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9.05KB ,
资源ID:298907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8907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哲资料大全.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哲资料大全.docx

1、马哲资料大全天津大学2011级马哲大题猜测(偶然得到) 来源: 杨少磊的日志 这是与之前发的那个马哲总结一起得到的,是关于几道大题的总结。首先声明,不是小道,得到的途径!参见上一篇日志。其次,此文准确度我也不确定,但自认为还是蛮可以的。最后,上一篇日志中的总结,我觉得还是不错的,目前也在根据那个背书。这篇大题猜测,请大家理性对待!(与本人立场无关) 大家加油马哲必过!重点的几个 (maybe大 题)p31(*很重要,很有可能是简答 题)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 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 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 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

2、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 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 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 理论基础。p33(*重点,maybe辨析或论述 吧)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 是“半截子”唯物主义。他们在自然观上是 唯物主义,一道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 唯心主义。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 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 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 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 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 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时间的客观实 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 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 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 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 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 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 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 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得基础,集中体现着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综上,包括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 在于它的物质性。P71(*重要,或许简答题)真理的 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二)真理的客观性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唯物主义认 识论即反映论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

4、理 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 理的一元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 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 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 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 和相对性事辩证统一的。(1.具体绝对性 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相互渗透相互 包含2.辩证转化的。)P182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自由竞争资本 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重点 maybe 大题)生产集中与垄 断的形成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 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

5、对一个 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 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 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 难,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 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常见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四 种垄断组织P194(重要)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 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 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 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 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 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 相互紧密地联系在

6、一起。 经济全球化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 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 命,加快了信息传送的速度,降低了信息 传送的成本,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 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第二,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 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 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 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 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 程。 第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0世 纪90年代以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走上改 革之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

7、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 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 自发调节作用。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 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国家对本国市场 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 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 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 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 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 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 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 受益者。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 响: 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 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通过吸引外资

8、,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 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 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 公司,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2.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 经济全球化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 产生消极的后果。其表现是 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出现“数字鸿 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扩大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很 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 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 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 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 经济全球化有可

9、能同时发生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 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 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 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 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 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 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 形成依赖的危险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者愈 贫、富者愈富的现象在继续发展。)P198(*重点,maybe大题)生产资 料所有制的变化 1.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 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私奔所有 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 所有制形式 5.二战后,资本

10、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 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 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 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企业法人资本 所有制,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P201政治制度的变化: (*要背)在法制建设中,资本主义国 家通过宪法法律,使国家权力的行驶、政 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各种 权力主体的活动均收入法制范围。最后,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 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 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天大2011级马哲总结汇总(偶然得到)-应该能对大家的复习起到一定的帮助 来源: 杨少磊的日志 首先,跟大家说一下该资料的来源,微信上关注的一人人主页发过来的,

11、是不是天大人写的不一定保证,但发现所有总结都比较符合课本,包括题型的归纳,其实也都是有些老师给过的重点内容,大家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总结的还是比较详细的(稍有一些差误)。文中的所有观点都与本人无关,不过确实值得一看,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加油啦题型:单选30道(30分)多选10 道(20分)辨析题2道(12分)简 答题4道(24分) 论述题1道(14 分 据说答400字以上)绪论:(不会出大题,只会 是单选或多选)(未验证,需谨慎)p3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 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 展着的马克思主义。p9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

12、:德国古 典哲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 社会主义p10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唯物史观和剩余 价值学说p14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 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 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 的政治立场。p1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 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 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p17实现物质财务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 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 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 理想。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 发展规律p28 哲学基本问题:1.意识和

13、物质何为世 界本源,何者是第一性。2.思维能否正确 认识存在的问题。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 立的基本派别。哲学还可分为可知论和不 可知论。p29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 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 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 的观点看问题,否认食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和作用。 辩证法,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 统一)p30意识是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 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p32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物 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 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p34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实际的物 质活动p35实践具有物

14、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 历史性等基本特征。人类实践活动的具 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p39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体现:第一,实践 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 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时间构成 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 本质上是实践的。p40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p41事物的永恒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发展。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 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 能,它已经适应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 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 向灭亡就

15、不可避免。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 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 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 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 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 内容。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 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 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 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中的拥护,因而必 然战胜旧事物。p4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恩格斯:“一 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既认为世界不是既成 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p4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 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

