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5.81KB ,
资源ID:298515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8515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真实的练拳体会.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真实的练拳体会.docx

1、我真实的练拳体会我真实的练拳体会- 作者:卜金玉大师 练拳主要得具备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名师、名言、名手再加上过人的聪明智慧和自己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决心。真正武功不光是形体与招式拳架的结合,更主要的是心神意气力的结合,只有这样内外结合、上下贯通才能把一种拳法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心神意气力的结合无形无相,而形体的动作属阳是能看得到的摸得着的,在整体拳中被称之为拳架。心神意气力发自由里而外,精气神的凝聚和积累,可瞬间化、可瞬间引、可瞬间蓄,可瞬间发,练到结合时看不到动化引蓄发。要练好每种拳法的形体和拳架及心神意气力的结合,才能练出其精髓,但心神中心轴得起主要作用。 太极拳发自内

2、心,其内心存于中丹田。其位置在胸正中的中庭穴(即中丹田),中丹田为人的气海穴。气是为人提供能量和培养武功的主要来源。此气来自先天之气,而不是呼气的那种气,初练时和呼吸有连带关系。此先天真气是生命之源的真气,练精气有不通时感觉周身穴道经脉奇痒难当,奇痛无比像针刺一样,尤其是一圈带脉。这时不要提意念用真气强行催开,慢慢自会练开水到成渠。练阴阳抽合吞吐时,有时感觉两软肋抽筋,两腿肚子也抽筋,两脚心涌泉穴到独阴穴部位经常抽筋非常明显,尤其再打拳时更加明显,这都是自然现象慢慢自会练通,逐渐把本身真气提炼出来,能练出了这股真气便能从人体的筋骨里产生一种鼓胀力量,慢慢就能把人体的七经八脉筋骨拉开拉活拉通,能

3、达到心神一动无有不动的功能,浑身的精气犹如抽水机抽水一样川流不息,能练就一身正气,内外合一,金身不坏,外邪不侵,精气神十足,生命力旺盛,一天休息3-4小时足矣,此时对修炼武功和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帮助极大。以此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武功达到非凡之境界。. 太极五行的练法:主要先松沉抽合到一处,练拳架时要中正到位,虚实分明,从肢体转入内里,练到内里有不顺时,首先有胸闷压气胃气常感觉有胃气堵胀,一般以为得了胃病,其实是内气不能贯通所造成的,不必慌,也不用强行运用真气,只要心神带动中丹田通过带脉连到后命门,吞吐抽和几次这时就感到真气有上下灌顶之意,浊气从肛门排出,在慢慢练就能结合。从内里转换到整体,就是

4、从手脚练到下丹田,从下丹田练到中丹田,从中丹田练到上丹田。下丹田是人体藏精之福地,中丹田是人体藏气之福地,上丹田是人体藏神之福地。练武主要是丹气练活,上中下三丹田练通合一,才能达到练武的上乘境界。练到这种境界时再与别人动手或练功时精气神十足能前心引进(即中丹田),前心引进与后心旋和到一处,即感觉有支撑八方气贴背入骨髓,下从后命门转自命门三江口前通生殖器转入下丹田,下至两脚涌泉穴,练通时能感到两涌泉穴踩到两只小气球。再慢慢通过脚心前独阴穴练通,通过独阴穴到达十脚指,十脚指上反脚脖商丘穴,商丘穴练开真气上反到下巨虚和条口丰隆的两穴中间,此穴是人体腿部精气走动的三岔口,(如不开时三岔口处如挂两个气袋

5、子越坠越沉非常明显)不要急慢慢把此穴打开通过生殖器返回下丹田,真气从下丹田返回中丹田,精气神以从中下丹田绕行一周(精气神属逆行),中丹田引进和后心旋和一处上行脊梁骨走到脑后玉枕穴,通过玉枕穴转自百会穴。上丹田百会穴有呼哒呼哒开气意思,练到脑卢神经穴时,脑卢为人的上丹田(即脑神经)脑颅不开时有嗡嗡作响之意,慢慢自然就能练开。前行到印堂穴,此时印堂有开合状,(印堂即人的天目)练静功天目开时感觉有五颜六色的光圈光点和宇宙万物。练到五官,练到耳朵,耳朵不通时,耳里有耳鸣像有两个棉团堵着一样,不透气,不要强行运用真气打通,慢慢顺其自然自会练通。练到眼部不通时,感觉有眼胀眼酸掉眼泪的感觉,眉宇上方的鱼腰穴

