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间滤波实验及报告實驗七 空間濾波1、實驗目的: 瞭解空間濾波的原理與效果。2、實驗內容:(1)了解光學系統的成像原理。(2)觀看濾波的方法與功效。3、實驗裝置:(1)光具座組 (六)影像放大用鏡頭(2)雷射 (七)濾波器(3)主成像透鏡 (八)放大鏡(4)凸透鏡 (九)細目鋼網(5)阻隔片及轉檯 影像鏡頭像主透鏡(2)阻隔片主透鏡(1)鋼網凸透鏡空間濾波器雷射 圖7-1 空間濾波實驗系統示意圖4、實驗步驟:(1)實驗器材的安裝1.將雷射及其安裝架置於光具座上,調整光是與光具座平行,在幕上標示光束的位置。2.安放第一個主透鏡,使光束透過鏡心後,光束中心點仍落在標示點上。3.利用上述方法依次放入
2、第二個主透鏡,影像放大鏡及凸透鏡。4.在空間濾波器上裝好顯微物鏡,仔細調整雷射架上旋鈕,使光束中心點仍落在標示點上。(2)空間濾波器的調整1.顯微物鏡後退原離微孔架,裝上微孔並在凸透鏡上覆蓋一層白紙。2.調整微孔位置,使雷射光通過微孔落在白紙上。3.緩慢的前移顯微物鏡,同時精確的修正微孔位置,使雷射光在白紙上的像保持同心環紋。4.繼續上述調整,直到所有同心環紋消失,紙上只剩下非常純淨的第零級亮點為止。(3)觀察各阻隔板的濾波效果1.平面鏡插入在凸透鏡與第一個主透鏡之間,前後調整凸透鏡的位置,使反射光聚焦於微孔面上,則通過凸透鏡的雷射光為平行光。2.鋼網緊靠凸透鏡放置,第一個主透鏡移到與其相距2
3、4處(主透鏡的焦距),第二個主透鏡移到與第一個主透鏡相距48處。3.平面鏡插入在第二個主透鏡之後,精確的修正第二個主透鏡位置,使反射光聚焦於微孔面上,則通過第二個主透鏡的雷射光為平行光。4.影像放大用鏡頭安放在第二個主透鏡後24處,仔細調整其位置,使幕上清晰呈現鋼網的放大像(利用放大鏡看幕上的像)。5.阻隔片及轉檯安放在兩個主透鏡中間,鋼網的繞射花紋在阻隔片上,分別更換6種不同的阻隔片,以去除部份鋼網的繞射花紋,觀察並記錄各阻隔片所對應的圖像。(利用放大鏡仔細分辨幕上的像)6.比對原網格及其經過空間濾波修正後,兩個圖像之間的差異,並解釋產生差異的原因。7.請列舉一個應用空間濾波的實例。5、問題
4、:(1)如果濾波器的pin hole 掉了,對實驗的影響為何?(2)試分析本實驗的誤差?實驗中有那些因子會影響實驗結果?請一一列出,並估計其影響。(3)分析本實驗的誤差?(請參閱參考報告對本實驗相關問題作思考,以增加對實驗的了解及深度探索。)6、參考文獻:(1)E. Hecht, Optics, 2nd.ed. (Addison-Wesley, 1987), chapter11(2)M. Born and E. Wolf, Principles of Optics 7th. ed.(Cambridge, 1999), chapter 8(3)M. V. Klen and T. E. Furta
5、k, Optics, 2nd.ed.(Wiley, 1986) chapter 6 and 7(4)B. G. Boone, Signal processing using Optics,(Oxford, 1998) chapter 5, chapter 10-12(5)F. L. Pedrotti, S. T. and L. S. Pedrotti, Introduction to Optics, (Prentice, 1993), chapter 167、參考報告 (一):本份報告僅供參考(取自於物理90級劭華潔,吳柏毅,溫柄閎,曾至國,鄭恪亭)(一)實驗裝置:1.光具座組2.雷射及濾波器