16、同一性和斗争性是 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 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 一性也没有斗争性。两者在事物发展中具 有重要作用。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 合共同发生作用的。p44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 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但和谐不意味着矛盾绝对同一。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 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 现出和谐状态。p4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 系。主要矛盾: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 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 本矛盾(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的矛 盾。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 次要方面。 矛盾的普

17、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 的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 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p46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 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果。3.量变质变相互渗透。p47辨证否定观基本内容:1.是自我否 定。2.是事物发展环节3.是新旧事务联系 的环节4.实质是“扬弃”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 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54规律:1.事物本质的联系、2.事物的 稳定联系、3.客观的。“天行有常,不为 尧存,不为桀亡”p55自然规律吧与社会规律:联系,都具 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区别,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 起作用。社会规律

18、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 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p56意识的作用:1.意识是能动的,目的 性计划性。2.创造性。3.具有指导实践改 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具有指导、控制人 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p57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 一: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2.尊重客观规律 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意1.从 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 律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 途径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 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p63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主体客体关 系:根本上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p6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产生

19、认 识需要,2.为认识提供可能。3.使认识得 以产生发展。4.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p66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 动反映。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的立场。主 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 客体的能动反映(反映具有1摹写性2创造 性)p69认识包括感性认识(感觉知觉和表 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判断和推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 两个基本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 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 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

20、,由 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 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 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非理性因素(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 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对 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 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人的认识过程是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 果。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 的飞跃。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1.从实 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的原则2.理论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 的中介环节。3.必须为群众掌握。)P7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 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1、。 本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 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 相符合。 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 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观点。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 规律 P9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 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唯心史观。P95社会存在也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 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 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 存在的反映。P98社会意识一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 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 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

22、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 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 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 用。 P99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 生产关系归结于原始关系,从而将社会形 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规律。P100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 质力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 着。P10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 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 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 运动。其中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就是

23、生产 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也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P10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的原理 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 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 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 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 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 重要依据。P105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 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得意识 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 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

24、一。(1.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反作用 于)P11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P11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 力原因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 本的动力因素。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 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用的表现形式 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 形态的变化和发展。P123科学技术含义:是一个复合概念, 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 系。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 大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1社

25、 会生产力构成要素2.人们劳动形式3.社会 经济结构) 2.对生活方式巨大影响. 3.促进思维方式改革。总之,科学技术是 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P125科学技术应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 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 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 极后果。P128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 P130人民群众的概念及人民群众的作 用: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 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 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的作用: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 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

26、会精神财富的创造 者。 第四,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P132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 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 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 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P134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坚 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 其本质P14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分 工出现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 所有者。P144商品有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 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 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

27、系。P146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 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商品的价 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 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P147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商品。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五 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 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 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所决定的。商品的交换以商品的价值 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 成价值规律。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 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 通。 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自发 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

28、 分配比例。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 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和提高劳动上 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 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 化。P149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 有制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1.这个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发展 过程。 2.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P15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 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P153劳动力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 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 决定的。包括:1.维持

29、劳动者本人生存所 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 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 点,就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P157剩余价值的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 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 过程的统一。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 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 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 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 关系。P158资本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 和劳动力两种形态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

30、的资本。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 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P159资本家提高剥削方法:两种剩余价 值生产最根本。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 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 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 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 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 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超额剩余价值,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 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 额。P161资本主义的生产自动化意味着剩余 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P162雇佣工人的剩余

31、劳动是剩余价值的 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剩余 价值资本化)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 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的有机构成。 (c:v)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不变资 本日益增多,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形成相 对过剩人口。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 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P165产业资本三个阶段三个职能 购买阶段(货币资本)生产阶段(生产资 本)售卖阶段(商品资本)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条件:1.三种职能形 式上空间共存,2.三种职能必须能在时间 上继起。影响资本周转快慢因素:1、资本周转时 间2、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 构成。

32、P168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获得利润。 为了得到高利润,资本家竞争,导致利润 率平均化,在此过程中形成社会的平均利 润率。 规律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 社会总资本的比率。P169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 社会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基本 矛盾,表现在: 1.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 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2.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 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P171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 史进程P182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自由竞争资本 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P184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关键重点原理:垄断没有消除竞争的原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