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1.33KB ,
资源ID:32995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2995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是字用法研究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是字用法研究汇总.docx

1、是字用法研究汇总摘要:在汉语中,“是”字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用法也很复杂。它最基本、最主要的用法是表示判断。本文以“是”字的性质为着眼点,总结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是”字的语法功能、特殊用法以及基本句式的分析。关键词:“是” 功能 用法 分析一、词类的界定 二、“是”在文言文中的主要语法功能三、“是”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四、“是”字句的性质和范围五、“是+谓词性词语”的结构分析六、总结“是”字用法研究古代汉语以字为词,到现代汉语中,字词区别开来。从历时的角度看,每一个汉字都有其发展变化的历程,除字形的由繁到简、字义的多样化、字音的明朗化外,词类也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一点更大程度上归

2、功于语言学家的全方位深入化、细致化得研究。一、词类的界定1、“是”主要作为代词。从汉语语法丛书的几部著作,如马氏文通、陈泽国的国文法草创等可以清晰地看到,不管将它称为“指名代词”“指示代字”“指示代名字”“指示词”等,虽名称各异,但实质相同,在文献中作指示代词的频率很高,主要用于近指。2、“是”也有作为形容词的情况。3、“是”作为系词,也称为判断词,贯通古今汉语。4、“是”作为兼词。主要原因是演化过程造成的,本身原因是在造字之初就有形而上学的本在、存在、存在者三位一体。5、从历时的角度看,“是”字不论语法意义还是词汇意义都有从“虚”到“实”的跳跃,不过,它也有更加虚化的可能。“是”字如果进一步

3、虚化就会变为词内成分,或称“词尾”,例如在“若是”“真是”“无论是”“已经是”等中的“是”。以上就是关于“是”的词类研究的一些观点。二、“是”在文言文中的主要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有三种表现:一是词在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上;二是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三是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一)用作指示代词1、用来复指前文例:求!无乃尔是与过?(论语季氏)“是”复指前置宾语。小国将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左转襄公二十八年)“是”是分别复指前置宾语“君”“命”。君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僖公十五年)“是”复指前置宾语“

4、群臣”。2、作宾语.作动词的宾语。例: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伯克段于焉)“是”作动词“谓”的前置宾语。君子是则是效。(诗小雅鹿鸣)“是”分别作动词“则”和“效”的宾语。推是言之。(韩非子五)“是”作动词“推”的宾语。.作介词的宾语。例: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是”作介词“用”的宾语。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是” 作介词“于”的宾语。吾尝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是” 作介词“乎”的宾语。3、作定语例:是日也,天郎气清,惠风和畅。(兰亭集序)“是”作名词“日”的定语。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史记项羽本记)“是”作名词

5、“时”的定语。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是” 作名词“蛇”的定语。4、作主语例:今之老者,是谓能养。(论语为政)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左传哀十五年)5、作判断句的谓语例:终而复始,日月是也。(孙子兵法势)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唐睢不辱使命)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说文解字叙)(二)用作形容词。词义是“对的”“正确的”;用作意动意思是“认为对”“认为正确”。例:主爵都尉是魏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吾是所言,以戒真人,不失之也。(太平经)(三)用作判断动词。动词“是”的用法正是从代

6、词“是”的复指用法逐渐发展出来的。判断词也叫系词,用于断定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等于什么,具有什么属性或属于什么范围。“是”作判断词与其他用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要联系主项和谓项,并对他们有所断定。例: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万物须雨而生,是其饮食也。(太平经)子今乐知天地之常法、阴阳之明证,此即是也。(太平经)(四)用作兼词。往往处于前有复杂的短语或句子后无谓语的位置,即作主语又作谓语,不可拆分。例:兼有代词、动词的功能。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五蠧)兼有名词、动词的功能。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原谤)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7、(寡人之于国也)同是天下沦落人。(琵琶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五)用作连词。这种用法是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例:非兹,是无以理人;非兹,是无以理财。(管子君臣上)舜不穷其民,造父不穷其马,是舜无失民,造父无失马也。(荀子哀公)三、“是”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是”的词性不单单是充当判断动词,他的词性很丰富,主要表现在:1、“是”作动词“是”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是作动词。.表示判断。是“是”最基本的用法,这种情况下“是”的后面带宾语。我是小明的姐姐。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动词“是”还经常与“的”构成“是的”结构。在这种结构里,“是”具有分析的作用。例如:他是开汽车来的。动

