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你正在下载:

章.docx

[预览]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7.17KB ,
资源ID:32726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2726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章.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章.docx

1、章章节第五章 消化系统(alimentary system)日期重点消化管和消化腺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特点难点与吸收和分泌相关的组织结构特点主要教学方 法讲授法、启发法、内脏学一、什么是内脏?主要位于胸腔、腹腔、盆腔内,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4个系统的器官的总称。胸膜、腹膜等部分,由于与内脏一些器官由密切的联系,所以也在内脏中学习。二、内脏的功能:1、进行物质代谢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氧,经消化系和呼吸系从外界摄入体内,并经循环系统输送到身 体各部,在细胞内进行物质代谢。代谢的最终产物,再经循环系统输送到呼吸、泌尿器或皮肤排出。食物的残渣以粪便的形式直接经消化器排出体外,2、繁殖后代。生殖器是

2、产生生殖细胞以繁殖后代的器官。3、内分泌的功能。三、内脏的一般结构:因内脏各系统不断的从外界获得物质,或将某些产物排出体外,所以它们都有孔道与外界相通内脏各系统包括很多器官,它们的形态不同,机能各异。但按其基本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中空性管道器官:中空性器官内有空腔,如胃、肠、气管、膀胱等。从腔面到外面一般由四层组成: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1.粘膜:位于最内层,面向管腔,由上皮及其深部的固有膜组成。有保护、分泌和吸收等能力。2.粘膜下层:有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可使粘膜有一定的移动性,以利扩大或缩小器官的空腔,其内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以及脂肪、腺体和淋巴组织等。它具有缓冲和防御等作用。3.

3、肌层:主要由平滑肌组成,一般可分内环、外纵两层,环肌、纵肌交替收缩,可改变器官的形态,使管腔内容物向前推进。4.外膜:是最外方的一层纤维组织,表面如覆有光滑的间皮就叫浆膜。(没有间皮的又叫纤维膜), 有保护和滑润器官的功能。实质性器官:如大的腺体,肾、肺、肝、胰等。实质性器官内没有明显的空腔,是由柔软的组织构成,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被膜伸入实质内,将其分成许多小叶,每个小叶都有导管,会合形成大的导管开口于中空性器官。实质性器官均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导管的出入门户,特称为门,如肝门、肾门、肺门等。四、怎样学好内脏学:1注意掌握内脏的各器官的形态、结构、比邻以及通连情况(一个系统以及各各系统之间

4、)。2进行几个结合:形态与机能相结合。离体标本要与整体相结合。尸体与活体相结合。3注意在掌握每种类型器官的一般结构的基础上,再根据其机能的不同,掌握各器官的特殊结构。(如食管和气管)4注意各器官的形态和位置可因体型、体位、呼吸运动,腹腔的紧张度,器官的功能状态,邻近器官的相互压迫和年龄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如直立时脏器的位置缴卧位时低;瘦长人的胸腹腔较窄长,其脏器的形态细长,位置较低;矮胖人的胸腔较短阔,其脏器横宽,位置较高等。第四章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肝)。第一节 消化管一、口腔1.口腔的分部和境界:口腔由唇、颊、

5、腭等几部分组成,舌与牙属于口腔内的附属器官。口腔向前经上、下唇围成的口裂通向外界向后借咽峡(两侧的舌腭弓与舌根、软腭(悬雍垂)共同围成)与咽连通。口腔的前壁为唇,两外侧壁为颊,上壁为腭,下壁为口底。口腔可由上、下牙弓(包括牙槽突、牙龈和牙列)分为前外侧部和后内侧部两部分。前外侧部是位于上、下唇,颊和上下牙弓间的狭窄空隙,称为口腔前庭;后内侧部是前、外侧以牙弓为界,后至咽峡,上壁为腭,下壁为口底和舌所围成的,称固有口腔。当上、下牙列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间仅借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故牙关禁闭时,可经此间隙插管或灌入营养物质。2.口唇和颊:主要由粘膜、肌肉和皮肤构成,口裂两侧由上、下唇结合成