6、针刺的跳动感,不要强行用真气打通,顺其自然不间断自会练通。练到鼻子,鼻子两侧的三叉神经有堵、涨、痛、痒的感觉,不要用真气强行打通,慢慢自会练通;练到嘴喉咙部,喉咙处有干痒的感觉气流上反,呛得干咳这时不要强行运气,喝口水自会把浊气顺下去。从五官下移返回到中丹田,精气神已从中丹田转入上丹田上行一周返回中丹田(此精气神属正行)。歌诀是心神一动吸灵气,万物灵气归神体,神体合一百穴开,开开合合浊气去,乾坤倒转气流顺,阴阳五行混元体,宇宙万物归自己,脱胎换骨去凡体。 此时再练拳就感觉精气十足,能凝神运气,一动无有不动,内外结合节节贯通,打拳就不光靠拳架和意念了。精气神能带动肢体,随着拳架内外能结合到一处,

7、经络精气顺畅,前后骨骼能开缝膨胀。处处有螺旋处处有折叠,能感到有天地人能结合到一处的感觉。这时在与人交手或切磋武功时就能有粘连粘随,随心所欲,内外结合,收发自如,接手就能化,接手就能引,接手就能蓄,接手就能发。再往下练,身体如太极球,能借力打力引进落空,无处不能化,无处不能打,无人能克,无坚不摧的武功(即圆引化灵)。 练静功;练静功时心神一动三丹田合一,前心对着后命门,阴阳抽和到一处时既感觉到精气神川流不息,时感自身有空空如也忘我的感觉,时感头顶百会穴眉心穴有开通透光之意,练到高潮时浑身的汗毛孔全开,与外界宇宙的灵气有结合之感内里有阴阳交合之快感。此时已练到武功的最高境界。 盘架子和养气(转帖

8、)作者:沧州太极什么是盘架子?就是把稳定的架子盘出来, 身体坐在这个架子上,技击时腰就可以随意识调动这个架子了.什么是架子?就是胯以下的下盘功夫,是太极拳技击的基础好的架子无论如何移动都是稳定的,好的架子膝关节就像跳绳的绳子中间点,可以打圈而不受力。盘架子是需要内气的辅助. 如果身体单薄还是先站桩或盘高架子养气. 等气足了就可以按技击的要求盘架. 气足的要求就是腰里有股动力能带动身体, 不是腰的肌肉力. 也是长腰的过程.一开始就追求苦练是不智的, 要养练结合才能事半功倍.刚开始盘架子要用腰内的一点虚灵, 把人承起来. 外形就是收尾闾, 挺腰和保持中正. 不要在意含胸和头顶悬, 这是以后练出来的

9、.在养气方面可以站无极桩, 人体就像倒摆的摇摆时钟, 两脚平铺与地面(有吸在地面的感觉)以脚踝为轴, 在向前摇到脚掌, 后晃到脚跟, 再前摇到脚掌,后晃到到涌泉.把人承托起来后, 两膝和两胯就不在受到体重的压力, 两腿的进退也能以腰抬起来, 有左腰托右腰, 或右腰托左腰说法.当然刚开始练是两膝和两胯受到体重的压力减少了, 两腿的进退还是大部分依赖用肌肉转移体重,不过腰开始分担部分体重了.架子的感觉是尾闾有第三只脚, 脚踝以上没有体重感, 两脚如穿铁鞋全身重量都好象集中到脚, 膝盖也没有体重负荷了.动起来时, 每到转换两胯开一开一个球就从脚底贴着阴面滚上来推动拳架.在内气方面, 要练到上丹田精神