8、词“是”还有一种修辞上的比喻用法,用来构成暗喻。此时“是”可以用“象”、“好像”之类的比喻词来替换。例如: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懒惰是魔鬼,会消磨人的意志。2、“是”作副词在现代汉语里,“是”也可以作副词。其用法主要有两种:副词“是”用在形容词性谓语前面,表示强调。例如:她长得是美。副词“是”在动词性谓语前面,带有解释、申辩的意味。例如:我是忘记了,不是故意的。3、“是”作连词在现代汉语中,“是”还有作连词的用法。“是”作连词主要表现在它单用或连用具有关联词语的功能。例如:我去是去,但是不能在那吃饭。4、“是”作形容词“是”在现代汉语中还可以作形容词。例如:你说的极是。5、

9、“是”作代词。现代汉语中仍有“是”作代词的用法,这是从古代汉语沿袭下来的。例如:如是而已。是日天气晴朗。四、“是”字句的性质和范围“是”是一个特殊动词,在句中主要起判断、联系,或肯定、强调作用。“是”的使用频率较高,用法也较广泛,可构成多种有特点的句式。用“是”充当述语或述语中心语的句子叫作“是”字句,例如:艰苦是美德。(吴伯萧春秋多佳日)最干净的能源还是绿色植物。(陈宗泽绿色,生命的颜色)可见“是”字句这种特殊句式是以句中有充当述语或述语中心语的“是”这个特殊标志而定名的。(例中“是”在句中充当述语。例中“是”在句中充当述语中心语。)因而并非句中有“是”的句子都是“是”字句。例如下边的句子就

10、不是“是”字句:是啊。是,我一定照办。人们称他是活雷锋。是他叫你。你说的是。你说得是。你不再理他就是了。是书他都看。是工人就应该好好干活儿。人有的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新来的老师。例为用“是”加语气词构成的非主谓句,表示应对。例句首的“是”为表应对的独立词,全句是动词性主谓句。例为兼语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充当兼语词组的第二个动词。例为用兼语词组构成的非主谓句,“是”充当兼语词组的第一个动词。例为“的”字词组作主语,“是”作谓语。为“你”作主语,后补词组“说得是”作谓语,“是”充当补语。这两句的“是”相当于形容词“正确、对”。例“你不再理他”为主谓词组,作全句主语。“就是了”作全句谓语,意思相

11、当于“就得了”。例为主谓谓语句。“是书”意为“凡是书”,作全句主语,“他都看”为主谓词组作全句谓语。例为紧缩句,含条件和结果的关系。例“人”为主语,“有的是”为“是”的习惯用法,表示多的意思,作谓语。例为主谓词组作宾语的句子。“我”是主语,“不知道”是谓语,“他是不是新来的老师”是“不知道”所支配的宾语。“是”字句,有的语法书也称“判断句”。判断句和“是”字句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句式。判断句是判断主语是什么的句子,判断句的动词,除“是”外还可以用“为、即、像、如、当”等词。可见判断句的范围较大,“是”字句只是判断句的一种主要的常用的句式,范围较小。五、“是+谓词性词语”的结构分析(一)是+

12、动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句子和“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语”的句子。例如:甲:他是走了。(孙淑新往事)信是早收到了。(鲁迅故乡)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是在全球性智力竞赛中高速发展生产力。大王,这是诬陷。(郭沫若屈原)他是知道的。他是刚到的。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杨朔茶花赋)乙:茶花是美啊。阳光是如此的好。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美。他的话是对的。两手还是空空的。理解一个人是很难的。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上面这些例句语法学界的看法很不一致。分歧的焦点在于动词、形容词前的“是“的词性认识不一致,导致对”是“字句和非”是“字句的界限也认识不一致。持副词说的主要根据下述几种方法来鉴别判断句和非判断句:1、看

