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练习解析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练习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2 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1.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BCD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铅蓄电池放电太阳能发电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蓄电池放电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能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 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C
2、。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CH3COOH B. CO2 C. NH4HCO3 D. Cl2答案B解析详解ACH3COOH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且是因为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故CH3COOH是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B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够导电,但并不是CO2本身发生电离,而其与水反应的产物H2CO3发生电离,故CO2是非电解质,故B符合题意;CNH4HCO3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且是因为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故NH4HCO3是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DCl2的水溶液虽然能够导电,但其是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下列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3、属于电化学防护的是A. 船体表面刷漆 B. 加入铬、锰、硅等制成不锈钢C. 自行车链条涂油 D. 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答案D解析详解A船体表面刷漆是物理方法防止金属腐蚀,故A不符合题意;B加入铬、锰、硅等制成不锈钢是改变金属内部结构,是物理方法防止金属腐蚀,故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链条涂油是物理方法防止金属腐蚀,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是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是电化学方法,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4.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可以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A. 加热 B. 加压 C. 减小容器体积 D. 增大反应物浓度答案A解析分析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
4、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详解A加热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故A选;B加压强如改变浓度,只改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不改变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如浓度不变,活化分子的数目不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B不选;C减小容器体积,浓度增大,只改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不改变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故C不选;D浓度增大,只改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不改变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故D不选;故选A。5.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 2SO2+O22SO3 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 v (SO3)=4mol/(Lmi
5、n) B. v (O2)=6mol/(Lmin)C. v (SO2)=8mol/(Lmin) D. v (O2)=3mol/(Lmin)答案B解析分析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同一单位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详解A. v(O2)=1/2 v(SO3)=2molL-1min-1;B. v(O2)=6molL-1min-1;C. v(O2)=1/2 v(SO2)=4molL-1min-1;D. v(O2)=3molL-1min-1;故答案为:B
6、。6.25时,下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 )A. pH=11 的氨水 B. 0.01 mol/L的 Na2CO3溶液C. pH=2的NaHSO4溶液 D. 0.1 mol/L的盐酸答案D解析详解氨水、盐酸和NaHSO4溶液均抑制水的电离,Na2CO3溶液促进水的电离,pH=11的氨水c(H+)=10-11molL-1,c(OH-)=10-3molL-1;0.1 molL-1的盐酸中c(H+)=10-1molL-1,pH=2 的NaHSO4溶液中c(H+)=10-2molL-1,酸溶液和强酸酸式盐溶液中氢离子或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抑制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越小,所以水
7、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0.1 molL-1的盐酸,故答案为:D。点睛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弱酸强碱盐和强酸弱碱盐促进水的电离。7.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 pH8 的溶液 B. 含有 OH离子的溶液 C. c(OH)c(H)的溶液 D. 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温度影响水的电离,降低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则没有明确测定时的温度,不能判断pH=8的溶液中c(OH)与c(H+)的关系,无法知道溶液的酸碱性,故A错误;B.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所以含有OH -离子的溶液不一定显碱性,故B错误;C. c(OH)c(H+)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C正确;D.常
