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3.91KB ,
资源ID:299958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9958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路作文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赏析人物作文.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路作文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赏析人物作文.docx

1、路作文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赏析人物作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赏析人物作文【篇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总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总结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你们不要因为我的年龄比你们长一些就受拘束而不敢说话。(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

2、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晳,你怎么样?”(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

3、:“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你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谁能来做大事呢?” 一、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4、二、古今异义 1、如会同,端章甫 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 古:泛指侵略的军队 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三、活用现象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中本身就有动词“弹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 四、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语后置2、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

5、 3、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 5、摄乎大国之间 状语后置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语后置 7、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语后置8、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状语后置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宾语前置 10、为国以礼 状语后置 五、重点实词 1、居则曰:居,闲居,平时在家 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 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 9、咏而归:咏,唱歌 10、吾与点也:与,赞成 11、为

6、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 六、重点虚词 1、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2、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5、而 (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七、一词多义 1、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2、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

7、(的样子) 3、如 (1)如或知尔(假如)(2)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4.为 (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 (2)愿为小相焉(做) (3)赤也为之小(替) 5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 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 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 4、加之以师旅(用、那,介词) 5、以俟君子(而,连词) 6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代词)2、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词尾) 7言: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学生的言志,那些不同,那些相同?孔子是怎样表示态度的? 答:三个人的志向各有侧重,子路直爽,

8、敢作敢为,其理想侧重于强国(有勇知方);冉有其理想侧重于经济生活,富民(可使足民);公西华侧重于礼乐教化,以礼治邦(宗庙会同)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对三个学生言志的内容,孔子当场都未置可否。 写曽皙答话时的动作为什么比较详细?曽皙的答话跟子路等三人有什么不同? 答:写曽皙答话时的动作比较详细,子路等三人回答问题表述志向时,曽皙正在鼓瑟,表现他志向高洁,淡泊功名,突出他与子路等三人相异之处,为写曽皙的特殊志向、引起孔子的感叹和赞赏张本。子路等三人虽然讲法不同,但都讲为政;而曽皙认为在乱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曽皙所说的时间、地点、同游的人物,描写的是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图,人们

9、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天下太平,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 问:曽皙言志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什么孔子表示赞同? 答:曽皙的言志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家国安宁,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这种表述深深打动了孔子,他“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或 曽皙言的志,抒发的是春风沂水的情怀,实际上是人生的一种艺术审美境界,是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美好理想的充分展示和流露。它既符合儒家的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的心态。“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既赞许曽皙

10、言的志,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 或 曽皙言志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表现孔子具有热爱自然,陶醉自然的乐天态度。也反映出他对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怅惘。【篇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总结】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一、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如会同,端章甫 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 古:泛指侵略的军队 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三、活用现象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

11、戴礼帽 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中本身就有动词“弹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 四、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语后置 2、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 3、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 5、摄乎大国之间 状语后置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语后置 7、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语后置 8、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状语后置 9、

1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宾语前置 10、为国以礼 状语后置 五、重点实词 1、居则曰:居,闲居,平时在家 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 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 9、咏而归:咏,唱歌 10、吾与点也:与,赞成 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 六、重点虚词 1、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做 (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2、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方六七十,如五

13、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5、而 (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 (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七、一词多义 1、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 (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2、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3、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4.为 (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 (2)愿为小相焉(做) (3)赤也为之小(替) 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

14、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你们不要因为我的年龄比你们长一些就受拘束而不敢说话。(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15、。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曾晳,你怎么样?”(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你为什么笑子路

16、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谁能来做大事呢?” 有关资料 一、孔子生平和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任职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和谐状态。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

17、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篇三:那些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18、坐对我的触动】 摘 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关于孔子及其论语的研究资料可谓汗牛充栋,本文不敢称为研究,只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切入点,略谈它对我的触动,并旁及文化经典应以何面貌呈现在中学语文课堂这一问题,指出授之以知不如动之以情,机械的题海战术或知识传授,无法为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注入诗情。 关键词:侍坐;触动;课堂;理想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06-0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因其不但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思想主旨,而且如实清晰地反映了孔子一次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所以此文在论语中的地位十分

19、重要。而且,它还是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不败经典篇目。关于它的研究资料,可谓汗牛充栋。这些分析、研究中,有说出我所感的、超出我所感的,但也仍有我内心被击中、被打动,却还未被表达出的。因而,话题虽已老旧,亦愿以最粗糙的方式,针对那些令我动容的句子来说说几许零星想法。 一、“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许多论者已提及过的,孔子一开篇便开门见山地摆出了谈话的中心“论志”,并力图营造一种亲切、平和的氛围。这当中蕴含的教育理念、方法,都很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然而,我要谈的不是这些,意即,对话、平等的教学理念与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固然很重要,然而,我内心那个敏感的“触点”,