6、口角。唇的游离面皮肤粘膜移行处,因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而呈鲜红色,机体缺氧时则可变为暗红色至紫色,称为发绀。上唇外面中线处有一纵行浅沟,称人中,急救时常在此处进行针刺。上下唇内面正中线处与牙龈基部间各有一个小粘膜皱襞,分别称为上、下唇系带。颊粘膜在平时上颌第二磨牙冠处,有一小的粘膜突起,上有腮腺导管的开口。小儿麻疹(又叫出疹子)初期,在开口处的粘膜上,往往出现有红晕围绕着的白色小点(称科泼力克氏斑),这点对早期诊断很有帮助。3.腭:构成口腔顶壁,将口腔与鼻腔分开,又可分为前2/3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两部分。硬腭主要由骨和粘膜构成,软腭主要由肌和粘膜构成,在软腭的游离缘中央有一向下的突起,称悬

7、雍垂,或称腭垂。悬雍垂两侧有前后两对弓形皱襞,分别称为舌腭弓和咽腭弓,两弓之间有一凹陷,容纳腭扁桃体。正常少年儿童的扁桃体都比成人的大。扁桃体肿大,见于急、慢性扁桃体炎、猩红热和扁桃体周围脓肿等。扁桃体肿大程度,一般以扁桃体内缘所达境界为准:度:内缘不超出咽腭弓。度:内缘超出咽腭弓。度:内缘达正中线。腭扁桃体检查方法:令病人张口平静呼吸,检查者右手持压舌板压住舌背的最高点(相当于舌前2/3),然后令病人喊“啊”声音,此时即可观察到腭扁桃体。检查时应注意压舌板不能用力过大和伸入过深,以免引起恶心,甚至呼吸停止。4.舌:主要由纵横交错的骨骼肌构成,表面覆以粘膜。舌的一般形态:舌分为上、下两面,上面

8、圆隆,称为舌背,舌背后份有“” 形向前开放的界沟将舌分为前2/3的舌体和后1/3的舌根。舌体前端狭窄部称为舌尖。舌的下面中线上,有连于口底前部的粘膜皱襞,称为舌系带。舌系带根部两侧有小粘膜隆起,即舌下阜,内有舌下腺及下颌下腺导管的开口。在舌根部的粘膜内部有由淋巴组织构成的许多大小不等的突起,称为舌扁桃体。舌粘膜:由复层扁平上皮及固有层构成,舌底部粘膜较薄,表面光滑,舌背部粘膜则粗糙不平,表面有许多乳头隆起,称舌乳头,根据乳头的不同形态结构可分为四种类型:丝状乳头:数量最多,体积最小,分布于舌背与舌缘,肉眼观察呈白色小点。乳头呈圆锥形,其上皮的浅层细胞常有角化,并不断脱落。乳头轴心为固有层结缔组

9、织,富有毛细血管和神经。丝状乳头表面不断脱落的细胞、微生物、食物残渣和唾液的混合物,覆盖于舌的表面,形成舌苔。菌状乳头:数量较少,分散在丝状乳头之间,体积较大,呈蘑菇状。复层扁平上皮的浅层细胞可轻度角化,上皮内常有味蕾。此乳头内富含毛细血管,故肉眼观察呈红色小点。轮廓乳头:数量少,仅712个,位于界沟前方呈“”形排列。乳头顶面平坦,周围深陷成一沟环绕乳头。乳头上皮不角化,在轮廓沟周围的上皮内有均有味蕾,沟底有味腺开口。叶状乳头:呈长圆形。人类的叶状乳头已趋退化。味蕾:是味觉感受器,为卵圆形小体,分布在菌状乳头、轮廓乳头、软腭、会厌与咽部粘膜的上皮内。味蕾顶端有一小孔称味孔。组成味蕾的细胞有三种

10、:a、味细胞:呈梭形较粗大,胞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染色深,顶部有味毛伸入味孔。基部与味觉神经末梢形成突触连接。b、支持细胞:也为梭形,位于味蕾周边和味细胞之间。染色较淡,含有一个长椭圆形淡染的细胞核。c、基底细胞:呈椎体形,位于味蕾的基底部。舌的功能:主要是搅拌食物,协助吞咽及感受味觉。此外,舌还是语言的一个重要器官。5.牙牙是身体内最坚硬的器官,(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其主要功能是咬切、撕裂、磨碎食物及协助发音等功能。牙的形态和构造:每个牙分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暴露在口腔内的部分叫做牙冠;嵌于上下颌骨牙槽内的部分叫做牙根。介于牙根和牙冠之间的交界部叫做牙颈;牙颈外包粘膜,称为牙龈。牙