10、才能领得起来而且不伤身,人也开朗了, 能看得开很多事情了. 精神领得起来后经过细心听老师示范时的体内变化, 也就能体悟架子了.盘架子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按老师的方法的喂的感觉去盘。最忌讳看拳论后把自己的理解内容加入盘架子中。要有永远当自己是刚出生的小孩什么也不懂的心态去盘架子。两胯开后身体才能下沉,身体下沉后两肩开,肩开后胸才能贴背。然后自然是头顶悬,舌卷顶上腭。 谈谈我的松腰体会 (网友窦占国)一、松腰的原因首先,因为我从小喜欢武术,知道“练武不松腰,到老艺不高”的道理。第二是出于养生的需要,以前我脾气不好,干保卫工作的时候跟人打交道会发生矛盾,甚至动拳头。自从听了老师的讲课后触动很大,老师说

11、如果你脾气不好的话,将来功夫高了气足了,腰不松开心脑血管有可能出毛病。听了这话以后我就下定决心把腰松开。二、练功的内容和方法我刚到中心学习的时候,蹲墙时脚尖离墙、公分才能蹲下,后来慢慢练,穿鞋抵着墙跟也能蹲下。上师资班听老师讲课后,就加紧了对松腰的习练。主要是形神庄中的俯身拱腰和转腰涮胯,再一个就是站桩,第三是蹲墙,第四是凸腰强肾志。至于直腿坐松腰法,由于我上师资班时腰就松了,所以基本上没怎么练。松腰期间,我一边琢磨一边练。老师说腰椎松开后,胸椎基本上都要松。松的体相是什么样?就是椎体的每一节都能转动。在逐节转动这个问题上,我琢磨像俯身拱腰、转腰涮胯等动作都是腰椎前后运动,怎样把脊椎每一节都能

12、够左右运转起来呢?通过锻炼和琢磨,我悟出了“玉龙搅海”。 “玉龙搅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行、住、坐、卧都要把意念放在腰这个地方,开始的时候用腰肌带动腰椎,在胯骨尖不动的情况下左右转动。一开始转动的时候不明显,转到后来是腰椎转动的同时带着腰肌转动。在师资班上课时,别的同学都在闭目养神听老师讲课,我听课是一边坐着(或站桩)一边让腰肌带着腰椎转动。因为我原来对气不是很敏感,所以我想先把形体松开,首先要把腰椎松开。我一天到晚都把意念放在腰上,不管是到食堂打饭,还是在坐公交车,都用意念指挥腰椎活动。这样集中精力训练了四、五个月,就能够使腰椎逐节转动。结业以后,我跟老师说了松腰的情况,老师作了仔细检查后说

13、:“你的腰已经松开了,腰松开以后,你要记得往上或往下松。”听了老师的话以后,我回去就开始着重松胸椎和颈椎。在松脊柱上面的关节时,我经常练凸腰强肾志和蹲墙,尤其是蹲墙。松腰对于我来说不是气足后一下子冲开的,象咱们结了婚的人不容易气足冲开,我的感觉是零打碎敲。怎么零打碎敲呢?就是转腰涮胯、俯身拱腰、蹲墙、站桩和玉龙搅海。这样每天都在练,意念总是注在那个地方。老师讲直腿坐松腰法时就讲过,要把意念放在腰上,“命意源头在腰隙”。意念总在那儿,意到气到,气到以后一冲就开了。后来为生计奔波,有两年时间中断了练功,等到生活稳定了,我就把练功提到议事日程中来,到各地走访了好多功门功派,尤其是以站桩为主的大成拳。

14、回来后我每天站桩两小时,通过站桩,腰椎、胸椎、胸骨比原来更加松动,松腰非常彻底。彻底松腰以后感受下肢好象和腰以上的关节脱开了一样,非常灵活,气非常充足,说话的声音也变了。老师在讲直腿坐松腰法时也说过:腰松了,你的身体和气质就会发生变化。 三、练功的时间在练功时间上,我的体会是要有专门的练功时间。早上或晚上要固定一个时间,到了时间就要练,关键是要形成习惯,象刷牙、吃饭一样,每天都要坚持,这样才能出成绩。不能说我今天练二、三个小时,过两天就不练了,这样功夫很难上进。只有练习,意识才能连上形体,一天不练花费十天也补不上。因此要有专门的练功时间,那怕特别忙,每天也要抽出半小时、一小时去锻炼。另外,要做

