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弟子规逐字逐句详细讲解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注解 1.弟子:为人弟和为人子。 2.规:规范。 3.圣人:品德高超、人格完美的古圣先贤。 4.训:训示教导。 5.首:第一重要。 6.孝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弟,通“悌”,敬重顺从兄长。 7.次:第二重要。 8.谨信:小心谨慎,诚实守信。 9.泛爱众:博爱众人。泛,广泛。 10.而:而且。 11.亲仁:亲近有仁爱之心的人。仁,仁慈宽厚之心,爱人爱物的基本道德。 12.余力:剩余的心力。 13.则:就。 14.学文:研究学问。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主张德育重于智育,要先养成良好的品德,还有时间才学习其它各种学问
2、。 译文:弟子规是古圣先贤教导人们的道德规范。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其次是做人做事要严谨且诚信。爱护天下众人,并且多亲近有仁德的君子。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才能学习各种文学方面的学问。 参考故事 道德始祖舜帝 舜是中国古代的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虞氏,史称虞舜。 舜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双目失明的父亲瞽瞍(g su)又娶了妻子,生下弟弟象。舜的父亲是个顽固不讲理的人,加上后母个性粗暴凶狠,弟弟蛮横无理,后母和象因为得到瞽瞍的宠爱,三个人都讨厌前妻生下的舜,经常想杀死他。 有一次瞽瞍叫舜修理米仓,等舜爬上仓顶,瞽瞍就放火烧米仓,舜拿着两个斗笠像小鸟一样降落下来,没能害死他。
3、后来瞽瞍又叫舜去挖井,当舜深入井中时,瞽瞍和象合力用土填井,没想到舜很聪明,挖井时就预先从旁边挖了通道,逃了出来。象本以为这次万无一失了,就霸占了舜的家产,看到舜回家来,大家吓了一大跳。但宽宏大量的舜还是以德报怨,日后依然孝敬父母,爱护弟弟。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舜二十岁就以孝闻名天下,三十岁时尧帝访求贤才,四方群臣都推荐舜,尧帝因此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并让九个儿子和舜相处,以观察舜的品德。因为舜以德服人,娥皇、女英受到舜的德行感化,也不敢因身分尊贵就态度骄慢,待人都非常谦逊恭敬。尧帝的九个儿子在舜的耳濡目染下,也变得更加仁厚谨慎。舜到历山耕种,那里的人受到舜的影响,变得心胸宽大,让出
4、田界。 舜到雷泽捕鱼,雷泽的人争相让出住所。舜到黄河边做陶器,那边出产的陶器变得非常精细。大家都喜欢和舜在一起,所以他住的地方,一年就聚成村落,二年形成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经过考察,尧帝对舜很满意,将帝位传给了舜。 舜帝特别注重道德教育,他宣扬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推动人伦道德,开创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先河,成为历代中国人遵循的典范。 几千年来,舜文化以德为先的传统,经由孔子儒家文化传承下来,教化了一代代的中国人。 附注:三皇五帝:远古时候的伏羲,神农,黄帝,号称三皇,是中国最早的三位皇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号称五帝。古文献记载,黄帝为三皇之一,也是五帝之首
