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8.68KB ,
资源ID:30238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238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HIV.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HIV.docx

1、中国HIV中国HIV【摘要】 自1981 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AIDS) 以来,艾滋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传播和扩散。中国的艾滋病也进入了快速传播期。本文章综述了中国,尤其是云南省和中部地区HIV-1的主要流行情况。【关键词】 中国 HIV-1 流行状况 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主要病原体,它属于单股正链核糖核酸(RNA)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 慢病毒亚科(Lentivirinae)3。该病毒在体内独特的复制方式(无校正功能)和基因重组使其基因组具有高度的多样性45,并形成一定的地区性分布特点。到目前为止, HIV-1已有AK 9种亚型和16种重组模式CRF1-16

2、(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USA, http: / /)。 1 云南省HIV-1的流行情况 我国于1985年首次报道了HIV-1感染者6。云南省是中国HIV-1的第一个暴发流行区。1989年在云南省德宏地区瑞丽市发现了以IDUs为主的中国第一个艾滋病流行区79,10,约有146例IDUs感染,占全国总感染人数的70%。敲响了中国HIV/AIDS流行的警钟8。亚型分析结果表明,最初在云南省IDUs中发现的是B亚型和B亚型7,8,10,11。后来B亚型逐渐取代了B亚型占据主导地位,从1990年占所有亚型的20增长到1996年的908,10,11,12。199

3、2年,在云南的IDUs中又发现C亚型,是由印度的IDUs传播来的。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C亚型已通过毒品运输传播到中国的南部、中部甚至西北地区,引起了中国的广泛流行8,12。1994年末,在泰国从事商业性工作的返回云南的一名妇女体内发现CRF01-AE12。从这一年起,云南省HIV-1的感染人数开始呈指数增长,并且出现了基因型的多样性10,BC重组和CRF01-AE重组出现。1995年,HIV-1开始在中国云南省之外的地方快速传播12,到199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报道发现HIV-1感染10。 云南省的HIV-1感染情况由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首次爆发到现在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4、以下几方面:第一,感染亚型:1989年最初分离到的是B亚型,到现在B亚型、CRF01-AE (A)重组和 CRF07-BC/CRF08-BC 重组多种亚型共同占主导地位。其中,CRF07-BC/CRF08-BC 重组是中国特有的亚型。第二,感染人群:由IDUs占主导地位,向其他高危人群和普通人员传播,包括农民、无职业者(%)、自由职业者(%)、工人(%)、女性性工作者、服务人员(%)、卡车司机(%)、学生(%)、移民人员(%)、儿童(%)、军人(%)和未知人员(%)8,其中性工作者、孕妇和同性恋人员的感染率开始上升。第三,传播途径:20世纪80年代末,吸食毒品和共用注射器是主要的传播途径,逐渐

5、地,异性性传播和其他传播途径的比率开始增加。通过性传播而感染HIV-1的人数比例由1996年的低于5% 上升到2006年的20%左右。性病患者和女性性工作者是主要的原因。第四,感染民族:从少数民族向汉族转移。傣族和景颇族的感染率由1989年的80%下降到1994年的50%,到2006年,HIV-1在其他的10个少数民族中也发现,但汉族成为主要的感染人群,占总感染人数的80%。第五,大量感染的农民开始取代无职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农村到城市的移民工、工厂的工人已占总感染人数的50%。这个变化和HIV-1沿着毒品运输路线从农村向城市传播是一致的12。最后,HIV-1在孕妇中感染率由1995年的少于%上

6、升到2006年的%。所有这些变化都加速了HIV-1在非静脉吸毒人员中的传播。 2 中部地区HIV-1的流行情况 中国中部的河南省及其邻近省的有偿献血人员感染是中国HIV-1的第二个流行区,主要是B亚型感染10,这个地区HIV-1的爆发流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极大关注。这些地区的非法有偿献血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19921996年达到高峰,主要指采集献血者的血液,体外分离血浆,再把血细胞等有形成分输回到献血者体内。由于器械没有消毒或消毒不严格,污染越来越重,以及反复使用针头和注射器,造成了HIV-1在当地人群中广泛的传播10,13,14。HIV-1在河南省的几个乡村的感染率达17%60%。除了河

7、南省,其周围的省份,包括山西、安徽、湖北也是通过这种途径感染HIV-1。到20032004年,官方报道的有偿献血人员占总感染人数的%,这个数值估计已超过50万10。 3 中国HIV-1流行的主要亚型 目前,中国主要的流行株有HIV-1的B亚型,BC重组型和CRF01-AE重组型15。除了B亚型,三个CRFs对中国HIV-1的流行也起了重要的作用。CRF01-AE重组最初在泰国发现,后来遍及东南亚11,16,主要通过异性恋传播12,17,18。中国的CRF01-AE由在泰国工作过的商业性工作者传来的10,12,主要在西南边境和东南沿海地区流行5。两个相似的CRFs,CRF07-BC 和CRF08

