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44.96KB ,
资源ID:303347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3347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分章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分章总结.docx

1、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分章总结第1章绪论1.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性质:社会公益性;福利性。2.特点: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服务性行业的关键是质量,而卫生服务质量不容易建立统一的标准;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即不仅包括病人,也包括正常人和二者之间的人;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国家和政府有责任保证国民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其政策是责任的具体体现;卫生服务的垄断性,由于卫生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没有选择性。3.的地位与作用:是健康的保障是保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是建设和谐社会

2、的重要内容4.影响发展的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5.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的力量,呼吁全社会参与;为人们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核心)。6.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与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们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7.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任务是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中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三层次:全社会;

3、部门区域;组织专业。过程:计划(计划编制,计划实施,计划评价)、组织(体系设置组织变革发展)、控制(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体: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为主要形式的卫生服务组织;8.卫管学客体: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人员及相关人员)卫生系统活动(医疗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基层卫生服务管理;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社会卫生措施(卫生筹资;卫生支付;卫生组织;卫生规制;卫生行为)9.卫管学(1)主要内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药品管理;中医药管理;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2)方式:计划方式(方向性、指令性、指导性)法律方式经济方式行政方式项目方式10.我国

4、卫生事业发展(1)取得的进展:人民健康不断提高,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1.(2)面临挑战:人民健康需求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加速,需求增加,多样化层次化,疾病谱明显变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对医疗卫生体系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公共卫生体系仍不健全;看病难看病贵;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仍任重道远;药品供应体系尚需深化)突发事件频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卫生应急机制不完善第2章 管理学原理12.管理的职能:计划:为组织确定任务、宗

5、旨、目标;实现目标的战略、措施、程序;以及实现目标的时间表和预算。决策:为达到一个目的,从两方法中选择一个实施的分析判断过程组织:根据组织的目标、战略和内外环境设计组织结构,并为不同岗位配置人力资源的过程;领导: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以推动其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控制:衡量和纠正下属活动,以保证事态发展符合计划要求的过程13.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适应原则:系统(整分合,封闭);人本(能级,动力,行为);动态(弹性,反馈);效益(价值)。14.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其组织原理为a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b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c标准化原理d实行刺激性的计件

6、工资报酬制度e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f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一般管理理论:代表人物为法约尔。提出企业的全部活动为技术性、商业性、安全性、管理型、财务性、会计性工作。最早提出管理五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系统总结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古典组织理论:代表为德国人马克斯韦伯:明确而系统地指出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a成员有固定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b组织实行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c关系是对事不对人d成员选用做到人尽其才e成员明确工作范围及权责f成员按职位支付薪金,有升迁制度。15.评价:古典管理理论的杰

7、出代表泰勒、法约尔等人在不同的方面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管理实践产生深刻影响,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足够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与此同时,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来,并引起了许多企业管理学者和实业家的重视,但是对其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进而形成较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O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继续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16.霍桑试验:本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分析: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在决定工人工

8、作效率因素中,工人为团体所接受的融洽性和安全感较之奖励性工资有更为重要的作用。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际关系理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第3章 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1.卫生管理研究的设计:(1)研究课题选择:来源于实际工作、日常生活、文献资料(2)研究课题确定:研究目的(探索,描述,解释);研究假设提出(指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

9、是一种可用于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条件式陈述;差异式陈述;函数式陈述)研究课题的具体化(3)研究设计分析单位(个体、群体、组织、社区)时间维度(横向,纵向:趋势、队列、同组)研究方案(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确定分析单位;确定研究内容;制定抽样方案、问卷或访谈提纲;确定调查场所与时间表;研究经费安排)2.研究课题的选题原则:重要性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3.定性研究:试图从个人自身角度出发,了解事物对个人具有意义的系统化研究。特性:可获得丰富的资料,给予较大阐述空间,以弥补定量的不足,然而过于强调主观性与参与性,不够客观,偏重个案,数量较少,难以外推,存在局限。常用方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德尔菲法头脑

10、风暴法等。4.文献法:1)分类 内容分析法 二次分析;2)特点:没有时空限制避免限制或影响研究对象的行动。省时省钱。缺点:有些重要文献非公开、不易获取;难以保证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缺乏标准化形式,难以编码、分析。5.观察法:1)分类:直接、间接、参与、结构式;2)特点: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认识行为借用观察工具反映客观事实或主观行为观察对象是客观现象耗时,对研究人员有要求高6.访问法:1)分类:非结构式,结构式,半结构式;2)特点:方便经济灵活省时,适用于地理范围较广泛的样本;缺点:耗时、信息易受影响、可靠性有效性差、耗时费力7.德尔菲法:以反馈性、匿名性、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为特征的预

