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2 ,大小:5.45MB ,
资源ID:3211943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2119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汽车管线布置设计.pdf)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汽车管线布置设计.pdf

1、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汽车管线布置设计 培训时间:培训时间:20140525 1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目 录 一、管线基本组成 二、管线布置原则 三、管线布置方法 四、管线布置控制方法 五、管线案例 3.1 管路布置方法 3.2 线路布置方法 3.2 拉索布置方法 2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一一 管线基本组成管线基本组成 二 管线布置原则 三 管线布置方法 四 管线布置控制方法 3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管路管路 电装系统电装系统:空调系统管路 暖通管路 散热系统管路 自动变速器油冷系统管路 中冷器进出管(增压发动机)洗涤系统管路 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总装管路):排气系统管路 进气系统管路 一一 管线

2、基本组成管线基本组成 底盘系统:底盘系统:制动油管 制动真空管 离合器油管 燃油管 蒸汽管 转向油管 4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线束 发动机舱线束 前灯线束 转向灯线束 发动机线束 喷油油轨线束 换档机构线束 发动机接地线束 起动电机电源线线束 蓄电池接地线线束 发电机线束 一一 管线基本组成管线基本组成 仪表台板线束 空调线束 安全气囊线束 地板线束 顶蓬线束 左前门线束 右前门线束 左后门线束 右后门线束 背门线束 行李箱线束 尾灯线束 倒车雷达线束 车头线束车头线束 车身线束车身线束 车尾线束车尾线束 门线束门线束 5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拉拉索 前罩锁拉索 换挡拉索 离合拉索 油门拉索

3、行李箱锁拉索 油箱门拉索 驻车制动拉索 一一 管线基本组成管线基本组成 驻车制动拉索 行李箱锁拉索 前罩锁拉索 前罩锁拉索 6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一 管线基本组成 二 管线布置原则 三 管线布置方法 四 管线布置控制方法 7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原则原则 管线应满足材料成形要求和基本功能要求 美观性美观性 管路尽量布置在隐藏的空间,直接裸露部分尽量遵守横平竖直的原则,管路 颜色必须与周边环境协调 基本间隙基本间隙 管线应与固定件、运动件保证适当间隙 防振防振 固定件与运动件采用软连接且预留震动余量 防水、泥防水、泥 避免布置在易积水、积雪、积泥的地方 防磨防磨 管线在某些锋利表面或边缘附近布

4、置时,必须在加保护套,避免磨损 热害热害 管线尽量避免高温区域,必要时增加隔热措施 固定固定 管线应在适当间距增加固定,保证管路可靠性 NVH 防止管线噪音、震动辐射到车内 安装维修安装维修 管路布置需考虑管路的装配性和维修性 基本功能基本功能 电磁兼容电磁兼容 要避免线束与用电器之间的电磁干扰 二 管线布置原则 8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一 管线基本组成 二 管线布置原则 三 管线布置方法 四 管线布置控制方法 9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线路布置方法线路布置方法 管路布置方法管路布置方法 拉索布置方法拉索布置方法 管路布置数据设计方法 典型管路详细布置方法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管路布置方法 10

5、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管路布置数据设计方法 1 1、提取管路接口轴线:、提取管路接口轴线:以测量提取方式(源数据为cqr格式)或直接编辑方式(源数据为CATPart格式)提取管接口轴线。2 2、建立初步管路:、建立初步管路:根据管路连接关系,用 将配对的管接口连接起来,而后用 附以管径生成初步管路。3 3、插入管路固定点:插入管路固定点:在管路路径上选取固定点位置,加入管夹模型即可。4 4、调整管路至满足布置要求:调整管路至满足布置要求:选取管路弯折控制点,用 插入、删除或调整控制点,并指定弯管半径方式,逐步完善管路数据 管路管路数据设计数据设计(CATIA-Shape-GSD)三 管线布置方法