20、明显更等待着感性的触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我被它极简约的几个字却能够包含丰富的内容所打动,被句子内在的语气、语调所打动,也被这种感叹的语调在一开篇便直接迎面袭来不留前奏余地而打动。或许我的这种动容是幼稚的,然而,你不能不承认,有时古代文言比现代白话更增添几分诗意、内涵;你也不能不承认,在当下这信息遍布的时代,果断、干脆气质的文字却越发少见了,果断、干脆、敢担当的人也越发少见了。什么东西已消逝?什么东西苍白如纸?我或许无法准确答出,但在令我动容的这些话里,我能感受到那些微妙的分子。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我在读到这句的时候,轻轻抿嘴笑了一下:那个时代的人,已经会这

21、样抱怨了么没有人懂得赏识我啊。宪问里,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老夫子这是在怨吗?最多算是自嘲罢,“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当然,很多人没法达到夫子的境界,即便是这样,他们关于“怀才不遇”的“怨”也是真材实料的,不像当下许多人腹内草莽,却只会怨恨别人不懂赏识、怨恨机缘未逢。假如委你以重任,你将做些什么呢?或许我们该这样多问自己几次,问得清楚了自己的分量,问得正确定位了自身。如此之后,便也无需一定得是“重任”,无需一定极力证明自己,无需一定求得他人“知我也”。 二、“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对于这句,大多数论者仍主要是挖掘其循循善诱、鼓励的教学方法,然而,于我而言,

22、触动更大的是,对于各人“志”的存在合理性的肯定。“志”大“志”小、“志”不同于大多数人,又有何妨!宋石男在论抒情之九死一生里讲到:“在我们这个时代,理想正在沦为贬义词。人们讳言这个词,要么因为害怕被人讥刺,要么因为压根儿就没有理想可言。有多少自我在青春的开端变成空虚,又有多少自我在青春的末端变成世故??世界上有两种成熟的傻逼:一种失去热情,却就以为自己成熟了;另一种失去希望,却就以为自己成熟了。于是死气沉沉在颓废与绝望中降临大地。”正如宋先生所说,“抒情”死于理想幻灭、信仰湮灭,现在的青年们全无生命力感,全无朝气,大抵就在于他们“志”的缺失,没有信仰、理想或一以贯之的生命存在意义与原则,因而脚

23、踝悬空,诗意丧失,生活苍白。 侍坐里,在曾皙述出那幅祥和大同图景之后,夫子是“喟然”而叹。这个“喟然”也打动我,因为它传神地表达了夫子内心万端的感慨,夫子明显是被曾皙所描述的图景触动了,我依凭这个词,也大约能想象出一个老人为了理想游走一生、坎坷一生,然后从他人那里听得自己毕生理想时的感动及其他复杂情感。然而,若是夫子生活于此时,怕是没能有这样喟然而叹的机会,面对着如此毫无生命感的青年们,他只能怃然。 三、“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侍坐这篇文章,从这句话开始向我们解释孔子为什么对各个弟子的述志持不同态度,也开始集中凸显出孔子的理想。孔子对子路“哂”,是因为子路“率尔而对”,更因为子路“

24、言志”的核心是“可使有勇”,即通过增强军事实力来巩固国内统治,孔子认为这种做法是与“礼”相违背的,是“不让”之举。唯求/赤则非邦也与?冉有、公西华虽然态度谦虚委婉,然而本质上与子路是一样的,都并非通过礼乐教化来治理政事。阳货里,孔子戏言子游“割鸡焉用牛刀”,而事实上却是肯定、赞赏子游的,“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不管是千乘之国还是巴掌大的地方,为政都要以“礼”,这便是孔子的理念。故而,曾皙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才会让夫子“喟然”感叹。这种“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图景,正是夫子大同理想的体现,这一喟叹,是一生坎坷的舒吐,也

25、是得一知己、同道的欣慰。 四、余论:经典以何样貌进入中学语文课堂 “众多考生几乎仅存视觉审美能力。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感观体会,几乎付之一炬。觉知能力的萎缩,或许也是重要的文化病征之一。”随着所接触学生的增加,有时候真的不得不感慨:授之以知不如动之以情。课堂知识的习得,对于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与丰富大抵无太大用处,今日所学的知识,极有可能在两三天后、或考试结束之后全然忘在身后,即便没有忘却,这些知识保存的形态也是机械的、没有生命律动的。因而,教授给他们知识,不如叩动他们的心扉,丰富他们的情感,锻炼其觉知能力的敏锐。 文化经典现身于中学语文课堂,可谓是托了高考的“福”,因其被纳入高考考查范围,中学语文课堂中便有了论语、孟子专题训练的地位。然而,这样的“福”到底造福了谁?专题训练的题海战术,呈现的孔、孟的思想都是被割裂的、破碎的,学生目所及处,都是选段下面的题目,老师力所教处,也只在句段字词意思的翻译。这样的训练,传达了几分经典的内在意蕴呢?这样的训练,能为学生注入诗情的水分,使学生的个体生命更充盈饱满么?我想,真正得利的大概只有考试辅导教材的编写、发售者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