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7.69KB ,
资源ID:300850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0850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加快转型创五区凝心聚力争十强送审稿.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加快转型创五区凝心聚力争十强送审稿.docx

1、加快转型创五区 凝心聚力争十强送审稿加快转型创五区 凝心聚力争十强为建设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县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吉安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征求意见稿(2011年7月 日)同志们:中国共产党吉安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加快转型创五区,凝心聚力争十强,为建设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县而努力奋斗。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吉安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

2、我县发展历程中经受挑战和考验最多的五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取得成就和变化最大的五年。五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苦干,顽强拼搏,有效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成功战胜了甲流疫情、冰冻雨雪灾害和特大洪涝灾害等严峻考验,积极应对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具体表现为“六个迈上新台阶”:一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驰入快车道。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70亿,达到74.02亿元,年均增长15.4%,五年翻了一番多,其中人均生产总值达

3、到1.57万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达到10.31亿元,年均增长30.7%,五年翻了近两番,在全省排位前移了11位,列全省100个县(市、区)第17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70亿,达到71.1亿元,年均增长39.2%,五年翻了两番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6亿元,年均增长18.4%,五年翻了一番多;县内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是2005年的2.6倍和3.1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10年,全县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0110元,五年净增7253元,年均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68元,五年净增2187元,年均增长10.5%。二是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三次产业结构

4、由2005年的31.240.128.7调整为2010年的21.15424.9,二产比重五年提高了13.9个百分点,成功实现了从农业为主向工业主导的重要转型。工业升级步伐加快。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林化医药和冶金建材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28亿元,五年翻了三番多,全县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24家,纳税超千万元的企业有14家。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粮食生产实现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横江葡萄、肉鸡、肉牛、生猪四大特色产业扬优成势,全县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35家,喜获“中国葡萄之乡”的美誉,被列为首批全国现代农业示

5、范区。第三产业日趋繁荣,旅游休闲、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健康成长。三是发展后劲迈上新台阶。五年来,全县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79个,涉及工业、农业、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各个方面,共完成投资96亿元。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共引进各类项目9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引进省外资金45.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实现外贸出口2.1亿美元,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县,连续三年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工业园区快速壮大。园区总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已开发建成8平方公里,形成“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五年来,新增各类入园企业82家,园区企业总数达到215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

6、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65家,园区从业人员达到2.6万,2010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3.4亿元,跻身百亿园区行列,获批全省生态园区建设试点,成为全省一类工业园区。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财税金融等各项改革平稳推进,发展活力更加充足。四是城乡建设迈上新台阶。县城建设实现大跨越。五年累计投入16.8亿元,建成了3条出城景观大道、5个公园,完成了8条城区道路 “白改黑”以及一批市政设施工程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了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了4万,城区道路面积增加了150万平方米,构建了“五横六纵

7、”的城市路网框架,新增绿地面积190万平方米,城镇化率提高了19.5个百分点,达到41.5%,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县城、园林县城和全省卫生县城。按照非均衡发展原则,先行先试,启动了“一城连四镇”的七个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建设被誉为“吉安模式”。五年来,高标准建设了589个新农村建设点和9个综合示范点,全县100%的行政村和60%的自然村通水泥(油)路,60%的农户用上自来水,卫生厕普及率达50%,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在全市率先铺开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五是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协调推进社会事业。五年来,科技、教育、文化、卫

8、生、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有19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10537位学子考入各类大专院校,新建、改建校舍12.53万平方米,新建学校2所,6个项目列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13所卫生院建成或改造,体育健儿在省级运动会上摘金夺银224枚。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扎实有效,完成“一大四小”造林绿化15.35万亩,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减排全面完成。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民生投入不断加大。廉租房、安置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开工新建廉租住房6.9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19户,搬迁扶贫移民对象2028户8857人。出台了县

9、城规划区失地农民保障若干政策措施,对80岁以上老党员、9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了生活补贴,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社会管理工作常创常新,平安庐陵创建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六是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强了理论武装工作,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扎实抓好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推进项目建设,破解发展难题”和“学增城、创五区、争十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先后组织党政代表团赴省内外考察学习,搅动干部思想,凝聚发展共识。加强了机关效能建设,大力推行效能问责,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坚持正确用人导

