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9.46KB ,
资源ID:290394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0394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

1、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金色的草地(节选)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2、1)第1自然段主要讲_。 (2)“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把_比作_。 (3)“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句话中的“它”是指_;“睡觉”是指_;“起床”是指_。 (4)草地可爱、有趣是因为( ) A.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B.草地的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5)“我”喜欢蒲公英吗?为什么? 【答案】 (1)“我”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2)比喻;蒲公英的花;手掌(3)蒲公英;蒲公英的花合拢;蒲公英的花张开(4)B(5)喜欢。因为蒲公英非常有趣。 【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

3、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第1自然段主要讲“我”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手掌。(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

4、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句话中的“它”是指蒲公英;“睡觉”是指蒲公英的花合拢;“起床”是指蒲公英的花张开。(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草地可爱、有趣是因为草地的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故答案为:(1)“我”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2)比喻 蒲公英的花 手掌(3)蒲公英 蒲公英的花合拢 蒲公英的花张开(4)B(5)喜欢。因为蒲公英非常有趣。

5、【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5)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花的学校(节选)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

6、、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1)照样子,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欢快)地跳舞 _地响 _地冲出来(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填空。花的学校在_,花的家在_,在_。(3)“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这句话中写出花儿多且茂盛的词语是( ) A.一群一群B.跑出来C.狂欢D.跳着舞(4)“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这句话中,“簌簌”的意思是( ) A.形容马叫声B.形容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C.形容树叶飘落的声音D.形容雨声(5)在这篇短文中,花儿的主要特点是( ) A.很多,很美B.很顽皮C.富有灵性,有童趣

7、D.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答案】(1)簌簌;急急(2)地下;天上;星星所住的地方(3)A(4)B(5)C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簌簌地响、急急地冲出来。(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花的学校在地下,花的家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3)“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这句话中写出花儿多且茂盛的词语是一群一群。(4)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

8、理解词义。“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这句话中,“簌簌”的意思是形容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在这篇短文中,花儿的主要特点是富有灵性,有童趣。故答案为:(1)簌簌 急急(2)地下 天上 星星所住的地方(3)一群一群(4)B(5)C【点评】(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4)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5)此题考查筛选

9、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课外阅读。邯郸学步 相传在战国时候,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燕国的寿陵有个青年人,不顾路途遥远,跋山涉水,赶到邯郸来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 他整天呆在邯郸的大街上,看人家走路,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还跟在后边模仿。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再跟那个人后边走几步,可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始终也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 这个青年人心里想,也许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原来的走法,所以学不好。于是他索性丢掉原来的走法,从头学习走路。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要想着手脚如何摆动,又要想着腰腿如何配合,还得想着每一步的距离弄得他手足无措。 他一连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

10、,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后来,他只好爬着回到故乡。 (1)选一选,填一填。 鹦鹉学舌 东施效颦 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 A、找出反义词。 邯郸学步_ _ B、找出近义词。 邯郸学步_ _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邯郸学步”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1)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鹦鹉学舌;东施效颦 (2)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不要盲目崇拜别人。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

11、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故答案为:(1)标新立异;独辟蹊径;鹦鹉学舌;东施效颦; (2)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不要盲目崇拜别人。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4课外阅读。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粉色

12、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望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1)这段话是按 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 , 北面有个 , 东面种着 , 南面是 。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 , 这段话中的第 句到第 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 ) A.前后;花圃、葡萄架、高大的杨树、小菜园;葡萄架、3、5B.方位;花圃、葡萄架、高大的

13、杨树、小菜园;葡萄架、2、5C.方位;花圃、葡萄架、高大的杨树、小菜园;小菜园、2、5(2)文中划线的句子是( ) A.是一个比喻句,将巨人守卫小院比作高大的白杨。B.是一个拟人句,将高大的白杨当成巨人来写,说他守卫着小院。C.是一个比喻句,将高大的白杨比作守卫小院的巨人(3)给文中画“”的地方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 ) A.、,B.、C.、,。【答案】 (1)B(2)C(3)A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判断。 (2)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14、,然后作出判断。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 故答案为:(1)B;(2)C;(3)A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5读下面的文段,做习题。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

15、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 就飞走了。(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 A.急切。B.缓慢。(2)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试着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说说她在想些什么。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_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_(3)你从文段最后一句话的加下划线的词句中体会到了鸟儿怎样的感情? 【答案】 (1)A(2)示例: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3)鸟儿对好朋友的不舍之情。 【解析】【分析】(1)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两个方

16、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A犹豫和矛盾B生气C后悔 D自信 E.急切 F缓慢。 ),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2)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3)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A (2)示例: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 (3)鸟儿对好朋友的不舍之情。 【点评】(1)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活动的揣摩能力。 (3)

