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1 ,大小:179.13KB ,
资源ID:283875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3875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docx.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docx.docx

1、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docx附件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源部2016年7月总目录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试行)(土地部分) 1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试行)(地质部分).29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试行)(土地部分)第1章总则 51.1适用范围 51.2定位与任务 5第2章评价原则2.1科学性 62.2协调性 62.3差异性 62.4层次性 62.5动态性 62.6可行性 7第3章评价程序 73.1明确评价单元与底图 73.2收集资料与数据整理 73.3剖析资源环境突出问题 83.4划分资源环境类型区 83.5开展基础评价 83.6进行修正评

2、价 93.7分析承载状态空间差异 93.8提出承载力提升对策 第4章成果要求 114. 1成果形式 114.2报告内容 114.3图件要求 12第5章成果应用 135. 1应用方向 135.2层级要求 13第6章附则 146.1符合国家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146.2加强部门协调和公众参与 146.3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146.4本技术要求的解释 14附录A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15附录B 土地综合承载力基础评价方法 16附录C 土地综合承载力修正评价方法 231.1适用范本技术要求规定了上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的原则、内容、程序、指 标方法和成果要求。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国家和地方土地综合承载

3、力评 价工作。各省级、市级、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依实际需要,可在 不与本技术要求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省级、市级、县级上地 综合承载力评价技术细则。1.2定位与任务土地综合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空间区域内,一定的社会、经济、 资源、生态、环境条件约束下,区域土地资源所能支撐的最大国土开 发规模和强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国家岀台土地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也 是编制各级上地利用总体规划、国上规划等空间规划的必要基础性工 作,可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及合理性评判提供重要支撐。上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的基本任务是在区域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 坏境本底调查等基础上,通过识别国土开发的资源环境短板要素,开 展综

4、合限制性和适宜性评价,判定区域土地综合承载状态,提出区域 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対策。第2章评价原则2.1科学性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应当从实际出发,在分析区域上地利用的压 力和限制性的基础上,客观评价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为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2.2协调性土地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要素一道,共同构成 区域国上空间利用系统,上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应当全面考虑经济社会 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并与相关规划和政策相协调。2.3差异性上地综合承载力在设计指标体系和选择评价方法时,除了选取能 反映土地承载力的共性指标外,同时还应参照区域的性质、功能定位 与发展目标,充分考虑区域的特殊性。2.4层次性土地

5、综合承载力的评价对象是一个复合系统,评判体系应是一个 包含目标层、系统层、要素层、指数层、指标层等的多层次体系。2. 5动态性上地综合承载力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要素空间 流动等因索息息相关,具有动态特征。开展评价时,应选择一些具有 动态特征的量化指标,以更好地反映上地综合承载力的变化趋势。2. 6可行性上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应采用适当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评价指 标设计应充分考虑基础数据的可获取性,数据统计的实用性和真实 性;评价方法应根据区域研究基础和数据情况,选择应用普遍、精度 可靠的方法。第3章评价程序3.1明确评价单元与底评价范围应覆盖区域全部国上空间,其中基础评价的建设开发

6、限 制性及适宜性评价,原则上采用评价时点所在年份的土地利用变更调 查成果为评价底图,以二次调查成果图斑为单元;基础评价的其他部 分以及修正评价,以町获取的资源环境要素评价成果底图图斑为单元 进行评价汇总,省级评价分市、县行政评价单兀进行汇总分析。3.2收集资料与数据整理梳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 功能区划、坏境功能区划、林业发展规划、草原发展规划等规划成果, 收集上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农用地产能核 算、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地球物理化学调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等 成果和资料,水利普查数据等水资源数据,生态保护红线(各类自然 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

7、公园等)、人气环境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 监测、土壤污染调查监测等生态环境数据,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地下 水调查评价等成果数据。对有矢量数据的成果尽量直接收集矢量数 据,对于没有矢量数据的成果资料进行数字化,统一为二次调查数据 库所釆用的1980西安坐标系,建立评价基础数据集。3.3剖析资源环境突出问题依据资料收集及基础调查工作,全面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本底情 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丄地资源、地质环境、生态保护、 坏境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梳理资源环境要素特点及存在的 突出问题。3.4划分资源环境类型区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及主体功能 定位,将评价区域划分为城市