11、测方法。在对预测问题征得专家意见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在匿名反馈给个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到得到稳定的意见。具体程序:a确定预测主题及项目b确定专家小组c进行第一轮预测d专家汇集意见,二次预测直至稳定意见e撰写预测结果报告8.定性资料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PEST分析法情景分析定性资料的计算机辅助分析9.定量研究:步骤:a选题:确定研究内容,情报学分析,提出研究假设。b方案设计:研究变量选择,研究方案设计。c资料数据收集:问卷调查,实验结果评价。d数据资料分析。e结果解释:描述性解释,社会意见。10.定量资料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综合指数法(指数选择步骤:选择

12、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确定指标权重;根据实测数据集其规定标准,综合考虑各评价指标,寻找综合指数的计算模型;合理划分评价等级;检验评价模型的可靠性) 层次分析法TOPSIS法 系统分析法。新进展:关键路径法询证策略法TOPSIS法power swot法(个人经验,规则,加权,重视细节,等级与优先)11.定性定量比较:定性研究侧重依赖对事物的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与理解,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定量侧重对事物的测量与计算,用数字和度量描述现象。A哲学基础:性属于自然主义,量属于实证主义b研究模式:性为自然研究模式,量为科学研究模式c逻辑基础:性为归纳分析,描述性分析;量为演绎分析d理论基础:性为研

13、究过程中逐渐发现和形成理论,量为理论检验e资料收集:性为观察访谈,量为量表问卷调查f研究方法:性为实地研究,量为客观。F研究特性:性为主观,量为客观。他们是卫生管理研究方法学的两个方面和主要途径,孰优孰劣不可定论。现实中并不对立,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应用时要兼顾。第4章 卫生规划1.卫生服务规划与规划的区别:规划工作(planning)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或目标而建立一整套有效分配资源的综合协调机制的过程。卫生规划(health planning)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

14、通过卫生规划,可以定义特定区域、系统、机构、组织进行某项卫生活动的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结合全局战略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协调各种活动。2.卫生服务需要:依据人们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认识到的需要,专业人士判定的需要,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影响因素:人口数量人口组成,尤其是老年人口比例医疗质量预防保健文化教育气候地理条件居住地点和条件婚姻行为心理因素3.卫生服务需求:可以从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两方面讨论。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

15、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障状况的收入水平、卫生服务的效果和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癖好。的市场需求指在某一特定市场、一定时间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是个人需求的总和。影响因素:一般的经济学因素健康状况供给状况医疗保健制度时间供给者的双重身份4.卫生服务供给: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卫生服务供给应具备: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影响因素: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卫生服务价格成本需求水平技术水平卫生资源5.卫生服务规划的作用:明确发展方向为控制活动提供标杆统筹卫生资源配置,协调各类卫生活动统一思想

16、,促进工作协调。6.的基本原则:目标原则和过程原则(通常以提高居民健康状况为中心目标,为实现这一中心目标,有许多中间目标)协调原则(制定卫生规划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实施卫生规划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所以在整个卫生规划工作过程中必须贯彻协调原则,必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系统性原则(对卫生规划工作者来说,需要将卫生事业或其各个组成部分视作相互联系的系统,相互之间,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并相互碰撞和相互影响)可持续原则(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系统内部的持续能力和环境的持续能力,作为指导卫生系统运作的卫生规划,制订过程中需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7.步骤:背景分析(目的是综合性

17、概括过去各项有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为确定今后工作的重点提供背景资料。包括卫生服务需要、需求、提供和利用)拟定目标(目标指期望成果,在卫生规划工作中,每个规划都应有明确的中心目标和分解的目标体系。一个好的目标应至少包括要做什么,谁来做,在哪里做,何时完成,做到什么程度)修正目标包括分析环境、分析资源、SWOT分析制定战略(从战略的最终目的角度来看,战略可分为稳定型战略、增长型战略和收缩型战略。稳定型战略特征是很少发生重大变化;增长型战略以目标水平增加、资源配置增加、活动增加为特点;收缩型战略以减小规模、消减活动为特征)实施战略(需注意各部门协作关系、完成规划活动的人员、经费