10、向,完善了乡镇和县直部门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健全了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意见等制度。深入推进乡镇规范化建设,在全县19个乡镇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改善了基层政权形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建了5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建立健全了干部廉政谈话、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绷紧廉洁从政、依法办事这根弦。五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由突破到提速、由蓄势到成势的上升曲线,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强劲势能;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一系列可喜而深刻的变化,为未来发展提供了腾飞的新平台和追赶的新起点!五年来取得的成就,是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是

11、历届班子打下良好基础和全体老领导、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吉安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共产党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吉安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吉安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五年的不懈努力,五年的不断探索,挥洒了辛勤汗水,收获了成功喜悦,留下了奋斗足迹,积累了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并长期坚持:(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一条好路子。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我们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立足发展实际,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积极探索后发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在发展思路上,坚

12、持开创性与连续性相结合,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新趋势,注重“借时、借势、借力”发展,提出了“融入中心城区,提升三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争先进位”的总体思路;在发展目标上,坚持跳出吉安看发展,立足全省、全国坐标找位置,继“率先实现新跨越,进入全省先进县”的提出,进而又明晰了“创五区、争十强,建设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县”的奋斗目标。正是这些不断深化的思路和目标,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激励了斗志,促进了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尊重客观规律,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自身特色的赶超发展之路。(二)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注重建立一套好机制。体制活则全盘活,机制新则局面新

13、。我们坚持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秉承“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事在人为”的理念,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积极构建有利于推动发展、促进落实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行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了县四套班子领导集体督查重点项目制度,出台了“注重个性、突出特色、区别分析”的分类考核办法,实行了执行力建设效能问责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实践证明,体制机制也是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不仅需要胆略和气魄,更需要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作保障。(三)必须坚持筑巢引凤、加快集聚,努力创造一个好环境。机遇选择环境,环

14、境带来机遇。我们始终坚持以抓项目的力度抓环境,像经营品牌一样经营环境,在致力于改善硬环境的同时,着力抓好投资软环境建设,使县城不仅成为广大市民的宜居家园,而且成为集聚产业、集聚人才的创业乐园。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哪里的发展环境好,哪里就会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哪里就会出现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只有栽好环境这棵“梧桐树”,形成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入的“洼地”,才能引来项目这只“金凤凰”,才能充分激发区域发展潜力,才能率先抢占发展高地。(四)必须坚持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着力建设一支好队伍。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们牢固树立“几套班子一台戏,几届班子

15、跑接力”的思想,始终做到以事业凝聚人心,以正气激励发展,县级班子成员个个有任务、人人有指标,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我们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大局,注重从项目建设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选拔干部,注重从工作有起色、发展有活力的乡镇、部门发现和使用、重用干部,做到谁最能胜任工作就选谁,谁最能干好事情就用谁,谁最能加快发展就让谁干,激发干事创业的内在活力,点燃加快发展的工作激情。实践证明,发展的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发展的步伐能不能越走越快,发展的成效能不能越来越好,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党员干部队伍,关键在于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五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和

16、进步是巨大的,也是初步的、阶段性的。站在加快转型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满足不得、麻痹不得、松懈不得,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产业优化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压力逐步加大,生产要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步伐较慢,城乡规划建设及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利益的调整,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少数党员干部思想素质、领导能力和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

17、加以解决,不断开创全县工作的新局面。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今后五年,既是我县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赶超进位的冲刺期,又是深层次问题的凸显期、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期。从宏观上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人民币被动升值的压力加大、国内通胀压力尚未解除,宏观经济走势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央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不断加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刺激政策将逐步退出,土地、金融等资源要素的硬约束力度进一步加大,资源依赖型、增长粗放型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可以说,加快转型势在必行。从周边看,当前,加快转型发展、争夺竞争新优势的大幕已经全面拉开,发达地区和省内的先进县市依托