8、温下,pH8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显无色,则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或碱性溶液,故D错误;故选C。8.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B. 锌电极的反应式:Zn 2e=Zn2C. 铜片作负极D. 盐桥的作用是传递电子答案B解析分析锌铜原电池中Zn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盐桥的作用是传递离子。详解A. 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从铜片流向锌片,A错误;B. Zn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锌电极的反应式:Zn-2e-=Zn2+,B正确;C. 较为活泼的金属作负极,锌作负极,铜作正极,C错误;D. 盐桥的作用是传递离子,电子不能通过
9、溶液,D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注意“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即电子只能在导线上移动,离子只能在溶液中移动。9.某可逆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正向为吸热反应B. 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若加入催化剂,H 数值会减小D. 若加入催化剂,B 点会降低答案D解析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由A可知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热,即H 数值不会改变,故C错误;D加入催化剂,能
10、减小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故B 点会降低,故D正确;故答案为:D。10.如图所示,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电使NaCl 发生电离B. 电极a 是阳极C. Na+向 b 极移动D. a 极产生黄绿色气体答案A解析分析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是阳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是阴极,所以a极是阳极,b极是阴极;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详解A.NaCl在水中就能发生电离,通电不是必要条件,A错误;B.电极a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是阳极,B正确;C.阳离子向阴极移动,b极是阴极,Na
11、+向b极移动,C正确;D. a极为阳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产生黄绿色气体,D正确;故答案为:A。11.H2 与N2 在催化剂表面生成 NH3,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示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吸收能量B. 形成了N-H 键C. 该催化剂可提高NH3 的平衡产率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从图中可知,状态的总能量比状态的低,故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故正确;B从图中可知:是N2、H2分别分解成N原子和H原子,则是N原子和H原子结合成NH3分子的过程,故形成了N-H 键,故B正确;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并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故不能提高NH3的平衡产率,故C不正
12、确;D比较状态和状态可知,状态的总能量比状态的总能量高,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C。12.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片刻后在 Fe 电极附近滴入铁氰化钾溶液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证明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验证 Fe 电极被保护验证AgCl 溶解度大于Ag2S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该装置缺少盐桥,不能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则不能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四氧化二氮为无色气体,利用气体颜色的深浅变化,可说明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C由图可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Fe
13、电极为电解池阳极,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加快Fe的腐蚀,不能验证Fe电极被保护,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由图可知,AgNO3溶液过量,过量的Ag能与S2直接反应生成Ag2S沉淀,不存在AgCl与Ag2S的沉淀的转化,则不能证明AgCl溶解度大于Ag2S,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1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Zn(s) + O2(g)2ZnO(s) H1702.2kJ/mol;2Hg(l) + O2(g)2HgO H2181.4kJ/mol,由此可知 Zn(s) + HgO(s) ZnO(s) + Hg(l)的H3,其中 H3 的值是A. 260.4 kJ/mol B. 254.6 kJ
14、/mol C. 438.9 kJ/mol D. 441.8 kJ/mol答案A解析详解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由盖斯定律可知得热化学方程式Zn(s)+HgO(s)=ZnO(s)+Hg(l),则H3=-260.4kJ/mol,故选A。点睛根据盖斯定律,利用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加减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系数进行相应的加减是解答关键。14.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Cl2+H2O 2H+ + Cl + ClOB. Na2S 溶液显碱性:S2- + 2H2OH2S+ 2OH-C. 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 + 2
