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7 ,大小:107.79KB ,
资源ID:30228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228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教学纲要.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教学纲要.docx

1、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教学纲要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 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大致时期 汉末建安元年(公元196)隋文帝统一中国(公元589),共历约394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背景及特征 一、时代特征:战乱分裂 乱世文学 文学的悲剧性基调 长期战乱、动荡、分裂,导致了儒学正统地位下降。 二、时代思想的变化 思想大解放 道家思想、佛教的大流行 三、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 世代为官的豪门大族垄断经济、政治、文化。“九品中正制”。文学家族的大量出现;寒士的不平之鸣 四、文人独特的心态 强烈的忧患意识 ;焦灼苦闷的情感 ;鲜明的自我意识 五、酝酿文学新变的时期 1、文学进入自觉的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

2、文学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文学观念的树立文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追求(远离教化功能); 文学体裁的独立和多样化; 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空前繁荣 2、玄学的兴起与佛教的传入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因素。 玄学思辨的哲学 崇尚自然“自然”与真为上的审美理想;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中国诗歌艺术精髓:言有尽而意无穷;魏晋风流 佛教想象世界的丰富;故事性的加强;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丰富了文学观念和词汇。 3、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应用。 永明声律说揭示四声协调的规则,并自觉运用到诗文创作中,变以往自然的巧合为人工的声律,开启诗文格律化的道路。 修辞的丰富和自觉的追求,等等。 魏晋南北朝文

3、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建安正始文学 建安文学v 汉末建安时期和魏前期 v 建安时期,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以及蔡炎等,为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打开了一个彬彬之盛的新局面,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并确立起“建安风骨”这一影响深远的诗歌美学典范。“三曹”、“七子”、蔡琰等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 第一节 “三曹”v 曹 操一、生平及思想 v (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出身于一个富有但社会地位不高的家庭,政治上代表着地主阶级中比较低微的阶层。 v 思想上排斥名教,反对伪道德,但并不真正排斥原始儒学。其度关山和对酒篇里所表现的政治理想,是儒家和法家的混合。二、

4、对建安文学的倡导和推进 v 礼贤下士,广招人才,对文士十分爱惜,从而形成邺下文人集团。 v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本人就是杰出的文学家,积极创作。 v 不拘一格的用人标准,促进了文人的个性解放,促使要求恢复人的本性、崇尚朴素自然、通达人情成为当时的一种普遍意识。建安文学的繁荣正是以文人个性的解放为前提的。 三、文学创作实绩 v 首开风气 1、诗歌 现存24首,皆乐府。按内容大致可分四类: (1)“诗史”性叙事诗:蒿里行、 苦寒行、薤露行等。 明人钟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2)政治抒怀诗:短歌行、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等。 (3)写景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等。 (4)游仙诗:陌上桑等。 v (梁)锺

5、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v (宋)敖器之:“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v (明)胡应麟:“汉人乐府本色尚存” v (清)冯班:“慷慨悲凉” v (清)陈祚明:“跌宕悲凉,独臻超绝” v 诗歌特色: 古直悲凉;沉雄慷慨。 2、文章 曹操一生所作诏令、书表等文章现存一百四十多篇。其文自开风气,文笔简洁朴素,风格清俊通达,说话直截了当。如让县自明本志令,无所顾忌地在诏令中披露自己一生心事,大胆宣称“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称此文“未尝不抽序心腹,慨当以慷也。” v 文章特色: 简洁朴直, 清峻通脱。v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v “昼携壮士破坚阵,

6、夜接词人赋华屋。”(唐)张说邺都引v 选拔人才必须名实相符。 “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也可以起用。 v v v v 曹丕一、生平及思想 v (187-226)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 v 作为一个政治家,曹丕确有他残忍而善弄权术的一面;但作为一个文学家,他又有文雅重情、多愁善感的一面。在其父影响下,曹丕对儒家礼法更加轻视,他喜欢老庄、爱好自然,性格中有旷达和不拘礼法的一面。 二、文学成就 1、诗歌 现存诗约40首,依内容大致可分三类: (1) 宴游诗。芙蓉池作诗等。 (2)抒发政治情怀和志向。黎阳作诗(3)写离愁别恨。此类占多数,借汉代游子诗的传统题材寄托人生飘零无依

7、的感慨。燕歌行、杂诗等。 v 燕歌行是我国诗歌史上现存最早的完整而又成熟的文人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影响甚大。 v v 清沈德潜:“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v 相对曹操,曹丕诗新变要之有二: 其一,致力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其二,文人化。更多使用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文人化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艺术形式的创新。 v 诗歌特色: 清丽婉转, 低徊哀怨。 2、文章 曹丕文章据说近百篇,然传世极少。 v 典论论文为我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独立成篇的文学理论专论。 v 与吴质书追念昔游、感伤离别,抒情写景皆佳。是一篇很有文学美感的书札,写得真挚感人。其