8、地区、资源地区、生态地区和农业地区 等不同类型地区,以便针对不同类型地区发展定位确定指标阈值,得 出科学的评价结果。3.5开展基础评价基础评价是主要针对土地资源要素,重点从建设开发和耕地开发 利用两个方面,初步判定土地资源承载状态的评价过程。基础评价应以二次调查成果图斑为最小评价单元,开展建设开发 限制性及适宜性评价,测算区域建设用地现状开发程度及现状建设用 地布局兀配度:整合耕地后备资源评价、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更新及农 用地产能核算成果,形成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及耕地开发压力状态 指数。并在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本底、土地利用方式、主体功能定 位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差异化的评价指标理想值及承载阈

9、值,初步 判定土地资源承载状态。(具体评价方法详见附录B)以林业或牧区为主的县级行政单元在开展基础评价过程中,可探 索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及方法,判定林地开发压力状态或草地开发压 力状态,替代耕地资源开展评价。3.6进行修正评价修正评价是从水资源、生态条件、坏境质量等其他资源环境要素 岀发,分析其对国土开发的限制性,据此对基础评价结果进行修正的 评价过程。修正评价应结合基础评价结果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测算分要素 的承载指数,对基础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判定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状 态,划分为可载、临界及超载三种类型。(具体评价方法详见附录C)3.7分析承载状态空间差异汇总分析评价结果,编制区域土地综合承

10、载状态分布图及汇总 表。阐释区域上地综合承载状态空间差异,重点分析超载和临界超载 地区的资源环境本底、人口集聚与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特征,分析区域国丄开发的资源环境主导约束性,并揭示其超载成因。3. 8提出承载力提升对策针对上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 建议。与区域土地利用的压力、状态相对应,着重从土地资源供给、水资源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提出改善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 政策响应措施。IU刮性评价分级分析基础需开发利用综合 限刨性评价开发利用绿令 适宜性评价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综合承載伏总图1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过程图第4章成果要求4.1成果形式评价成果包括评

11、价报告、评价图件及其他材料。其中,省级评价 报告主要描述以市域和县域为评价单元的土地综合承载状态评价思 路、方法、判定结果及政策建议;评价图件包括各市、县土地综合承 载力评价图集;市、县级评价可以参考省级评价成果形式,以基础评 价为本底,通过修正评价,形成综合评价成果。各地可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形成基础资料汇编、工作报告等相关 其他材料。4.2报告内容4. 2.1区域资源环境概况及存在问简述区域资源环境现状和特点,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4.2. 2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思路与技术路线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本底条件和发展特点,提出符合实际的上地综 合承载力评价的思路与步骤。4.2. 3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

12、标体系及数据根据区域特征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 则和内容,阐述使用的评价数据、数据来源等信息。4.2. 4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条件与环境质量等各个方面,阐述区 域土地承载力状态的基础评价和修正评价结果,分析承载状态在空间 上分布的差异特征。4.2. 5 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对策重点针对超载区域,从自然禀赋条件、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 管理等方面分析超载成因。着重从控制国上开发强度、优化空间结构 和布局、强化空间管控等方面,提岀改善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政策 响应措施。4.3件要求省级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图集应包括以下必备图件:省域建设开 发限制性单因

13、了评价图,建设开发综合限制性评价图,建设开发适宜 性评价图;各市、县建设开发限制性单因子评价图,建设开发综合限 制性评价图,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图;以市域、县域为单元的单要素 承载状态分布图和综合承载状态分布图。市级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图集应包括以下必备图件:市域建设开 发限制性单因子评价图,建设开发综合限制性评价图,建设开发适宜 性评价图;中心城区建设开发限制性单因子评价图,建设开发综合限 制性评价图,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图等;以县域为单元的全市单要素 承载状态分布图和综合承载状态分布图。县级上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图集应包括以下必备图件:县域建设开 发限制性单因子评价图,建设开发综合限制性评价图,建设