15、OH- = SO + H2OD. 铜片溶解在NaNO3 和稀盐酸的混合液中:3Cu + 8H+ + 2NO=3Cu2+ + 2NO + 4H2O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 +Cl+HClO,故A错误;B.硫化钠是强碱弱酸盐,硫离子在溶液中分步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 H2OHS-+ OH-,故B错误;C.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反应为一水合氨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水,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 2NH3H2O= SO32+2NH4+ 2H2O,故C错误;D
16、.铜片溶解在NaNO3 和稀盐酸的混合液中的反应为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 8H+ 2NO3=3Cu2+ 2NO + 4H2O,故D正确;故选D。15.工业上可通过如下流程回收铅蓄电池中的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PbSO4 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B. 生成PbCO3的离子方程式为:C pH:滤液 饱和 Na2CO3 溶液D. 滤液中不存在Pb2+答案D解析详解APbSO4为难溶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故A正确;BPbSO4转化为PbCO3,加入可转化沉淀,发生转化为:,故B正确;C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参与沉淀转化,溶液碱性变弱,所
17、以pH:滤液饱和Na2CO3溶液,故C正确,D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总会有一部分溶解,滤液中存在Pb2+,只是浓度较小,故D错误;故选:D。16.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Ni(s)4CO(g) Ni(CO)4(g)。23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105。已知:Ni(CO)4 的沸点为 42.2 ,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 230 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增加 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i(CO)4)4生成(CO)C. 第一阶段,在 3
18、0 和 50 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D. 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答案C解析详解A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增加c(CO),虽然平衡向正向移动,但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A错误;B反应的速率之比等于气体的计量数之比,所以平衡时有4生成Ni(CO)4=生成(CO),故B错误;CNi(CO)4的沸点为42.2,应大于沸点,便于分离出Ni(CO)4,则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故C正确;D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可知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大,故D错误;故选C。17.新冠疫情期间某同学尝试在家自制含氯消毒剂。用两根铅笔芯(C1 和
19、C2)、电源适配器和水瓶组装如图所示的装置。接通电源观察到:C1 周围产生细小气泡,C2 周围无明显现象;持续通电一段时间后,C2 周围产生细小气泡。此时停止通电,拔出电极,旋紧瓶塞,振荡摇匀,制备成功。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C1电极产生气泡原因:B. 可以用两根铁钉代替铅笔芯完成实验C. 自制消毒剂的总反应为:NaClH2O NaClOH2D.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电压、开窗通风、导出氢气,确保安全答案B解析分析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会产生氯气,阴极会产生氢气,由于H2不溶于水且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所以会直接溢出,而氯气会与电解过程中溶液中生成的NaOH反应转变为NaClO和N
20、aCl,所以在制备过程中几乎不会溢出,则C1极为阴极,C2极为阳极。详解A由分析可知,C1极为阴极,阴极处产生了氢气,所以相关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故A正确;B若用两个铁钉代替两个石墨电极,那么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Fe的氧化,无法再产生氯气,也就无法获得含氯消毒剂,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电解过程中生成的氯气又会再与溶液中生成的NaOH反应转变为NaClO和NaCl,涉及的反应共有两步,分别为:2NaCl2H2O2NaOHH2Cl2和2NaOHCl2=NaClNaClOH2O,因此自制消毒剂的总反应为:NaClH2O=NaClOH2,故C正确; D电压控制不得当,可
21、能会导致副反应发生,或者反应速率很慢;由于电解过程中产生了氯气和氢气,所以要注意开窗通风,防止中毒和发生爆炸,故D正确;故选C。18.室温时,向 20 mL 0.1 molL 1 的两种酸 HA、HB 中分别滴加0.1 molL 1 NaOH 溶液, 其 pH 变化分别对应下图中的 I、I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 NaA 溶液中滴加 HB 可产生 HAB. 滴加 NaOH 溶液至 pH=7 时,两种溶液中 c(A)=c(B)C. a 点,溶液中微粒浓度:c(A) c(Na+)D. 滴加 20 mL NaOH 溶液时,I 中 H2O 的电离程度大于 II 中答案B解析详解A. 由图可
22、知,0.1 molL1 HB溶液的pH小于等浓度的HA溶液,说明HB的酸性强于HA,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向NaA 溶液中滴加 HB 可产生 HA,A正确;B. 由于HB的酸性强于HA,等浓度的HB溶液和HA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pH=7 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不同,溶液中c(Na+)不同,则两种溶液中 c(A)一定不等于c(B),B错误;C. a点为等浓度的HA和NaA混合液,溶液呈酸性,说明HA的电离大于NaA的水解,溶液中微粒浓度:c(A)c(Na+),C正确;D. 滴加 20 mL NaOH 溶液时,等浓度的HB溶液和HA溶液均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B和NaA,由于HB的酸性强