8、中也论及作家操守及创作,可作文论资料与典论论文参看。 v 曹植一、生平及思想 v (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世称陈思王。自幼以才华深得乃父宠信,曾有立为太子之意。但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终于败给曹丕。后饱受其兄侄迫害,郁郁而终。 v 拯世济物的理想和恃才傲物的性格贯彻于其一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并且成为其作品的基本精神。 v 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v 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v 二、文学

9、成就 v 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 v 在建安作家中,历来最受人们推崇的是曹植,钟嵘在诗品序中称他为“建安之杰”。他在诗歌、散文、辞赋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中诗歌方面贡献最大。也是建安作家中现存作品最多者,共有诗90余首,完整和较完整的散文、辞赋40余篇。 v (一)、诗歌 v 曹植的诗歌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1、前期:多为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之作,情调浪漫、乐观、自信,如 白马篇等。另有写友情的一类,如送应氏等。 v 白马篇 2、后期:主要表达政治上受摧抑 的愤懑以及渴望自由和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多慷慨之音、悲凉之辞。 v 这一时期诗歌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比以前进了一大步,艺术上

10、也更成熟了。许多杰出诗作如赠白马王彪、杂诗六首、野田黄雀行、七哀、泰山梁甫吟等都产生于此期。 v 赠白马王彪v 野田黄雀行 v 杂 诗 v 诗歌特色: “骨气奇高, 词采华茂” v 曹植诗歌成就小结: v 曹植继承了前代诸体诗歌之所长,又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主要表现: 突出了抒情化的特征 ;追求形式美。 v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对五言诗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v (二)、散文 1、书体文 v 于应用文体中显示出文学魅力,慷慨任气、文采焕然。如与杨德祖书、与吴季重书、与司马仲达书等。 v 尤其与杨德祖书,对自己的好友倾吐抱负,抒情成分更浓。 2、表

11、文 v 情文并茂。如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愤愤不平和渴望自由的心情。 v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陈思之表,独冠群才。观其体赡而律周,辞清而志显,应物掣巧,随变生趣,执辔有余,故能缓急应节矣。”v (三)、辞赋 v 其辞赋屏弃了汉赋那种堆砌奇字的恶习,用华美而不艰涩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情。显示出由平板地铺叙事物的汉赋向抒情化、小品化的清新抒情短赋发展的倾向。代表洛神赋。 v 另一篇名作鹞雀赋,文字通俗,对后世俗赋颇有影响。 v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颻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v 体迅飞凫,飘

12、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背诵) v 第二节 “七子”及蔡琰 v 建安七子: “七子”之称最早见于曹丕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祯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v 王璨v “七子之冠冕” (刘勰)v 王璨的文学创作与他的仕途一样分为前后两期。 v 前期他亲历过战乱灾祸,在荆州过着流寓生活,又长期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忧国忧民之情与怀才不遇之愤纠结在一起,使他的

13、文学作品笼罩着一层悲凄愤悱的情调。 v 后期他在曹操幕中,一方面受到北方广大地区已经实现统一的形势的鼓舞,一方面也因担任重要官职而激发起建功立业的信心,他的创作基调转变为激奋昂扬。主要诗歌作品从军诗五首,再现了战乱后农村田园荒芜、满目创痍的景象,对曹操的英明神武作了热烈歌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从军征战、建功立业的激昂情绪。v 七哀诗其一 登楼赋 v 情真辞切,“为情造文”。 v 艺术技巧精湛。 直接抒情与借景抒情相互交错,情随 景迁,因情设景,皆有情景相生之妙。 虚实相间,脉络清晰,结构巧妙严谨。 措辞恰切,音韵和谐,风格清雅。 v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

14、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丽辞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体,此立赋之大体也。” “魏晋之赋首” v 朱熹楚辞后语:“登楼赋,犹过曹植、潘岳、陆机愁咏、闲居、怀旧之作,盖魏之赋极此矣。” v 蔡琰v 悲愤诗 v 悲愤诗写得激昂酸楚,语言浑朴,真实感极强,在建安诗中别构一体。它一方面深受汉乐府叙事诗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揉进了文人抒情诗的写法。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感情,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虽为叙事诗,但情系乎辞;同时叙事不板不枯,不碎不乱。 v 长于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当详处极力铺写,当略处一笔带过。 建安文学小结 v 建安文学的特征: v 政治热情的高扬 动荡的乱世及人们政治热情的普遍高扬诗歌中悲凉慷慨的精神 v 人生苦短的感叹 单纯的哀叹;生命虽短促、功名虽未立,但仍努力追求;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后两者体现积极的人生观,对后世有志之士有很大激励作用) v 鲜明的个性色彩 从风格、体裁等方面都有意识地追求个性 v 浓郁的悲剧色彩 身处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都敢于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勉励自己及他人惜时如金,及早建功立业以名垂不朽。“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或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后人对建安文学特征的概括。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