5、。 本帖最后由 暮凝坔 于 2012-2-7 11:02 编辑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注释:1.呼:呼叫。 2.应:回应。 3.勿:不可以。 4.缓:缓慢。 5.命:命令、吩咐。 6.行:行动。 7.懒:懒惰、不努力。 8.教:教导、训诲。 9.须:必须。 10.敬听:恭敬的聆听。 11.责:责备。 12.顺承:顺从的接受。 译文:父母有事叫唤时,我们要马上回答,不可拖延;父母吩咐做事,我们应立刻行动,不可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必须恭敬聆听,牢记在心;父母指责纠正我们的过错,我们必须顺从接受,坦承错误,不可顶嘴争辩,掩饰过错。 参考故事
6、周拔忤逆父母堕落成驴 周拔是明代浙江省平阳县人,从小就是个小神童,读书能过目不忘,七岁就会吟诗作文。到十六岁,他的诗文更是名噪一时,被称为“平阳才子”。他因为得到大家的称赞,父母的宠爱,越来越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他的父母、兄弟和邻居经常忍受他暴躁的脾气。 有一年,周拔要进京赶考,父母为了他的旅费东借西凑,还请裁缝帮他裁制新衣。但不知足的周拔嫌旅费太少,嫌衣服太宽、裤子太长、帽子式样老旧、鞋子颜色太深。父母的苦心反而招来他满腹的抱怨,父亲忍不住教训他:“儿啊!你不要嫌这嫌那了,要知道父母为了你这次考试,帮你准备旅费,缝制新衣,噎伤透脑筋,弄得头发都白了,你还这样不知满足,我也想不出办法了。”周拔
7、没有被父亲的话感动,反而大声咆哮:“我是天上的文昌星下凡,是一个大贵子,你这个草包一样的土老儿,有资格当我父亲吗?我才不是你生的,你没资格做我父亲。”他父亲被气得当场晕倒。 当天夜里,周拔被抓到地府(阴间的官府),阎罗王对他说:“你平时忤逆父母,虽有人的躯壳,却是畜生心肠,心田里的畜生种子结果了,你就将失去人身,堕落成畜生。” 周拔辩解:“我对父母只是据理直言,怎么算忤逆不孝?而且我是绝顶聪明的才子,怎么可能变成愚蠢的畜生?你的话不能使我信服。” 阎王和善的解释:“你这辈子聪明,是因为前生有善行。但是你今生任性狂妄、骄慢无礼、暴躁、忤逆等恶行,养成畜生的种子,上辈子的善良种子已被摧毁殆尽。你狂
8、妄到目空一切,你的报应就该堕落为驴,被人遮盖双目(注),推磨受鞭。” 周拔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自知恶报难逃,惊惶而醒。那天就得了急病,开口困难,牙关紧闭,喉咙发出驴子叫声,名医也无法诊断是什么病,不到两天,周拔就在驴鸣声中死了。(取材自清代暗室灯) 注:驴子推磨时,如果看到磨上的食物,会使它想吃而停下来,不肯推磨了,所以要罩住驴的双眼。 本帖最后由 暮凝坔 于 2012-2-7 11:05 编辑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业毋变注释:1.凊:寒凉。 2.省:看望、问候。 3.昏:黄昏。 4.定:安定,此指整理床铺。 5.必:一定。 6.返:返回。 7.面:面见。 8.
9、居:居住,指日常起居的礼节。 9.常:固定不变。 10.业:次序、顺序。 11.毋:通“无”,不要。 译文:冬天要为父母温席,夏天要为父母凉席;早晨要向父母问安,晚上要帮父母弄好床被。外出要禀告父母,回家要面告父母;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日常秩序不要任意改变。 参考故事 黄香搧枕温衾(注1) 黄香,东汉江夏人。九岁时母亲去世,对母亲的思念非常深切,乡人都说他是个孝子。 黄香做事勤快,不怕吃苦,一心一意侍奉父亲。夏天炎热,他用扇子搧凉父亲的枕头、席子。冬天寒冷,他用身体先温暖父亲的被褥。黄香十二岁时,太守刘护听闻他的孝行而召见他,送他“门下孝子”的匾额(注2),表扬他的难能可贵。 黄香年少时就已熟读
10、经典,博学能文,他写的文章闻名京城,大家称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取材二十四孝) 注1:搧(shn),挥动扇子。衾(qn),大被子。 注2:匾额,横写大字,高挂于园亭、大厅、书房上方的木板。 本帖最后由 暮凝坔 于 2012-2-7 11:09 编辑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注释:1.擅:擅自主张,任性而为。 2.茍:如果。 3.子道:为人子之道。道,道理、法则。 4.亏:亏损、欠缺。 5.私藏:私自藏起,占为己有。 译文:事情虽然细小,不可不禀明父母就擅自作主;如果任性而为,有亏做人子女的本分。物品虽然微小,不可私自藏起;如果占为己有,会使父母亲感