23、于HA,则NaA的水解程度大于NaB,中H2O的电离程度大于中,D正确;故答案为B。点睛HB的酸性强于HA,等浓度的HB溶液和HA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 ,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不同,溶液中c(H+)=c(OH-),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分别存在c(B)=c(Na+)、c(A)=c(Na+),溶液中c(Na+)不同,则两种溶液中c(A)和c(B)不同。19.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Na 与水反应 B. 甲烷的燃烧反应C. CaCO3 受热分解 D. 锌与盐酸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甲烷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碳酸钙受热分解的反应是
24、吸热反应,故C正确;D.锌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20.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无色溶液中:Cu2+、K+、SCN、ClB. pH11的NaOH 溶液中:CO、Na+、NO、SOC. 由水电离出的 c(H+)1.01013 molL1 的溶液中:Na+、NH、SO、HCOD. 含有NO的溶液中:I- 、SO、SO、H+答案B解析详解A溶液中有Cu2+呈蓝色,不可能是无色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BpH11 的NaOH 溶液中隐含有大量的OH-与CO、Na+、NO、SO均可以大量共存,故B符合题意;C由水电离出的 c(H+)1.01013 molL1 的溶液可能
25、是强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强碱性溶液这两种溶液中都不可能含有大量的HCO,故C不符合题意;D溶液中的NO与H+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NO3,将与I- 、S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1.K2FeO4 在水中不稳定,发生反应:4FeO +10H2O4Fe(OH)3(胶体)+8OH- +3O2 ,其稳定性与温度(T)和溶液 pH 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IK2FeO4 的稳定性与温度的关系 图 IIK2FeO4 的稳定性与溶液 pH 的关系A. 由图 I 可知 K2FeO4 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 由图 II 可知图中 acC. 由图 I 可知温度:T1T
26、2T3 D. 由图 I 可知上述反应H0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I数据可知,温度越高,相同时间内FeO42-浓度变化越快,则温度T1T2T3,温度越高FeO42-浓度越小说明K2FeO4的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故A错误;B.由题给方程式可知,增大氢氧根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FeO42-越稳定,结合图II可知,平衡时FeO42-浓度:ac,则溶液pH:ac,故B错误;C.由图I数据可知,温度越高,相同时间内FeO42-浓度变化越快,则温度T1T2T3,故C正确;D.由图I数据可知,温度越高,相同时间内FeO42-浓度变化越快,则温度T1T2T3,温度越高FeO42-浓度越小说明平衡向正
27、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H0,故D错误;故选C。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8 分)22.近年我国大力加强温室气体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技术的工业化生产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1)已知:CO2(g)+H2(g)H2O(g) +CO(g) H1= + 41.1 kJmol-1 CO(g)+2H2(g)CH3OH(g) H2=90.0 kJmol-1写出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2)为提高CH3OH产率,理论上应采用的条件是_(填字母)。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高压(3)25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由CO2(g)催化氢化合成CH3OH(g),下图为不同投料比n
28、(H2)/n(CO2)时某反应物X 平衡转化率变化曲线。 反应物X 是_(填“CO2”或“H2”)。 判断依据是_。(4)250、在体积为 2.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6mol H2、2mol CO2和催化剂,10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 c(CH3OH) = 0.75 molL1。 前 10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_molL1min1。 经计算化学平衡常数 K =_。 催化剂和反应条件与反应物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有高度相关。控制相同投料比和相同反应时间,四组实验数据如下:实验编号温度(K)催化剂CO2转化率(%)甲醇选择性(%)A543Cu/ZnO 纳米棒12.342.3B54
29、3Cu/ZnO 纳米片11.972.7C553Cu/ZnO 纳米棒15.339.1D553Cu/ZnO 纳米片12.070.6(注:甲醇选择性是指的是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含量)根据上表所给数据,用CO2生产甲醇的最优选项为_(填字母)。答案 (1). CO2(g)+3H2(g)CH3OH(g)+H2O(g)H=48.9kJ/mol (2). D (3). CO2 (4). 增大n(H2)/n(CO2),相当于c(CO2)不变时,增大c(H2),平衡正向移动,使CO2的转化率增大,而H2转化率降低 (5). (6). 5.33 (7). B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分析,将+可得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并据此计算焓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