11、主要是由牙本质组成,在牙冠部,牙本质的外面有牙釉质;在牙根部,牙本质的外面有牙骨质。牙内的空腔为牙髓腔,内填充牙髓组织。牙根尖有一小孔,称为牙根尖孔。血管、神经、淋巴管通过牙根尖孔进入牙髓腔。因此,蛀牙波及牙髓是有剧烈疼痛感。牙根与牙槽骨之间有纤维结缔组织,称为牙周膜。起固定牙龈并可缓解咀嚼时的压力等作用。牙周膜、牙槽骨、牙龈合称为牙周组织。对牙起保护、固定和支持作用。牙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种。切牙的牙冠扁平,尖牙的牙冠呈锥形,它们都只有一个牙根。前磨牙牙冠较大,表面有两个小结节,一般有一个牙根,但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牙根有时分成两个。磨牙牙冠呈方形,较大。表面有四个小结节,上颌磨牙有

12、三个牙根,而下颌磨牙只有两个牙根。出牙、换牙颌牙式:人的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一组牙为乳牙,一般在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于两岁半左右出齐,共20个。6岁起开始脱落。第2组称为恒牙,6岁开始逐渐长出。32个恒牙,12岁前后长出第二磨牙,约20岁长出第三磨牙(有人终生不长出)。乳牙和恒牙的牙式及名称如下:乳牙:右上左上第 第 尖 侧 中二 一 牙 切 切磨 磨 牙 牙牙 牙右下左下恒牙:右上8 7 6 5 4 3 2 1左上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第 第 第 第 第 尖 侧 中三 二 一 二 一 牙 切 切磨 磨 磨 双 双 牙 牙牙 牙 牙 尖 尖牙 牙右

13、下1 2 3 4 5 6 7 8左下牙的卫生:刷牙的时间和方法:二、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消化管除口腔壁以外均可分为四层:1粘膜层:又可分为三层:上皮:可分两种,以保护机能为主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如口腔、食管、肛门的上皮。以消化吸收机能为主的上皮为单层柱状,如胃、小肠和大肠的上皮。有的上皮下陷形成消化管壁的腺,叫壁内腺(分泌各种消化酶)。有的上皮下陷并突到管壁以外形成腺体,叫壁外腺。另外上皮内还有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固有膜:由细密结缔组织组成,其纤维较细,含有神经、血管、淋巴管、小消化腺。此外还有以分散型或淋巴小结形成或存在的淋巴组织,尤以咽、回肠、阑尾等处较多,是身体对抗外来病菌的第一道防线。

14、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一般为内外两层。内层为环行,外层为纵行。此层肌收缩,可改变粘膜形状,有利于物质的吸收,血液运行如腺体排泌。2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又称梅氏(Meissner)神经丛(主要由若干多极神经元、神经胶质与无髓神经纤维构成,这种多极神经元属副交感神经节细胞)。食管和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分别有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3肌层:咽、食管上端和肛门的肌层为骨骼肌,其余均由平滑肌组成。一般排列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两层之间有肌间神经丛(其结构和性质与粘膜下神经丛相同)。肌层的舒缩,形成消化管的蠕动,使消化液和消化管内的食物充分混合。并不断将食物向下

15、推进,以利于消化和吸收。4外膜:为疏松结缔组织,若外膜表面覆盖间皮,则称浆膜,保持表面光滑,减少消化管蠕动时的摩擦,若外膜表面没有间皮的则又称为纤维膜,使消化管与周围器官互相联系与固定。三、消化管各段的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一)咽:1咽的位置和形状:咽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性管道,上起颅底,下至第六颈椎下缘平面续于食管,全长约12cm。后壁扁平,贴近上6颈椎椎体。前壁不完全,由上而下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2咽的分部:咽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三部分。鼻咽部:上前部以鼻后孔为界,下至软腭。鼻咽部的顶和后壁正中上份的粘膜下,有集聚的淋巴组织团,名叫咽扁桃体