11、到羞愧、伤心。 参考故事 陶母还鱼责子 陶侃(kn),东晋名将,父亲早死,幼年家境贫寒,母亲湛(zhn)氏靠织布供他读书,而且很重视陶侃的品德修养。 陶侃年轻时在江西浔阳县当县吏,监管捕鱼之事。他派人送给母亲一罐腌(注)鱼干,母亲将原罐退回,并写信责备他:“你当县府官吏,拿官家物品送我,以为我会高兴吗?这是在增添我的忧虑呀!” 之后陶侃所到之处,都以清廉尽责而受人称赞。后来为征西大将军,封长沙郡公。 注:腌(yn),用盐浸泡食物,避免腐坏。 本帖最后由 暮凝坔 于 2012-2-7 11:10 编辑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12、注释:1.亲:父母亲。 2.好:喜欢。 3.力:尽力。 4.具:具备、准备。 5.恶:讨厌。 6.谨:小心谨慎。 7.去:去除。 8.贻:遗留、留给。 9.忧:担心忧愁。 10.羞:羞愧、丢脸。 11.何难:有何困难?何,为什么。 12.憎:讨厌。 13.方:才。 14.贤:贤良,品德高尚。 译文:父母所喜欢的事物或行为,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做到;父母所讨厌的事物或行为,子女要谨慎的为他们排除,小心改正。子女身体受伤,会带给父母忧愁;子女品德缺损,会带给父母羞辱。 父母疼爱我,我孝顺父母有什么困难?父母讨厌我,我还是孝顺他们,才真的是品德高尚的贤人。 参考故事 闵子骞芦衣顺母 闵( mn)损,字子
13、骞( qin),春秋(周朝)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德行与颜渊齐名,为二十四孝(注1)之一。闵子骞幼年丧母,父亲再娶,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子骞对父母非常孝顺,但后母很讨厌他,用棉絮给两个亲生儿子做棉衣,却用芦絮(注2)做子骞的冬衣。寒冬时,父亲叫子骞帮他驾车,子骞被冻僵了,老是拿不住缰绳,掉了好几回,被父亲责备,子骞也没为自己辩解。后来父亲看他冻得脸色发青,用手一摸,发现衣服很单薄,撕开衣服一看,才知道不是棉衣,而后母的两个儿子穿的都是纯棉做的冬衣。父亲感到很悲痛,决定休妻。子骞泪如雨下,劝告父亲:“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注3)后母听了深受感动,终于悔改,如慈母般公平的对待三个儿子。闵子骞的孝
14、子之名也因此而传遍天下。 注1:元朝有名的孝子郭居敬,感叹再也没机会孝顺去世的父母,就从古书传记中挑出历代最具代表的二十四位孝子故事,编成“二十四孝”虞舜、汉文帝、周朝曾参、周朝闵损、周朝子路、汉朝董永、周朝郯子、后汉江革、后汉陆绩、唐朝唐夫人、晋朝吴猛、晋朝王祥、汉朝郭巨、晋朝杨香、宋朝 朱寿昌、南齐庚黔娄、周朝老莱子、汉朝蔡顺、汉朝黄香、汉朝姜诗、三国(魏)王裒、汉朝丁兰、三国孟宗、宋朝黄庭坚。 注2:秋天的芦苇,花穗上包裹种子的绒絮,有点像棉絮,但保暖效果远不及棉絮。芦絮随风飞散,可帮助种子传播,俗称芦花。絮(x),附在植物种子上的柔白细毛。 注3:母亲在的话,儿子我一人受寒就好,母亲如
15、果离去,三个儿子都遭风霜啊!单,衣服单薄,挨冻受寒。 本帖最后由 暮凝坔 于 2012-2-7 11:14 编辑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注释:1.谏:劝告。 2.更:更改。 3.怡:温和愉悦。 4.吾:我。 5.色:脸色。 6.柔:柔和。 7.不入:不接受。 8.悦:愉快。 9.复:又。 10.号泣:哭泣。号,大哭哀号。泣,低声啜(chu)泣。 11.随:跟随、伴随。 12.挞:打。 13.怨:埋(mn)怨。 译文:父母亲有了过错,要好好规劝使他们改正,自己要和颜悦色,声音柔和;父母不听劝告,要等到他们高兴时再规劝,还不行就哭泣哀求,就算被打也毫无怨言。