18、支持、时间进度)监测评估8.的评价:适合程度、足够程度、进度、效率、效果、效益、影响评价。第5章 卫生组织1.卫生组织体系构成:卫生行政组织体系、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卫生第三方组织2.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卫生部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乡卫生院3.卫生行政组织职能:卫生资源配置的引导和调整公共卫生卫生监管其他,如血液管理4.医疗保障组织体系:从事医疗保障服务,以实现居民疾病风险分担,提高居民医疗服务可及性为目标的组织集合。我国医疗保障体系:行政型的医疗保障组织、社会型的医疗保障组织、医疗保障第三方组织。5.卫生服务组织构成:医疗服务组织、疾病预防与控

19、制组织、妇幼保健组织、医学科研及医学教育组织。6.卫生服务组织分类:(1)按职能:医疗服务组织体系(由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组成的组织体系,是卫生服务组织体系的主体,承担所有医疗服务的供给任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2)按区域:城市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和农村。7.城市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城市两级卫生服务网络,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域医院组织的两级卫生服务网络。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协作,保障城镇居民的健康需求。8.农村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以县级卫生服务组织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卫生服组组织体系,主要承

20、担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任务,为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供保障。9.组织变革(organizational change):满足发展需要的必然过程,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的内在结构,对组织结构中不适应的地方调整修正。甚至对整个组织进行重新构架,以提高组织效能,适应客观发展需要的管理活动。10.组织发展(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计划、有系统地采取干预措施,对构成组织的各要素进行系统的变革,以期开发组织的自我更新能力和提高组织效率。11.卫生组织存在问题:组织体系布局不合理导致服务可及

21、性较差;组织体系中的条块分割导致管理困难市场机制对多元组织结构的影响政府职能缺位与不统一导致组织功能不确定。12.卫生组织变革遵循原则和将来趋势: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建设四项基本卫生政策,增加卫生服务的可及性(a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障制度,b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c建立国家医疗药物制度,d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益性医院管理制度)构建与目标体制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卫生领域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将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三层次13.卫生组织变革动因: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医疗技术疾病谱卫生服

22、务需求组织内部14.阻力及克服:(1)政府不作为利益集团的阻碍组织惯性组织内部对变革认识不足(2)克服的策略与方法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组织内部的引导与沟通。15.类型:依据变革内容:技术变革、转轨和转型;依据激进程度:激进式变革,渐进式变革和统筹式变革。16.过程:审视状态分析变革的必要性设计并选定变革方案实施变革反馈变革效果并将变革效果制度化。17.评价:变革后的卫生组织能否有效改善人群健康状况变革是否促使卫生组织自身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变革对组织成员的价值。第七章 卫生支付1.卫生支付制度:为了规范卫生服务购买方(政府、医疗保险机构和病人)与卫生服务提供方(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以达成相关政策目标和

23、合理补偿而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主要涉及服务(执行者、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或项目、服务流程及服务要求、配套资源、考核与评估)、支付方式及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分类:供方支付制度(补供方),需方支付制度(补需方)2.卫生支付作用:对卫生服务提供方:改变资源的整体配置,进而影响整个卫生系统的绩效;对医疗保险制度:杠杆作用,直接决定了医保制度的效果;对医疗机构改革:影响医务人员的劳务政策,医院的管理自主权,患者的治疗方案,医疗服务的质量,医院的管理水平和信息系统。3.支付方式:指卫生服务支付方对规定服务的消耗进行补偿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对提供方的补偿(补供方)和所覆盖人群的补偿(补需方)。4.供方支付

24、方式核心要素:支付单元,支付标准,结算的时间点。5.制度改革目标:控制费用,强化管理,确保质量,转换机制,实现多赢。第8章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1.卫生服务质量:医院、CDC等卫生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与服务利用者的需要和需求的符合程度。(WHO提出的卫生服务质量标准)至少包括服务过程的有效与舒适性资源的利用效率(经济效率)危险管理病人的满意程度。 2.服务的特征:一种结果更是一个或一组过程的过程或多或少的无形性生产和消费不可分离性差异性不可储存服务的交易不包括服务所有权的转移3.全面质量管理(旧)(Total quality control)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

25、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组织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4.全面质量管理(新)(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这一定义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最新发展,也得到质量管理界广泛共识。 5.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顾客至上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系统思维预防为主强化控制持续改进以事实为依据6.特点:“三全一多”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多种方法实施的7.的步骤:戴明(PDCA)循环:计划、执行(按照所制定的计划和措施实施