6、3.主成像透鏡4.凸透鏡5.影像放大用鏡頭6.阻隔片及轉檯7.細目鋼網8.放大鏡(2)原理: 本實驗是利用空間的傅利葉轉換。先將雷射光作成一束平行光,再經過鋼網產生干涉的雷射光,經過一透鏡組後即將雷射光做空間的傅利葉轉換。產生一光點陣列,較亮之點形成十字型,在最中心點的頻率即為零,依次往兩旁遞增。若此時加一阻隔片,擋掉光點陣列中之某些點。之後放另一組透鏡組做另一次逆傅利葉轉換,最後成像於幕上。其中在兩透鏡組之間放入隔板即為空間濾波,可以改變隔板的結構使其擋掉特定光點,如擋掉中央亮點時成的像亮度會變暗,但不會改變干涉圖案。因為中央亮點的頻率為零,即唯一DC值。擋掉後即減去DC值,因此成像變暗。F
7、T F()=f(t)exp(-2it)dt f(t)=F()exp(2it)d(3)驗步驟1.各項實驗器材的安裝(1)將雷射及其安裝架置於光具座上,調整光是與光具座平行,在幕上 標示光束的位置。(2)安放第一個主透鏡,使光束透過鏡心後,光束中心點仍落在標示點 上。(3)利用上述方法依次放入第二個主透鏡,影像放大鏡及凸透鏡。(4)在空間濾波器上裝好顯微物鏡,仔細調整雷射架上旋鈕,使光束中 心點仍落在標示點上。2.空間濾波器的調整(1)顯微物鏡後退原離微孔架,裝上微孔並在凸透鏡上覆蓋一層白紙。(2)調整微孔位置,使雷射光通過微孔落在白紙上。(3)緩慢的前移顯微物鏡,同時精確的修正微孔位置,使雷射光
8、在白紙 上的像保持同心環紋。(4)繼續上述調整,直到所有同心環紋消失,紙上只剩下非常純淨的第 零級亮點為止。3.觀察各阻隔板的濾波效果(1)平面鏡插入在凸透鏡與第一個主透鏡之間,前後調整凸透鏡的位置, 使反射光聚焦於微孔面上,則通過凸透鏡的雷射光為平行光。(2)鋼網緊靠凸透鏡放置,第一個主透鏡移到與其相距24處(主透 鏡的焦距),第二個主透鏡移到與第一個主透鏡相距48處。(3)平面鏡插入在第二個主透鏡之後,精確的修正第二個主透鏡位置, 使反射光聚焦於微孔面上,則通過第二個主透鏡的雷射光為平行 光。(4)影像放大用鏡頭安放在第二個主透鏡後24處,仔細調整其位置, 使幕上清晰呈現鋼網的放大像(利用
9、放大鏡看幕上的像)。(5)阻隔片及轉檯安放在兩個主透鏡中間,鋼網的繞射花紋在阻隔片上, 分別更換6種不同的阻隔片,以去除部份鋼網的繞射花紋,觀察並 記錄各阻隔片所對應的圖像(利用放大鏡仔細分辨幕上的像)(6)比對原網格及其經過空間濾波修正後,兩個圖像之間的差異,並解 釋產生差異的原因。(4)數據與分析:實驗觀察:阻隔片形狀 通過之光點 看到之圖樣1.2. 格狀3 牟註:此圖錯4.5.6.圓弧邊緣的十字架孔7. 牟註:此圖錯分析:1、2、3、7、都為條紋狀: 7為明暗相間大且明顯之條紋 2與3圖形相似,2圖明暗較明顯,而3圖有點雜亂,但大致明暗間 隔相近。1、4、5、6基本上屬於格狀或其變形:
10、1為原始之圖形,可清楚看見方格 4與5為同一圖形,亮格已由方形漸趨圓形。 6為4、5之變形,在暗紋之十字交叉處有一小灰紋,亮度介於暗紋 與亮紋之間。2.圖形的變化似乎只與通過的光點數有絕對關係。例如4與5,雖然阻隔 版不同,由於通過之光點皆為九點,故所看到圖型相同。3.若阻隔版旋轉90度,則圖形亦轉90度。(5)討論:1 此實驗中主透鏡是由兩片或兩片以上的透鏡所組成,其中的結構 並不清楚,其主要的功用為可將雷射光做一次空間Fourier transform ,所以經由兩個主透鏡我們可在影像鏡頭看到網狀物的形狀,但到 底是如何做Fourier transform 我們則不知道。2 此次實驗中如何