18、先发优势,已经率先启动,我们要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就必须尽快在经济转型升级上迈出坚实步伐,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可以说,加快转型迫在眉睫。从自身看,经过多年努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相继建成,全县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态势日趋明显,全县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吉安县情的发展新路,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为新一轮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可以说,加快转型志在必得。更为重要的是,人民群众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憧憬,充满期待,主要有“五盼”,即:盼望个个都有好工作,盼望家家都有好收入,盼望处处都有好环境,盼望天天都有好

19、心情,盼望人人都有好身体。在这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对照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在稍纵即逝的机遇面前果断决策,立说立行,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中牢牢把握,奋勇争先,使我县发展搭上时代的快车;一定要增强创新意识,不以本本为限,不为框框所囿,敢想前人没有想过的事,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变一切“不可能”为“可能”;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牢牢树立“没有永远第一,只有永远奋斗”的观念,好中求快、好上加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把加快发展作为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把倾情发展作为党员干部的人生追求,把为民发展作为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更好地确立党

20、员干部的人生坐标,更好地调动党员干部的工作激情,使投身于发展、服务于发展、奉献于发展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广泛共识。今后五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全市领先、全省争先”的要求,围绕“一条主线”(融入中心城区,提升“三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争先进位)、坚定“一个目标”(创五区、争十强,建设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县)、坚持“三化同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四个提升”(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基础设施保障力和社会管理创新力),努力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城市靓丽、产业兴旺、生活殷实、和谐文明的新吉安县。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

21、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经济发展方面: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以上。力争到“十二五”末,生产总值达到200亿,财政总收入达到30亿,园区和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500亿,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4:57:29。社会发展方面:就业相对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三个文明建设同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逐步推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面99%以上,新型农村

22、合作医疗覆盖面100%,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环境质量方面: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1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累计下降8%左右,全县耕地保有量稳定在72万亩左右。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城区绿地率达到35%,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县内主要河流水质稳定在类以上标准,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3%以上。人民生活方面:人民群众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城镇职工年均工资力争达

23、到3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0000元,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自然村通水泥(油)路达100%,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50平方米。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今后五年,我们必须坚持以转型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以民生保稳定,具体抓好以下工作:(一)突出以产业升级为动力,在调整结构、提升效益中促转型。产业集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核心和关键,没有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进位赶超只能是一句空话。要按照“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现代化”的思路,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提升

24、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一是在壮大支撑中做强工业。坚持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龙头企业“三管齐下”,推动产业层次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力促传统产业高端化。按照“大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导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冶金建材、林化医药等产业向高端方向延伸,全力促使传统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规模发展向集群发展提升。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要按照“主攻整机、带动配套、开发软件”的思路,提升整体效益。到2015年,力争四大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力促新兴产业规模化。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围绕文化动漫、新材料、新能源、高端电缆

25、等新兴产业,切实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加快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全力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扩张,力争到2015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力促骨干企业梯队化。落实对行业领军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中小企业的分类扶持措施,采取“政策量身定制、领导专门联系、服务绿色通道”等措施,努力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大企业;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创新,努力形成数量庞大的第二梯队;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提档晋级,重点扶持成长型、效益型、创新型企业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15家、超亿元企业达到60家。二是在培育特色中做优农业。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26、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多维发展,扬优成势。突出优质水稻、生态畜禽、特色果业三大主导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集中连片建设一批大型生产基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农业产业化链条。力争到2015年,水稻总产达到48万吨,葡萄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肉鸡出笼达到5000万羽,生猪出栏突破100万头,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肉牛出栏15万头。多措并举,培育龙头。要招大引强,以最优的政策、尽最大的诚意、花最大的力气,争取引进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扶优扶强,对重点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实行金融信贷优先、项目申报优先、原料采购优先、财政投入重点倾斜。力争五年内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5家,

27、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5家。多方联动,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土地有序顺畅流转激励机制,逐步建立规范化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村土地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集中。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更多农民。有效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按照“四有五化”标准,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三是在激发活力中做旺三产。县域经济的核心就是城市经济。在做强城市工业的同时,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新的战略支点,以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为重点,以新兴服务业为方向,力求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更快、市场份额更高、竞争能力更强。优化现代商贸业。促进吉星商业中心、庐陵商业大世界、吉安国际大