17、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就在那几天,人们开始打猎了,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还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一个枪法很准的猎人经过那里,听见树丛中传来咕咕的叫声,就举枪瞄准,“砰!砰!”连开了两枪。 幸好没打中。子弹擦过小狗的耳边,就像连环画里画的那样。小狗拔腿就跑。它很诧异: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 狗跑啊,跑啊(1)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说明“百发百中”的句子。 (2)“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竟然”可以用_(居然 果然 突然)来代替,让人有一种_的感觉。 A理所当然 B不出所料 C出乎

18、意料(3)课文为小狗设汁了三种结局,这三种结局分别会带来的后果是:第一种_;第二种_;第三种_。 A过于平常,安于现状,比较保守B迷失了自我C找对老师,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4)我读了这篇课文,感受到了这只不会叫的狗是_的狗。( ) A.愚蠢、不求上进B.聪明、勤奋C.好吃懒做【答案】 (1)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2)居然;C(3)B;A;C(4)B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选项判断。 (3

19、)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也就是故事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解答时结合选项判断。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 (2)居然、C (3)B A C (4)B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20、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河对岸的桃子熟了。红白相同的大水蜜桃引诱着猴儿们,他们一窝蜂地涌到通向对岸的独木桥,争先恐后要过桥,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呢?可由于众猴你拽他扯,谁也不能通过独木桥,全都急得吱吱乱叫。 这时,猴王跳出来主持公道:“别争了,别抢了!现在进行考试,优胜者先过桥。” 众猴静了下来,焦急而专注地应对,猴王绞尽脑汁地想出了几道考题。 一道道考题过去了,优胜者却还是没能决出,因为无论哪一道题都不止一只猴子能答对,而独木桥却只能容一只猴子通过。没办法,只得继续考下去。 终于,一只猴子不耐烦了,眼珠儿一转,瞄准了头顶上的一根藤条,纵身一跃,攀

21、住藤条荡过河去了。 另一只猴子也抱着一跟从河上飘来得圆木浮过河去了。 当这两只猴子爬上桃树大吃特吃时,众猴仍然再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1)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里共有4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在下面改正。 (2)找出文中的3个成语,并选择一个填在下面的句子里。 _、_、_上课时,我们都在_地听讲。(3)“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呢”的意思是( ) A.准都不想吃上那鲜红的桃。B.没有人不想吃上那鲜红的桃。C.没有人想吃上那鲜红的桃。(4)从下面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 A.谁该吃桃B.考试C.众猴争桃(5)当在考试的猴子看到那两只吃桃子的猴子时,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根据短文内容,预测一

22、下,然后写下来。 【答案】 (1)跟根;飘漂;得的;再在。(2)争先恐后;绞尽脑汁;聚精会神;聚精会神(3)B(4)C(5)考试的猴子也会想办法过河去吃桃子。 【解析】【分析】(1)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2)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会读会写,在准确的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会运用。 (3)题干是反问句,选项是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选项B正确。 (4)考查拟定标

23、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结合选项判断标题。 (5)本题考查学生依据短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 故答案为:(1)跟根;飘漂;得的;再在。 (2)争先恐后、绞尽脑汁、聚精会神、聚精会神 (3)B (4)C (5) 考试的猴子也会想办法过河去吃桃子。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句子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

24、整理,加强背诵。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短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1)文中说明秋天树叶颜色的语句是_,这些颜色写

25、出了秋天由_变_的气候特点,非常形象生动。 (2)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的一句比喻句_,这句话是把_比作_。 (3)选文中具体写到的秋天的颜色有_、_、_、_、_、_、_,描写的景物有_、_、_、_、_。 (4)本段是围绕“_”这句话来写的,表现了秋的_(声音 气味 色彩)。 【答案】 (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炎热;凉爽(2)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枫叶;邮票(3)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菊花(4)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色彩 【解析】【分析】(1)本题

26、是对课文知识的回顾,仔细阅读语段,找出文中描写秋天树叶颜色的句子,可以知道语段分别写到银杏树树叶是黄色,枫树树叶是红色,同时也写到两个关于气候的词语“炎热”,“凉爽”,写出了秋天气候变化的特点。 (2)本题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认识,比喻句中要有本体喻体及喻词,把什么比作什么。 (3)本题也是对课文的回顾,从段落中找出描写到的颜色及景物,要逐句去寻找。 (4)本题是寻找段落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或段尾,具有概括性。 故答案为:(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炎热;凉爽 (2)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把红色给

27、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炎热;凉爽 (3)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菊花 (4)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色彩 【点评】(1)本题要读懂问题中的关键词,段落中描写颜色的句子很多,但问题只问秋天树叶的颜色,由此便可找出句子。 (2)本题要清楚比喻修辞手法的特点,平时阅读时遇到比喻句一定要注在旁边,把什么比作什么,慢慢积累。 (3)本题是对课文内容的考查,同学要学会边读边画的技巧。 (4)本题是对段落中心句的考查,中心句,也就是整个段落都是围绕着一个点去写的,一般在段首或段尾,往往有很强的概括性。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敬重卑微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庭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竞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 z)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 j)流动;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