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6 ,大小:756.12KB ,
资源ID:294584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4584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鲁教版基础训练 第二单元 大气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鲁教版基础训练 第二单元 大气圈.docx

1、鲁教版基础训练 第二单元 大气圈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学海导航【知识结构】【学法指导】 1学习重点: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学习难点: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的绘制;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学习疑点: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概念的区别;背斜和向斜的判断。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分为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与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如下图所示: 岩石圈是由哪些岩石组成的?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

2、、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主要特征见下表。岩石成因常见岩石主要特征岩浆岩岩浆活动花岗岩、玄武岩侵入岩;结晶度好,晶体颗粒较大喷出岩:具有气孔等构造沉积岩外力作用石灰岩、砂岩、页岩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变质岩变质作用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具有片理结构,重结晶作用明显画一幅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如下列图文所示: 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及已生成的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及已生成的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概念的区别。 (1)地质作用是指引

3、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引起的地壳不断发生运动的过程,它是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之一,地壳运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海陆的分布和变迁,形成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3)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被称为地壳运动的“足迹”。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主要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对地

4、表形态的影响形成高山和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 相互关系 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地表形态就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斜和向斜比较。基本形态岩层形态地表形态判断依据未侵蚀地形侵蚀后的地形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山岭有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谷地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谷地有些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中间新,两翼老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 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奁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隧道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可保持隧道干燥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

5、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断层附近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地下水易出露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易渗漏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与平原比较,山岳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所以,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平缓的山问盆地和河谷地带。因此,山

6、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同样的直线 距离,山岳地区的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要大于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区聚落分布原因聚落形态高原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多呈狭长的带状山区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有肥沃的土壤呈明显的条带状平原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带状、团块状【

7、基础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 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就是地壳2. 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是() A花岗石 B玄武岩 C石灰岩D大理岩3图2-l-l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判断图中甲、乙两处分属( )A岩浆岩和变质岩 B变质岩和岩浆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 D变质岩和沉积岩 4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花岗岩、玄武岩 B石灰岩、砂岩C石英岩、大理岩 D大理岩、石灰岩5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

8、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6下列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侵蚀作用 B变质作用 C. 风化作用 D沉积作用7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称为( ) A地质作用 B地壳运动 C地质构造 D变质作用读下面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89题。 8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 A. B. C. D9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 ) 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C喀斯特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岛10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

9、要有(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搬运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读下图,回答1112题11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 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_板块构造12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 A. 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地的一张航拍照片,读图回答1314题。 13照片中的山脉沟壑众多,这种地貌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地壳运动形成的褶皱 D流水沉积作用14照片中M处的地貌类型是( )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平原 D冲积扇二、综合题15读“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

10、1)在图中标出箭头,完成三大类岩石循环 转化过程。 (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_,B_,C_, D_。 (3)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 _到形成_又到新的 _形成。16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B(1)A、B、C、D四处地质构造的名称分别是 A_B_C_D_(2)此时,A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3)图中四个部位不宜修建隧道的有_,原因是_【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12题。 明故宫的午门里有一块“血迹石”。青灰色的石面上,夹杂的红褐色斑纹,像是渗透到石头中的鲜血。有人说血迹石是明代方孝孺血溅亨门留下的。苏州虎丘有一块渗血“千人石”。传说是吴王闽阔在这

11、块石头上砍死了所有修建坟墓的工匠,千人石每到大雨之后,都从岩石中渗出“血水”。 其实“血迹石,是约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相作用,便出现了绛褐色的团块和条纹,经过成岩作用,形成了血迹石。以后随着地壳运动而抬升,被工匠从山上采到。苏州的“千人石”实际上是一种紫红色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休罗纪时代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经千百年的日晒风吹雨打,流纹岩里的氧化铁游离出来,每当遭受狂风暴雨的侵袭后,氧化铁就被雨水冲刷带了出来,故雨水呈现出淡淡的红色。1分别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A. 花岗石

12、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 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2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血迹石的出现经历了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过程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3右图为某地层示意图。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 A. 天然气、水、石油 B. 水、石油、天然气 C. 石洫、天然气、水 D天然气、石油、水 比较右图中河流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45题。 4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一a,一b,一c B一b

13、,-a,一c C一c,一b,一a D一c,一a,一b5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 D. 搬运、沉积、侵蚀6不考虑岩性影响,在下图中、四处修建越岭的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 ) A B C D7下列地表形态中,由外力起主导作用形成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青藏高原 C. 横断山脉 D台湾海峡 右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完成89题。8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 A B C D9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 ) A地震破坏 B滑坡 C海潮侵袭D暴雨 二、综合题 10读“某地地质剖面图

14、”,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地形是_(2)该地地质构造在形成时受到_力作用,其方向是_(3)甲地地质构造是_;乙地地质构造是_。(4)根据该地层的形态和组合关系,说明其成因_ _(5)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请说明理由。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学海导航【知识结构】【学习指导】 1学习重点: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月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学习难点: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移动规律;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3学习疑点: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等压面图

15、的判读。 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 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下列情况:海拔上升,气温升高;海拔上升1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O6。这就是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图示法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面和大气)的根本能

16、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 热力环流原理的实际应用。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地形、纬度位置以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造成各地区受热不均,而使热力环流普遍存在,常见的“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可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城市风: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热岛效应),在城市和郊区间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风向由郊区吹向城市,如图2-2-2(1)。在工业布局时,应把工业区布局在城市风以外的区域,以避免城市风把污染物带入城市。海陆风:由于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其受热和放热都比陆地要慢,夜晚海洋的气温高于陆地,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从而形成海陆风,如图(2)、图(3)。山谷风:在山顶和山谷之间形成了一个热力

