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1.02KB ,
资源ID:29625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62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陈情表》导学案语文.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陈情表》导学案语文.docx

1、陈情表导学案语文陈情表 导学案陈情表 导学案【学习目标】 1. 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 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 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苏轼有言: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1、 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晋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

2、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孝闻,累举不应。 2、资料链接 (1)背景知识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

3、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2)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二.试译全文,圈出难解的字、词、句,注意通假、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臣以险衅(xin) 夙遭闵凶(s、mn ) 行年四岁(xng ) 悯臣孤弱(mn ) 少多疾病(sho ) 终鲜兄弟(xin ) 门衰祚薄(zu ) 无期功强(j、qing ) 五

4、尺之僮(tng ) 茕茕孑立(qing ) 常在床蓐(r ) 逮奉圣朝(di ) 太守臣逵(ku ) 除臣洗马(xin ) 猥以微贱(wi ) 责臣逋慢(b ) 刘病日笃(d ) 2.掌握下列成语。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茕茕:孤独无靠的样子。立:孤单单地呆着。)。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单。形:身体。吊:慰问。)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薄:迫近。) 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5、) 人命危浅:(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危:危险。浅:不久,时间短。) 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 皇天后土:(古代对天地的尊称。皇天:指天。后土:指地。) 三、预习思考 1.解题:反复诵读课文,思考“情”在本文中有几层含义? 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陈”是陈述的意思,李密所陈的“情”(三层):(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 2.思考:为何“陈”?“陈”什么?(用原文作答) 为何陈(用原文作答):除臣洗马,不能就职。(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什么(用原文作答):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

6、养。(陈述年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第二课时一. 理清文章结构,全文分为四段。 1. 第1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 开篇就以凄楚的笔调写悲惨的童年。父丧母嫁,“少多疾病”,全靠祖母刘氏关怀抚养。才使得自己存活。接着作者又写了家庭的困难处境,“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庭冷落、形单影只;而相依为命的祖母又“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作为祖母惟一的孙子,应当侍奉送终,不能远离。这些描写凄楚哀婉,写出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景况。作者极尽铺陈之能事,写得情深有致,感人肺腑,为下文的上表陈情,愿乞终养,作了必要的铺垫,也是辞不赴命最有力的依据。 2. 第2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

7、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 作者写了两方面内容:一是用极诚恳的语气,表达对朝廷征召的感激,恨不得立刻奔赴京师上任。以报效晋武帝对自己的信任和器重;二是写祖母病笃,“供养无主”自己不能立即报答晋武帝,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他先提一下前两次被荐。因“供养无主”而“辞不赴命”,使武帝对他这次“拒不应诏”的行为,不致感到突然。在表达对朝廷征召的感激之后,用“则”一转,摆出具体困难,写出进退维谷的狼狈。结尾几句话,情真理切,含蓄精当,对武帝的忠诚之心,对祖母的孝顺之情。从胸臆流出,使人感到他说得句句合情,字字在理,“愿乞终养”的请求已经暗含在字里行间。 李密估计晋武帝对他还有疑忌,过早地或过于直露地

8、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不会达到预期目的。这就很自然地转到了文章的第三段,也是本文最关键的一段。 3. 第3段:进一步阐明辞不就职的原因。 由于李密是蜀汉降臣,为避免晋武帝的猜忌,这段一开始他就援引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作为上表陈情的依据,接着歌颂新朝“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德攻,作为上表陈情的铺垫,紧接着委婉表明自己在蜀汉做官的态度是“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并深深感激晋武帝对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知遇之恩,最后正面提出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还是祖母病重。本段中形象地写出祖母病势:“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再次表达了“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相依

9、为命的关系。写到这里,作者才明确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有了以上既详尽得体而又娓娓动听的铺陈,有了以上“刘病日笃”“更相为命”的有力依据,主张以“孝”治天下的武帝怎么好公开反对李密留在祖母身边尽人子的孝心呢!在这一段里,作者融情入文,因文传情,曲折地而又有层次地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写得情深理透。几个词语,“凡”“况”“且”“今”“但”“是”,环环相扣,语势紧凑,有一气呵成之妙,更有撼人心弦的艺术力量。 4. 第4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点明全文的主旨。 作者首先用四十四和九十六两个年龄的对比,表明自己“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提出解决问题两全其美的办法:先尽孝道,后

10、报国恩。写到这里,作者才明确地提出陈情的目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接着宕开一笔,表明表上所写的句句都是实情:“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在这种情况下,标榜以孝治国的晋武帝,只能对李密的行为表示同意和支持。但是作者仍意犹未尽,再次恳请:“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语气更加谦卑、低下,简直是在含泪哀求。结尾“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暗合上文“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之意,以生死必报大恩的保证结束全文。忠爱之情溢于言表,更显示出请求的迫切和辞意的诚恳。四. 写作特点: (1)感情真挚,融情于事。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

11、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文章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中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文章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都如在目前。 (3)陈辞婉曲,屈伸适

12、宜。(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 二、阅读文章第二段,完成812题 8.解释下面加点的重点词语: 逮奉圣朝 逮:及,到。 奉:承奉、继承新生。 察臣孝廉 察:考察和推举。 孝廉:名词活用作动词,作为孝廉。 辞不赴命 辞:辞谢、推却不受。 赴:前往接受。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特:副词,特地。 拜:授予官职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副词,不久。 除:拜官受职;除去旧官职任就新官职。 臣具以表闻 具:详细、详尽。 闻:使动用法,使闻(知道)。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峻:严酷、严厉。 逋:懈怠、拖延。 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活用作状语,一天天。

13、 笃: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病重。 实为狼狈 狼狈:形容处境困难,窘迫的样子。 9.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词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臣具以表闻 至于成立 急于星火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相同 C.都不同,也不同 D.相同,不同,不同 【答案及解析】C。以:连词,因为;以:动词,和地位搭配时,译为“凭借”;以:动词,用;于:介词,引出对象;于:介词,比。10.解释下面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沐浴清化 古义:蒙受、接受润泽; 今义:洗澡。 急于星火 古义:流星坠落,比喻急迫;今义:由远处大火飞来的火星;微小的光。 奉召奔驰 古义:奔走效劳; 今义:车马等快速地

14、跑。 则告诉不许 古义:陈诉、申诉; 今义:向别人陈述;通知某事,使人知道。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文: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译文: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有意逃避。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12.阅读理解填空: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第二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它准确地陈述了自己的实情以及由衷

15、的感恩戴德之情。 第三课时 (落实巩固) 一、梳理积累 1文言实词。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险衅: 夙: 闵凶: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见背: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门: 祚: 薄: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茕茕: 孑: 吊: (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 除: (6)臣具以表闻 具: (7)则刘病日笃 笃: (8)犹蒙矜育 矜: (9)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 (10)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听: 庶: 2词类活用。 (1)则刘病日笃。 日: 笃: (2)猥以微贱。微贱: (3)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 (4)臣少仕伪朝。 仕: (5)谨拜表以闻。 表: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 (7)臣之进退。 进退: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 3文言句式。 (1)急于星火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3)而刘夙婴疾病 (4) 拜臣(为)郎中 (5)今臣亡国贱俘 (6)则告诉不许 二、阅读陈情表三、四语段,完成110题。 1.下面的词语解释和加点字注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