。作业质量的四个等级要求:作业要求作业等级A(优)B(良)C(合格)D(不合格)审题画关键只写答案(或没交)做题写过程核对用红笔改错有概括每次扣分00.512(4)、月度评价以下四个项目中,每个项目入选则加5分,加分作用于小组中的每个人。1.被评为最负责任的组长。2.被评为积极进步的组员。3.被评为最积极回答问题的小组。4.被评为最团结的小组。出现纪律扣分的小组,一票否决前四项的参评资格。四、突破教学设计的瓶颈好课的静态标准确定为1.就知识线索看,好的教学设计顺应学科的内在逻辑。2.就认知线索看,好的教学设计顺应学生的认知过程。3.就教学执行线索看,好的教学设计能够达成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

28、的和谐统一。“好课的动态标准”要回答的是:在具体思考一节课的设计的时候,应该想什么、怎么相。动态标准:1.在“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线索一检索侦查。2.在“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预设与调整中走向清晰。3.在设定标杆、跨越标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第一条是“学的标准”,第二条是“教的标准”,第三条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标准”。“学的标准”解决四个问题。“学什么”是学习的内容,“为什么学”是学习的目标与价值,“怎么学”是学习的方法,“学到什么程度”是学习的质量标准。学习的目的包括学会和会学。1、做好排列组合流程改变,成效随之改变。下面的这个例子,是北京十一学校龙

29、文中老师执教的初三复习课“特殊四边形”,是由他本人实践的不同班级的“同课异构”。教师不变,教材不变,内容不变,由于“教学流程”不同,第一个班的检测成绩是78.1分,第二个班的检测成绩是89.5分,两者差距达11分之多。事实告诉我们:“门道”在于教育教学流程的改变。在第一个班,他按照自己已经习惯的方式,开门见山,进行知识归类、串讲,并将重点内容板书,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时口若悬河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学生也很配合,一问一答,听得聚精会神,此环节耗时20分钟。然后通过投影对典型倒是进行分析,学生始终紧跟他的感觉走。课后,龙老师占用了5分钟的休息时间,发了一个小条进行课后测试,平均分为78.1分。

30、在第二个班,他编制了一个学案,并在前一天将学案发给学生,要求独自完成或查阅资料完成,记录疑难。课上,他用了6分钟进行乱放结构归类。此后,学生针对学案进行分组交流,他在下面巡视,答疑解难,并收集来自学生的问题。这一过程经历了20分钟。再接下来,学生质疑、师生释疑解难约持续9分钟,课上反馈(小条检测)约持续5分钟,评卷结果为人均89.5分。围绕学生“自我管理”这个熟悉而双陌生的话题,老师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值得研修的视角还有很多很多。她主张并践行在给出答案情况下的学生高标准自批。抓课前的备课,通过课前备课的优化把每节课都当作一次独一无二的创作。能在课堂上解决的就不拖到课下,能通过点拨解决的就不通过

31、灌输解决,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她的课堂效率。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对于教师的成长,对于专业课堂的设计与实施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主动思考,行万里路之后还是返回原点。让人文学科的教学具有思维含量,一个有效的渠道在于师生的有效阅读、高效阅读、广泛阅读。2、巧设走走停停这一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利用课上时间及时复习、提升认识,能够帮助学困生在课上这一可控的时间迈过一个个沟沟坎坎。这是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减负增效的有效措施,是在课上实现培优与扶差双赢的捷径。课堂上设置走走停停,就要创造条件,创造机会,在停顿的状态下讲疑点、讲体会、讲经验、讲收获、以停顿促顿悟,使学困生清晰明白,学优生巩固提高。在“走走停停”的课堂,停下来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明理。明理比解决题目的数量更重要。我们要培养学生这样的习惯:明理要慢,做事要快;审题要慢,解题要快;决策要慢,执行要快。“走走停停”的功能(1)走走停停,可以让弱者及时跟进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形成于日积月累,形成于点滴之间。一节课上,如果有意识地留出几次“暂停”的时间,如果给出他们跟进的机会,他们未必形成弱势。有时,弱势的形成可能是因为几个关键时间点、几个关键知识点、几个关键事件。走走停停是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