17、环流;白天,近地面风由山谷吹向山顶,如图(4);夜晚风向与白天相反。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影响气候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附近 热力作用 冷高压 下沉 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 动力作用 冷低压 上升 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 动力作用 热高压 下沉 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 O附近 热力作用 热低压 上升 湿热风带分布 风向属性(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 冷干 中纬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 温湿 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气压

18、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 干燥用左拳法记忆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 北半球海陆分布对纬向气压带的影响。亚欧大陆太平洋北美大陆大西洋被切断的气压带1月蒙古高压太平洋低压北美高压大西洋低压副极地低压带7月印度低压太平洋高压北美低压大西洋高压副热带高压带总结: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压带被高压切断,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常被低压切断。 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 可结合以下简图,运用海陆热力性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自转偏向力等知识分析海陆位置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季风类型风向成因源地性质分布地区类型比较东亚季风夏季风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副热带太平洋温暖湿润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冬

19、季风强于夏季风冬季风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蒙古、西伯利亚寒冷干燥南亚季风夏季风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赤道附近的印度洋温暖湿润主要在印度半岛,我国西南局部地区热带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冬季风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伯利亚、蒙古低温干燥冷锋、暖锋比较。气旋、反气旋比较。 项 目 气旋 反气旋 气压分布状况 低气压 高气压 水平(四周) 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 气流状况 南半球 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垂直(中心)气流状况 上升 下沉 举例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早天气;我国北方“秋高气爽

20、”天气运用手势辅助记忆气旋与反气旋气流流动方向。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弯曲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弯曲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方法与北半球相同。如下图所示: 等压线图风向的判读。 在弯曲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2)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

21、,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 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1)锋面气旋的形成:在中高纬度地区,气旋和锋面一般联系在一起,被称为锋面气旋。如右图所示,这是北半球的一个低气压区域,低气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如同地形上的山谷,图中AB、CD为两条槽线,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图中气旋东部偏南风来自较低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北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图中CD线附近)。气旋西部气流是来源于北方高纬度地区的偏北风,南下时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图中AB线附近)这样地面天气系统中的锋面气旋便形成了。(2)对天气的影响:北半球的气旋是一个

22、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涡旋,它同样也带着已生成锋面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锋面气旋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是造成暴雨、雷雨、大风天气。这是因为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再加上锋面上更为强烈的上升气流,水汽急剧冷却凝结形成强烈的天气变化。在图中,冷锋和暖锋的降水区域会略有不同。因冷气团密度大于暖气团,冷气团始终位于暖气团之下,锋面始终倒向冷气团一侧,降水区域总是位于锋面的冷气团的一侧,图中在CD前方会形成宽阔的暖锋云系和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在AB后方会形成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冷锋雨区与暖锋之间)则是单一暖气团控制下的晴好天气。【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1大气中的固体尘埃主要集中在(

23、) A臭氧层 B平流层 C对流层 D电离层2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地面反射 D大气逆辐射3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是因为( ) A大气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B大气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C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D近地面大气能大量反射地面辐射4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高低空温度的差异 B高低空气压的差异 C高低纬热量的差异 D高低纬气压的差异5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高低纬度之间太阳辐射强度的差异 B地区之间的热量差异 C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 D水平气压梯度力6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7下列对风向

24、描述正确的是( ) 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如果地球不自传,近地面,风 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如果地球不自传,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 B C D8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 )9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均由于空气冷却下沉所致 C赤道低气压带北临东南信风带 D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10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航班机,飞行时间约为三个半小时,该机保持同样飞行速度从乌鲁木齐返航至北京大约只需三个小时,其原因是( )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 D水平气压梯度不同的影响11

25、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以( ) A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B夏季陆地气压比海洋高 C中纬大陆西岸往往形成季风气候 D沿海盛夏的海陆风,晚上陆地吹向海洋,白天由海洋吹向陆地12下列节气中地球上气压带风带位置最北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13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断裂成块状,是因为该气压带( )A被陆地高压切断 B. 被海洋低压切断 C被陆地低压切断 D被海洋高压切断14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 C是冷性气流 D盛行西南风15季风的形成原因有( )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

26、 节移动不同纬度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南北 之间的地形差异 A B C D16亚洲高压强盛时( ) A正值我国的夏季 B澳大利亚昼短夜长 C. 印度一带盛行西南季风 D太平洋北部受低压控制17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出现在冬季 B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C过境后气压降低 D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 读“近地面气流分布图”,回答1819题。 18四图中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 . . D. 19. 受北半球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是( )A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 B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 C夏秋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 D夏季华北地区的暴雨20当上海受反气旋控制时,下列天气现象中最常出现的是( ) A

27、气温上升 B气温下降 C空气干燥 D风向偏北 读“北半球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甲图中地与乙图中相对应的点是( ) Aa Bb Cc Dd22关于图中天气现象的正确叙述是( ) A甲图中地不可能出现降水天气 B甲图中地的气温最高 C乙图中城市为晴朗天气 D乙图中c处出现降水天气23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二、综台题 24读“近地面风向的形成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c、d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b_,c_, d_。(2)该图所示为_(南或北)半球风向,判断依据是_(3)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