8、-BC,1997年首次在中国的IDUs中发现。CRF07-BC是在西北地区新疆的IDUs中发现,CRF08-BC是在东南地区广西的IDUs中广泛流传。它们是不同的B亚型片段插入到C亚型的骨架上,和不同的毒品贸易陆路路线相关:从共同的起源地-云南省出发,CRF07-BC是向西北方向的新疆传播,而CRF08-BC向东传到了广西11, 据专家推测CRF07-BC在国内的流行时间早于CRF08-BC19。 20012003年我国进行了第2次全国HI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共发现A、B、B、C、CRF-BC、CRF01-AE和CRF02-AG8种类型的HIV-1亚型。在这8种HIV-1毒株中,CRF-BC亚

9、型占%;B亚型占%;CRF01-AE亚型占%;B 亚型占%;A亚型占%;C亚型占%;CRF02-AG亚型占%17。本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HIV的亚型主要以CRF-BC、B和CRF01-AE为主,与19961998年全国HI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相比,B亚型已由原来的第1位降至第2位, 而CRF-BC亚型则上升为第1位,同时CRF01-AE亚型所占比例也有所增加。这说明重组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播优势。HIV-1在不同人群中的传播特点是:在吸毒人群中以CRF-BC亚型为主;献血人员中仍主要以B亚型为主;性乱人群则以CRF-BC、CRF01-AE和B亚型为主17。 4 结语 在中国的东南部和缅甸的北部,新

10、的重组亚型似乎不断地出现。现在的研究证明HIV-1不同亚型的混合高度地暴露于中国东南部的人群和社会中,很可能在第一代重组亚型之间产生第二代重组亚型20。这种新重组毒株的产生预示艾滋病的流行态势将更加复杂,控制难度也将增大,使HIV-1疫苗的研发更复杂。 【参考文献】 1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1Kaposi s sarcoma and pneumocystis pneumonia among homosexual men-New York City and CaliforniaMMWR,1981,30:305-308. 2 Center for Disease Co

11、ntro1Pneumocystis pneumonia-Los AngelesMMWR,1981,30:250-252.3 张喜红,袁均林,詹发先,等.HIV-1 基因分型及其研究意义.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1.4 邢辉,梁浩,万卓越,等.中国CRF01-AE亚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300-304.5 黄海龙,郑健,颜苹苹,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AE重组亚型毒株全长gp120基因序列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104-3108.6 Zeng Y, Fan J , Zhang O , et al. Detection o

12、f antibody to LAV/HTLV- in sera from hemophiliacs inRes, 1986, 2 ( Suppl 1) :S147-S1491.7 马瑛.首次在我国吸毒人群中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0,11:184- 185.8 Yong Zhang, Lin Lu, Lei Ba,et al. Dominance of HIV-1 Subtype CRF01-AE in Sexually Acquired Cases Leads to a New Epidemic in Yunnan Province ofMedicine, 2006,3:

13、2065-2076.9 Ling Su, Marcus Graf, Yuanzhi Zhang,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Virtually Full-Leng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Genome of a Prevalent Intersubtype (C/B9) Recombinant Strain in China. JOURNAL OF VIROLOGY,2000, 74:11367-11376.10 Linqi Zhang, Zhiwei Chen, Yunzhen Cao, et al. Mole

14、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and Hepatitis C Virus in Paid Blood Donors and Injection Drug Users in China. JOURNAL OF VIROLOGY, 2004, 78:13591-13599.11 Rongge Yang,Shigeru Kusagawa, Chiyu Zhang,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Class of Human Immun

15、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Recombinants Comprised of Two 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s, CRF07-BC and CRF08-BC, in China. JOURNAL OF VIROLOGY, 2003, 77:685-695.12 SUCHEEP PIYASIRISILP,FRANCINE E. MCCUTCHAN,JEAN K. CARR, et al. A Recent Outbreak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Infection in Southe

16、rn China Was Initiated by Two Highly Homogeneous, Geographically Separated Strains, 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 AE and a Novel BC Recombinant. JOURNAL OF VIROLOGY, 2000, 74:11286-11295.13 冯福民,李敬云,鲍作义,等.我国中部HIV-1 B亚型分离株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中国病毒学,2004,19:444-448.14 ZUNYOU WU, KEMING ROU,ROGER DETELS, etof HIV infection among former commercial plasma 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