11、調整使儀器通過光軸是很重要且不簡單的一個步 驟,包括了一開始的雷射是否水平,是否通過凸透鏡中心點等等, 都有一些小技巧,如雷射只需大約水平即可,因為其為光軸起點只 要光軸不要偏差太大即可,而校正凸透鏡中心只需一平面鏡,在光 通過凸透鏡後馬上以平面鏡反射,看反射後的焦點是否落在光原發 射點,如果是的話即為通過凸透鏡中心點。3 在調整空間濾波器時,要精確的調整顯微物鏡前後及微孔大小、位置, 使出現完整的干涉,即出現漂亮的同心圓真的是很難調,還好實驗只 需第零級亮點,而我們又可用一個光圈來調整通過光線的多寡,使通 過的光近似第零級亮點。八、參考報告 (二) 本份報告僅供參考(源自於物理91級蔡宜絹
12、梁凱翔 張中懷 一組) 一、實驗目的: 瞭解空間濾波的原理與效果。二、實驗內容:1.了解光學系統的成像原理。2.觀看濾波的方法與功效。三、實驗器材:1.光具座組2.雷射3.主成像透鏡4.凸透鏡5.阻隔片及轉檯6.影像放大用鏡頭7.濾波器8.放大鏡9.細目鋼網四、實驗原理當光通過透鏡時,透鏡會對光做空間的傅利葉轉換。此實驗是利用空間的傅利葉轉換。在雷射光經過凸透鏡(空間濾波器)後,成一平行光,再經過鋼網後,可以考慮為一亮暗條紋相鄰出現的方波分佈,波峰間會互相干涉,而產生一干涉的雷射光。可視為通過第一主透鏡後做空間的傅利葉轉換,使原本方波的分佈變成一正弦波的分佈,產生一光點陣列,以中央最亮的點為中
13、心形成十字型(見圖1)。此時再經過第二主透鏡做一次逆傅利葉轉換,最後還原成方波分佈成像於幕上。我們要觀察的是亮度,電磁波的亮度為其電場的平方。若在兩主透鏡間放入隔板則為空間濾波,可以改變隔板的形狀,擋掉某些特定的光點,以得到不同的成像圖案。經過第一個透鏡所成的像,越靠近隔版中心亮紋為頻率較小者所成的,靠近越外面的頻率越大,例如擋掉中央亮點時成的像亮度會變暗,卻不會改變干涉圖案,因為中央亮點的頻率為零,不會影響干涉的消長,所以只是亮度減暗。圖1五、實驗步驟A.各項實驗器材的安裝1.調整雷射光光軸,先讓雷射光光軸約略平行於光具座。2.裝上第一主透鏡,使光束透過鏡心後,光束中心點仍落在標示點上。3.
14、同上方法依次放入第二主透鏡、影像放大鏡及凸透鏡。4.裝上顯微物鏡,使照在顯微物鏡的雷射光部分反射回到雷射槍光孔,則此時雷射光正好照在顯微物鏡的正中央,且與鏡面垂直。裝上Pin hole,並調顯微物鏡與pin hole距離及pin hole的位置,使通過pin hole的雷射光亮度最大,則仍照在標示點上。B.觀察各阻隔板的濾波效果1.平面鏡插在凸透鏡與第一主透鏡之間,前後調整凸透鏡的位置,使反射光聚焦於微孔面上,則通過凸透鏡的雷射光為平行光。2.在第一主透鏡後方放一屏幕找雷射光所成焦點,則距離為第一主透鏡的焦點1,再將目物鏡倒反,測另一焦距2。將鋼網放在凸透鏡與第一主透鏡之間,並使第一主透鏡與之
15、相距焦距1;然後將第二主透鏡以與第一主透鏡目物鏡相反放置,二鏡相距兩倍焦距2。3.用影像放大用鏡頭安放在距第二主透鏡焦距1處,調整其位置,使觀察清晰的鋼網繞射放大像。4.將阻隔片及轉檯安放在兩個主透鏡中間,鋼網的繞射花紋在阻隔片上,分別更換6種不同的阻隔片,以去除部分鋼網的繞射花紋,觀察並記錄各阻隔片所對應的圖像。5.比對原網格极其經過空間濾波修正後,兩個圖像之間的差異,並解釋產生差異的原因。6.請列舉一個應用空間濾波的實例。六、實驗裝置圖2七、實驗結果:隔片形狀 通過之光點 透鏡看到的圖樣 (黑者為亮) (黑者為黑)1.無 2. 3. 4. 5. 6. 7. 八、討論:1.在調整雷射光時我們