6、_管路布置方法 11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空调管路布置空调管路布置 空调管路组成 空调系统管路由1号吸入管、1号排出管、2号吸入管和2号排出管组成。2 4 1 3 1号吸入管;号吸入管;号排出管;号排出管;机舱典型管路详细布置方法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管路布置方法 12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空调管路布置区域 为了保证空调管路装配性、维修性、冷媒加注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性性、美观性美观性,空调管路通常布置在靠近纵梁靠近纵梁的区域,如图中绿色管路。三 管线布置方法_管路布置方法 13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一、基本功能一、基本功能 空调管路布置要求空调管路布置要求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管路布置方法 1、硬管

7、在转弯处其弯角必须大于90度,2、弯曲半径为管直径的1.52.0倍;3、弯管最小直线段应保证大于或者等于15mm;4、软管与硬管接头大于35mm。14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二、美观性二、美观性 1、管路尽量布置在隐藏的空间,利用压力板、大灯、前上构件遮挡 2、直接裸露部分尽量遵守横平竖直的原则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管路布置方法 15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三、基本间隙三、基本间隙 1、空调管路与发动机之间间隙 2、空调硬管与运动件(除发动机)之间间隙 3、空调软管与运动件(除发动机)之间间隙 4、空调硬管与固定件之间间隙 5、空调软管与固定件之间间隙 6、空调管与发动机发热源零部件间隙 三 管线布

8、置方法_管路布置方法 16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四、防振四、防振 1、空管硬管与压缩机连接时,采用软管链接 2、由于发动机是运动件,防止震动脱离,震动余量大于发动机运动量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管路布置方法 17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五、防水、泥五、防水、泥 三态压力开关开口朝下,避免雨水进入插接件 朝下14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管路布置方法 18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空调管在穿过洞口或绕过锐角处或安全间隙无法保证时,必须在管路外加保护套,避免磨损 六、防磨六、防磨 无法避免钣金棱边时,空调管增加护套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管路布置方法 19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七、热害七、热害 软管无法避免高温区域,

9、增加铝箔隔热 软管增加金属铝箔 排气管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管路布置方法 20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八、固定八、固定 1、硬管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00mm,同时须小于400mm 2、尽量避免在空调软管上增加固定点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管路布置方法 21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九、九、NVH 1、防止管线噪音、震动通过车身、前壁板辐射到车内,在前壁板、管夹及管卡固定处增加橡胶软垫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管路布置方法 22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十、安装维修十、安装维修 1、冷媒的加注空间 2、空调管路的总装装配空间 风板机套筒空间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管路布置方法 23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管路布置方

10、法管路布置方法 线路布置方法线路布置方法 拉索布置方法拉索布置方法 线束数据设计方法 典型线路详细布置方法 基于电池兼容的基本布置要求 线束布置环境划分 24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1、进入线束设计模块:进入线束设计模块:进入 模块,用 选取装配文件,转化为线束设计模块。2、建立初步线束数据:建立初步线束数据:用 建立线束数据,设置线径、弯角半径率、线束余量,选取各控制点形成主线线束路径。若为 ,点 按键,点击 创建分至点,并按上述方法创建分支线束,按此完成线束初步数据设计。3、插入线路固定点、插入线路固定点:根据线束固定长度要求,补齐线束固定点及线夹模型。4、调整线束至满足布置要求:、调整线束

11、至满足布置要求:选取线路控制点,插入、删除或调整控制点,逐步完善线路数据 线束数据设计方法线束数据设计方法 线束线束数据设计数据设计(CATIA-Electrical-Harness-Assembly)三 管线布置方法_线路布置方法 25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线束布置环境划分线束布置环境划分 电线束布置区域按照干湿区划分,可分为:干区、湿区;电线束布置区域按照温度区划分,可分为:高温区、低温区;一般车电线束布置区域呈复合特征,我们在设计线束时要综合考虑其所处的环境因素,整车布置区域我们一般可分为:高温湿区、低温干区、低温湿区等区域,如下图:三 管线布置方法_线路布置方法 26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