16、。在幼儿咽扁桃体常肥大,当其肿大时,可防碍鼻咽腔的通气。在鼻咽部两侧壁的粘膜,离下鼻甲后端约1cm处,有咽鼓管的开口,叫咽鼓管咽口,此管向外后通入中耳。咽鼓管有调节中耳内气压的功能。幼儿的咽鼓管较为粗短,并趋于水平位。因此,幼儿鼻咽部的感染容易经此蔓延至中耳。咽鼓管咽口附近的淋巴组织称为咽鼓管扁桃体。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舌扁桃体和腭扁桃体,共同围成咽淋巴环。它们位于口、鼻腔进口处,具有防御机能。口咽部:为咽的中间部,是口腔向后延续的部分,位于口咽峡的后方,软腭、舌根和会厌上缘之间。喉咽部:是咽的最大部,较为狭窄,上端与口咽部相续,下端在第六颈椎下缘与食管相接,前方通入喉。在喉口的两侧,各有

17、一个凹陷,称犁状隐窝,常为异物存留之处。(二)食管:是运送食物的肌性管道,上端第六颈椎下缘与咽相续连,向下行经颈部、胸腔,并通过膈肌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与胃的贲门续连。全长约2530cm。食管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第一个在其起始部;第二个在与左支气管交叉处,相当于胸骨角;第三个狭窄在膈的食管裂孔处,平第十胸椎体,在穿经食管裂孔处,距切牙约40cm,可作为临床安插胃管时的参考依据。三个狭窄处易滞留异物,同时也是肿瘤好发部位。食管的组织结构特点:1、粘膜:腔面有79条纵皱襞,食物通过时皱襞消失。上皮:为较厚的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在食管与贲门交界处,突然变成单层柱状。固有层:为细密结缔组织,有食

18、管腺导管经过。粘膜肌层:由纵行平滑肌组成。2、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食管腺等。3、肌层:食管上1/3段为平滑肌,中段由骨骼肌与平滑肌混合组成。肌纤维排列为内环、外纵两层。4、外膜:为纤维膜(含有较大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三)胃:1、胃的形态和位置:胃是消化管最为膨大的部分,实际上它的形态和位置变化很大,可随胃内容量、体型、体位、性别、年龄、胃和临近器官的容量以及呼吸运动而异。胃大部分在左季肋部,小部分位于腹上部。胃分前壁和后壁、上缘和下缘。上缘较短,凹向右上方,叫胃小弯,其最低点弯曲成角状,叫角切迹。下缘较长,凸向左下方,叫胃大弯。胃的入口叫贲门。胃的下端移行于十二指肠的出口,叫幽门

19、。幽门表面有一条缩窄的环行沟,为幽门括约肌所在之处。胃可分为四部:近贲门的部分叫贲门部,自贲门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叫胃底;胃的中部叫胃体;近幽门的部分叫幽门部。在幽门部大弯侧常有一浅沟,叫中间沟,此沟又将幽门部分为左部的幽门窦和右部的幽门管两部分。(成人胃容量可达到3000ml)2、胃壁的组织结构特点:粘膜:形成许多皱襞,当胃充盈时变低或消失,在胃小弯处有45条恒定的纵行皱襞,称为胃道。当胃内充满食物时,食流可沿胃道流入十二指肠。覆在幽门括约肌处的粘膜呈环形皱襞,称幽门瓣。有阻止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作用。粘膜表面有许多由上皮深陷而成的胃小凹,胃腺即开口于小凹的底。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具有分泌

20、功能。固有层:为类似网状组织的结缔组织,此层内充满由上皮下陷形成的许多腺体,根据不同部位,可分为以下三种:A、贲门腺:分布于贲门附近,为分支管状腺,分泌粘液与溶菌酶。贲门腺内可有少量壁细胞分布。B、胃底腺:分布于胃底与胃体部的固有层内,为单管状腺或分支管状腺。胃底腺由浅至深可分为颈部、体部和底部三部分。组成这些腺的细胞主要有以下四种:a、壁细胞:又称盐酸细胞,分布于胃底腺的各段,以颈部与体部较多。光镜下,细胞较大,圆形或三角形,少数有双核,胞质嗜酸性,HE染色显红色。电镜观察:壁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向胞质内陷,形成迂曲分支的小管,称细胞内小管。小管的腔面有许多细长的微绒毛,扩大了壁细胞的表面积。壁

21、细胞的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盐酸,盐酸是在细胞内小管里结合而成的。在细胞内小管附近的胞质内还有许多滑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和少量分散的粗面内质网。b、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数量较多,多位于腺体的体部与底部。细胞呈柱形,核圆,位于细胞的基部,胞质嗜碱性,细胞顶部胞质内含有酶原颗粒,机体死后,颗粒迅速崩解。HE染色颗粒不易着色,呈空网状结构。电镜观察,细胞游离面有不规则的微绒毛,核上面有许多圆形的酶原颗粒,细胞基部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在盐酸的作用下,可激活成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婴儿的主细胞还分泌凝乳酶,使乳汁凝固。c、颈粘液细胞:数量较少,主要位于腺体的颈部,夹在壁细

