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94.90KB ,
资源ID:293086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308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江苏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6单元 第1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江苏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6单元 第1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docx

1、高考江苏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6单元 第1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第1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考纲要求(1)商业: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主要经济政策: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 考点1 古代商业的发展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1古代商业时期概况商朝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

2、类增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明清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2.市的变迁(1)宋朝以前市与居民区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市的设置有严格的规定。(2)宋朝时期市、坊的界限被打破。“草市”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经营时间不再受限制。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易错警示区分“市”“草市”“夜市”“早市”(1)“市”: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

3、和场所的限制,政府直接监管,宋代以后有所改变。(2)“草市”: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地域限制。(3)“夜市”: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继续延长到夜间贸易,打破了时间的限制。(4)“早市”:也称晓市,是拂晓前进行交易的市场,也打破了时间的限制。 3城市的发展(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2)表现北方: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南方: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以致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精巧点拨 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4对外贸易(1)西汉: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4、起来。(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外贸易逐渐萎缩,仅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NO.2理解学会读史学会用史核心问题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史料探究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变化的表现及特点史料一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史料二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

5、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史料一反映了唐政府对商业管理的什么态度和特点?史料二反映的宋代商业发展与唐代相比有何重大变化?提示:态度和特点:说明唐代重视对商业的管理,但也体现出唐代市坊分开,对商业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说明依然采取“抑商”政策。重大变化:说明北宋开封的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商业活动极为繁盛,且商业交易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史料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 ,江北则推山右 。新安大贾 ,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

6、右俭也。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史料四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给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2)史料三、四反映出明朝以后商业发展、商业观念有何重要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主要变化:明代中后期,在全国出现了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经营多样,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出现,社会上歧视商人的观念有所改变。说明的问题:明代社会改变了歧视商人的做法。史论拓展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及特点(1)变化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前期主要在城市,后期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开始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界限被打破。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

7、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商人地位的变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2)特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发展历程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步增强,对外贸易在明清时期由盛转衰。核

8、心问题2中国古代城市沿革及商品经济的繁荣要点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1)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早市、夜市出现。(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成相应变化;明清时,新兴工商业市镇大多分布在江南地区。史料印证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史料一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最初只是城内很小一部分

9、。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史料二北宋都城汴京: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珠子铺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东梅花包子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史料三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解读三则史料主要描述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变化的阶段特

10、征,具体解读如下:(1)史料信息说明当时“城”和“市”是分开的,“市”只是商品交换的场所。(2)史料信息说明了周至唐代城市主要以政治职能为主,处于严格限制阶段。(3)史料信息反映了北宋的开封店铺林立,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商业活动极为繁盛,商业交易也不再受时空限制。(4)史料信息表明,明清时期,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城市出现。(5)史料信息表明,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NO.3探究感悟真题捕捉动向(1)主干知识:古代商业、市、城市商品经济、对外贸易、交通等发展演变的史实。(2)史观角度:从社会史观角度认识商业的发展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城

11、市格局变化的影响。(3)社会热点:我国素有“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说法,古代商业的发展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应特别关注对古代商业发展的借鉴:既要繁荣市场经济,又要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4江苏高考)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命题立意本题以唐政府对城市的管理为切入点考查唐代“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解题流程一定时

12、空唐朝前期与后期二抓关键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三析选项选项理由结论A对于市的建置制度,唐朝前期不准设市,后期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中县户满三千以上),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制度做了相应的调整正确B从题中“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可知县不满三千户不许设市官,而不是不许设市错误C官府对于市的监督相对宽松要到宋朝以后错误D由“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可知除了州县外,路也可以设市错误NO.4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1(2017如东、丰县联考)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

13、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徽州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超过其他地区B徽州地区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了地价D徽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理念D徽州土壤贫瘠,自然条件恶劣,故A项错误;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北方农民南迁,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因自然条件的限制,出现了徽州“家家从商”和“田少而值昂”的现象,故D项正确。2(2016无锡一模)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纸币都迅速

14、贬值,明朝中期基本放弃纸币。最终,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A分析题干可得出中国古代纸币的发行规律,由宋、元、明政府的大力推行到明朝中期基本放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故A项正确;由材料“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可以看出,明朝中期商品经济没有停滞,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是在流通领域,而是在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故C项错误;题干提供的信息既不能体现“重农”,也不能反映出“抑商”,故D项

15、错误。3(2015江苏高考)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D“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反映的是吴江一带商品经济的发展,未体现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故A项错误。“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反映了当时农村人们忙于纺织,故B项错误。明清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可判断D项是正确答案。4(2013江苏高考)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