14、开发适宜 性评价图,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评价图等;城关镇和重点镇建设 开发限制性单因子评价图,建设开发综合限制性评价图,建设开发适 宜性评价图等。各地还可根据工作基础及评价成果表达需要,编制其他相关图 件。第5章成果应用5.1应用方向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编制各级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国上规划等空间规划;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划定 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工作;审查各级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国上规划等空间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拟定土地管理和 调控政策。5.2层级要求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和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 规划等空间规划,以及制定上地管理和调控

15、政策,要重点参考以市域 和县域为评价单元的土地综合承载状态评价成果;市、县级人民政府 编制和审批丄地利用总体规划、国上规划等空间规划,要重点参考以 二次调查成果图斑为评价单元的建设开发限制性、适宜性评价等成 果。第6章附则6.1符合国家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工作除遵照本技术要求外,还应当符合国家 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6.2加强部门协调和公众参与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过程中应当加强部门沟通,广泛征求公众意 见,依法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衔接。6.3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成果屮的数据统一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6. 4本技术要求的解释本技术要求的解释权归国土资源部。附录A

16、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区)为单位开展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评判指标体系共 分为目标层、系统层、要素层、指数层、指标层五级。其中,目标层 为土地综合承载状态,为达到这一测度冃标,分别从土地资源本底基 础评价系统与水资源、生态条件和环境质量等修正评价系统两个系统 四个要素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四个要素指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尤其是基础系统与修正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直接影响土地资源承 载能力及状态的重要因素。各要素层又向下分为指数层及指标层,最 终形成7个指数、14个具体指标的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各地在操 作过程屮可结合实际调整E5至E14o表1 土地综合承载力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系统

17、层指标层土地综合状态抬标A茶础评价 系统B1土 地 资C1D1建设用地 压力状态描数E1建设用地现状开发程度E2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D2耕地开发 圧力状态折敌E3人均耕地生产能力E1人均基本农田生产能力E5耕地开发利用程度修正评价 系统B2D3水资源承穀指数E6可利用水资源潜力E7农业水资源利用量E8生活和工业水资源利用議D1水土资源匹配描数E9农业用水与耕地匹配拆数E10生活利匸业用水耳城镇匸矿用地匹配折数生态 条件C3D5生态退化描数E11土地退化折数E12生态用地|加枳变化描数环境C1D6大气环境质量描数E13空气质昴二级以上天数比取(灰孫天数)D7水环境质E14劣V类水体比例附录B

18、土地综合承载力基础评价方法B. 1 土地资源开发建设基础评价B. 1.1建设开发限制性要素筛选与分级按土地资源、地质环境、生态坏境等资源环境要素,分析优质耕 地、天然牧草地、生态红线区、地形坡度、地壳稳定性、突发性地质 灾害、釆空塌陷、地面沉降等因素对土地开发建设的影响,并根据影 响程度与资料获取情况筛选要索,对各要索进行评价分级。B. 1. 2建设开发限制性评价各种因素对开发建设的影响或限制程度不同,如生态红线、优质 基本农田、基本草原等对开发建设的限制性较高;相同因素的不同级 别对开发建设的影响也不同,如质量等级高的耕地对建设开发的限制 性强于质量等级低的耕地,突发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对建设开

19、发的影响 高于中低易发区。根据对建设开发的限制程度将因素分为两类:强限制性因了与较 强限制性因子。强限制性因子包括:生态红线、永久慕本农田、行洪 通道、采空塌陷区等,以及永久冰川、戈壁荒漠等难以利用区域。较 强限制性因子包括:优质耕地、园地、林地、人工草地、地裂缝、地 震活动及地震断裂带、地形坡度、地质灾害、蓄滞洪区等。B. 1. 3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根据建设开发适宜性程度对评价因了进行量化分级。釆用专家打分法对各评价因子赋值。对于强限制性因子,进行0和I赋值;对于较强限制性因子,采用专家打分法,对不同限制等级进行0、100赋值。表2为赋分示意表。表2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因子表因子类型因子分类适