12、程 1、干扰源和干扰源线束应远离敏感装置,敏感装置线束须单独布置,如果在必须靠近时应该尽可能的将两者(几何形状)垂直交叉布置;2、线束布置时,应尽可能紧贴金属车身布置,尽量避免悬空布置,以减少干扰和对外辐射。3、非敏感装置又非干扰源的设备可布置在敏感装置和干扰源中间构成去耦屏障;4、应尽可能降低干扰源和敏感装置的电路回路面积和线束长度这是整车线束设计中最基本的原则。而在汽车线束中线束的长度一般已经选择的比较合适,这就要求缩小回路中两根导线的距离,即要求回路的两根导线并行布置,缩小平行距离,缩小回路面积,降低辐射,增强抗干扰能力和对外辐射能力;5、线束布置不能有过剩的长度,如果不能避免,长度过剩

13、的线束不能反布置回去,更不能如下图盘绕成圈,而应向下图处理过剩线圈 基于电池兼容的基本布置要求基于电池兼容的基本布置要求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线路布置方法 27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线束应满足材料成形要求和包扎工艺要求 一、基本功能一、基本功能 序号序号 线束特征线束特征 布置要求布置要求 1 线束干线长度 100mm,且为10的倍数 2 线束保护套长度 100mm,且为10的倍数 3 线束支线长度 30mm 4 线束接点与支点间距 50mm 5 线束绝缘套长度 20mm 6 线束弯曲半径 大于等于线束半径的1.5倍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线路布置方法 28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二、美观性二、美观性

14、 1、机舱线束要尽量布置到看不到的地方,线束颜色尽量采用不显眼的颜色并与周围环境颜色融合;2、机舱线束尽量成束布置(集合配线),在不能成束布置时,多线束走线时尽量平行走线,线束间的间隙应均匀,尽量不走斜线,避免空中飞线。3、车内线束必须有效隐藏,不能有任何可见线束。发动机线束走空滤器背门、蓄电池下方,使线束隐藏 走蓄电池侧面影响美观性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线路布置方法 29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三、基本间隙三、基本间隙 1、线束与运动部件间隙大于 2、线束与固定部件间隙大于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线路布置方法 30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四、防振四、防振 1、尽量避免线束与运动部件捆扎在一起布置,如无

15、法避免时必须保留运动余量,余量长度为:部件运动行程+20mm;2、线束在弯角处避免拉得过紧,应留有弯曲余量;三 管线布置方法_线路布置方法 31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五、防水、泥五、防水、泥 1、线束或者接插件尽量布置在低湿区 2、布置在高湿区的线束或者接插件需做好防水处理 发动机线束与舱线对接接插件布置在纵梁上面,避免水、泥污染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线路布置方法 32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六、防磨六、防磨 尽量避免线束通过法兰边、翻边、金属过孔或者尖锐物旁边,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橡皮、毛毯、泡沫类垫子或套管保护,使其不被磨损而造成短路甚至酿成火灾等危险 线束穿过前壁板增加橡胶

16、护套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线路布置方法 33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七、热害七、热害 1、机舱线束需布置在温度低于120的区域,其余线束需布置在温度低于80的区域 2、线束布置需远离已知的高温高热区,如排气管路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线路布置方法 34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八、固定八、固定 1、线束的固定点间距一般在100300mm之间;2、线束的固定需平整时,可用胶带粘贴,间距一般在100350mm之间,胶带面积根据线束直径选取,但不得小于4060mm;3、线束上两固定点间的线束不应拉的过紧,应保持自由伸张状态;固定 135 175 216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线路布置方法 35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九、九、NVH 1、线束、接插件在有可能与其他部件接触、撞击时,采用布基胶带或海绵包扎以降低噪音 2、仪表台线束、门线束主要采用绒布胶带、海绵包扎 3、对噪音要求高的场所,采用降噪线卡 采用绒布 海绵包扎 三 管线布置方法_线路布置方法 36 汽车总布置培训课程 十、安装维修十、安装维修 1、线束布置应以易装配、易操作的空间。2、仪表台板贯通处(通过前壁板)的装配性,需要考虑贯通处的弯曲和集合限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