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49.08KB ,
资源ID:29722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722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解读精讲.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解读精讲.docx

1、一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解读精讲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解读(一)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更迭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后,商灭夏。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考点二: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1、西周分封制(西周地方政治制度):(1)形成与加强: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和扩大。(2)目的:巩

2、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3)基本内容:分封对象:将王畿(j)之外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和再分封的权力;有较大独立性,可以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设置官员(军权、财权、人事权);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为周天子镇守边疆、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4)主要特点:等级森严。(5)影响:积极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消极性:受封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注意:

3、当时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于秦朝。)2、西周宗法制:(1)含义:按照父系血缘关系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巩固统治的制度(实质)(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治。(3)特点(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最主要特点):周王称“天子”,世代以嫡长子相承,为大宗;余子分封为诸侯,为小宗;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类似的关系。大小宗关系(宗法等级制):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其余相对。宗法等级森严。(政治上,上下级关系

4、;血缘上,兄弟关系。)血缘亲疏关系同政治等级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4)影响:利: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后来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内涵体现在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寻根问祖等,修家谱、重视血缘亲情等)弊: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划分贵贱尊卑,导致人生而不平等和重男轻女思想。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考点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

5、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考点四:了解秦朝的统一1、历史条件: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战国时期诸侯国进行改革与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商鞅变法后实力强大,奠定秦统一的基础;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2、时间:公元前221年实现统一,定都咸阳。3、顺序: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4、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的长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考点五:了解秦朝的中央官制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1)“三公”职能: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行政权,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产生。)太尉:主管军事(虚职)

6、,负责全国军务。御史大夫: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等。丞相下设诸卿,分掌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2)“三公”作用:三公相互牵制、配合,从而集权于皇帝。(“三公”制的实质)。军政大事决策,先由三公九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考点六:理解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1、建立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郡县;秦朝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如:统一岭南后设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2、概况: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郡守上承中央命令,下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3

7、、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得世袭。4、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各地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考点七: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县制、封国制并行,一度威胁中央集权。(注意地图:郡国)考点八: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1、概况。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分散(分割削弱)相权,加强皇权。3、影响:三省长

8、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注意:三省六部制度和美国的三权分立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本质截然不同,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考点九: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1、举措:宋初,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力。后增设“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结果: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强化了君主专制。考点十: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1、概况: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归中书省直辖”。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9、或省(钱穆在中诺历代政治得失中称之为“宰相府的派出所”),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国宗教事务。2、作用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地方省制的开端。考点十一: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先秦:世官制,(方式:世袭;依据:出身)西汉:察举制,(方式:推荐;依据:才能、品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方式:由品评官评定等级,然后授官,标准:门第、出身,不注重才能。它使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隋唐:科举制,(方式:

10、考试;依据:成绩)A、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B、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C、该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D、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创造意识的人,制约科技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A选拔标准有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B选拔方式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C选拔形式之间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格,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D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考点十二: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清

11、朝无丞相),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2、设内阁:(1)、设置原因:明太祖废丞相后,政务繁多,力不从心。(2)、内阁制的确立与演变: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助理政务,但仍然亲自主持大事;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票拟权,内阁首辅更是权压众臣。(明神宗时期的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3)、评价: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性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实质)考点十三:了解清朝的军机处1、设置: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2、特点职能

12、: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军机大臣的职能是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达诏令;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3、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考点十四: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明清时期通过废丞相、设内阁和设军机处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它严重阻碍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妨碍了社会进步,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 专题二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考点一: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局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1、鸦片

13、战争。时间、侵略国:18401842年,英国。原因:A、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B、直接原因(借口):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对华鸦片走私。C、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过程:A.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B.1841年初,英国强占香港岛。C.1842年8月,英国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败因:根因:中国社会制度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2)根本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3)主要事件:英法联军攻陷北

14、京,火烧圆明园。(4)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5)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两次鸦片战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3、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1895年。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实力增强,积极对外扩张。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侵入朝鲜,蓄意挑起战争。过程:A.1894年7月,丰岛战役,日本挑起战端。B.1894年9月,清政府在平壤战役中失利,退回国内。C.1894年9月,黄海海战,但主力尚存,日本乘机控制了黄海制海权。D.1894年底,日本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大屠杀。E.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5、,中国惨败。结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5.4)。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背景:A.甲午中日战争后(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C.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D.直接原因:列强镇压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借口:镇压“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维护侵略权益。爆发: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过程: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最终攻陷北京,联军统帅瓦德西设司令部于北京。(这是侵略者第2次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下令严厉镇压义和团运动,并加紧“议和”。结果:清政府战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考点二: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1、南京条约:内容:A.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赔偿2100万银元;C.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D.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中国要与英国商定(协定关税)。影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大门被打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不断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并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