13、能否去掉“是”或“是的”。能去掉,即去掉后句子仍能成立的,则不是判断句,“是”为副词作状语,“的”为语气词。如上例甲组的句,乙组的句。不能去掉“是”或“是的”的,是判断句,“是”为判断动词,“的”为结构组词。如上例甲组的句,乙组的句。2、用否定形式来鉴别,即否定副词“不”能放在“是”前面的,是判断句,“是”为动词,“的”为结构组词。如上例甲组的句,乙组的句。否定副词“不”只能放在“是”之后的,“是”为语气副词,“的”为语气词。如上例甲组的句,乙组的句。3、看“是”字前后的词语能否互换位置。能互换位置的是判断句,“是”为动词。如上例甲组的句,乙组的句。不能互换位置的不是判断句,“是”为语气副词。

14、如上例甲组的句,乙组的句。上述这几种方法虽能不同程度地找出“是+名词性词语”和“是+谓词性词语”这两种句式结构上的差别,但都没能提出有力的论据和科学的方法,令人信服地证明谓词性词语前的“是”不是动词,而是语气副词。何况上述几种方法又都有局限性。比如运用去掉“是”或“是的”的方法,往往会改变原句的性质,像上例甲组的句会由判断句变成叙述句,上例乙组的句会由判断句变成描写句。又如运用否定形式来证明的方式局限性也不少。首先有些“是+谓词性词语”的句子,否定副词“不”既可放在“是”前,也可放在“是”后。例如:“他是知情的”。否定形式既可说成“这种药不是坏的”,也可说成“这种药是不坏的”。其次用双重否定的

15、句式,“是”前“是”后都可以加“不”。如“他是知道的”可说成“他不是不知道的”;“这个地方是清静”可以说成“这个地方不是不清静”。再如运用看“是”字前后的词语能否互换位置来鉴别是否判断句的方法局限性更大,因为能互换位置的“是”字句仅限于主语和宾语具有全同关系的一类。可见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很小。长期以来,由于对动词、形容词前“是”的词性的认识不一致,既导致对“是”字句和非“是”字句界限认识的不一致,也导致对“是+谓词性词语”句式分析的不一致。如上例甲组句和乙组句均有两种不同的分析:他是走了。 主 述 宾他是走了。主 状 谓语中心茶花是美啊。 主 述 宾茶花是美啊。 主 状 谓语中心(二)由于“是”

16、字句是一种常用的句式,上述种种分歧自然给语法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和麻烦。由于分歧的焦点是对动词、形容词前的“是”的词性的认识不一致,所以要消除分歧还得从分析“是”的词性入手。有人说过“要决定一个词或一类词的性质和名称,最好能够全面地照顾到三点:要根据它的特点;要能够解释较多的现象;应该照顾本语言的历史传统”。前边我们曾分析过“是”的语法功能,知道它既有同一般动词相同的语法功能,又有同一般动词不同的语法功能,而前者是主要的,“是”当然也可以带宾语,由于它不表示具体动作,主要起判断作用,因而称“判断动词”。 “是”的判断作用,既可以判断事物,也可以判断动作和性状,因而它既可以带名词性宾语,也可带动词性

17、宾语和形容词性宾语。硬要把带谓词性宾语的“是”逐出动词大门,赶入副词行列的做法是不恰当的。理由是:1、“是”不具备副词的特点。例如在“书又是他拿走的”“茶花真是美”中,如将“是”当作副词,那么“又”就成了修饰副词的副词,“真”就成了修饰副词的形容词了。这就违反了副词一般不修饰副词,形容词不能修饰副词的原则。又如在“他不是不知道”“他不是不勇敢”中“是”能用在“不X不”的格式中,这是动词具有的语法功能。这里的“是”更不是什么副词。2、有人说名词前边的“是”表示判断、“是”为动词;动词、形容词前边的“是”表示强调,“是”为副词。这种说法也是站不住的。吕淑湘先生说:“是字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肯定:联系,

18、判断,强调,都无非是肯定,不过轻点儿重点儿罢了。这样看来,完全有可能氢是字的用法统一起来。这个统一的是字,它的后头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或其他词语。”这些论述是很有见地的,只是吕先生提议把这个统一的“是”字叫做“前谓语”,这不符合一般人的习惯,还是叫作判断动词为好。六、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我们初步了解了“是”字在文言文中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下总结和归纳。但随着材料的不断丰富,研究的不断深入,成果的不断涌现,我们只有在学习中做有心人,更加细致深入地研究,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独到的见解,才能有所建树。参考文献:1、夏征农主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2、高级汉语大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8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马建通.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