15、到松腰生活化,行住坐卧都要把意念注到腰椎上。坐着可以转腰,站着也可以转腰,坐车时还可以随着车的贯性做腰的前后左右运动。这就是松腰生活化,行住坐卧意念都不离开腰椎。在这种情况下,腰会随着意念起变化,从量变到质量,到腰彻底松开。这是关于松腰的时间问题,第一要有专门的练功时间,第二要经常注意腰部。 四、松腰的感受腰松开后,老师说呼吸时肚子和腰椎可以同时往外鼓,这只是松腰的一个体相。松腰的关键是腰椎能够逐节转动,腰椎的逐节转动是可以摸得到的。如果腰椎只会往后鼓动而不会转动,说明腰松得还是不彻底。我看过一些视频上的松腰演示,那是腰椎间隙拉大了,腰肌、背肌松动的比较好,但是真正的腰椎没有松开。真正松开以后

16、,我感觉脊柱和两侧肌肉象脱骨一样,椎体和肌肉非常清晰。腰椎松开以后,可以沿脊柱往上松,直致每一节颈椎都会转动。然后就要对尾闾下功夫,尾闾怎么解决呢?我的练法是一开始收缩会阴,通过收缩会阴的肌肉,让尾闾逐渐松动。松尾闾和松腰椎一样,先是肌肉带动椎体转动,到后来是椎体带动肌肉转动。具体来说是通过提会阴,把尾闾练得松动,松动到一定程度就变成尾闾转动带着周围的肌肉组织转动。这样动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用手可以感触到。有时候坐在椅子上想尾闾,让尾闾动的一瞬间,可以听到尾闾和骶椎交界处“咔吧”一声,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尾闾基本就松开了。在这种情况下,不论站桩还是坐着,都可以让尾闾转动,但注意要把意念放在头顶上,

17、否则老这么活动,精气容易下泄,晚上容易梦遗。“尾闾转动神贯顶”就是这个意思。五、松腰的作用在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澄浦先生口述、陈微明先生笔述的太极拳术十要一文中,松腰是作为很重要的一点来阐述的:“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由腰腿求之也。”腰部通过训练,能松动如弹簧、灵活如柳条、通畅如江河,如是则肾的功能就会增强,人的精力就会旺盛。腰主宰一身活动之职能也会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太极运动真正实现“气遍周身不稍滞。”他是从武功上讲的,如果腰不松的话,打太极拳就跟做广播体操一样,练不出整体

18、性。这是从形上讲的。老师说松腰时要把命门松开,让它自己会前后动。这个前后动说的主要是腰椎前后动,还说脊柱不仅要前后动还要转着动。所以松腰能真正起到强化周身气的作用。松腰后脊椎能够逐节转动,这个逐节转动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不能逐节转动,就说明腰和脊柱还没有松开。像舞蹈、杂技的动作做的幅度非常大,但是腰椎和肌肉是连在一块的,意识不能指挥它逐节转动,因此两者是有区别的。一个朋友说:“松腰后,气机变化非常快,身体素质也会迅速提高。不仅脊椎会松开,腰两侧的肌肉、两个腰眼、腰椎和骶椎的连接部分也会松开,整个背部的肌肉、肌腱、韧带也会像冰融化一样松开。”这个我是非常有体会的,腰松开以后,气就比较足了,气足了抗

19、打的能力就提高了。老师讲处处是丹田,当你气足松开以后你就有体会了。对于我来说,没松腰之前,走路走上一段时间就很累,松腰后长时间走路都没有疲劳感。腰部不能放松的弊病我就不多说了,老师说:“松腰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也是练功的根本内容。太极拳自始至终都很注重腰,除非它超出武道到了仙道。松腰后从外在的形体到内在的气机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不太好表述,因为水的冷暖只有自己亲口尝一尝才能知道,很难用语言表达。老师说腰松开以后,“气往脊骨里边走,甚至在脊骨前边走,脊骨里边的气会和四肢连起来,意念一动,四肢当中一个气会往回走,这种情形近似中脉的影子。”我的体会是当安静下来以后,可以好长时间没有呼吸。我记得老师