20、宜性分值强限制性 因子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010其他1采空塌陷区严重区0非严重区1生态红线生态红线区0英他1行洪通道行洪通道0其他1难以利用土地永久冰川、戈壁荒漠等0其他1较强限制 性因子地怠活跃及地礎断裂地震设防区40其他100一般农用地髙于平均等耕地60低于平均等耕地80园地、林地、人工草地90其他100坡度15以上408-15602-8800-2100突发地质灾害高易发区40中易发区60低易发区80无地质灾靑风险100幫滞洪区重要蓄滞洪区40一般器滞洪区60裕滞洪保留区80其他100注:限制件因子适立性分伉仅为示例.并地在H体评价过程中可结介实际选取不同因子及适立性分(ThZ后,采用限

21、制系数法计算建设开发适宜性分值。m nE =H冲;=1 k=l式中,E为综合适宜性分值;j为强限制性因了编号;k为适宜性因子编号;几为第j个强限制性因子适宜性分值;匕为第k个适宜性因了适宜性分值;为第k个适宜性因了的权重;m为强限制性因 子个数;n为适宜性因子个数。根据适宜性评价分值结果,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将建设开发适宜 性划分为最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和特别不适宜四类,其中不受强 限制性因子约束、且非强限制性因子分值最高的区域为最适宜开发的 区域。最后,将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中得到的最适宜与基本适宜空 间与现状建设用地进行空间关联分析,将适宜空间与现状建设空间连 片面积小于1公顷的地块进行

22、降等,视为不适宜建设空间。B. 1. 4开发强度依据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将最适宜、基本适宜两类空间与 现状建设用地的空间并集视为极限开发规模,并测算极限开发强度与 现状开发强度,计算公式如下:LDI = (6 + *2)UC/S式中,LDI为极限开发强度,C为区域现状建设用地面积,S为 评价单元国土总面积,E与氏分别为土地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的最 适宜和基本适宜区域。DI = C/S式中,DI为现状开发强度,C为区域现状建设用地面积,S为评 价单元国土总面积。B. 1. 5建设用地现状开发程度分析现状开发强度与极限开发强度Z间的关系,并结合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计算区域现状建设开发程度。计

23、算公式如下:DIP = LDI式中,P为区域建设用地现状开发程度,DI为现状开发强度,LDI 为极限开发强度。B. 1. 6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用于表征现状建设用地布局与适宜评 价结果空间匹配的情况。将开发建设基础评价屮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 的4种类型与现状建设用地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计算非特别不适宜建 设区现状建设用地占比,得到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具体公式如 下:CLRI = (S +S2 + SJ/S式中,CLRI为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3为现状建设用地位于 最适宜建设区面积,S:为现状建设用地位于基本适宜建设区面积,S3 为现状建设用地位于不适宜建设区面积,S为

24、现状建设用地总面积。B. 1. 7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测算结合区域发展阶段及发展目标,采用专家打分等方法确定当前发 展阶段的建设开发程度阈值或直接将依据上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 的建设用地冃标数测算的开发程度视为规划冃标年的建设开发程度 阈值,并用规划年增用地量将阈值修正至评价基准年。综合考虑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现状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及建设开发程度阈值Z间的关系,通过偏离度计算确定建设用地压力状态 指数。计算公式如下:D = ( T)/Tkl-P*(l -CLR1) 丿/式中,D为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P为现状建设开发程度,CLRP 为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T为基于发展阶段分析测算的建设开发

25、 程度阈值。B. 2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评价通过开展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评价工作,全面摸清可开垦上 地、可复垦工矿废弃地等农用地后备资源的面积、类型、和分布情况, 为明晰农用地承载力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耕地后备资源开 发利用基础评价采取“限制性因了”评价法,对评价单元进行评价。 评价单元参评指标中,有任何指标项不符合宜耕条件的,划分为不宜 耕,其余为耕地后备资源。各地在评价过程中可直接采用已完成并报 备的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为工作基础。B. 2. 1人均耕地生产能力根据评价区域变更调查数据及耕地分等定级成果,计算人均耕地 生产能力当量。计算公式如下:人均