16、花了許多時間,因為雷射槍、顯微物鏡、和pin hole的光軸很難對準。然後第一主透鏡和第二主透鏡的焦距並不如鏡上所標示的一般,所以剛開始時我們跟本得不到成像。後來經過調整後才可以看到成像,卻並不完美。2.原實驗步驟是要我們將像投映在屏幕上,我們都直接用肉眼觀測影像鏡頭。九、問題:1.說明實驗中光軸位置,並討論光軸準直與否對實驗的影響。Ans:光軸位置(圖3)光軸如果不準直,所形成的像的效果會比較差,理論上完全暗的紋路會亮,而理論上很亮的紋路又會變暗,造成像的對比不較不強烈,甚至看不出亮紋和暗紋來。2.估算濾波器孔徑的大小,並分析孔徑的大小對實驗的影響。Ans:y=L/d估計y為零級繞射斑的半徑
17、=2cm,L取10cm,He-Ne雷射=6328x10-8cm,所以可得d=0.3x10-3cm,為孔徑的直徑。如果濾波器的孔徑太小,則通過小孔的光亮度會不夠,無法成像;反之如果太大,則無法產生單孔繞射,不能把高斯光源的光的高階部分消去,而且也不能當成理想的點光源。3.濾波器前有一聚焦(顯微鏡頭)估算其聚焦斑點大小。Ans:此聚焦斑希望小於0.3x10-3,如此才能讓顯微鏡頭所聚焦成點的雷射光通過濾波器小孔。如此才能得到最大亮度,實驗成像才會完美。4.如果濾波器不是一點,而是呈四點呈方形分佈,實驗會有何影響?Ans:實驗的光亮度會比較低,其他的不會影響。因為如果只有一個孔,可以讓雷射光聚焦於讓
18、點,使得通過的光最多;可是如果有四個孔的話,雷射光不能通過聚焦方法來通過小孔,所以通過的光變少了,亮度會變小。之後經過凸透鏡的雷射光我們只要零級繞射,所以雖然有四個孔,所產生的零級繞射的頻率仍然是零,所以不會影響實驗後面的部分。5.分析本實驗的誤差。Ans:本實驗的誤差一般上不會很大,因為這是個定性而非定量的實驗。不過,像在成像時暗紋並非完全暗,而顯得與亮紋對比不強烈,影響成像的品質。這是因為在裝置設備時,光軸並沒有全部通過透鏡的中心,還有在量取各透鏡的焦距和放置鋼網時會有些許誤差,而造成了成像並不完美。6.請列舉一個應用空間濾波的實例。Ans:設物是一個正交的光柵他的頻譜如圖,不放入空間濾波
19、器頻譜不會改變。可在後方放入透鏡,得與物形狀相同之像(如圖4)。圖4 若在頻譜的上面加入很小的圓孔形光柵,只讓頻譜中的零頻通過,則不能得到正交的光柵的像,在像面上將是均勻的照明。若用一峽縫做為空間濾波器,當峽縫水平放置時,得到的是豎直方向的光柵向(圖5)。當豎直放置,得到的是水平方向的光柵像(圖6)。圖5 圖6 一定直徑的圓孔形光柵,擋住的是頻率較高的頻譜,可作為低通濾波器,透鏡的有限孔鏡就起了低通濾波器的作用,而一定直徑不透明的遮光平,可以擋住頻率較低的頻譜,子高通濾波器的作用。 在實際應用中,常用針孔濾波器消除由於激光干涉所引起的干擾訊息,以改善激光數的質量,用一短焦距的透鏡將激光束聚焦,在透鏡的後焦面上放一小針孔,僅僅使聚焦在焦點上的光數通過,而各種干擾信息對應較高的空機頻率,因而針孔能阻擋這些光束。如果我們需要的是平行光住,可以再用一個焦距較長的透鏡使通過針孔的光束變為平行光柱,同時起到了將激光束截面擴大的效果(見圖7)。見圖7十、參考文獻:1.E. Hecht, Optics, 3rd, Ch12, P601。2.唐偉國等編著, 光學, 凡異出版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