16、参考故事 秀贞劝母救妹 明朝时,杨秀贞的母亲一连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生第四个又是女儿,母亲气极了,要把女婴淹死。当时杨秀贞十三岁,急忙抱起妹妹,向母亲下跪哀求:“母亲为了要儿子就杀女儿,越得不到儿子啊!如果烦恼以后的嫁妆,就把我的陪嫁给这个妹妹吧!” 祖母骂她不懂事,秀贞又跪着禀告祖母:“祖母天天念佛,现在却见死不救,念佛有何用呢?”祖母也被感动而明白了,于是留养女婴。两年后,秀贞母亲果真生了一个儿子。 母亲生儿子时,秀贞的父亲梦见祖父告诉他:“如果第四个女儿不留下来,这个儿子铁定不能生的。”因为秀贞当初的跪禀之言,至孝感动上天,才得以延续杨家血脉。 本帖最后由 暮凝坔 于 2012-2-
17、7 11:24 编辑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注释: 1.疾:疾病。 2.尝:用嘴试味道。 3.昼夜:从早到晚。昼,白天。 4.侍:侍奉。 5.悲咽:悲伤哽咽。咽:声音堵塞。 6.居处:居住的地方。 7.绝:阻绝、断绝。 8.尽礼:遵守礼节。尽,尽力。 9.祭:祭拜。 10.尽诚:心意真诚。 11.事:侍奉。 译文:父母生病,子女要先尝尝汤药的冷热是否适中;日夜服侍,不离开父母床边。父母去世,子女守丧三年期间,常怀悲伤感恩之心;生活变得更简朴,断绝酒肉享受。为父母办丧事要遵照礼仪,祭拜要恭敬虔诚;侍奉去世的父母,如同侍奉父母
18、生前。 参考故事 丁兰刻木事亲 汉朝丁兰,小时候父母就去世了,来不及奉养双亲,但常想念父母辛苦的生养之恩。 丁兰用木头雕刻父母的人像,侍奉他们就像父母还活着一样。日子一久,他的妻子就不太尊敬了,用针刺雕像的手指来戏弄,没想到雕像手指竟流出血来。木头雕像看见丁兰,又眼中流泪。丁兰问明情况,把妻子休弃了。(取材二十四孝) 本帖最后由 暮凝坔 于 2012-2-7 11:27 编辑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注释:1.兄道:为兄之道。道,道理、法则。 2.友:友爱。 3.恭:恭敬。 4.睦:和睦。 5.轻:看淡、看轻。 6.怨:怨恨。 7.何生:从何而生?何,哪里。
19、生,产生。 8.忍:忍让。 9.忿:愤怒。 10.泯:消除。 译文:哥哥应该友爱弟弟,弟弟应该尊敬哥哥;兄弟能和睦相处,孝道就在其中了。兄弟间对财物看得很轻,怨恨从哪里生起?彼此言语上多忍让,怒气自然消除了。 参考故事 煮豆燃萁曹植七步作诗 三国时代的魏文帝曹丕,与其弟曹彰、曹植,都是卞(bin)太后所生。曹丕继承魏武帝曹操的王位后,因妒忌任城王曹彰勇武强壮,诱骗他吃毒枣而死,太后解救不及。曹丕又要加害东阿()王曹植,太后说:“你噎杀我儿子任城,不得再杀我儿东阿。” 魏文帝曾命令弟弟曹植于七步内作诗,不成就处以重刑。曹植立刻作诗响应:“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20、,相煎何太急?”(注)魏文帝听了面露惭色,深感羞愧。(取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煮豆子拿来做浓汤,过滤豆渣做成豆浆。豆子的茎梗在锅子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来都是同根所生,何必互相煎熬得太过急迫?持,拿来。羹(gng),浓汤。漉(l),过滤。菽(sh),豆类总称。萁(q),豆茎。釜(f),锅子。 本帖最后由 暮凝坔 于 2012-2-7 11:28 编辑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显能注释:1.或:或者。 2.长:长辈。 3.呼:叫。 4.即:立即、立刻。 5.代:代替。 6.称:称呼。 7.显能:显现才能。 译文:无论
21、吃饭喝水,或行住坐卧;长辈优先,晚辈在后。 长辈叫人,要立刻代替长辈叫唤;要叫的人不在,自己立刻到长辈面前帮忙。称呼长辈不可叫名字;对长辈不可显示夸耀自己的才能。 参考故事 王氏自食糟糠 明朝夏诚明之妻王氏,是江苏无锡的农家妇女,家境贫苦,又遇上荒年(注1),丈夫到外地工作,王氏日夜不停地纺纱织布,尽力准备饭菜给公婆吃,自己以糟糠(注2)和野菜果腹。 她婆婆偶然进到厨房,看见她吃的东西,忍不住流下泪来。后来王氏享年八十多岁,没有病痛,安然而逝。家人梦中看见打旗奏乐的队伍,迎接孝妇而去。同里有位贡生(注3),每过王氏家门,必定在门外敬礼三次,表示恭敬。 注1:荒年,因水灾或旱灾而收成不好,闹饥荒