20、也谈过,松了腰后就可以练体呼吸了。有时我感觉长时间没有呼吸,念头一动,呼吸又来了,全身都处在一种周身融融的状态。有时候站完桩拉拉气,感觉周围的气和自己的身体连为一体,能感受到气的鼓荡。腰不松,其他地方也不大好松。老师说的很明白:“腰松开后,慢慢要往周身各个地方去松。”腰松开以后往上松,松到胸椎有一个身柱穴,身柱穴松开后,两个肩关节才好松。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下边是胯关节,一节节往下松。松动了之后,关节才能象做通臂动作那样咔咔作响,这是基本松开了,气足后再做动作就没有声音了。松开后腕、膝关节活动的范围和响声都不一样。松腰的这种状态只能在相互感受时才能体会,不摸一摸,一辈子也不可能知道到底松开

21、没松开。如果老师不给我印证,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松腰了。我感觉松腰以后,从武功上来说整体性强了,整劲有了。老师说从气到劲,不要俗自然劲,要灵劲。站桩对松腰是非常关键的,站桩能让身体有整体性,要练整劲,非站桩不可。我体会蹲墙是松大关节的,不单单是腰关节,象腕关节、膝关节也能松。解决脊柱的逐节转动,主要用我体会出来的“玉龙搅海”,一开始是肌肉带着腰椎转动,松开后,是腰椎带着周围肌肉转动。练俯身拱腰、转腰涮胯、扣翘尾闾、蹲墙、凸腰强肾志时都可以体会。形体通透到一定程度后,意识要变。如果意识不变,还受原来的参照系影响,情绪一动对身体影响就非常大。意识一变形体会跟着变,气也足了,别人在你身边会感觉舒服,愿

22、意跟你交流,这个非得从意识上下功夫不可。原来我主要注重形体,形体练的非常刻苦,不太重视修养意识。这段时间我主要看老师的书和听老师的讲课录音,注重修养意识以后,意元体、参照系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松腰就说这么多,讲得不到位的地方请同道给予指正。 (编摘自窦占国的博客) 太极棚劲最神奇作者:喜欢太极拳 太极名家洪均生先生有句名言:“太极是掤劲、动作走螺旋。”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话,却精辟地说明了太极拳的本质及锻炼方法。这里仅就这句话,特别是其中的“掤劲”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一、什么是掤劲 陈氏太极拳所说的掤劲,就是一般拳家所说的内劲。洪均生先生认为:太极拳的内劲,是指螺旋运动的顺、

23、逆互变,持久锻炼自然产生的,能在内里变化的缠丝劲。陈发科先生称这种劲为掤劲。 王成先生进一步指出:推手过程中,全凭听劲。无论什么着法,接触点上,必须加给对方一个掤劲。掤劲不是抵、抗,而是掌握对方劲路的劲,你用力、我掌舵的劲。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有以下的认识: (1)太极拳锻炼时以松、圆、慢为主,重在内在功夫的修炼,逐步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劲力,形式上又有“形不外露,劲蕴于内”的特点,不令人知,因而称这个劲为内劲。 (2)内劲主要是通过螺旋运动的顺、逆互变的锻炼得来,螺旋运动本身也是化解来力的方法,因而称内劲为缠丝劲。 (3)我们以为,把缠丝劲称为掤劲更合适。从字面意义理解,掤(通“棚”),意为把

24、席、布等搭架支张起来,遮蔽风雨或日光,如天棚、帐棚等;从太极内劲的作用考虑,它既有借用“掤”字,作为以手搭棚掩护身体的作用,更有将对方“掤起”的意思,应尽量使对方脚不得力,使“其根自断”,方易控制对方劲路,使其进退不能,处处被动,利于我根据需要,用最小的力调动或击倒对手。二、如何练习掤劲 (1)放松。太极拳要求:“由松入手,化僵为柔”。在各个阶段,都要求放松。放松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肢体要放松。使全身的肌肉、骨骼、筋腱、皮肤都舒展开,做到最大限度地松开、放长,把自身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二是指思想、情绪要放松。排除一切杂念,情绪稳定。意念中要有放松才是对的、才能出真功夫的想法。这两方

25、面紧密相联。肢体上不放松,意念就很难放松,意念上不放松,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放松。要做到“神舒体静”,以“内松”促“外松”,最后达到“内外皆松”。 (2)练好拳架,达到着熟。太极拳重意不重形,重内不重外。但其中的“意”、“内”,不能凭空而来,而是通过合适的途径、通过一定的方法得来。方法之一就是练好拳架。拳架是用来模拟劲路的,练拳架既可以增加练拳的兴趣,又能检查劲路是否正确。练习拳架时,要按照阴阳平衡理论,在立身中正的前提下,做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松腰圆裆、开胯屈膝;旋踝转腿、舒指坐腕。拳架练对了以后,还要做到着熟。“着熟而渐悟懂劲”,劲是内里的变化,通过“着”这个有形的动作表

