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7.93KB ,
资源ID:308205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8205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孟子三章》文言现象选择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孟子三章》文言现象选择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

1、孟子三章文言现象选择阅读习题及答案孟子三章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 姓名: 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目录: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富贵不能淫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习题及答案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析:亲戚畔之:通假字,畔通“叛”,背叛。 七里之郭 :古今异义,古义:外城;今义:姓氏。池非不深也池:古今异义,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委而去之: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去。亲戚畔之:古今异义,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而去之

2、:古今异义,古义:放弃;今义:委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今异义,古义:界限,限制;今义:地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今异义,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古今异义,古义:国防;今义:国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震慑。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词类活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2、一词多义:以:以天下之所顺:凭。所以动心忍性:用来。 之:亲戚畔之:代词, 他。三里之城:助词,的。寡助之至:动词,到 。 而:泉香而酒洌:表并列,并且。 夫环而攻之:表顺接。 环而攻之而不胜:表转折,却、但是。 于:舜

3、发于畎亩之中:从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而死于安乐也:由于。国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国国恒亡:家。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3、判断文言句式: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判断句。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判断句。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解析】A名词用作动词,限制。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

4、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例句是凭借。A按照。B因为。C凭借。D来。3、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 )A、委而去之 (到 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解析】A离开。4、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D项“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B.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5、得道者多助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解析】A表修饰;表顺承。B的原因;的人。C助词,的;代词,他。D都是凭借。6、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D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曾益/其所不能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 入/则无法家/拂士【解析】D入/则无/法家/拂士7、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解析】A凭,考;来。B代词,城池;动词,到。C给;和。D表

6、顺承;表顺承。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A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C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始龀,跳往助之【解析】A正义;方法;正义。B离开;离开;离开。C极点;到;到。D主谓之间;动词,到;代词,他。9、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而后喻B国恒亡 人恒过,然后能改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D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解析】A起,被任用;发出。B常常;常常。C被选拔;发动。D同“弼”辅佐;违背,不顺。10、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A池非不深也 园

7、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解析】A护城河;池塘。B武器;士兵。C的原因;的原因。D主谓之间;动词,到,往。11、“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C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凍鈹鋨劳臘锴痫婦胫籴铍賄鹗骥鲧戲。【解析】C施行“仁政”。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解析】B古今异义,护城河。13、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

8、一项是( A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解析】A词类活用,限制。14、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B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解析】B方圆三里那样的内城和方圆七里的外城1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

9、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解析】D是仁政,不是法治的思想。法治是法家的思想。16、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C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

10、才能取得成功。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鈞摟【解析】C能证明这个道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列子说符)【注释】1.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战国时哲学家。2.反:(通假字)通“返”,返回。3.亡:丢失。4.既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既:不久5.率:率领,

11、带领。6.党:旧时指亲族,现指:朋友,有交情的人。7.竖:僮仆(童仆)8.歧:岔路,小道。9.奚:(疑问代词)怎么。这里指为什么。10.(吾不知所)之:到去。11.所以:表示原因的虚词。12.反:通“返”,返回,回来,返还。13.戚然:忧伤的样子。然:的样子。14.移时:多时,一段时间。15.竟日:终日,整天。16.既:已经。17. 损:减少。18.众:众多。19.奚:哪里。20.焉:语气词。21.怪:对 感到奇怪。22.既反:已经回去。23.命:教导,告知。24.获:找到,得到。【翻译】杨朱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与他(邻居)有交情的人,还请杨朱的小僮一起追赶。杨朱说:“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

12、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不久回来了,杨朱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弄丢了。”杨子问:“怎么会逃跑呢?”邻居说:“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不知道我该到哪里去了,所以就返回了。”杨朱(听了邻居说的这番话)脸色变得很忧伤,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杨子的门徒都觉得有点奇怪,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这样闷闷不乐不说话,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他的门徒也不知道他要教导什么。【习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亡一羊何追者之众亡:丢失B.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反:同“返”,返回C.既反,问:“获羊乎?”既:既然D.杨

13、子戚然变容戚然:忧伤的样子【解析】C已经。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杨子之邻人亡羊A.何陋之有(陋室铭)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C.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D.久之,目似瞑(狼)【解析】例句是助词,的。A宾语前置的标志。B代词,指马。C助词,的。D补足音节。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门人怪之”的“怪”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B.心乐之(小石潭记)C.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析】例句是意动用法,以为怪。A意动用法,认为美。B意动用法,以为乐。C意动用法,以为

14、亲。D使动用法,使苦。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杨子的邻居率领他的朋友去找羊,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去追赶。B.杨子认为丢了一只羊没有必要那么多人去追。C.因为有很多岔路,所以最后还是没有找到丢失的羊。D.杨子的学生最终在杨子那里得到了答案。【解析】D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翻译: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2)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翻译:杨子的脸色变得很忧郁,不说话有两个小时,没有笑容一整天。(二)富贵不能淫习题及答案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句

15、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往之女家:女通“汝”,意思:你。丈夫之冠也:古今异义,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母命之:古今异义,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以顺为正者:古今异义,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确富贵不能淫 :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迷惑。贫贱不能移: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动摇。威武不能屈 : 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居天下之广居:词类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居所,住宅2、一词多义:戒:戒之曰:告诫必敬必戒:谨慎居: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住(动词) 居天下之广居: 第二个居所(名词用作动词)之:丈夫之冠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父命之:代词,指“男子”母命之 :代