28、酒店尽快投入运营,积极引进大型商贸集团,建设大型卖场、专业街区,打造多功能、高档次、现代化的商贸服务体系。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推动农村消费提档升级。壮大现代物流业。围绕服务大吉安,辐射赣中南,依托正邦物流、祥和物流、锅丰物流、大自然医药物流,打造一个年营业额达20亿元以上的省级物流示范园区。同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尽快使汽车专业市场、建材专业市场上规模、上档次。提速休闲旅游产业。抓住文化生态示范区被列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点工程的机遇,依托“红、古、绿”旅游资源,大力推进中国庐陵文化旅游基地、红色旅游基地、赣中城市后花园建设。重点抓好吉州窑遗址保护公园、非物质文化展示中心、娑罗山森林公园、

29、永和古镇、公塘古村、横江葡萄谷等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二)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招大引强、加速集聚中促转型。项目是增加投资的载体,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基础,是提升发展速度的支撑。要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促增长、抓项目就是保民生”的理念,以项目强基础,以项目聚活力,以项目促发展。一是全力以赴建好平台。园区是集聚项目的主平台。坚持资金重点向园区倾斜、用地指标重点向园区保障、基础设施重点向园区安排、重大项目重点向园区布局,确保园区主要指标“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到2015年,园区企业总数超30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税收突破15亿元,从业人员超过5万

30、人。着力打造低碳园区,完善园区的调规和修编,优化园区企业布局,引导园区企业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低碳循环经济。着力打造服务园区,坚持财政投入和市场化运作并举,加快推动“一园三区”建设,重点完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医院、商场、住宿、办公、研发等配套设施。着力打造集约园区,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调控土地供应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园区容积率、投资强度和单位面积产出规模。着力打造生态园区,认真落实入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加强园区环境监管,力争三年跻身省级生态工业园,五年达到国家生态工业园标准。二是全力以赴抓好招商。作为欠发达地

31、区,招商引资是聚产业、上项目的第一抓手。围绕 “三个倍增”(即:总量倍增,五年新增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投入倍增,五年完成投入确保200亿元,力争300亿元;效益倍增,新增税收突破15亿元),注重招商选资,坚持“有取有舍、招商选资”,立足我县实际和主导产业培育方向,努力引进一批“三高三低”(高技术、高成长性、高税收和低污染、低能耗、低成本)的大企业大项目,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优化;突出以商招商,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和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股、裂变扩张,配套跟进关联性项目;推行专业招商,进一步加强招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培养一批了解我县优势特点和经济走向、具有专业招商知识、拥有灵活招商能力的专

32、业化人才,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命中率和成功率;强化“招工就是招商”,坚持企业主导、中介推动、政府扶持,畅通企业与乡镇乃至村组招工信息传递渠道,推行委托招工、以工招工和校企合作送工,切实解决好企业用工问题。三是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坚持一切工作服从和服务于项目建设,健全工作机制,以超常规举措,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一方面,要完善推进机制。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县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实施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确保领导到位;进一步强化督查督促工作,完善县级领导集体督查制度,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督查、半年一评比、全年一考核”,确保责任到位;采取定时限、定进度、定具体责任人的办法,挂图作业,倒排工期,确保进度到位。另一方面,要强化要素保障。在征地拆迁上,要多管齐下、克难攻坚,以“责任、民本、科学、和谐”为核心,力求公共利益与群众利益双赢。在资金筹措上,要综合运用项目融资、资源融资、土地融资、存量资产融资等多种手段,广泛吸纳各类资金,保障建设需要。在用地指标上,坚持集约用地、节约用地,采取“用好已批的、盘活闲置的、清理未用的、开发后备的”办法,推进“增、减、挂”,努力为城镇拓展和工业发展备足用地空间。(三)突出以城乡一体为导向,在优化布局、完善功能中促转型。城乡建设是展示一个地方形象的窗口,是一个地方实力和魅力的外在体现,也是一个地方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