26、)、检查(对照计划检查全面质量管理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及时发现和总结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和处理(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措施、巩固成绩、吸取教训、提升质量并将遗留下的问题转交给下一轮循环)8.理论的指导思想:从系统和全局出发,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求繁荣用户至上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强调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突出人的积极因素预防为主9.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服务过程导向的管理模式(绝大多数)客户需求导向的供求互动导向的整体质量。10.服务过程导向的管理模式:诊疗规章制度诊疗规程与指南医学审计计算机化医嘱系统。11.卫生服务质量标准制定面临的挑战:个体化的卫生服务行为难以标准化多样性

27、的卫生服务步骤和途径难以标准化以患者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思想观念和标准缺乏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难以满足要求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等软件难以满足要求卫生服务供求双方沟通渠道尚不通畅。12.卫生服务质量审核的类型服务质量审核程序质量审核质量体系审核13.的要求有法可依人员应符合专业要求独立性公正,按计划协调的气氛14.卫生服务质量缺陷:管理人员对顾客的理解存在差异管理人员确定的质量标准与管理人员对顾客期望的理解之间存在差异管理人员确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与服务人员实际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差异服务人员实际提供的服务与机构在营销活动中宣传的之间存在差异顾客感觉的服务质量或实际经历的与顾客期望的存在差

28、异15.卫生服务质量标准制定流程:确定卫生服务供求双方互动的流程将顾客期望融入卫生服务过程中选择实施标准化的服务行为确定软/硬指标需要建立卫生服务标准的观测与反馈机制确立标准化服务行为的质量水平简单的感知关系研究方法不能测量、反馈和评价卫生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调查代之用评价指标监测卫生服务标准行为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卫生服务人员定期修改卫生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16.风险管理:(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结合各种经济、社会及其他有关因素对风险进行管理决策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过程,及时对降低风险的措施进行分析、选择、执行及评价。目的:降低风险和提高治疗效益。(2)基本要素:4C同情、交流、能力、表格化

29、。(3)建立原则:预防性、可操作性、系统性、普遍性原则;(4)步骤选择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计算指标综合指数用设定区间与得出指数相比较,风险标识表示预警风险程度。第九章 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管理1.卫生服务市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或服务市场,是卫生服务产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是各相关经济主体之间全部交换关系的总和,更是一种卫生经济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或手段。 供方:医疗卫生机构(医院,诊所,药房,预防保健,康复等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医师,护士,药师,卫技人员)。需方:病人、健康者。医疗保险公司。2.卫生服务产品特征:无形性、服务与消费的同时性、不可储存性、差异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垄断性、高质量性和无误差性、供

30、给者的主导性。3.卫生服务营销:指卫生服务人员和服务组织通过创造,同交换对象交换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产品(包括服务和有形产品),以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和欲望,同时满足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和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不仅是一种自愿交换的行为,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满足人们需要的行为。4.卫生服务社会营销:针对特定的社会问题,如滥用毒品、吸烟、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的常见慢性病等,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技术,使得目标群体改变旧观念,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同时以合理的价格和方式提供相应的产品巩固观念和行为改变,达到增强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目的。5.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原理:分析社会营销环境、调查和选择目标接受者群,设计

31、社会营销战略,设计社会营销组合方案,组织、实施、控制和评估.6.的伦理问题:营销过程中的伦理问题选择目标人群开发营销产品评估营销效果其他(不同伦理原则间的平衡问题;营销管理的强制性问题)。7.的特征:产品特性差异、营销目的差异、消费者需求差异、竞争方面特征、营销主体方面特征、社会营销难度大于商业营销。8.卫生服务营销组合策略:卫生服务机构为了进占目标市场,针对接受卫生服务对象的需求,在综合考虑环境、竞争及卫生服务机构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对卫生服务机构的可控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卫生服务机构的营销目标。9.七要素:服务产品;服务价格;渠道或网点;促销;人员;的有形展示;过程。核心:揭示了员工的参与对整个营销活动的重要意义。医疗机构员工是组织的主体,每个员工做的每件事都将是患者对卫生服务感受的一部分,都将对医疗机构的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应让每个员工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决策,真正发挥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10.乡镇卫生院内部因素评价表:(1)内部条件:优:处于三级医疗保健网的中间环节群众基础好服务半径相对稳定,医疗费用相对低廉。劣:基础设施落后,设备简陋医疗水平不高,队伍不稳管理体制不顺,观念陈旧。(2)外部条件:机会:政府重视,从20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