26、耕地生产能力=星孕旦其屮,$为第i宗耕地面积,为第i宗耕地等别,Q为第i宗 耕地等別对应的粮食生产当量,为评价范围常住人口。耕地等别对应的粮食生产当量的确定,可结合各地已完成的农用 地产能核算成果确定。同样方法,以基本农田为评价对象,测算人均基本农田生产能力。B. 2. 2耕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现状耕地与耕地后备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区域现状耕地 开发程度。计算公式如下:耕地开发利用程度二现状耕地总面积/ (现状耕地总面积+耕地后备资源面积)B. 2. 3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测算结合地域特点,采用专家打分等方式确定当地人均耕地生产能力预警阈值。对比分析实际人均耕地生产能力阈值Z间的关系,确定耕地

27、开发压力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PC-V.式中,A为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PC为人均耕地生产能力,V園为基于专家打分确定的人均耕地生产能力预警阈值,P为耕地开发利用程度。B. 3 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评价B. 3. 1建设用地开发承载状态判断根据土地资源压力指数,将土地资源评价结果划分为土地资源压 力大、压力中等和压力小三种类型。土地资源压力指数越小,即现状 建设开发程度与适宜建设开发程度的偏离度越低,表明目前建设开发 格局与土地资源条件趋于协调。当D0时,建设开发压力人,为超载; 当D为0时,建设开发状态为临界;当DVO时,建设开发压力小, 为可载。上地资源压力指数的划分标准可结合各类主体

28、功能区对国上 开发强度的管控要求进行差异化设置。B. 3. 2耕地开发利用承载状态判断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A0时,耕地开发利用为可载;A二0时, 耕地开发利用为临界;AVO时,耕地开发利用为超载。B. 3. 3 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初步判断建设开发与耕地开发有一项超载,或者两者均为临界即判定为土 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超载;两者有一项为临界,另一项为可载即判 定为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临界;其他情况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 态为可载。附录C 土地综合承载力修正评价方法C. 1水资源承载力评价C. 1.1可利用水资源潜力、农业及生活和工业水资源利用量可利用水资源潜力、农业及生活和工业水资源利用量直接

29、釆用水利部门数据。c. 1. 2农业用水与耕地匹配指数农业用水与耕地匹配指数二(评价单元农业用水量/研究区农业用水量)/(评价单元耕地规模/研究区耕地规模)C. 1. 3生活和工业用水与城镇工矿用地匹配指数生活和工业用水与城镇工矿用地匹配指数二(评价单元生活和工业用水量/研究区生活和工业用水量)/(评价单元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硏究区城镇工矿用地规模)C. 2生态条件承载力评价C. 2. 1 土地退化指数丄地退化指数是指区域内上地退化面积占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土地退化面积包括土地侵蚀(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 上地次生潜育化、上地污染及上地质量退化面积的总和。上地退化指 数反映区域土

30、地减少或失去土地原先所具有的综合生产潜力的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土地退化指数二土地退化面积/ 土地总面积C. 2. 2生态用地面积变化指数生态用地面积变化指数是指近年来区域内年均生态用地面积变化量占评价区域生态用地面积的比重。计算公式如下:生态用地面积变化指数二生态用地年均变化量/生态用地总面积C. 3环境质量承载力评价C. 3. 1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重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值是指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所占百分比。C. 3.2劣V类水体比例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是指区域地衣水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功能水体要求,区域内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到国家或省考核目标。地表水功 能区达标率能够整体反映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数据可从省级环境状 况公报及省级水资源公报获取。计算公式如下:劣V类水体比例二劣V类以上水质断面(河流长度)/总断面(河流总长度)C. 4分要素状态评价C. 4. 1权重值确定权重值应分别依据一、三级指标对区域整体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影响程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应在o1之间,各指数权重值Z和、 同一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