22、胞之间,细胞呈柱形或烧杯形,核扁圆,位于基底部。细胞质内有粘原颗粒,这类细胞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d、未分化细胞:位于腺体的颈部,颈粘液细胞的下方,细胞较少呈柱状,能分裂分化形成胃上皮细胞与胃腺的各种细胞。e、胃内分泌细胞(后述)C、幽门腺:位于幽门部固有层内,为分支管状腺,分支较多而弯曲,此腺主要是分泌粘液(此外还有电解质、溶菌酶和微量蛋白分解酶)。粘膜肌层:为排列成内环、外纵行的平滑肌。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粘膜下神经丛。胃壁肌层:较厚,排列成内斜、中环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外膜:为腹膜脏层,属浆膜。3、胃的主要机能及饮食卫生为吞下的食物的储存器。通过胃的运动混合和移动食物。分泌胃液,

23、此外还有内分泌机能。胃肠主要是通过运动的方式完成其主要功能的,胃肠的运动并不是长久不疲劳,也是需要休息的。因此要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好习惯,克服那种“早饭可有可无,中饭凑凑合合,晚饭大吃大喝”的饮食习惯。人常说:吃零食是“飞嘴不肥身”,是有道理的,所以说,最好不要随便吃零食。(四)小肠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全长57米,蟠曲于腹腔中下部,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1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长约2530cm,呈“C”形,包绕胰头,根据其形状可分为上部(球部)、降部、下部和升部。在降部的后内侧壁的粘膜有乳头状突起,称十二指肠乳头,是胆总管和胰导管末端共同的开口处。空肠和回肠:两者被腹膜包裹,

24、并借腹膜形成的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空、回肠之间无明显界限,前者约占全长的2/5,后者占3/5。空肠管腔较大,管壁厚,回肠管腔小,壁薄。2小肠的组织结构特点:粘膜:环状皱襞:由粘膜、粘膜下层突出形成,皱襞以空肠与回肠近端为最多。绒毛:皱襞表面又有许多细小突起,是由粘膜上皮及固有膜突出形成,长约0.51.5mm,相邻绒毛基部的上皮下陷至固有层,形成管状的肠腺,开口于相邻绒毛之间,绒毛和肠腺的上皮是相连续的。上皮:为单层柱状类型。由两种细胞组成。a、柱状细胞:又称吸收细胞,数量最多,细胞呈高柱状,核椭圆形,位于细胞基部。细胞游离面有很多微绒毛,每个细胞有3000根微绒毛,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微绒毛加上

25、糖衣组成光镜下的纹状缘。b、杯状细胞:分散在绒毛和肠腺上皮柱状细胞之间,数量较少,胞体膨大,如杯状。细胞顶端充满粘液颗粒,核位于底部,它可分泌粘液、有润滑和保护粘膜的作用。固有膜:由类似网状结缔组织组成。内含多种细胞和淋巴组织。固有膜和上皮向肠腔突出形成长约0.51.5mm的绒毛。绒毛轴心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在中央乳糜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及纵行排列的平滑肌纤维。毛细血管内皮有窗孔,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中央乳糜管的管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它的通透性较大,一些大分子如乳糜微粒可进入中央乳糜管。绒毛内的平滑肌的舒缩可使绒毛产生伸、缩,以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小肠上皮凹陷在固有膜中形

26、成的单管状腺,叫肠腺,分泌多种消化酶。主要由四种细胞组成:a、柱状细胞:类似绒毛的柱状细胞,但较矮。在肠腺上部最多,在腺体底部的柱状细胞是分化较底的细胞,正常情况下,这种细胞23天更换一次,由基部的细胞增生修复。b、杯状细胞:(前述)c、潘氏细胞:常三五成群分布于肠腺的底部。细胞呈椎体形,核圆形,位于基底。细胞顶部有粗大的嗜酸性分泌颗粒,有人认为分泌颗粒中含有溶菌酶,能消化某些细菌。d、内分泌细胞:消化管从胃到大肠含有多种类型的内分泌细胞,它们分散在上皮和腺体内,其细胞总数可能超过任何一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具有十分广泛和重要的作用。内分泌细胞内的颗粒可被银盐或铬盐着色,故又称亲银细胞。消化管

