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1.63KB ,
资源ID:290906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0906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docx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 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

2、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 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2、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听课文范读。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指名学生认读后,再齐读一遍。 韵柯飘荡势轩邈泠嘤 缥碧

3、横柯窥谷鸢 和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2、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争取背下来。 (2)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3)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描述富春江的美景。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导学提纲:1、分析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的?2、从整体色彩看,最合适的原句是什么? 3、请看课文中的水,用原文中的哪几句描述最合适? 4、请展开想象用原文中的句子描述。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1、理解课文第一段。 (1)解释红色词语:风烟共色从流飘荡许独绝 (2)齐读本段后小结: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

4、庐一段的奇山异水。 (3)总结本段写法,展示:本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请指出来。 (4)对照板书,速背本段。 理解课文第二段。 (1)解释红色词语:缥碧直视无碍急湍奔 (2)齐读本段后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展示两幅富春江的图片,分别让学生用原文描述。然后比较两句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看写法有什么不同。 (3)齐读并速背本段。 理解课文第三段。 (1)解释黄色词语:寒树负势竞上轩邈泠泠相鸣戾天息心经纶忘反横柯上蔽交映见 (2)小结二、三段写法。学生根据板书速背本段。 (3)研读最后四句。学生发言后,

5、教师归纳: 这四句犹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余味无穷。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五、探究活动补写一封结构完整的书信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无头无尾的文章,但与晋宋时期简牍体的比较分析来看,其风格极为合拍。当时的书简体大都信笔拈来,随兴而止。而且这种文体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为四六体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无头书,就有他的可利用之处

6、。为此,可要求学生用现代书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语气,语调,补出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写成一封结构完整的现代书信。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写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难的是基于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结合的信写好。 元思兄台鉴: 当阳一别,忽忽数月,不甚思之。前日余自富阳沿江而下,观两岸之景甚美,笔录之,与君共享。惜时光匆匆,美景不再,望兄珍重。 弟叔庠敬上 六、课堂小结,推荐作业1、课堂小结: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2、推荐作业: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_。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 写听觉感受的:_。 参考答案:

7、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22、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2、了解陶渊明的性格情趣和精神风貌及安贫乐道的思想。3、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4、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2)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2、难点:了解陶渊明的性格情趣和精神风貌及安贫乐道的思想。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8、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欣赏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每个时代,每种社会形态下都会存在诸如堂吉柯德那样保持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固守着一种不与时代合作的态度,用自己的处世态度来鞭策自己的人生,对于他们我们应该持有一种辩证的分析的态度,汲取他们的优点,来欣赏他们灵魂的闪光点。2、展示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2)背诵课文。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2、放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教师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文字,疏通文义。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造

9、饮辄尽,期在必醉。(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理解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 因以为号焉 每有会意 造饮辄醉6、特殊句式的理解:判断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省略句:闲静少言 7、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导学提纲:a.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b.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1、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

10、拘小节。2、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写他喝酒的篇幅最长,也最传神(体会一下“晏如也”的感受。)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1、课堂小结:你学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2、推荐作业:背诵课文、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让学生背诵归园田居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 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让我们进一步走进他,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11、。2、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陶渊明的性格情趣和精神风貌及安贫乐道的思想。(2)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3)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指名学生背诵课文。 2、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导学提纲: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2“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3“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4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1、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

1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2、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3、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

13、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1、课堂小结: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2、推荐作业:(1)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2)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23、马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4、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重点难点1、重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

14、虚词。(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2、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欣赏歌曲骏马奔驰保边疆。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说说有关马的成语,(一马当先、-跃马扬鞭、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车水马龙-)从这些成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写过一篇有关马的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2、展示学习目标(1)能正确把握文中词语的读音。(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3)能正确翻译

15、文言语句。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检查预习情况。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和已有的文言知识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意思,尝试着翻译文言语句。(2)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3)将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罗列,留待集体解决: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世有伯乐(l) 骈(pin)死于槽枥(col)之间一食(sh)或尽粟一石 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 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 这里的“食”同“饲”,喂养的意思,所以读(s) 食(sh)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6、xin) 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这里的“见”同“现”,显现的意思, 所以读(xin)。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夫)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本指小米,这里泛指粮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这,这样的)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犹,尚且) (等同,一样)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哪里)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执策而临之 (握,拿) (面对着)3、 辨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养)食不饱 (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 (喂养)不以千里称也 (用,拿)策之不以其道 (按)虽有千里之能 (的)执策而临之 (代千里马)鸣

17、之而不能通其意 (音节助词,无义)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千里马)其真无马耶 (难道)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策之不以其道 (驱使)执策而临之 (鞭子)策勋十二转 (记载)虽有千里之能 (虽然)故虽有名马 (即使)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完)食之不能尽其材 (使-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转折连词,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顺承连词,来)4、 翻译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

18、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1、课堂小结:你的收获是什么?2、推荐作业:第一题。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欣赏歌曲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复习导入2、展示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2)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检查预习情况。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导学提纲: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2、作者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呢,

19、为什么?3、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4、作为千里马与普通马有什么不同?5、食马者能注意这一点并区别对待吗?6、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7、本段中那些语句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8、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9、本文通篇写千里马,难道韩愈仅仅为马的不幸而鸣不平吗? 10、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11、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

20、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他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是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识别就成为前提了。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7、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讽刺揭露了昏庸无能,不能选贤任能而报怨世无人才的统治者。9、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10、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

21、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11、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五、拓展延伸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可惜韩愈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只能无可奈何的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1、那么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2、那么作为千里马,你们又想对伯乐说些什么呢? 我相信所有的伯乐一定会尊重教育,尊重人才。让千里马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愿伯乐们能够拥有一双慧眼。.因为世界上不是缺少千里马,

22、而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眼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1、课堂小结: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知遇之难,是因为它生不逢时,我们有幸生长于新时代,能够人尽其才,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天马行空任我行的壮语。同学们,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若干年以后,你们一定会站在我面前自豪地说:天下谁人不识我!2、推荐作业:背诵默写本文。 2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目标:1、熟练地朗读课文。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3、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4、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中心的写法。 5、引导学生从前人的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精神中受益。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

23、用具:小黑板、录音机 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欣赏乐曲高山流水。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2、展示学习目标(1)熟练地朗读课文。(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3)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检查预习情况。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

24、“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导学提纲:1指名学生翻译部分重点句子。 2思考: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思考: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 。4思考: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5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2、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一段是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3、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3)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

25、而不知。(4)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 4、从本段最后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5、明确: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1、课堂小结:你的收获是什么?2、推荐作业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欣赏歌曲梁祝。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复习导入2、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2)学

26、习运用对比表现中心的写法。 (3)引导学生从前人的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精神中受益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检查预习情况。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导学提纲:(1)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3)作者写这些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的用意何在? (4)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1、这一自然段主要是说明今之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2、这些内容与前一段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从四个方面与前面作者求学的情况形成对比:

27、 衣食:廪稍之供、葛裘之遗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组袍敝衣 住宿: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行深山巨谷 从师:未有问而不告未尝稍降辞色、叱咄 书籍: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经过四层对此显而易见昔日艰难和今日条件的优裕。在昔日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4、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

28、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叙述、描写的同时,还适当地穿插了议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在讲述了今之太学生的优越学习条件后,进而推论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这就是通过今昔对比所揭示出的道理。 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1、课堂小结:读完这篇文章,你对学习有什么感受吗? 2、推荐作业: 25诗词曲五首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

29、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引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