26、现。没有“着”,不可能表现出劲,练到着熟并知其变化,才能产生掤劲,进而懂劲。 (3)螺旋转动。陈氏太极拳通过螺旋转动产生掤劲,是区别其他拳种运动形式的独特之处。这种螺旋运动,贯穿全身。“通过反复持久地锻炼,体内自然产生一种似松非松而富有弹性的缠丝劲”。开始练习时,可先从手的缠丝开始,即所谓的“划圈”。“要想练好拳,先把圈划圆”,要尽量使圈无凹凸处、无间断处。“要想拳法好,要把圈化小”。要从大圈开始,逐步化至中圈、最后化成小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螺旋运动,仅有手上的缠丝劲不行,还要有身上的螺旋劲。“练拳不练腰,到老艺不高”,既要有手的自转,也要有围绕腰的公转,使身体围绕腰脊运动,形成立体螺

27、旋。身肢的运动,要上下相随、节节贯穿,缠丝劲贯穿于身法之中,达到意、气、身相统一,内气和劲力相协调。长久练习,掤劲自生。三、松与掤的关系 (1)正确理解放松。放松不是放软。松是指意识、形体放开,舒松自然、不紧张的意思,但决不是精神松懈。而软是肌肉松散、毫无力气,虚无、瘫着的意思。必须把两者严格区分开来。人们讲柔中寓刚,从未讲软中寓刚,软也不可能寓刚。放松能产生有韧性的柔劲,而软了,就无劲了。现在练太极拳的人群中,不乏有误解了松,而出现“软”的现象。 (2)放松是为了产生掤劲。放松是手段,是方法,产生掤劲才是其直接目的(但不是其最终目的)。松是为了“通”,放松了,才能逐步打通任督二脉,进而使十二

28、经脉也相继打通。经脉打通了,身体不适之处,可进行检查。通了之后,有了内气运行,劲可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到达身体任何一点。在练拳之初,不可过分追求掤,应以松、圆、慢为主。 (3)松与掤是统一的。没有松,就不可能有掤;要真有掤劲放松是前提。松不了,无掤劲,应用上就困难。王宗岳讲“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而愈长,退之则愈促”。如不会放松,一味用僵劲,很难做到“俯之弥深、退之愈促”,反过来,如无掤劲,不会螺旋转动,则不可能达到“仰之弥高,进之愈长”。太极拳在战略上要求舍己从人、以静制动,但如无松与掤这个条件,做不到沾、连、粘、随,取胜也是困难的。四、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1)练好基本功。太极拳

29、既然是拳,需要时就要有速度和力量,因而要练好基本功。比如,要把腿踢开。“练拳不练腿,到老冒失鬼。”如腿踢不好,则腰沉不下、胯松不开、裆撑不圆、膝活不了、步就上不去。拳架都难打好,掤劲自然难以产生,就更谈不到应用了。还要练好太极功法。“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功法既是增加体质耐力的手段,也是产生掤劲的重要方法。开始时,最好选择某一功法练习,不必各种功法一起练。我们体会,在众多功法中,还是以王成老师在其著作太极健身实用对练中披露的“晃桩”,效果最为显著,该功法原是太极门中练习掤劲和按劲的专习方法,各位不妨一试。 (2)不可把掤劲神秘化。掤劲本质上是力,必然符合力学原理,不必被一些玄虚说法和表面现象所迷惑。如把它神秘化,反而不易练出真正的掤劲。(3)掤劲不等于掤法。掤法是太极八法中的一种,而掤劲则贯穿于掤、捋、挤、按、采、列、肘、靠八法之中。不可把两者混为一谈。有人认为“太极是掤劲”的说法不全面,实际上混淆了掤劲与掤法两个不同的概念。 (4)要有整劲。放松了,气通了之后,身体的劲力可集中于身体任何一点,即可产生所谓的“整劲”。所以练拳架时,应在放松的前提下,时时注意意、气、架三者合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