27、内的内分泌细胞都属于APUD系统。凡是细胞内含胺或具有摄取胺前体,并在细胞内进行脱羧反应,产生肽类的细胞称为摄取胺前体脱羧细胞(amine precurser uptake and decarboxlation cell),简称APUD系统。粘膜肌层:由内环、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含有十二指肠腺(又称布氏腺),为分支管泡状腺。回肠的粘膜下层,常见由多个淋巴小结聚集在一起,形成集合淋巴小结。肌层:由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外膜:除十二指肠外,均为浆膜。(五)大肠大肠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四部分,全长1.5米,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维生素、电

28、解质及形成粪便。1.大肠的形态特点:由于肠壁纵行肌增厚形成三条纵行的带,称为结肠带。由于结肠带短于肠管的长度,使肠管皱起,形成有横沟隔成的结肠袋。在结肠带附近有大小不均的脂肪突起,称肠脂垂,但在阑尾和指肠没有这些物质。2.大肠的分部:盲肠:一般位于右髂窝内,它是大肠的起始端,长约68cm,向上连接升结肠。在盲肠内侧壁,回肠通入盲肠的入口处有口唇样的粘膜皱襞,称回盲瓣,有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到小肠。回盲瓣的下方有阑尾的开口。阑尾:又叫蚓突,在人类是一个退化器官。一般长度为79cm,开口于盲肠,盲肠中的内容物可进入阑尾,阑尾根部位于脐和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时此处有明显的压痛

29、(此点称麦氏点)。结肠:是大肠最长的部分,按其部位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段。直肠:位于盆腔内,是大肠的末段,全长1215cm,上接乙状结肠,下终肛门。直肠并不是笔直的,在前后方向上有两个弯曲,上方的弯曲突向后侧,称直肠骶曲,下方的弯曲突向前侧,称直肠会阴曲,当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时,要顺应此两弯曲缓铪插入,以免损伤肠壁。直肠下部固有膜及粘膜下层内有丰富的静脉丛,容易发生充血,而静脉曲张形成痔。在齿状线以上者称为内痔,在齿状线以下者称为外痔。3.大肠的组织结构特点:有半环状皱襞,无绒毛;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但杯形细胞特别多;固有膜内有大量的肠腺和许多孤立淋巴小结;肌层:环行肌较厚,

30、纵行肌集中形成三条结肠带;浆膜内含有大量的脂肪组织,形成肠脂垂。学生自己总结:消化管的组织结构比较表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粘膜层上皮类型固有膜粘膜肌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或外膜注第二节 消化腺消化腺分壁内腺和壁外腺两种。壁内腺多为小型腺体,分布于消化管各段的管壁内,如食管腺、肠腺等。壁外腺是大型的腺体,位于消化管壁外,独立成为一个器官,借导管开口于消化管腔,如开口于口腔的唾液腺和开口于十二指肠腔的肝和胰。壁内腺已在第一节内叙述,本节将学习唾液腺、肝和胰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一、唾液腺:凡导管开口于口腔的腺体,总称为唾液腺。分壁内腺和壁外腺两种。壁内腺为小唾液腺,位于口腔粘膜内,如唇腺、颊腺、舌腺和腭腺等;壁

31、外腺为大唾液腺,有三对,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功能: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含有粘蛋白、球蛋白、唾液淀粉酶、无机盐和水分等。(此外还有一些脱落的口腔上皮细胞),唾液有润湿粘膜,软化和溶解食物,清洁口腔和杀菌的作用,消化作用和微弱。(一)三对大唾液腺的位置:腮腺:略呈不规则的三角形,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和咬肌后缘的表面。正常情况下,体表不能摸到。腮腺导管在颧弓下方一横指处绕过咬肌表面行向前方。然后开口于正对上颌第二磨牙处的颊粘膜。下颌下腺:位于下颌骨体的内面,略呈椭圆形,其导管开口于舌下肉阜。舌下腺:呈扁长杏核状,位于口腔底部两侧粘膜的深面,导管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粘膜上。(二)大唾液腺的一般组织结构:唾液腺由被膜和腺实质组成。1.被膜:腺体外面覆盖着一薄层疏松结缔组织,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