16、词,指“女子”妾妇之道也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与民由之: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能,能够得志 :实现 3、判断文言句式:戒之曰:省略句,省去主语“母亲”。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判断句 ,“者,也”,表判断。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例:行天下之大道A.父命之 B.妾妇之道也C.与民由之 D.往送之门【解析】例句是助词,的。A代词,他。B助词,的。C代词,正道。D动词,到,往。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父命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 B.以顺为正者 不以物喜C.一怒而诸侯惧 窥镜而自视 D.是焉

17、得为大丈夫乎 惧有伏焉【解析】A代词,他;主谓之间。B把;因为。C表顺承;表顺承。表反问语气,怎么,哪里;句末陈述语气。3、选出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必先苦其心志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公与之乘【解析】A代词,他;代词,他。B给;比。C表顺承;表转折。D助词,的;代词,曹刿。4、选出与“帝感其诚”句式相同的一项( A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C.戒之曰 D.征于色,发于声【解析】例句是被动句。A被动句。B判断句。C省略句。D倒装句。5、下列选项中

18、与贫贱不能移中的“移”用法不同的是( D )A.劳其筋骨 B.忿恚尉 C.闻寡人之耳者 D.友人惭【解析】例句是使动用法:使动摇。A使动用法,使劳累。B使动用法,使恼怒。C使动用法,使听到。D无特殊用法。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D )A往之女家 何陋之有B一怒而诸侯惧 而形貌昳丽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二石兽并沉焉D不得志,独行其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解析】A动词,到,往;宾语前置的标志。B表顺承;表并列。C表反问语气,怎么;句末陈述语气。D代词,他的;代词,他的。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居天下之广居(居住) B.得志,与民由之(由于)C.衡于虑(梗塞,

19、不顺) D.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解析】B遵循。8、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例句:行天下之大道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汝心之固C.鸣之,不能通其意 D.已而之细柳【解析】例句是助词,的。A助词,的。B主谓之间。C补足音节。D动词,到,往。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举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担当重任的人并非是天生的,而是要经历艰苦的磨炼、引出论题。B.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起过渡的作用: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

20、是从正面简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D.富贵不能淫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析】C应该是从侧面论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

21、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自赞:自我总结。庶几:差不多。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B )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解析】A、C、D三项中的“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 它)的”或“他(她,它)们的”;B项,“其”是副词。表示反诘。译为“岂,难道”。2、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A )A.贫贱不能移(移动)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解析】A项,“移”在这里是“动摇”的意思。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

22、误的一项是( D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解析】D项,“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表述有误,应是:为了表现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气节。4、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译文: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5、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答: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

23、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习题及答案一、文言现象积累: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假字,拂,通“弼”,辅佐。曾益其所不能:通假字,曾,通“增”,增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通假字,衡,通“横”,梗塞,不顺。举于士:古今异义,古义:狱官;今义: 士兵 所以动心忍性:古今异义,古义:用这些方法;今义: 表因果的关联词语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今异义,古义:这样的;今义: 判断动词举于版筑之间:古今异义,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 建筑、修路必先苦其心志: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劳其筋骨: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

24、法,使.劳累。饿其体肤: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饿:使受到饥饿之苦。空乏其身: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经受贫困之苦。动心忍性: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动:使惊动;忍:使坚强。人恒过: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犯错误。入则无法家拂士: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指在国内。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指在国外。2、一词多义:拂: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士: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发于声:显露、流露。而: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连词,表顺承。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连词,表并列。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

2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征于色:介词,在。生于忧患:介词,由于。3、判断文言句式:舜发于畎亩之中:被动句,发,是被选拔。倒装句,状语后置,舜于畎亩之中发。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动句,倒装句。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动句,倒装句。管夷吾举于士:被动句,倒装句。孙叔敖举于海:被动句,倒装句。百里奚举于市:被动句,倒装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倒装句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倒装句 。二、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解析】A志向;名作动

26、,做标记。B违背,不顺;通假字,拂,通“弼”,辅佐。C兴起,被任用;显露,流露。D常常;常常。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解析】D连词,表并列。3、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B )A困于心皆以美于徐公B苦其心志帝感其诚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D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解析】A在;比。B代词,他的;代词,他的。C助词,表停顿;助词,的(人)。D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4、选出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B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B傅说举于

27、版筑之间 在乎山水之间也C人恒过,然后能改 及鲁肃过寻阳D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解析】A将要;带领。B中间;中间。C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犯错误;经过。D显露,流露;开放。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解析】D过:犯错误。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C.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解析】A都是代词,都指代

28、“将接受大任的人”。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不译,宾语前置标志。D介词,给;介词,比。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舜发于畎亩之中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温故而知新C、行拂乱其所为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解析】A从;从。B所以;旧的知识。C代词,他的;表反问语气。D表顺承;表修饰。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畎亩之中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吴广以为然 【解析】A指示代词,这;判断动词,是。B助词,的;助词,的。C用来;的原因。D这样;正确。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解析】C振作。10、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 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 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解析】A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