22、的年头。荒,农作物歉收。注2:糟糠,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 注3:贡生,科举时代,选拔学行(xng,品行)皆优者,推荐到京师(北京)的太学(国子监、国学,元、明、清国家设立的的最高学府)就读。贡,推荐人才给君王。 本帖最后由 暮凝坔 于 2012-2-7 11:32 编辑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注释:1.疾:快速。 2.趋:快步上前。 3.揖:拱手行礼。 4.恭立:恭敬的站好。立,站立。 5.犹:仍然、还。 6.待:等待。 7.余:多出的。 8.命:命令。 9.乃:才。 译文:路上遇到长辈,要赶快走上前去行礼请安
23、;长辈没说话,就退到一旁恭敬的站着。骑马遇到长辈要立刻下马,坐车遇到长辈要立刻下车;长辈走过去还要等一下,等到长辈离开一百多步自己才能走。长辈站着,晚辈就不能坐下;长辈坐着,命令你坐才可以坐下。 参考故事 杨时、游酢立雪程门 宋朝进士杨时、游酢(zu),是程门(注1)四大弟子中的两位,他们远从福建到河南拜师求学,留下“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 杨时从小是个神童,很会写文章,二十几岁就考中了进士。但他放弃高官厚禄,求学于程颢(ho)。程颢目送他归去时,曾有感而发:“吾道将南传了!” 游酢年少时天资聪颖,过目成诵。程颐(y)一见到他,就称赞他的资质可传承道统。杨时、游酢先拜程颢为师,程颢死后,他们噎
24、四十岁,早就考上了进士(注2),仍然又向程颐继续求教。 杨时和游酢初次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目静坐,二人恭敬的站立一旁等候。程颐发觉时,看着他们说:“你们还在这里啊?天晚了,回去休息吧!”一出门,才发现门外积雪已深及一尺。后人以“程门立雪”比喻尊师重道,诚恳求学。(取材宋代二程语录) 二人后来都学有所成。杨时官至龙图阁(王室图书馆)直学士,并把所学传入福建,为“闽学鼻祖”(闽,mn,福建简称)。游酢历经太学博士、教授、监察御史、知州等官位,因为游酢德行纯正,做事厚道,做官所到之处,人民爱戴他有如父母。 注1:程门指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认为万事万物由“道”所生,君王治国必须“行以顺道”,以
25、德为主,法制兼顾。程门一向教学严厉、清苦,但前来拜师的人还是络绎(y)不绝。传至朱熹集其大成,他的四书集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的主要依据,所以“程朱理学”又称“官学”。 注2:古代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选拔官员,经殿试(国家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临大殿主持。)合格者称进士。 本帖最后由 暮凝坔 于 2012-2-7 11:34 编辑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注释:1.低:轻声细语。 2.闻:听到。 3.却:反倒、反而。 4.宜:适当。 5.趋:快步走上前。 6.迟:缓慢。 7.起对:站起来回答。起,起立。对,对答、答话。 8.视:看、注视。 9.事:侍奉。 10.诸父:父亲的兄弟,父之兄称伯父,父之弟称叔父。广义指父亲的同辈。诸,诸位、许多。 11.诸兄:堂兄、表兄。伯叔的儿子称堂兄弟,姑母、舅父、姨母的儿子称表兄弟。“诸父诸兄”指父亲的亲戚,但此原则也适用于母亲的亲戚。 译文:在长辈面前,说话要轻声细语;但声音太小听不见,反而不适宜。到长辈面前要快步前進,告退时要放慢脚步;长辈问话要起立回答,注视长辈,不可东张西望。侍奉各位叔叔、伯伯,如同侍奉自己的父亲;侍奉各位堂兄、表兄,如同侍奉自己的兄长。 参考故事 张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